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古代養家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38、收割蔬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8、收割蔬菜

“帶上手套。”穆子期從懷裡掏出一雙毛線手套, 這是早已在大夏流行的, 就是厚了點,戴著不方便做事,不過趕路時戴著倒是挺不錯的,還算暖和。

“哦。”穆子清踮起腳尖把不怎能暖和的手爐放進穆子期的書箱裡, 自己也跟著掏出手套。

不用等多長時間,才一炷香的功夫, 清溪村的人就全部到齊了,穆子期暗自清點了下人數, 笑道:“走, 咱們回家。”

“走, 回家!”眾人歡呼,這風吹得可真冷啊,恨不得立馬回到溫暖的家中。

大家一起走路回去,年紀小的幾個打打鬧鬧的,這一路上不止有他們,其他村的學生都有, 遠近各不同, 清溪村算是離鎮最近的村莊之一。

走到鎮上的時候, 穆子期順便去肉鋪看了下, 發現那裡已經空空如也。

穆子清很是失望:“豬肉都賣完了。”不開心,要是還有肉的話,大哥起碼會買根骨頭或者豬下水,這可是難得的美味啊。

“這個時候不算早, 賣完了很正常。”穆子期看了他一眼,他們中午不回家在學堂吃午飯,只有一個半小時休息,之後就繼續上課,一直到現代時間下午四點才下課。每次到了這個時間段,集市一般早已散掉,偶爾才會有漏網之魚。

每次看時辰,穆子期總希望大夏快點把機械鐘錶做出來。

“咱們可以上山去打獵啊,現在天冷,那些野物跑不快,我哥昨天去山上就撿到一隻呆頭呆腦的野雞。”劉延舟擠在他們身邊說道,相較於其他孩子的縮頭縮腦,他倒是腰背挺直。

“動物覺得冷,我們也覺得冷,我怕我們還沒把它們撿到,自己就先凍僵了。最怕的是,我們嘴饞,山上的動物也是飢腸轆轆,到時不知誰吃誰。”穆子期搓搓手,這幾天格外冷,早晨起床時手指頭凍得快要僵掉。他們以前在寧安縣,冬天都是燒火炕的,來廣南省都是睡木床,就算床上墊有一層被褥,仍然覺得冷,不容易睡暖和。

南方的冬天是又溼又冷,穆子期有時候很不喜歡這點。

幸好廣南省早有各種各樣的取暖措施,比如手爐、湯婆子等,晚上放進被窩,再抱著穆子清這個小火爐,穆子期覺得自己能熬過去。

他說的是實話,冬天上山一定要萬分小心,不到逼不得已,他是不會去打獵的,反正他們家現在不用他去冒險。

“我還是想去山上。”劉延舟喜歡那種收穫的感覺,但轉念一想到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心情頓時低沉下來,剛才的興奮消失不見。

“唉……真不想考試啊。”他幽幽地嘆了口氣,又瞪了一眼穆子清的腦袋。

穆子期沒理他,開始低著頭趕路,風太大,不想開口說話。

由於今年六月修路的緣故,從芙蓉鎮到清溪村的路被拓寬,變得平坦不少,加上他們心急回家,後面個個埋頭趕路,即便腿短了點,仍舊在三刻鐘後回到村裡了。

遠遠的,穆子期就看到自家的房子冒出炊煙,他快走幾步,推開竹門,等穆子清進門後再關上,眼睛往前院一掃,發現院子裡的那四壟地依然一片綠色,蔥、蒜、香菜、大白菜和蘿蔔在寒風中挺立,鮮嫩欲滴。

穆子期還未走到堂屋,一隻黃毛狗立馬從門縫裡擠出來,見到他後趕緊搖著尾巴撲上來。

“旺財!不許舔我!”穆子期低喝道,這只狗是他八月初到縣城買回來的,據說是本地狼狗和土狗雜交的後代,費心養了幾個月就長大了,小家夥身材勻稱,四肢有力,雖然沒有小時候那麼萌,但現在已經基本能履行一隻看家狗的職責,每次生人從家門前經過,它總是吠得厲害。

