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錦衣家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 資料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五章 資料流

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三女總算是學會了如何使用這些簡單的數學符號,雖然比鄭倩倩的學習速度慢了點,但用的時間也不算長。

自從來到沂水縣,整個衙門的大小生活開支都是由紫荊、綠衣兩女輔助著陳楚楚來管理的,三女每晚回房後都累的不行,有了這簡單的數學符號跟公式,三女就能很快計算出每天的收支情況,而且用數學報表陳列出來,不僅省時省力,還會比用冗雜的文字寫出來的直觀很多。

李錦想把這些低等數學知識先在自家小範圍內試用一段時間,如果效果理想的話,再普及下去。這樣的話,就可以在當地廣泛推廣數學教學,能大大提高當地商業經濟的發展速度,改變現在慣有的商業分析模式。

晚飯過後,李錦把蘇抑揚和一干重要人等叫來,跟他們說了一下興辦數學教學的事情,並簡單的教了他們一下後,便看著他們自行學習。

其實還好,能混到這一步的人,要是個沒文化到連加減乘除的算術都不會的,可以直接被逐出組織了。

只是記憶和書寫那些符號以及種種和傳統算術不同的規則,倒是讓他們一陣頭疼。但很快,包括蘇抑揚在內的,多是已經大致都理解了。

但接下來,李錦沒有讓他們走開,而是交給了他們一個任務,就是各自用新符號計算而列出一張表格,一張包涵沂水縣人口、農戶、田地、糧食年產量等等的表格。

念在他們是第一次,李錦還是稍有體恤的,只是讓他們列出一個簡略的總表。

穿越而來的李錦,如今最頭疼的不是看那些文章錦繡,辭藻華麗的古書了,而是那些關於資料類的東西,例如賬冊,例如一些數量上的描述,最讓他有想殺人的衝動。

現代數學的表格多好啊!一目瞭然,清清楚楚,不但有利於書寫統計,還方便查閱。最重要的是,還容易計算出各種數據模型。讓手下也好,李錦這個縣官也罷,只要腦袋裡記住了資料,就能對當地的運營狀況清清楚楚。

對於李錦這種上過學,上過班的穿越人士來說,一個公司也好,一個國家也罷,就算是李錦現在統領的一個個組織都必須建立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數據模型。很多東西,只要憑著前後資料變化,就能立即知道是好是壞了,而很多東西,也只有憑資料說話。

就單單說稅收,如果稅收上有一張詳細列表,那麼只要對比下去年和今年的表格,就能看出沂水縣是否在上升,又或者說哪塊出了問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查分析,找出症結所在,對症下藥,這樣的話,處理起公務來就簡單了許多,不但簡單,在概念上也會十分的清晰。

再例如針對自己手下的幾個組織的一些大頭目來說,只要出動一下特務機構,暗中進行各方面支持率合格率的取樣,得出一個數據表,李錦就能簡單的判斷出那位頭目合格不合格了。

再例如針對沂水縣某地建立完善了一個基礎數據表,每年進行統計更新一次,只要看看各項資料之間的變化,就能確認其政績與效益了。

雖然目前雨影組織和逍遙宗的人都很聽從李錦的命令,但時間久了不排除有人會心生異變。

其實對這兩大組織來說,李錦都算是一個很突兀的空降老大,在此之前甚至是現在他對這兩個組織都瞭解的不是很清楚,這樣的一個領導者,很容易被下面人所質疑,所以李錦準備早做打算。

如果是以前,這兩個組織反也就反了,大不了不做這個什麼首領,什麼宗主了,自己就好好經營自己的飛鷹組織,跟幾個老婆安安穩穩過日子。

但現在已經不行了,不僅答應了大老婆楚楚要統一魔門,完成魔門大業,還捲入了皇權的爭奪漩渦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本人不想在窩窩囊囊下去,要成就一番事業。

那麼這就需要逍遙宗跟雨影這兩大組織的支援,假以時日,等羽翼豐滿,在朝廷有了一定的根基,站穩腳跟後,定會把這兩大組織化整為零,重新編制進自己的飛鷹組織。

既然李劍南大哥和老頭把這兩大組織交給了我,也沒道理把這兩個組織捨棄,讓他們的心願付諸東流不是。

而現在發展大數據流,長久以往,這會對自己管理屬下有很大的好處。但推廣資料模式,決然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情,李錦也沒指望在短期內,見到很明顯的效果。

先在沂水縣小範圍示範一下,如果效果顯著,那就大肆推廣,只要沂水縣經濟文化起來了,不怕不出政績,到時加官進爵的機會還不有的是。

但構思起來容易,真做起來還真不是個簡單的事。費了整個下午不說,還將蘇抑揚和於禁那幫人的前半夜給搭了進去。直至子時過後,他們方才各自整理編制出了一份粗糙的數據表。

又待得他們將各自的表格進行核對,挑錯,甚至是重新計算。整來整去,直至天矇矇亮時。才算是出了一份還算合格的簡單表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錦只是花費了數分鍾,看完那張表格後,就對沂水縣的一些人口和農業有了些印象。總人口:一萬兩千人。總糧田數:三點二萬畝。農戶總人口:七千人。年總產糧:五點七六萬擔。縣衙糧食稅收:一點七三萬擔,摺合銅錢一百六十五萬貫。

李錦沉吟著,拿筆自己計算了一下,便對那些已經困得不行,昏昏欲睡的手下們問道:“如此看來,七千人口的農戶,人均年收益可以達四擔糧食左右。之前蘇二告訴我,包括老人小孩婦女壯年在內,人均年消耗若是有一點五擔,就基本能吃飽肚皮了。看來,沂水縣農民的日子,也不像想象中的那麼差嘛。”

蘇抑揚狠狠地灌了一口茶,提了提精神。

“老大,你有所不知。如今的糧田,大多數是集中在地主手中,而地主抽糧租子,可比官府還要狠些。剛才我也已經用老大教的辦法大略計算過一下的,純以農戶人口而言,一年平均只能產生一點七擔糧食。”

“一點七擔,一點七擔。”

李錦的臉色,似乎漸漸有些難看了起來。表面看起來,一點七擔,似乎能讓每個人都餵飽肚子,但這,只是平均數而已。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土地肥沃的良田,總要比貧瘠之地的產量來得多,而平均數,也只是恰恰勉強能讓人吃飽。

意思也就是說,有很大一部分農民,辛苦了一年,恐怕不見得每天都能吃飽。

蘇抑揚這個狗頭軍師沒有白當,特意深入民眾瞭解了一下。

“老大,貧苦百姓也有貧苦百姓自己的生活之道,省吃儉用自不必說。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少也能打點東西,砍些柴火,網些魚兒,又或是養些家禽之類。多多少少,也能貼補些家用。絕大多數人,只是日子過得苦些,挨著些餓罷了。”

頓了一下,他臉色似乎也有些羞愧,嘆了一口氣道:“但這日子,只是正常年份的日子,一旦生各種天災人禍,就會有許多窮苦百姓家中斷糧,過不下日子了,就像這次的匪患......”

李錦聽完,也若有所思,皺著眉頭......

就算不是為了給自己做出點政績好往上爬,只是為了這裡長年吃苦受難的窮苦百姓們也要解決今年冬天斷糧糧價飛昇的情況。

“看來,只能從這群肥的流油的地主身上下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