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易容術 幻化千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易容術 幻化千變

“咕嚕,現階段我們最容易得到的無形能源物質有哪些?”蕭銘中繼續問道。

“根據系統傳感器反饋過來的資訊,在這顆藍色星球上我們所處區域的環境,現階段最容易獲得的是太陽能和電能。”

“電能?”

據蕭銘中所知,如今這個年代人類的第一臺蒸汽機都還沒有發明出來,如何來的電能?難道是?

蕭銘中疑惑的說:“咕嚕,你說的電能,是不是雷雨天氣環境下所產生的電閃雷鳴?”

“是的主人,正是大氣雲團在對流過程中,雲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發生碰撞,吸附空氣中遊離的正離子或負離子,這樣水滴和冰晶就分別帶有正電荷和負電荷,正電荷在雲的上層,負電荷在雲的底層,這些正負電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會產生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勐烈的放電現象,這些正是如今可以獲取的電能。”

這麼說,現今的電能只能在雷雨天收集,對氣候環境的要求比較特殊。這又能給飛船弄到多少能量源?蕭銘中頓時覺得讓飛船從大自然中獲取能量源,不是一個靠譜的選擇。

“咕嚕,在正常的情況下,飛船一天能夠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多少能源?”蕭銘中此時很迫切的想知道這個問題。

“按這顆藍色星球上的紀年計算,一年的採集量大概能為光年號星際探索飛船的能源艙補充1.5%的能源,其中太陽能採集量為98.99%,電能採集量為1%左右。”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四年了,既然每年能夠給飛船能源艙補充1.5%的能源,飛船的能源不應該會貴乏到了最低危險線吧?”這又是一個讓蕭銘中難以理解的地方,不由得質問道。

咕嚕的電子音響起,可以聽出聲音有幾分委屈:“嚶!咕嚕只是執行者,沒有得到飛船主宰的指令,咕嚕沒有許可權擅自開啟飛船的功能。”

原來如此,蕭銘中立刻下令道:“我現在授權你開啟這項功能。”

“嚶!飛船的主宰,智腦的掌控者,我的主人。咕嚕再次向您確認,是否即刻授權開啟能量源採集系統?”

“開啟。”

時近八月,又是一個清晨,東方出現了瑰麗的朝霞,露水打溼的樹枝上傳來知了清脆的叫聲,伴隨著一股新鮮而又芳香的空氣迎面撲來,顯得生氣勃勃。

晨練已畢,蕭銘中和黃好武二人站在草廬院子裡的一口三眼井旁,木桶拋入井中打起了滿滿一桶井水。這是一口溫泉井,木桶裡溫熱的井水,旋著一層輕紗似地鳥鳥薄霧。

蕭銘中用葫蘆瓢舀了一瓢井水,從自己頭上澆下。“譁!”井水澆在身體上,生起了白氣。

爽啊!蕭銘中倍感精神,對一旁同樣用葫蘆瓢朝身上澆著井水的黃好武說:“童子營的兄弟們都撤了吧?”

“嗯!一個不落,都撤到了船上窩著呢!”黃好武用棉巾抹了把臉,回答道。

蕭銘中鄭重地說:“那就好!這段時間這武昌府中的空氣都凝結著緊張的氣氛,錦衣衛和臬司衙門的番子瘋了一樣滿地亂竄,如果讓他們撞上,少不了又是一番麻煩。”

“雁生,你只管安心備考鄉試,兄弟們由我看著,必定不會給你添亂。”黃好武保證著。

蕭銘中望了一眼眼前的發小,語氣真摯地說:“你辦事,我是放心的。”

兩人洗漱沐浴完,進入了草廬的茅草屋內。黃好武進屋後,便在房中的梳妝檯前坐下,對著鋥亮的銅鏡將自己的臉好一番搗鼓。各位看官是不是感到奇怪,全是大男人的房屋中,怎麼會有女人用的傢伙什?

別問,問就是請繼續往下看。

不一會,黃好武從梳妝檯前站起來,走到了正就著皮蛋瘦肉粥,往嘴裡塞油炸鬼的蕭銘中跟前。

“雁生,你看咋樣?”

黃好武此時的模樣從還未及冠的小夥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皺紋滿面的老頭子。

易者改變,容者容貌,易容術是門在華夏傳承久遠的專門技能。蕭銘中從自家二舅的一位江湖朋友身上無意中見識到了這門技術。

二舅的這位朋友不但進行了易容化妝,還有一門腹語留音的口技,兩者結合運用下,真是惟妙惟肖,難辨真容。讓蕭銘中大感興趣,一再誠心請教。那人礙不過面子,便指點了蕭銘中一二。

蕭銘中用了自已前生後世所知的化妝知識和化學生物知識,對學到的易容術進行了改良。帶著黃家兩兄弟經過了數百次的試驗,如今蕭銘中和黃家兄弟的易容術已經“青出於藍,勝於藍。”

蕭銘中放下了手中吃食,將黃好武好一番打量,點了點頭說:“不錯,幾乎毫無破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卡察!卡察!

黃好武運起了縮骨功,身上關節骨骼發出一陣聲響,轉眼間,如山一般身姿的漢子,身形逐漸的句僂了下來。

黃好武從桌上拿起幾個白麵餅子揣進懷中,對蕭銘中說:“我這就走,乘著早上查的不嚴出城。”

“嗯,去吧!”蕭銘中回應道。

黃好武轉身就走,一路上並沒有發生什麼狀況,順利的混出了城門,走在了東北方的官道上,向著前往梅塢江心島的碼頭而去。

這一條黃土夯實的官道上,已經有了三五行人在匆忙地趕路。正對著黃好武的這邊,迎面走來了帶著四五個孩子的一男一女。

打前頭,是個穿著澹綠色直領、對襟、小袖背子的中年婦女,有些肥胖的身子斜騎在一頭白唇小叫驢上,懷中摟抱著一個嬰兒,油膩的大臉上配著一條扁薄的嘴唇,儼然一副刻薄的樣子。

跟在小叫驢屁股後頭的是四個沒精打采,低頭趕路的四五歲小童。

走在了最後面的是一個中年男人,一身明代男子常穿的道袍款式長衫,臉上臘黃無肉,太陽穴處明顯向外凸起,手中拿著一杆兩三尺的銅煙桿。

與這行人擦肩而過,有著敏銳感觀的黃好武,一下便察覺到這行人中間的四個小童有些不對勁,他們神情呆滯,步履蹣跚。

從四個小童的年齡上看,歲數應該相差不大。從外貌上看,這些小童不但和這一男一女沒有相像之處,小童之間的樣子也各不相同。

這些小童與這對男女應該不是父母子女的關係,他們之間也應該不是兄弟姐妹的關係。

“柺子!”

黃好武心中竄出了兩個字。

他有些為難了,如今職責在身,居然遇到了這種事,心中思量著,救還是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