穆子期和陳香白天一般不在家,又挨近年底,小偷小摸可能會增多,家裡有這只狗他們可是放心不少。

“汪汪……”旺財委屈地蹲下,結果眼睛一看到走到後面的穆子清,立馬搖著尾巴準備撲過來。

“哈哈,旺財,我回來了。”穆子清眼睛一亮,立馬彎下腰搭上它的狗爪子,笑道,“等我放好書箱,再來陪你玩。”學堂的小孩一般是揹著書箱,只有少數人揹著布包,書箱大都是用竹子或木頭製成,價格比布包便宜一點,而且書箱裝的東西多。

“你們還沒有回到家,旺財就坐立不安了,這狗真通人性,要不是我壓著,它早就跑到村口等你們了。”老葉氏從裡面迎出來,見兄弟倆的臉頰凍得通紅,趕緊說道,“快進來烤火。”順手把門合上。

“是條好狗,等天氣好了,我帶它上山,興許能抓到一兩只笨兔子呢。”穆子期笑眯眯道,雖然他不會訓練,但可以指望一下它能發揮本能嘛。

“要看咱們旺財有沒有這個本事。”老葉氏呵呵一笑,把門一關上,屋內霎時暖和一些。

“瞎貓也許能碰上死耗子。”穆子期隨口應了一句,看了看屋內,發現除了陳香,大家都在呢。

“陳香去哪了?這麼冷的天。”

“上山撿柴火去了,他就是閒不住。”瑞珠答道,一邊用勺子從架在炭盆上方的瓦罐裡舀出兩碗薑湯,再把碗端到旁邊的小桌子上。這湯還放有豬骨頭,只是連續熬了兩天,湯裡已經沒有多少肉腥味,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喜歡喝。

“以後太冷的話還是勸他不用出去了,免得生病難受。”穆子期說了一句,“剛才我們回來的時候腳可是冷得很,陳香上山,萬一生凍瘡就不好了。”

“嗯。”瑞珠很想說自己早就勸說過了,可是陳香就是不聽,她也沒辦法。

放好書箱,穆子期喝完薑湯,再看沉迷於打絡子的三人,微微嘆了口氣,忍不住說道:“奶奶,這光線是不是太暗了點?這樣對眼睛不好。”

“沒事,已經夠亮了,現在閉著眼睛都能打。”老葉氏抬頭看了他一眼,“是不是肚子餓了,奶奶馬上去做飯。”一直在忙碌,竟然忘記看時辰了。

因為即將過年,這一批貨的價錢比平時高出三成,花樣子也時興,顏色鮮亮,只是要的很急,所以這幾天一有空,三人就坐在火堆前打個不停。要不是穆子期時常叮囑她們要站起來走走,三人指定不肯挪窩。

“不用你去,還是我做吧,明天開始我有五天時間不用上學,到時可以在家幫忙。”穆子期說完不等老葉氏詢問,就把季文甫的決定說了。

今天風大太,他不打算上山去受凍,不過待會要去田裡看一下蔬菜的生長情況。

老葉氏對大孫子能得到山長的看重很是高興,自然不會有什麼異議,而且天太冷了,大孫子不去上學也好。她對他的自制力很有信心,不認為他自個兒在家就會不學習。

就是小孫子可憐了點,還得每天起早去學堂。

幾人又閒聊了幾句,穆子期則在思考這幾天要做的事。

他們家的玉米早在十一月中旬就收回來了,收回來後也沒讓所有的水田休耕,穆子期去鎮上的種子店把當季的蔬菜種子買回來撒了一遍,因為時間的關係,種得並不精細,但還是有些收穫的,趁著年前,他準備過幾天就去縣裡賣菜。

至於之前玉米的收穫,穆子期一想到這裡就很是鬱悶,不是說紅薯和玉米是高產作物嗎?為何他和陳香種的玉米畝產只有兩百多斤?想了想,估摸著是害蟲的緣故,當然,更重要的是種子沒有改良,地裡的肥力又不夠,比想象中的收穫相差甚遠。

