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特大城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進城回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 進城回家

日子又開始過得很快,一天一天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陸澤的爸爸外出打工後,家裡就只剩下媽媽一個人帶著他們姐弟三人,好在舅舅家離得近,有什麼事也可以稍微照顧一下。

很快來到了1986年8月1日,早上吃過飯,陸澤的媽媽就開始把所有捨不得扔的家當都往屋外搬,因為昨天在村口小賣部接到電話,爸爸今天即將來接我們了,還特地囑咐不要拿太多東西,到城裡後都買新的。現在是夏天,冬天用的棉被,棉衣都不用帶。

經過兩年多的辛苦工作,陸澤的爸爸終於在今年年初分到了單位的一間宿舍,面積50平米,比鄉下那間茅草房大一點,隔成裡外2間,夠一家人住的。原本半年前就要過來的,但因為姐姐上學的原因,等到暑假快結束了才過來。

這兩年家裡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姐姐已經上三年級了,以前農村的孩子上學,基本沒有什麼家長接送,都是自己獨立去學校上學。陸澤6歲了還沒有上學,是他父母打算來城裡之後再讓他開始上。他自己現在是不想上學,太浪費時間。

陸澤在姐姐上學後就很少裝著出去玩了,平時會看姐姐的書裝著一起學習的樣子,姐姐有不會的題他隨口指點一下。

伊y縣農村的小學學制現在還是五年制的,清江市的小學是六年制的,姐姐農村三年級的水平到了市裡還要重新再上一次三年級。

上午11點左右,陸澤的爸爸回到了家裡,看著屋外媽媽打算帶的東西後直搖頭,“以後想要再回來拿,到時候單位有車過來時順便拉一下,現在過去住帶點換洗衣服就行了,那邊什麼都有。”

中午午飯過後,陸澤的爸爸去舅舅家借了平板車過來拉行李,舅舅也跟著過來了,要送我們一程,長途車站離村子比較遠,行李太多不好拿,要先請舅舅幫忙送到縣大街的公交站,然後再坐車去長途客運站。

舅舅把他們上送了公交,臨走前陸澤抱了下舅舅,並說了句:“舅舅,我在新家等你。”

他不知道舅舅會不會聽進去,但過不了多久舅舅也會去清江市找工作,家裡賣菜的活都交給了舅媽。在新城市,他需要足夠多的幫手。

接下來的旅程對陸澤而言時非常痛苦的,因為他嚴重暈車。

坐了近3個小時的長途車再加1小時的公交車後。80年代老式的長途汽車那滿車的汽油味和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的酸爽,加上路況極差的道路,一路顛簸讓陸澤此時已是嘴唇發白,頭髮昏。中午吃的那點飯早在上車後20分鐘就吐光了,最後黃膽汁都吐出來了,滿嘴苦澀,膽汁的味道是極苦的。

暈車是陸澤現在無法控制的,畢竟重生後第一次坐,身體一點都沒適應,小時候的陰影讓他害怕坐汽車,只要一坐超過10分鐘以上就想吐,如果沒必要他儘量不坐車,寧願騎腳踏車。上學期間他都是騎腳踏車的,工作後學會開車後,自己開車才不暈車。奇怪的是,家裡就他一個人暈車,別人都不暈車。

天色已晚才終於到達了新家,新家他還來不及參觀,因為暈車嚴重,只喝了一杯水,補充一下失去的水分,就上床睡覺了。

後來母親心疼他沒吃飯,在睡了幾小時後又把他叫醒了,喝了一小碗米粥。

吃完以後還有點頭暈的感覺,又接著繼續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陸澤就起來了,夏季白天時間長,5點鐘天就亮了,打量著這間自己小學畢業前住過六七年的房間,彷彿時空重疊了一樣,他有點恍惚這麼多年是不是只是一個夢,早上夢醒了。但清晰的記憶又讓他恢復了過來。看來昨天的暈車後遺症還沒徹底好。

陸澤知道新家只是爸爸單位的職工宿舍樓的一個家屬房,是一間長10米,寬5米的房間,中間被三合板隔開了,屋裡一共放了三張床,裡間2張床,一大一小,是父母和姐姐的,中間又用簾子隔開,外間一張大床是自己和弟弟的,吃飯的大方桌子也在外間,廚房在過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家所在的職工宿舍樓是一棟老式三層高的紅磚外牆的筒子樓,簡稱“紅樓”,樓梯在正面中間,每層20戶,他家住在三樓左邊第七間307.這樓裡住的主要是普通職工。紅樓東邊100米處有一棟3層黃色外牆建築是幹部職工樓,簡稱“黃樓”,不是筒子樓,而是按單元分開的那種樓房,一共三個單元,每層2家,每戶是兩室一廳90平米,每家都有陽臺。

宿舍大院全稱是清江市第六建築分公司職工宿舍,位於清江市開發區東湖鄉清揚路和機場路交叉口,屬於靠近開發區連線城區的邊界,清揚路往東屬於開發區,往西屬於城區,清揚路路名幾經變化,沒多久又會改名字,宿舍大院挺大的,有幾塊空地還沒有利用上,除了2棟3層樓房外,還有一棟2層的小樓,每層12戶,也是小戶型的房子。另外還有一間非常大的食堂,食堂建築的長度和紅樓差不多長,一半作為食堂,一半作為食堂職工的住房。

宿舍大院和建築公司的辦公區是靠在一起的,但是沒有直接的通道,需要出宿舍大門沿著一條寬巷子走到馬路上,再從隔壁的建築公司正門進到辦公區才行。

陸澤的爸爸上班的地方不在辦公區,而是在市裡的各個工地上。他現在是瓦工,需要早出晚歸。

現在的新家,他住了六七年,小學畢業後,部分單位職工集資在紅樓和食堂間的空地上建了兩排16間帶院子的大瓦房,他父親參與分到了一間,高中畢業後,單位又把大院改為住宅小區,所有職工房以平方換平方,回遷在原地的新小區中。

雖然房子在不斷變化,但他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幾十年後機場路是周邊少有的一直沒變過名字的路,見證著這一片城市的發展。

陸澤終於回到他長大的地方了,這裡有他以後熟悉的朋友圈和社交圈,他將在這裡慢慢開啟他的改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