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古代養家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33、農忙時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農忙時節

穆子期頗為留戀工地上的生活, 他這不是一個人在掙錢啊, 他家的牛也在掙。

挖出來的土有時候需要運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填,木管事體恤幹活的人,就專門到各村租用牛車。穆子期近水樓臺先得月,家裡的牛也跟著上工, 為此穆子清還派上了用場,小家夥天天牽著牛去吃草, 和牛培養出感情了,早已學會趕車。

家裡一下子有兩份收入, 每天的進賬有三十文錢, 這樣的日子何其美好?

不止是他捨不得, 陳香和劉延知也是如此。他們兩人正是最能吃的時候,在家裡是能吃飽,可心裡會心疼糧食啊。這裡就不一樣了,管飽!活兒還不會太重,不會超出他們的承受範圍,讓村民們暗地裡覺得大夏的官員會體貼人。

對比以前他們在大金國聽說過的徭役或者經歷過的徭役, 這次的活簡直好得不能再好, 根本就是一個好的賺錢機會嘛。

“劉大哥, 你在想什麼?”這天吃飯的時候, 穆子期見穆子清正吃著香,就捧著自己的飯碗到他們兩人身邊,不經意瞧見劉延知一邊嘴裡扒著飯,神情似乎心不在焉。

“我還在考慮。”劉延知欲言又止。

“那你想好了再說。”穆子期轉向陳香, 發現他吃飯的神情竟然也不專注了,趕緊問他,“你又在想什麼?”

“大郎,你說,你說我去……去從軍的話,能行不?”陳香三下兩下就把碗裡的飯菜吃進肚子裡,劈頭就問。

“你想從軍?”穆子期很是驚訝,想了想,隨即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自從來這裡服徭役後,村長等人就一直在村民中宣傳從軍的好處,再看前幾天從縣裡來的那支軍隊,他們身穿顏色式樣統一的軍服,個個看起來身強體壯,走起路來步伐整齊,精神煥發,臉上洋溢著驕傲、自豪之色。

不說別人,單是穆子期都覺得他們看起來十分威風,更別提從軍的好處了,他們說如果家中有一人從軍,就可以免稅五年,加上之前許諾的三年,一共就是八年。

而且有村長們的現身說法,大家知曉軍隊的月俸很不錯,還有人教識字,如果厲害點的話,可以直接考軍校,出來就是官!或者在軍中熬資歷,那樣即便退役,也能被安排進入官府,下半輩子都有依靠了。

難怪陳香會動心!

穆子期再看劉延知,果然,他也心動了。

“我覺得……”穆子期沉吟了一會兒,“從軍是一個路子,咱們幾個在大夏稱得上是舉目無親,勢單力薄,以後想光耀門楣無外乎是讀書,聽村長說起碼需要讀到國立中學畢業,考上吏員或者進入朝廷開辦的作坊才算是好出路,當然,最好是一路讀到大學畢業,那樣相當於大金國的進士了,出來後進入官府很容易往上升。”

千百年來,做官從來是底層百姓最美好的願望之一。

陳香和劉延知聽到這裡,不約而同地搖搖頭。兩人都是習慣舞槍弄棒的,冷不丁讓他們重新進入學堂和一些小娃娃一起讀書,總覺得不好意思,也靜不下那個心。

“再就是從軍了,大夏的軍隊和大金不同,士兵的月俸多,待遇好,不會輕易讓你們涉險,會珍惜你們的性命,加上你們兩個有基礎,不說其他,我看比大多數的新丁都強。”穆子期說到這裡,竟然覺得從軍是陳香和劉延知最好的出路了。

“對,我就是這般想。”陳香使勁點頭,這幾個月的農活他老實幹了,從不抱怨,可他有時候覺得自己不該和別的村民那般一輩子面對土地,心思就不免想到其他方面去。

或許這就是大郎以前所說過的,有時候懂得越多,心思就越發不容易安分下來。

“唯一的顧慮是大金和大夏這幾年肯定會開戰,我怕你們有危險。”穆子期說了一堆,總結道,“你們還未成親呢,而且陳香你是家裡的獨苗,真的要去嗎?戰場上的事,誰也說不清楚,這是拿命在搏啊。”還不定能搏出一個富貴的前程。

