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科舉興家:唐瑾他天生好命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6章 番外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6章 番外7

第二天,唐二叔和一眾秀才去見了提學,知道了簪花之禮的時間。

這個時候,家裡已經知道了唐二叔中了秀才,一個個都為他高興,尤其是唐二婆和唐二嬸,最是激動。

咸陽府裡,等唐二叔參加完簪花之禮後,便由提學領著新秀才到泮宮去拜謁孫子。

秀才雖然不能做官,卻是有身份的人了,在普通百姓的眼裡也是身份高貴的人,是以每次新秀才入泮時很多百姓都來看熱鬧,那熱鬧,比起狀元遊也就差了一些而已。

唐二叔春風得意。

四人回了家,車走在村裡路上的時候,村裡人夾道圍觀。

這個時候天氣太熱,車門與車窗都開著,能看到車裡的人,有與唐二叔相熟又性格活躍的在家門口看到車裡的他,還對他揮手:“唐相公好!”

唐二叔也對對方揮了揮手,對方立刻比兒媳給他生了孫子還要興奮,不停的對著車揮手,車走遠了還在揮手。

車還沒到家門口,家裡的小孩已對跑出來看了。

唐二婆在自家門口等著,卻見車停到了老宅門口,唐二叔下了車和兄弟一起進了老宅沒過來。

她有些不高興,也沒有過去,回了自己家。

唐二嬸跟在她身後,心下嘆氣。

這邊唐二叔被一群人擁簇著進了屋,正和唐爺爺說話故做鎮定的唐二爺立刻起身,期待的望著他。

唐二叔喚了“伯”和“爹”,拿著手上的包袱上前幾步放到了桌子上,開啟。

裡邊是嶄新的秀才服。

唐二爺一看就激動了,伸手在在自己衣服兩側擦了擦,這才摸了上去,眼裡含著淚水,哽咽的道:“好,好。”

唐爺爺看著也很激動,感嘆著說:“不容易啊!”

“是啊,不容易啊!”唐二爺說著,想起年輕時的經歷,眼淚就流了下來,唐爺爺也哽咽了。

家裡人也都觸景生情,一個個心裡很是感慨。

幾個村裡年齡大向來與唐家交好的人還以為他們是高興的,都在勸。

本來這事也是個喜事,大家很快就高興了起來,議論起了這事。

最後,決定請人看過日子以後,辦宴席請客,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等這邊散了以後,唐二叔回了自己家裡,唐二婆拉著唐二叔一陣關心,開心的摸了又摸他的秀才服。

聽說要辦宴席以後,她更高興了,忍不住道:“還好要辦宴席,要是你中了秀才家裡都不辦宴席,我都要說你大伯故意的了。”

唐二叔笑道:“怎麼會故意不辦,這辦了宴席會收很多銀子呢,不辦自然有不辦的理由。況且要是到了我這裡不辦,到了其他兄弟那裡也不會辦,不會故意的。”

唐二婆不以為然:“就是會收很多銀子才故意不辦,斷你財路。”

唐二叔沉默了一下,有些不高興,態度堅定的道:“就算會收很多銀子也是看在小四的面上,銀子也是以家裡的名義收的到不了我手裡,以後別人有喜事肯定要還回去,只我的人情能收多少銀子?”

唐二婆想說什麼,看兒子不高興,最後還是沒有說,抱怨起了他來:“死孩子,你不向著我倒是向著別人,我還不是為了你好?你爺偏心你伯一家,以後能落到你手裡的有多少,你還不得為自己打算。”

以往唐二叔聽了也沒什麼,這一次聽了卻有些不耐煩:“所以我才好好唸書啊,靠什麼都不如靠自己,我現在是秀才了,我爺能賺到的家業我以後也能賺到,你怕什麼。”

唐二婆停頓了一下,絮絮叨叨的說著自己的想法,唐二叔不耐煩聽,回了自己屋子裡。

相臨的老宅子這邊,柴氏也在自己屋子裡安慰唐三叔:“這次沒考上沒要緊,這三年好好念,下次一定能考中秀才。”

唐三叔心裡還是不甘心:“我要是再努力一點就好了,為啥要被一些雜事分心?要是再努力一點,我也能考中秀才了。”

