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長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洪武三十年

今年所有參加殿試的考生,看著眼前的卷子,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面前卷子上的題目,和平時簡單的一道論述題不同。

平日裡考試的題目,都是給一個固定的話題作文。

而這次的題目,除了一道寫作文章的題目之外。

還另有四十多道題目,是由一個題幹,和“甲乙丙丁”四個選項組成的。

題目涉及了傳統的儒家經典,和《大明律》、《大誥》等實務典章。

平日裡,對國家政策有所關注的考生,還勉強能夠對這些題目有所應對。

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生,看著這些涉及實務的題目,一個個都為難的很,不知如何作答了。

這個考試試卷,便是周易專門研究出來,給大明科舉的一點小小震撼!

其實,按照歷史的發展,大明朝的科舉制度,倒也是朝著公平、客觀的角度發展的。

雖說人人都說八股取士,鉗制考生思想,但要真的找出來,比八股取士,還要公平的法門來,卻是誰也做不到的。

按照某些人的想法來,最好是注重一個官員的全面發展,採用綜合評定的方法,最好的模板便是九品中正制。

可九品中正制,只會變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不過,八股取士發展的方向,卻也不是最好的。

周易這種制定客觀題的方法,很顯然,更加合理一些。

皇城,金鑾殿。

朱元章靠坐在龍椅之上,面色蒼白。

周易知道,這老頭今年又開始生病了。

宮裡宮外,都在傳言著老朱命不久矣。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的,到了明年,朱元章便會躺在明陵之中。

這也是周易敢在科舉考試中,改動如此之大根本原因。

周易知道,在歷史上,在這次考試中,甚至出現了榜上無一北方人,全是南方人的事情。

朱元章起初也是忍了一手,最後才追究的責任。

周易改一改考試內容,應該算不得什麼大事情。

果然,朱元章看了周易改動的考試內容,並沒有什麼非常激烈的反應。

只是問了一下,周易到底為何如此改動。

周易和朱元章解釋,將一部分題目改成“選擇”答桉的形式,考察的是考生理解這些知識的能力,而且十分客觀公平。

這部分題目,答得很好,不一定好,但如果答得差,便一定是不符合標準的。

這些題目有著標準的選項,不論是誰判卷子,都不可能進行改動。

這部分題目,便是保證,上榜學生的下限,一定不會很差。

而後面的論述題目,便是留給能力極高學生炫技的空間。

只要寫得足夠好,便會金榜提名。

朱元章聽著周易如此解釋,點了點頭,閉目養神,卻沒有回覆任何言語。

而站在一旁的朱允炆,連忙上前,說周易為大明朝選拔人才,盡心盡力,十分勞苦之類的場面話。

周易看著朱允炆的表演,心中想著,這小子到現在,演技也沒有很明顯的提升。

周易已然能夠從朱允炆的表情中看出,朱允炆對他周易在科舉一事上表露出來的不滿。

畢竟,周易沒有按照朱允炆的期望。

完全依照儒學四書五經的內容,進行考試和判卷。

周易離開了金鑾殿,回到周家莊園,卻不料周家莊園的宅邸,已經被團團包圍了。

周易只好又繞路走了一次後門。

從後門中返回宅邸之後,再命人出去打聽,到底為什麼,院子前面會集中了這麼多人。

等了許久,周易才知道。

外面圍住周家宅邸的人,依舊是以學生為主。

只不過和上次不同的是,上次都是國子監的中的學生,這次是今年參與科舉考試的考生。

這次圍在周家莊園之外的考生,要去周易一定要給他們一個說法。

為什麼今年科舉考試的卷子,會是這樣的。

周易想了想,還是走到了莊園正面,早了一個地勢高一些的地方,和今年的考生們隔空對話。

周易詳細地解釋了今年科舉考試出題的原因——選擇題更有利於考察考生們的基礎水平。

在周易耐心解釋了一遍之後,便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悄悄地離開了周家莊園門前,還有許多學生,雖然沒有直接撤離,但也都是露出了吃瓜的表情。

似乎是在好奇,這件事情最終會如何解決。

周易看著院外的人群,大聲喊道:

“咱不知道,你們有多少出生於平民百姓之家?

科舉考試、或者說咱這樣的試題結構,如果你們都不願意的話,那你們是願意重新回到‘九品中正制’的時代嗎?

你們的父親是誰?你們配上金榜嗎?”

周易這話說得有點兒直接,但在場的大多數文人,也都明白了幾分。

大家都知道,現在這種單純寫文章,評定官位,仍然有人工

操作的機會。

而現在的試題結構,無疑是加大了人工操作的難度。

聽完了周易這一番話,圍堵在周易門口的學生,又少了多一半。

圍在周圍門前,吃瓜的學生,又多了一半。

還站在周家莊園門前的學生,周易一眼掃過去,就意識到了不簡單。

現在還站在周家莊園門口的學生,不僅衣著上都比較劃歸,更重要的是,周易認出了一張張熟悉的臉。

這些臉主人的父親,大多是真正在科舉考試科目變化中,收益降低的人們。

周易看著這些人,冷笑對那些衣著比較寒酸的文人們說,這些人鼓動你們,一起來咱家門口,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情,會對你們有好處,而是因為這件事情,會對他們有好處。

周易不僅把這些話從周家莊園,對圍堵門口的學生們說了。

還在《大明報》上刊登了署名文章,闡述了改變科舉考試科目的意義。

還在文章的末尾,批評了某些人,試圖把大明朝的公平取士的考試,變成笑話一樣的鬧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易還從《大明報》上重申了一個原則,進行科舉考試,三個原則: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