想到這裡,他的心情不知為何,突然有點低落。

“我再考慮考慮。”最終,陳香默然不語,劉延知卻說了那麼一句。

穆子期點點頭,默默地吃完飯。他發現,自己能走的路現在也只有一條,從軍是不用想的,就算老葉氏突然肯同意,他的年齡也是硬傷,人家可不要娃娃軍。

因為服徭役的待遇不錯,往後幾天,主動把自家人帶來幹活的人越來越多。官府的人剔除一些想渾水摸魚的人,剩下的幾乎來者不拒,所以時間剛到六月底,路就修到了清溪村。

穆子期拿著到手的一千兩百文錢,只能遺憾路修得太快了。

清溪村的村民卻大喜,覺得時間恰恰好。修完路後,他們並沒有在家休息,因為水稻已經成熟,他們要開始“雙搶”了。

稻穀一變黃成熟,整個清溪村都變得極為忙碌緊張,村民們走路都要快幾分,村頭村尾閒聊的人極少。

穆家不算忙,他們家裡這一季沒有種水稻,可地裡的黃豆已經接近成熟,還是要細心照看一下的。還有荔枝地裡的花生,該除草的除草,該澆水的澆水。

他不忙,陳香倒是去劉家幫忙去了。後來老葉氏見劉家三兄妹忙得腳不沾地,煮飯的時間都沒有,連劉延萱都得到地裡幫忙捆綁稻穀,想了想,就乾脆幫他們把飯給做了。

穆子期看到這種情況,自己就揹著弓箭,進入山裡的外圍四處轉悠。依靠著他一手苦練的箭術,還有和劉家兄弟一起挖的陷阱,他每天都能有一些收穫,不過大都是山雞或野兔之類的小型動物,數量也不多,多的三五只,少的時候一隻都沒有。

於是,在農忙的時候,穆家的餐桌上出現了野味,讓劉延舟吃完後還叫嚷著想進山去捕獵。

穆子期聞言就笑道:“嗯,現在村裡人很少進山,我發現山上的確出現不少野物,只是我不敢太深入,它們又過於聰明,我這種收穫不算多,有你幫忙的話我求之不得。”

“可惜啊……”劉延舟眼睛一亮,緊接著看到他家大哥面無表情的臉,頓時什麼想法都沒有了,忙搖頭道,“算了,等我家種上晚稻再說吧,還是你家好啊,當時直接種黃豆,現在不用跟著忙活,我現在收割稻穀可是累壞了,腰都快直不起來。”說完還一臉的羨慕。

“有什麼好的?”穆子期面露無奈,“本來還打算今年種晚稻的,可是你看到了,如今黃豆還差一段時間才能收穫,估摸著趕不上種水稻,看來得像村長說的那樣,等收了黃豆後,我們家就種玉米。聽鎮上的農官說,黃豆玉米輪種,對土地恢復有好處,明年我家的水稻收成應該不錯。”

黃豆一般是八月份才收穫,而晚稻七月底就得種上,如此一來,總會差上那麼一點時間。在農事上,差幾天,收穫就會有區別,這還不如種玉米呢。

“那你們家今年豈不是要買米吃?”劉延萱眉頭微微一皺,頗為驚訝。她對於農活也是新手,先前以為穆家會和他們家一起種晚稻呢。

“嗯,只能如此了,第一年沒經驗。”穆子期擺擺手,看了一眼正在打絡子的老葉氏和穆圓圓。早在月前,兩人從縣裡的繡莊接回一些單子,兩人都是利用空閒時間做,每次都是積攢一堆再交給他拿去。

這些絡子薄利多銷,其實得到的錢還比不上他這幾天賣獵物的錢,但老葉氏和穆圓圓樂在其中,穆子期見狀當然不會反對。

“穆家大郎在嗎?”幾人正說著話,穆子期就聽到籬笆外傳來叫他的聲音。

“黃叔,找我有事?”穆子期從堂屋裡走出來,拉開竹門一看,見是村裡的熟人,忙問道。

“大郎,你們家的牛明天有空不?有空的話幫我家運稻穀,我怕過幾天會下雨,那樣的話,我家的稻穀就來不及曬了。”黃大叔眉頭緊皺,幾天不見,他一臉的疲憊,不過眼裡卻閃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的確風調雨順,雖然土地貧瘠,但收成已經符合村民們的預期,自然人人高興不已。

“好的,那我明天幫許家運完就去你家。”穆子期回想一下明天的日程,馬上回答道。

“那行,等運完了我明天晚上就給你錢。”黃大叔一聽,心裡總算松了口氣。之前仗著自家人多,還想著不出這個錢的,可現在不行了,從他們家的田到曬穀場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靠自家人挑擔子的話,到底太累。

主要是他家的壯勞力剛修路回來,都沒躺下來好好休息過又要開始農忙,他的小兒子昨天已經病倒,他這才急切起來。

送走黃大叔後,穆子期剛想回屋,沒想到陸陸續續又來了幾個人,都是跟他租牛車運稻穀的,他一一應了,還根據大家的先後排了順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回去和老葉氏他們一說,大家都很是高興。

“估摸著牛掙回來的錢,都快夠咱們半個月的買米錢了。”老葉氏笑眯眯說道。

確實,現在稻穀剛剛收穫,一石帶殼的米大概需要三百文錢,已經夠他們家吃上大半個月。而幫村民們運一車的稻穀,路程遠的話就是五六文錢,少的話也有三文錢,一天七八趟下來,平均三十文錢是有的。

閒聊了一會,大家趕緊散了,劉家兄妹和陳香白天幹活太累,得抓緊時間休息。

第二天吃過早飯,穆子期開始趕著牛車幫人運稻穀,到底是同村的人,他也會親自動手幫忙扛上扛下,一天下來,全身都痠痛了。

這錢並不好掙,他忍不住暗想。

這樣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續到自家開始收黃豆。

他們才剛剛準備下地去幹活,結果這天早上,郝村長突然敲響大鐘,等人來齊後竟然是通知鎮上小學即將開學的事。

“八月二十日就是讓娃兒唸書的日子,凡是未滿十五週歲的娃兒都能入學,每學期只要束脩五百文。”郝村長喜氣洋洋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