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

鄭顯禮救回來的草原蠻族大概只有五六成,很多人不是死在了混戰中,就是在逃散中失去了聯絡。

因為戰場的局面波雲詭譎,千變萬化,他不會停下來讓那些酋長可汗們有充足的時間從容收攏部眾,這麼做是十分危險的,一旦再次與大食人的軍隊遭遇,很可能又一次陷入苦戰。

這些草原蠻族中,尤其以骨咄祿的葛邏祿部損失最為嚴重,也是因為他率先對誘餌進行劫掠的,被包圍時,大量的葛羅祿人都在反抗突圍中戰死。

部眾分崩離析的失敗讓骨咄祿備受打擊,好不容易收攏了如許多能征善戰的勇士,怎麼也想不到竟在一日間所剩無幾。

他這個右葉護也因此名存實亡。

更為要命的是,由於骨咄祿的葉護乃是由唐朝任命的,那些剛剛歸附的部眾對其並沒有多少歸屬感,突如其來的慘敗,徹底使他威信掃地。除了一直跟隨左右的百十個親隨,再沒有誰理會他這個右葉護了。

當然,鄭顯禮率領的神武軍騎兵以拯救者的姿態出現,則使得眾滿足對唐朝更是感激涕零,同時也深深畏服唐兵的赫赫武功。

如果說此前唐朝的命令在各部酋長可汗那裡還會被推諉與拖延,有了此事之後,再沒人敢於公然挑釁大唐丞相的權威。

行軍半日,在確信大食人沒有追上來以後,鄭顯禮下令大軍沿河紮營修整,同時派人向秦晉報信,總算有驚無險。

當秦晉得到訊息時,已經是當天晚間,與大食人的衝突也陸續平息,所有曾參與戰鬥的軍隊都偃旗息鼓。

一次看似轟轟烈烈的試探讓雙方都變得更加謹慎,神武軍中連夜出臺了各種政策細則,其中主旨就是嚴禁擅自挑釁,一面破壞大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除此之外,計劃之中的襲擾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比以往更加頻繁和猛烈。

鄭顯禮的騎兵孤懸在外,主要就是為了針對大食軍的側翼做選擇性的重點打擊。

現在草原蠻部的危機解決了,馬赫迪的虛實也試探了不少,四面八方仍舊有大食人向戈爾幹彙集,看來這位未來的哈里發大有一戰定乾坤的打算。

這與秦晉的想法幾乎是不謀而合。

兩個人都試圖以一次決戰就解決所有問題。

然則,想法是好,可在這一日數變的戰場上未免就有些一廂情願了。

誰都沒想到,事情的起因竟是因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牧民之死。

戈爾幹這裡除了波斯人以外,還散居著許多從所謂神話時代就存在過的古老部族,這其中尤其以米底亞人為最,其族眾遍佈大食西北部以及部分安納託利亞。

而米底亞人作為一支特殊力量的存在,千百年來一直遊離於泰西封朝廷統治的邊緣地帶,從波斯帝國時期到現在的大食阿拔斯王朝。

由於大食與唐朝的戰爭,這裡彙集了十數萬各部的人馬,而當地的牧民們則成了最先受害的物件。

幾乎每天都會有米底亞人的牲口被掠走,婦女被奸.汙。

而就在這天日落以後,一個十五歲的男牧民屍體被發現,此人是米地亞部落中一位強力酋長的繼承人。

為此,他憤怒的分別向唐朝和大食派去了使者,以質詢,究竟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

然則,聚集在此地的出了大食軍和神武軍以外,超過七成以上都是各地的遊牧部族,想要查清楚這件事幾乎等同於登天。

秦晉在得報以後,第一時間召集部眾,以查清楚有沒有唐朝一方的人馬在海子邊活動過。

很不幸,確實有兩支人馬曾經出現在海子邊,但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們與米底亞人酋長兒子遇害的事情有直接關係。

雖然米底亞人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也是唐朝一直爭取的物件,可不能因為這樣就胡亂的交出所謂“責任人”以達到拉攏的目的。

所以,秦晉委婉的向米底亞人使者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並保證,一定查到切實證據與神武軍或是部族軍有關,他絕對不會姑息,一定還給酋長一個公道。

就在秦晉向米底亞人使者表示立場的同時,馬赫迪已經將三顆血淋淋的人頭交給了米底亞人使者。

那位使者再三感謝,帶著三顆人頭滿意的離去。

送走米底亞人以後,馬赫迪長出了口氣,他當然不希望看到出現這種事情,可十多萬人在一起,又怎麼能一一控制得了呢?再說,大食為各部只提供了部分必要的糧食,餘下的缺口是需要他們自己解決的。

至於如何解決,自然是心照不宣的,只有從當地的遊牧部族中尋找目標下手。

而米底亞人一直遊離於大食陣營的邊緣,就成為了各部搶掠的首選目標,同時大食的諸多將軍們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此來達到懲罰和警示的目的。

可在前日濃煙滾滾的戰場上,兩軍經過一番激烈的試探以後,馬赫迪對唐朝軍隊收起了輕視之心,轉而極為重視。

處理與米底亞人的關係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如果在以往,他會選擇敷衍了事,而今天為了表示自己的親近之意,二話不說,就在當日曾於海子邊有活動的兩支部落軍中挑出了三個倒黴蛋,砍了他們的腦袋,將他們的腦袋當做了見面禮。

這一系列變化的舉動把賽義德看了個目瞪口呆,此前幾日馬赫迪提起米底亞人還曾說過要教訓教訓他們的話,現在居然轉變如此之快。

同時,賽義德也提出了他的擔心:

“那兩個部落被殺了成年戰士,一定會心懷不滿,如果他們因此而心生怨恨,殿下會不會得不償失?”

馬赫迪心有成竹的答道:

“使米底亞人不倒向唐朝,兩個小部落心生怨恨,在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你會怎麼選呢?”

米底亞人在大食西北部一直是個特殊的存在,雖然分為幾十上百個部落,可一旦作戰便會嘯聚一起,是一支絕對不能忽視的力量。

歷代波斯王和大食哈里發都曾針對米底亞人發起過征服之戰,但這些頑強的米底亞人硬是頑強的存活至今。

與之相比,那兩個世代依附於大食的小部落,則顯得微不足道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