問過村裡其他人後,他才稍稍放下心,畝產量最高的也沒比他們高多少。

今年他們的六畝水田才收了一千四百多斤,幸好賣出去的價格勉強能看,賣掉一千兩百斤,得到的銀錢有二兩出頭,這些錢差不多用在購置冬天的取暖設施上,比如手套、手爐、被褥等。

再一次,他慶幸他們逃荒的時候把棉被、棉衣都帶齊全了。

“火堆裡的紅薯應該熟了,大哥,你看看,先吃著墊一墊肚子。”穆圓圓聽到這裡,抬起被火烤得紅撲撲的小臉,笑道,“我和奶奶、瑞珠姐姐都吃過了,很好吃,又甜又香。”

“真的烤紅薯了?好,我馬上刨出來。”穆子清從房間裡跑出來,一屁股坐在小凳子上,拿起火鉗就刨開火堆。

很快,兄弟倆人手一個,輕輕剝開焦黃的皮,露出裡面冒著熱氣的黃心,不怕燙地咬下一口,香甜糯。可惜的是,陳香種的紅薯收回來後,賣出去的價格卻很低,才一文錢一斤。

有價格便宜的稻米,有點積蓄的人家誰還想去吃紅薯?尤其是那些逃荒時期吃紅薯吃到胃口壞掉的人。

“明年我們荔枝地裡不能種玉米了。”穆子期悶聲說道,“早知道還不如在荔枝地裡種點青菜黃豆之類的,最不濟種番薯也好啊。”雖然荔枝樹還很矮,間距看起來大,但不好把作物種得離樹太近,所以今年荔枝地收穫的玉米堪堪夠他們自己吃,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空地。

失策啊!先前郝村長是建議他種蔬菜的,只是穆子期覺得自家前院開的那三分地已經足夠種他們吃的菜了,加上的確對荔枝地不上心,又急著入學讀書,就隨便撒了點種子,現在收穫教他做人。

吃完一個紅薯,穆子期兄弟倆就到廚房忙活。他淘米,穆子清生火,沒多久就把米放進鍋裡,蓋上鍋蓋。

“三郎,你剁豬草,我去田裡多割點白菜回來。”穆子期看了看雜物間,發現還有一些紅薯藤,想到豬已經連續好多天吃這個了,就想著去把田裡的大白菜收割回來,再給它們吃點爛葉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的,他們還在後院的豬圈裡養了兩頭豬,從五月底養到現在,平時就喂點豬草,幾個月下來還是半大不小,看來年底不能殺了。

“好,等鍋裡的米一開我就撈米出來,然後再放豬草。”才幾天的功夫,穆子清對這些流程已經基本熟悉,一邊還低聲問道,“大哥,你說奶奶她們什麼時候能完成這批貨啊?我怕奶奶她們手會疼。”整天動個不停。

“都是為了掙錢鬧的。”穆子期暗暗嘆了口氣,“這次期末考試你一定要考個第二名,這樣咱們兩個合起來就有一千五百文錢了。”

大概是穆子清前面打下的基礎,加上穆子期每天下午回來後對他盯著緊,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他的成績很好,良性循環,如此一來,他讀書就更加認真,更別提有物質獎勵在前面勾著了。

“嗯,我一定會努力的。”穆子清握緊拳頭。

“我現在就走,待會袁叔興來這裡找我,你能幫他解答就說,解答不了的讓他晚上再來找我。”穆子期臨走之前還叮囑道,“記得剁完豬草把功課做了,晚上不好點蠟燭。”他們的作業也是很多的,只是穆子期不用做而已。

“知道了。”穆子清揮揮手,“大哥你早點回來,太晚了會冷。”

背上揹簍,穆子期拿著鐮刀就往自家的水田走去。南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到了冬天,映入眼簾的大部分都是綠色,沒有北方那種蕭瑟感。

一連背了兩趟,穆子期看天色漸晚,總算是停止收割蔬菜。今年他們田裡的蔬菜長得好,尤其是姜蔥蒜這三樣,他種了一畝多,雖然看起來稀疏,但後期他養得好,每天下午都會來看護,拔草澆水鬆土,現在看起來長得很不錯。

明天就去縣裡看看菜價,如果實在賣不出去的話,再看看能不能醃製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