唐三叔讀書已經非常用功了,只是他身為父親和兒子,有時候有些事還是需要他去做,不能像唐瑾那樣一件閒事都不去做。

唐爺爺也安慰了他一番,唐三叔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更加用心的讀書。

唐家裡的宴席辦的很熱鬧,家裡除了給年齡漸大的孩子相看人家以外,最重要的事就是讀書了。

哦,最重要的應當是唐六嬸十一月十一日生了個兒子。

這讓家裡人都極為的高興,唐爺爺還寫了信,發到了木饒縣去,想讓唐老爺子高興高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唐瑾以前,家裡的孩子都是女多男少,自唐瑾以後,家裡有已經有四個男孩出生了。

男孩多了,家裡就能更興旺,唐爺爺相信,唐老爺子收到信以後一定會很高興,會覺得這是家裡轉運的跡象。

唐三叔家的唐五弟比唐瑾小一歲,唐四叔家的唐六弟比唐瑾小兩歲,他們滿月的時候唐家還很平常。

如今唐家發達了,唐七弟卻遠在外地,只有唐八弟在家裡。是以他滿月宴的時候,可是來了一大串親戚朋友和相熟不相熟的人。

來看孩子的少,拉關系的多。

是客人也不能擋著人來,這個滿月宴極為的熱鬧。

滿月宴一辦,進入臘月,快要過年了,家裡很快忙起來。

年過了後,新的縣試又要開始了,唐家年過了之後考了一次試,最後決定讓唐轉唐大哥唐二哥唐三哥四個人一起去考。

唐轉本來不想去的,唐三爺說沒道理侄子都去考試了,大伯還沒去。

唐二爺也應和著。

這要是去三個人的話,唐大哥兄弟三個裡邊叫誰不去都不太好,最後就一起去了。

反正算上今年唐家已經連著三年去參加縣試了,以唐家如今的地位其實做什麼都有人關注著,也不再乎多一人了。

唐老爺子定下每次最多三人參加的原因是想讓家裡的人有競爭感,不要不好好學習就覺得能去考試,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努力向上不懈怠,不是為了讓大家覺得學的好不好都能下場考試。

唐六叔的孩子年齡還小,不管白天晚上,有時都會哭鬧,為了讓大家認真學習,唐大哥唐二哥白天都在老宅這邊學習。

唐老爺子那裡也接到了信,很為家裡子孫爭氣而高興,又回了信。

今年縣試前,唐爺爺生病剛好,唐二爺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陪著四人住去縣裡的是唐二叔唐二嬸,以及第二惠。

