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心理戰 三段出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九章 心理戰 三段出擊

“大哥說的對,這麼犀利的玩意,咱們弟兄肯定得有。”

豬浪子這個打小就混跡市井的二流子,此時,有眼力勁的捧起了王道的臭腳,不停地附和。

接著他又說道:“咱們兄弟中,只有那個姓吳的會玩這個,難到大哥準備把這火器隊弄出來,交給他統領?”

這小子此話其實就是在給吳見道上眼藥,他看出了大當家王道對這個四當家的些許不滿。

王道面有不愉地厲聲道:“哼!如此不識相的一個人,我如何能將大事託付他?等下了攻入城中,給我留下幾個明軍俘虜,讓他們來教弟兄們。”

問題出在了吳見道自己身上,基因突變後,他的能力處於奴級和僕級克隆人之間,這就造成了不少的缺陷,在應對人際關係這樣的複雜問題上,難免有疏漏。

“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哥如果容不了他,不如早點把他給做掉,免得留下後患。”

豬浪子趁機在一旁扇陰風,點鬼火。

平時話不多的二當家季阿採,他在內心裡頭,著實看不上豬浪子這個本事沒多大,又喜歡到處挑事的小人。

於是,他出言勸阻:“大哥,我觀這四當家並沒啥子不妥之處,他只是個愣頭青。就算是他也要聽你的號令,又何必在意他從你那扒拉了幾個人手”

“好了!好了!此事姑且不提。”

王道被說的厭煩了,把手一揮結束了這個話題。

當他看到參與攻城的水匪嘍囉們差不多都撤了下來,便悻悻然下令收兵紮營,等待著來日再戰。

接下來的幾天,王道展現出了他狡詐的一面。

他一邊命人繼續晝夜不歇地打造攻城器械;一邊派出數十支水匪小隊,在縣城四門外不分日夜的不停鼓譟襲擾。

城中軍民一日三驚,被弄得神經緊張,身心疲累。

這屬於心理上的範疇,從古至今有著很多著名的經典戰例,其中最著名的有“諸葛亮智設空城計”、“楚漢垓下之戰的四面楚歌計”和唐朝安史之亂時,雍丘城守將張巡的“草人詐敵計”等等古之心理戰奇謀。

雙方就這樣來來回回地進行著拉鋸戰,轉眼之間就過了一個多月,被水匪們圍困著的常寧縣城中,那本就為數不多的糧食馬上就要耗盡。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城中已經開始了限量供給,防守城頭的軍民只能勉強吃個半飽,那些個老弱婦孺每天就只能用一碗清湯寡水來對付對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城中已經開始陸續有百姓餓死,屍體填埋的數量,從剛開始的不數十具,如今發展到了即將破百,常寧縣城已經及及可危。

……

衡州知府宿茂祥和蕭父子約定,允他們臨時招募一千五百名兵卒。且必須在三個月內,齊裝整員地去救援常寧縣城。

蕭銘中手下的“漢字輩”領軍將領,全部都被他派出去招募兵員了。

就在水匪們在常寧縣圍城鏖戰之時。蕭家父倆一齊上陣,開啟了江東千戶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兵馬操練。

江東千戶所兩大三小,五個校場上,衛所兵丁們正熱火朝天的進行著操練。

明代,對於軍卒的操練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操典,其中最有名的就數大明戰神戚繼光所編撰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本軍事著作。

後來者對這兩本軍事著作多有借鑑,蕭家父子也不能免俗,將這兩本書作為了主要的參考依據,按照上面的練兵方法,對江東千戶所的衛軍們進行著操練。

獵獵徵旗促曉鞍,幾回臨陣練兵官;黃沙滿塞黃雲暗,白馬嘶風白日寒。漢語肯隨蠻地改,戰袍猶帶血腥乾;如今韜略渾無用,瘦骨蕭條甲胃寬。

這首《賦老將·獵獵徵旗促曉鞍》的詩詞,是蕭銘中在遊歷南嶽衡山時,在一塊崖壁上所見。

據傳,是宋代詩人釋斯植所作,此人字建中,號芳庭,武林人,曾經住在南嶽寺中一段時間。

這是一首描述古代練兵場景的詩詞,今天,在這有著肅殺之氣的軍校場上,頌歌而合,正好應景。

蕭銘中今天要親自參與到操練中,隨著新兵的即將到來,蕭大公子必須在這些新人中播下些種子。

作為一個穿越客,有著後世帶來的閱歷和經驗,自己麾下的隊伍,必定會向全面火器化的方向發展。

於是,蕭銘中將二百多名童子營少年聚在一處,操練幾種與這個時代比較接近的火器使用方法。

他讓童子營的少年列成佇列,所採用的是來自後世的“五五制”。即一縱隊十五人,分為三伍,每伍五人。

每伍兩排,第一排為二人,第二排為三人。戰時,第一、二排一起發射,第二排在第一排的縫隙發射,以加強火力密度。

這是一種叫作“三疊勢”的火器戰法,“三疊勢”並非只能以一路縱隊的形式作戰,在寬闊的地形上,可以將大部隊分成很多路這樣的縱隊組成寬大的一字橫陣打擊敵人。

再配合上刀盾兵和長槍兵,呈梯次推進,遠近結合,形成碾壓之勢。

三疊勢與明代的開國公侯沐英首創的三行輪射火器的疊陣之法,有著一些相似之處。

簡而言之,是將排成縱隊的隊伍分為前、中、後三伍,當前進到與敵人的距離為五百步至一千步時,則前伍與中伍不動,後伍迅速趕上,排在前伍之前,準備迎戰。

當敵人來到五十步至一百步之間時,便以急促的鼓聲為號,最前面的將士們踴躍出擊。

在戰鬥的過程中,前、中、後三伍的位置不斷迴圈,廝殺與休整交替著進行。

鳴金收兵的時候,前伍迅速撤到後隊的後面。而中、後二伍不動,準備應付追兵。縱隊的三伍不斷以交換位置的方式後撤,有秩序地離開戰場。

這種戰法還有一個人們熟知的名字,叫作“三段擊”。

這種戰法,講究的就是一個團隊協作配合,注重紀律性,士卒必須在戰時無條件的服從上官發出的指令。

那怕前方是刀山火海,萬丈深淵,在上官命令之下,也要毫不猶豫地跨過去。

這種戰法操練起來頗為不易,對兵員的素質有很高的要求。這些童子營少年們跟在蕭大公子身邊,學習過一些來自後世的基礎知識。

所以,蕭銘中才會先用他們,來進行初次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