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茶山坳 立業之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七章 茶山坳 立業之基

金甲古鎮位於衡州府茶山半島中心,是茶山坳鎮的自然地理中心。

一行人站在金甲嶺上,俯首眺望整個茶山坳鎮,下面的景色一覽無遺。

登高望遠,環島水網凌波,江灘葦草兮兮,花團錦簇,碩果累累,整座茶山半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中。

此時,蕭銘中突然來了興致,高聲唱出一首康慨豪邁的歌兒。

輕裘長劍,烈馬狂歌,忠膽義膽,壯山河;好一個風雲來去的江湖客,敢與帝王平起平坐。

柔情那鐵骨,千金一諾,生前身後起煙波;好一個富貴如雲你奈我何,劍光閃處如泣如歌。

一腔血,流不盡英雄本色;

兩隻腳,踏破了大漠長河;

三聲嘆!嘆!嘆!嘆!只為家園故國;

四方人,傳誦著浩氣長歌。

……

王夫之從蕭銘中的歌詞中聽出了端倪,自己這位小學弟對當今聖天子,可是毫無敬畏之心。

“雁生,歌兒中‘敢與帝王平起平’這句大大的不妥。”

蕭大公子知道自己剛才放浪形骸,有些失言了。

“兄長教訓的是,是小弟錯了。”

金甲嶺下,一座巨大的堡城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這座堡城佔地1.6平方公里,堡城牆高九至十二米。

在堡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設定了四座莊子。

依靠著這四個莊園,整個茶山半島上的糧食果蔬、雞鴨魚肉等食物已經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莊園被規劃的錯落有致,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建起了16個上百立方的沼氣池,莊外東、西方向為牲畜圈舍,南、北方向為公眾的澡堂子。

這次從偏僻的山區招募的士卒,他們的家卷願意出山來生活的,都被安置到了茶山坳鎮,全部成為了蕭大公子的佃農。

茶山半島的糧田全都被善加利用了起來,蕭銘中想方設法讓人弄來佔城稻種,透過幾年地優選培育,如今田地裡能夠多產出近一半倍的糧食,糧食的產量達到兩季兩熟過千斤。

明代南方的糧食兩熟,大約畝產五百斤左右,北方的則更加低,畝產只有三百斤左右。

整個茶山半島不過六平方公里,在蕭銘中手中畫筆的增增減減下,大致分為四莊、四集、四校。

蕭銘中將江東千戶所水師的駐地,也遷到了這裡。

此處由湘江與未水交匯環抱,三面臨水,地處要衝,是個易守難攻的形勝之地。

臨江的堤壩,也被規整了起來,護堤寬十五至二十米,竹筋夯土,臨水一面用岩石壘築護壁。

堤內百米內的灘塗也被加一利用,種上了紫花苜蓿、黑麥之類人畜皆可食用的植物。

……

就在半年多以前,蕭銘中將光復常寧縣、陣斬小兩千水匪的功勞,分潤給了衡州府城中的那些個大人們,用此來抵消他們陷城失地的過失。

蕭銘中知道大明朝不到三年,就將要轟然崩塌。

如今的大明國庫幾乎空空如也!可以想象的到,這所謂的功勞賞賜根本就不可能兌現。

況且,戰功報上去後,江東千戶所的人馬還很有可能被當作炮灰調去平賊剿匪。

還不如拿來做做交易,透過衡州知府衙門,走官方渠道來為自己徵發徭役,從而加快對茶山坳鎮的建設進度。

隨著秋收結束,有著州府衙門背書的衡州衛江東千戶所,開始在衡州府下轄的縣鎮中,大肆地徵發起了徭役。

馬上就要過年,卻要被迫出外應役,留下村裡的家小無人照應不說,還要自帶乾糧,怎麼看都是一樁苦差事。

然而抱怨也沒有用,畢竟徭役這種事千百年來就是如此運作的,輪到今年去應役的人最多只能自嘆倒黴,也沒人敢反抗凶神惡煞的官差和裡甲。

於是,不久之後,由各村裡甲帶隊,衡州府下屬的應役民人隊伍,就陸陸續續來府城集結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了城南演武坪,裡甲們持著文書名冊,和坐在棚子裡的文書交接清楚後,他身後這幾十號滿臉麻木的勞工,穿越眾就算是正式從貪婪的官僚系統中接管了。

其實也不是讓人白幹活,參加徭役的百姓們,每個月都能夠拿到二兩銀子的酬勞,並且還包一頓飯。

不得不說,江東千戶所開出的條件相當的優厚。

下一刻,猶如一場悲喜大劇正式上演。

勞工們在排隊登記完畢後,每個人當場領到了兩錠一兩重的銀稞子!

一個呆愣冷,這些攥著銀餅子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的勞工們。

接下來聽到了說話有若雷鳴的人聲:“大夥,這次是去給江東千戶所扛活,江東千戶所愛民如子家中還有金山,所以也不在乎這幾個小錢,今番凡是前來應役的,每人每月統統發二兩銀子,不用等到月底,月初就結賬!”

聽完大喇叭的喊聲後,原本如喪考妣的勞工們瞬間就炸了鍋,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語,然而緊緊攥在手心的銀餅子又提醒了他們,這就是真的!在這個時代,非技術工種,只懂賣苦力的勞工,一個月想賺二兩銀子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得到這一筆意外之財,很多人都歡喜得傻了:“不是說好來白打工的嗎?怎麼發工錢了?”

這幫被強制徵發來的勞動力,自然沒聽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

蕭銘中這次提議徵發徭役來修建茶山坳鎮的軍事民生設施,其實根本目的,就是要透過大明的行政系統,用最快速度,強行將江東千戶所的私人口碑擴散出去,讓周邊民眾知道,給江東千戶所扛活是一條好路子。

現在第一批榜樣既然來了,那麼肯定會得到優厚待遇。下一步,當勞工們在縣城聚齊後,就被送到了茶山半島。

這批人被分成了數個小隊,有負責修橋補路的,有負責砌築房屋的,有負責種植花果樹木的,還有築壩壘堤的……。

隨著這些被徵發的徭役們將賺到的銀子寄回家中,在整個衡州府地界都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不少的百姓自發的來到了茶山坳鎮,想要加入到建設大軍中去。

建設所需的勞力缺口巨大,對於百姓的這個要求,蕭大公子當然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