第二惠女兒多啊,她女兒裡現在雖然只有唐三姐婚事著急,不過最下邊三個年齡也不小了,要早早的打聽接觸那些來問他家姑娘的人家到底怎麼樣。

唐二叔如今是秀才了,不過如今作保都比以前嚴格了,親戚之間不能作保,是以不能讓唐二叔來給家人作保,還是請的沈秀才。

唐二叔去是給別人作保的。

唐二嬸和第二惠目的一樣,給女兒找人家,順便幫大家做飯。唐二嬸是個八面玲瓏的人,又比第二惠脾氣好一點,兩個妯娌相處的非常好。

今年縣試時,有了倒春寒,很冷,考生答卷的時候多少有些受了影響。

不過這影響是大家都受影響,像唐轉唐大哥習慣了受苦倒沒什麼,像唐二哥唐三哥這種年齡小還沒習慣受苦的,影響可就有些大了,被凍的手都有些不靈活了。

第一場考下來,沒有哪個不抱怨天氣的。

不過幸運的事,唐家四人都過了。

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也都過了。

奉天縣的縣令前年沒有換,還是應禹海,他是個實用型的人,也怕麻煩,縣試每次都是只考四場,從來沒有像別人一樣考過五場。

四人裡,唐二哥的成績算是最不好的了,他掛在了末尾倒數第三,第四十九。

唐轉成績在第十,唐大哥比上次成績好,名字挨著唐轉,唐三哥第十六名。

這成績吧,看起來府試能過的就只有唐轉和唐大哥了。

縣試結束,一回了家,家裡人知道了,都讓唐轉和唐大哥努力,爭取一次把府試過了,考個童生出來。

又勸唐二哥唐三哥來,縣試沒考好沒關係,離府試還有兩個月呢,府試要是考好了,說不得也能中童生,讓他們繼續努力。

時間緊迫,大家都抓緊了時間學習。

四月很快就到了,唐二叔跟著一起去府城裡參加考試。

第一場的時候,唐二哥沒中。

唐二叔有些失落,還是安慰了兒子,讓他下去好好學習,爭取明年過了府試。

第二場,縣試成績不太好的唐三哥倒是過了。

最後一場,唐三哥沒有過,唐轉考了三十七名,唐大哥考了最後一名。

雖然是最後一名,不過好歹府試是過了,算是個童生了。

大家都直呼幸運。

家裡接到喜報,高興的很。

不待宴席,不過可以給親戚報個喜。

第二家知道唐轉考了個童生,都為他高興。

唐家自家人坐一起吃了一頓飯。

飯後,唐爺爺高興的對三個兒子和唐六叔唐大哥他們說:“後年就是院試了,這兩年你們可得好好學習,爭取在後年考中秀才。”

五人都點頭,應著一定用功。

唐爺爺又對唐二哥唐三哥兩人道:“你們也是,要比長輩更努力,明年要是縣試能過了,後年也可以去參加院試,要能考中秀才了,不說自己身份高了,連能娶到的媳婦門第身份都要比現在好,要是考不中,就只能說個一般的媳婦了。”

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還是點頭應下了。

這兩人年齡都不小了,唐二哥今年都十八歲了,要是按唐家以往的規矩,早都說了人家成了親了。

只是如今唐瑾做了官,家裡孩子的婚事反倒是不好找了。

這看起來吧,能選擇的範圍多了,其實在唐瑾當官以前以往能選擇的那些人家,全都不合適了。

剩下的條件合適的這些,可以選擇的範圍一下子就縮小了很多。

唐瑾的親姐姐還好說,其他的兄弟姐妹們,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時不容易找到合適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唐家女兒不愁嫁,兒子也不愁娶。

唐二嬸也不是那麼急,她可以再等兩年。

至於考試,家裡人商量了一下,覺得後年的院試,還是都去參加吧。

現在想要低調,已經低調不了了多少了。

如今,唐家可是已經有了足足六個童生,一個秀才了!

童生雖說不起眼,可唐轉兄弟去考試的五個裡有四個中了童生一個中了秀才,而且還是在短短的三年裡考中的,這已經是周圍很罕見的了,早都引起人的注意了。

再加之,院試考秀才可不像縣試府試每年都有,三年才考一次,自然要珍惜每一次的機會。

家裡人都用心的念起了書來,唐二叔一家住到了縣城的宅子裡去了。

今年有科試,唐二叔自然要去試一下,不過村裡附近也沒人能教他了,唐爺爺唐二爺都不行,只能讓唐二叔去縣裡舉人的私塾上課。

唐二嬸去照顧唐二叔,順便給大的兒女說親,小的也不好放家裡,乾脆全帶去了。

唐大哥夫妻沒有去,唐大嫂自成親以來,終於有身孕了。可把唐二婆高興的,好吃的都給唐大嫂買,不再罵她是不下蛋的雞了。

今年的科試時間和去年的院試時間也沒有差幾天,在七月初,是正熱的時候。

科試過了,就可以去參加鄉試,考舉人了。

考不上舉人,不能說明你學業不精,因為能去參加鄉試的,都有兩把刷子,考不上的原因太多了。

可要是你科試都過不了,那基本就能說明你學業不精,還得繼續努力了。

科試分兩場,初試和覆試。

初試錄的松一點,相對容易過。

第一場,唐二叔題倒是都答了,自我覺得還好。不過他估摸著自己的這個還好在閱卷官眼裡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怕是平平無奇,也不知道能不能過。

第一場成績發案的時候,唐二叔擠到前邊時緊張地盯著牆上的名字看。

要是第一場過了,第二場就有希望。科試過了去參加明年的鄉試,說不得運氣好了就能過。

家裡多一個舉人,人脈更好,就更興旺了。

而這前提是,科試要先能過,第一場要先能過。

短短一會兒時間,唐二叔就緊張的出了一頭的汗。

跟著擠到前邊的唐轉也緊張地盯著牆上的人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