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壽仙觀 命懸一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壽仙觀 命懸一線

黃好武伸出手來,放在了這個被賜姓名叫蕭默的小孩額頭上。

“嘶!好燙。”

只見陷入昏迷中的蕭默,身體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那好似被開水燙傷的小臉上,不由地扭曲起來。

“不能死啊!能跟著大公子,將會有享不盡的福。你得撐住啊!”黃好武急得嘴中,不停的唸叨。

咯啷!咯啷!

……

漕船好象在靠岸,還不等黃好武走出船艙。一名童子營少年就匆忙從外面進來,嚷著:“犢子哥,到芳草渡了。”

黃好武從胸口掏出了一封書信,說道:“你來的正好,將這封信呈給主母。你和這次一起回來的兄弟們,要保護好那幾個小的。”

說完,黃好武就快步出了船艙,抱著蕭默飛身躍到了芳草渡的碼頭上。黃好武回頭望了望,站在漕船上的童子營少年們,和那幾個服食瞭解藥後,身體已無大礙的孩童。

在襁褓小女嬰的哭泣聲中,施展出“八步趕蟬”的輕功,朝著南嶽衡山奔跑而去。

身影不一會兒,就成了個小黑點,漸漸地消失不見。

……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為華夏“五嶽”之一,位於湖南中部偏東南部,綿亙於衡州府、潭州府兩盆地間。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華夏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兩百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

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於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為南嶽聖帝。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兩顆真身舍利子,就藏於衡山南臺寺的金剛舍利塔中。

黃好武要去往的地方,是南嶽山中的朱陵洞天。準確來說,是在朱陵洞天附近的壽仙觀。

這壽仙觀其實是蕭家的家廟,蕭銘中剛生下來不久就生了一場大病。頭疾,不知道是穿越的靈魂不匹配,還是光年號星際探索飛船的腦電波干擾作祟。

那種頭都要裂開的疼痛,成人尚且忍受不了,何況是還在吃奶的小兒,這頭疾風痛之症將幼時的蕭銘中折騰的夠嗆,幾乎不活。

蕭大千戶夫妻領著兒子,看遍了衡州府中的大小名醫。流傳於世的古漢方,獨闢蹊徑的民間偏方,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卻始終沒有任何好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直到有一天,母親蕭餘氏抱著蕭銘中去雁峰寺中燒香還願,求大慈大悲的菩薩保佑!

母子倆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瘋道人攔住了轎子。

這瘋道人身上的道袍,邋里邋遢地看不出本來的顏色。頭髮用草繩隨意地扎了個髻。

滿嘴的瘋言瘋語,不知所云。

最搞笑的是,蕭家母子倆被驚動,出了轎子來。

瘋道人看見才滿一歲,剛會走路的蕭銘中後,納頭便拜,口中聲聲喚著眼前的奶娃兒為主公。

瘋了,瘋子……

幾個蕭家的家丁,轎伕豈容得下他在眼前裝瘋賣傻,如此放肆,圍上去,將他好一頓打。

回到千戶所後,蕭餘氏卻開始茶飯不思起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瘋道人的瘋言瘋語中,有幾句話落在了蕭銘中老孃的心坎裡。

翌日,蕭餘氏就請來了麻姑的畫像。讓小毛頭蕭銘中跪拜在畫像前,認了這位女仙做義母乾親。

麻姑又稱壽仙娘娘、虛寂衝應真人。據《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民間以麻姑喻高壽。

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麻姑是民間廣為信仰的女神,壽仙。

蕭餘氏愛子心切,討了個巧。讓自己兒子認了個壽仙為義母,祈望能保佑著蕭銘中平安長大。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蕭餘氏沒有和蕭大千戶商量,私下裡拿出了自己的貼己銀,花了大價錢在南嶽山中的朱陵洞天旁,買下了一塊五六畝大小的林地,修建了一座廟觀,供奉上麻姑壽仙娘娘,取名:壽仙觀。

黃好武這一路上,在南嶽山中攀山越嶺,穿林過澗,不作片刻歇息。臨來的時候,大公子就叮囑過自己,當今天下,能夠救蕭默一命的,非壽仙觀觀主:靜浠道長莫屬。

靜浠師太,俗名,姓常。自幼熟讀醫書,在婦科、兒科上頗有建樹。在壽仙觀這十多年中,為衛所和周邊百姓瞧病,治好了眾多病患,活人無數,聲名遠播於外,甚至有了不遠千里而來的求醫者,是遠近聞名的婦科、兒科聖手。

靜浠師太的父親是一名太醫院的御醫官,常太醫是個一心只知道鑽研醫術,不善於為人處事的人。不知道怎麼的,就牽涉到了泰昌帝紅丸桉裡面。

泰昌帝是因為服食了李可灼進獻的仙丹紅丸,才撒手人寰,龍御歸天的。在追查元兇的舉動中,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常太醫最擅長的是外科正骨之術,紅丸桉的醫桉,藥方根本就沒有經手過。被牽涉到了其中,自己被賜死,家卷發配流放嶺南,這件事有點匪夷所思,恐怕是成了別人的替罪羔羊。

靜浠師太家中遭逢大變,奴僕家丁四散而逃,幾個親人也在發配流放的途中死去。孤苦伶仃的靜浠師太,一時生無可戀,投水落入湘江中,了卻殘生。

被過路的朱陵宮道長所救,在道長們開解下,放下了輕生的念頭,出家做了一名女冠。

正巧,蕭家修建的壽仙觀缺少一位主持,便將靜浠師太請來做這一觀之主。

靜浠師太不負所望,把壽仙觀打理的井井有條。還用曾經學過的香道,為蕭銘中特製了一款提神醒腦的靜心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蕭大公子的頭疾發作。

終於到了,看著眼前這座綠瓦灰牆,分外熟悉的小道觀,黃好武低頭喘著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