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極品贅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三章:鹽引商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三章:鹽引商稅

“商稅……”

朱元璋捏著拳頭,敲了敲桌子,面色越發凝重,大明開國二十多年了,商稅的事情,一直都是爭議不斷。

如今維持在三十稅一,十五稅一的標準上,十五稅一的貨物分類極少,主要集中在茶,鹽,瓷器等物品上。

布匹,糧食等,皆為三十稅一。

“商稅還是大有可為的,陛下。”

趙晨活動了一下小腿,這麼長時間的跪著,還是很累的。

注意到了他的小動作,朱元璋抬了抬手道:“起來吧,仔細說說,這商稅,怎麼樣大有可為?”

得到特赦,雙手壓著金磚,艱難的站起身,本就忙碌了數日,覺都沒睡好,就被傳召進宮,足足跪了快一個小時了。

“今時之政,絕不是萬世之政,今時的敵人,也絕不是萬世的敵人,世事境遷,物是人非,今天大明的敵人,來自北方,三百年後,大明的敵人,就是來自海上。”

“所以遷都也是重中之重,商稅的話,亦是如此,今時的政策,以休養生息,養民為主,讓百姓得以喘息之機,如今已經過去二十多年,天下承平日久。”

“各地物產豐饒,已經有了恢復的景象,單論民間的年產值,應該已經超過了宋時,江南之宋不過半壁江山,卻有萬萬貫歲入。”

“這問題,就出現在商稅裡邊。既然要打壓商人,自然要對商人,苛以重稅,讓商人們,疲於奔命。”

“朝廷抽取更多的商稅,用於修橋鋪路,讓大明境內,煥然一新,拙劣淺見,三十稅一,太低,太低。”

“至少要把商稅提到十五稅一,七稅一,三稅一!”

“十五稅一,針對普通物品,如今日之政,布匹,糧食等物,予以十五稅一的優惠政策。”

“而入特殊物品,鹽,茶,瓷器,絲綢等物,當以七稅一苛以重稅,鹽屬於朝廷限定物品,商人取得鹽引,才能從規定的鹽場,獲取食鹽,運送到指定的郡縣售賣。”

“我只是想,這個鹽引的上邊,可以做些手腳,改變一些。”

商稅改制,這是必須要做的,沒有錢,什麼都白搭,如果有錢,對內可以賑災,穩定民心,對外可以厲兵秣馬,重賞之下,必有死士。

有錢有糧,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這時,朱標抬頭看了眼,望著趙晨道:“哦?鹽引怎麼做手腳?”

“這個很簡單啊,朝廷驟然改變商稅政策,必然會引來天下豪紳商賈的不滿和抵抗情緒,這個時候就可以從鹽引上做手腳。”

“比如說,一家商賈,今年的貨物納稅數量在一萬兩銀子,那就給他頒發三萬斤,或是四斤的鹽引,讓他按照規定,去鹽場取鹽,販賣到朝廷指定的地點去。”

“依照我這段時間在金陵觀察,市面上的鹽,分為兩種,也就是粗鹽和細鹽,普通百姓多還是以粗鹽為主,粗鹽的價格,一斤在十文錢至十四文錢。”

“一斤鹽,足夠五口之家,三個月之用,若是再省一點,可以撐五個月。”

“金陵的物價高漲,但金陵百姓的收入,也不算低,溫飽不成問題,而三萬斤,若是運到金陵販賣,一斤十文錢,三萬斤三十萬文錢,三百兩銀子。”

“那如果給十萬斤鹽引,就是一千兩銀子的售賣額,而且食鹽永遠都是緊俏貨,不愁銷路問題。”

趙晨面色平靜,他只是做個比喻,真的給多少鹽引,還是要看朱元璋的意思,如此一來,也確實可以極大的讓商稅改制順利推行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有了鹽引,那商人們,或多或少也會積極點交納商稅。

朱元璋瞥了一眼,沉聲詢問道:“那如果給他補齊一萬兩銀子的商稅額,是不是就要一百萬斤的鹽引?”

“那當然不會給他補全了,只要補他四成利潤,一萬兩銀子,補四千兩銀子的鹽引,十萬兩補四萬兩鹽引。”

“如此做下去,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到那時,食鹽在遍地開花,必然會導致食鹽價格走低。”

趙晨搖了搖頭,一個大鹽場,據他所知,後世的鹽場年產量多少萬噸的都有,但這個時代,一個大鹽場的產量應該是有限的。

但一年產個百十噸,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可如果那商戶不要鹽引,因為無法販賣,路途遙遠者,處於雲南,川蜀,西北地區,乃至關中,那當如何?”

“他們拿著鹽引,跑到鹽場取鹽,再運去販賣,這是不是也是一個問題。”

朱標思慮片刻,加重商稅原本是他放在自己登基之後,準備要做的,之所以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關乎的還是民生問題,而且他一直沒想好,如何讓商人能夠安穩交稅。

如果所有商人都不交稅,那到時候不知道要浪費多少財力,物力,精力,讓人去查稅額。

“所以要在鹽引上做手腳,所有商人從官府獲得的鹽引,鹽場只認鹽引,不認人,鹽引上也不用寫什麼誰可以領取。”

“所有人,都可以買賣鹽引,如果地處內陸,路途遙遠,可以把鹽引變賣,如此……”

趙晨的話音剛落,只見朱元璋猛地起身,雙手背在身後道:“如此的話,鹽引豈不是要在天下流通,成為流通貨物了?”

“萬一各地官府陽奉陰違,那要查下去,豈不是耗時耗力。所有人都能得到鹽引。”

朱元璋眉頭緊蹙,鹽引堪稱重中之重,誰能得到鹽引,必須要在朝廷有記錄才行。

不然的話,這樣鹽引胡亂發放,那鹽場生產多少鹽,都不夠用的。

“這就要從各地州府的稅款上做文章,如果一個府,年商稅總額在十萬兩銀子,而他卻發出去了超過四萬兩銀子的鹽引,那自然是誰發的,找誰問罪!”

趙晨躬身作揖道。

朱標微微點頭,看了眼朱元璋道:“父皇,兒臣倒是認為,此事並非不可行,只是操作起來,會麻煩一些,父皇也常常教誨,萬事開頭難嘛。”

“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試錯改錯,這條制度,既可以解決內陸食鹽缺少的問題,又可以順手增加商稅。”

“正是該做之事啊。”

朱標出聲附和,幫趙晨解圍道。

只見這時,趙晨朝著朱元璋的方向九十度躬身道:“請陛下,廢除徭役制度,改徭役為僱傭,如此,定可盡收天下民心。”

徭役制度,趙晨是深入研究過的,那就是免費無償的,直供飯食給皇帝或者是朝廷幹活。

每年都會增發徭役,鬧得各地百姓苦不堪言不說,還一點希望都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