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長生最新章節列表 > (求追讀)第四十九章 周易和《大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求追讀)第四十九章 周易和《大誥》

馬大聽著趙六反駁,哼了一聲,也等著趙六的回答。

趙六撓了撓頭,有些迷茫:

“我也不知道什麼,只是知道。

雖然我在乾燥的土地上能夠比馬大在泥濘的地方推得快。

但若是換成馬大和先生,就又有不同。”

壯碩馬大聽著趙六說得,有些迷茫。

周易的眼睛卻是亮了起來,趙六雖然沒有說出什麼,但大致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周易鼓勵地看著趙六,讓他繼續說下去:

“先生比馬大還要強壯,更是比我強壯得多。

我在乾燥的土地上,一定比先生在泥濘的土地中更快。”

周易點了點頭,追問道:

“這是為什麼呢?”

趙六搖了搖頭,表示說不清楚。

周易讓大家自由探討了一會兒。

等到看著馬大和趙六快要打起來的時候,周易叫了暫停。

周易聽了各位孩子的看法,然後教給他們“最小對比體”的道理。

當然了,在穿越之前的大多數學科中,更多的表述為“變數”。

也就是說,在比較相同時間內,推車距離長短的時候,力氣大小和泥濘程度都是影響的“變數”。

當“變數”只有一個的時候,我們可以比較確定的得出一個結果。

但是若“變數”達到了兩個極以上,就可能出現相互影響,此消彼長的情況,很難做出預測。

因此,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儘量思考“變數”是一個的問題。

比如,若是保證只有力氣大小這一個“變數”,比較相同時間內,推車距離長短,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周易看著周圍孩子們似懂非懂的眼神,笑了笑。

馬大瞪大了眼睛:

“可我還是想知道,我和先生,誰推得更快。”

周易笑了笑,說道:

“倒也好辦。

雖然推車人的力氣大小和車子走的土地泥濘程度,這分別是兩個‘變數’。

但我們可以引入一個叫做‘速度’的變數,用這一個‘變數’,替代剛才我說的兩個‘變數’。

這樣就可以比較了……”

周易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了“速度”又是什麼……

一個又一個簡單的故事,傳達著周易作為一個穿越前的普通人,對“單引號”的認識和思考。

田野中,不時地傳來周易清朗的嗓音和孩子們不時發出的笑聲。

還有馬大和趙六的爭吵聲。

江湖歲月長,廟堂時光短。

在馬大氣的面紅脖子粗的時候。

金鑾殿裡。

朱八八這些天,也是時常被氣得暴跳如雷。

原因無他,戶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盜賣官糧,影響甚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起初,是朱元章懷疑擔任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或,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

兩人和戶部侍郎郭桓勾結,共同舞弊,貪汙國家稅收。

朱元章下令嚴查。

御史餘敏、丁廷舉告發郭桓利用職權,勾結李或、趙全德、胡益、王道亨等貪汙,罪狀如下:

一、私吞太平府、鎮江府等府的賦稅,降低朝廷稅收。

二、私吞浙西的秋糧,浙西秋糧本應該上繳四百五十萬石,郭桓只上繳兩百多萬石。

三、徵收賦稅時,巧立名目,徵收多種水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神佛錢等的賦稅,中飽私囊。

這些事情,和錦衣衛反應一致。

朱元章聽到這個,是暴跳如雷。

朱元章是什麼人?

窮苦農民。

朱元章家裡面父母是怎麼沒的?

是被暴元的貪官汙吏害死的。

朱元章心裡面,對這些貪官汙吏,恨地是牙根都癢癢。

更別說,朱元章深刻地知道。

這些貪官汙吏,讓老百姓吃不上飯,這些百姓是真的敢造反。

把他朱家的江山給推翻了的。

不論是從哪方面考慮。

朱元章在得知戶部侍郎郭桓貪汙之後,下令徹查貪汙。

卻不料越查問題越多,越查問題越大。

無數官員都被勾連在裡面,很多官員,都存在著問題。

貪官汙吏,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了。

朱元章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可能欠缺了一些,做不到“不敢、不能、不想”一體化推進。

但殺人的能力卻是大的很。

沒有人不怕死,只要貪腐,就殺了頭。

讓官員不敢貪腐。

這個做法不論成效,倒是讓遠在觀止堂和周家莊園避禍的周易,爽得很。

朱元章第一開始,下令殺人的時候,到是有些出氣。

但隨著人越殺越多,都殺得朱元章麻木了。

這貪官汙吏,還是一茬一茬地長。

朱元章被逼的萬般無奈,想到了一個主意。

寫作《大誥》,頒佈天下,以警示官員、士子。

《大誥》所列罪桉,官員玩忽職守、誹謗皇帝、結黨亂政、抗糧、抗差、抗租、寰中士夫不為君用這類罪過佔大多數。

懲處貪汙的罪桉佔全部罪桉的一半左右,細目中就包括了郭桓桉。

還有許多酷斂百姓,貪汙稅糧桉;

放賣官差,私役丁夫桉;

妄取擾民,私吞商稅桉;

謊報災情,侵沒賑濟桉等等。

朱元章為了推廣《大誥》,甚至頒佈詔書:

《大誥》每戶一本,家傳人誦。

家有《大誥》者,犯笞、杖、徒、流之罪減一等;

無《大誥》者,加一等;

拒不接收者,遷居化外,永不令歸。

朱元章為了解決貪官汙吏,做了一系列舉措。

卻總感覺遺漏了些什麼。

突然有一天,在金鑾殿中,看到了一個頑固不化的臣子,又用十分難懂的文言文上奏章,突然想起來了推行白話文周易。

對,周易!

朱元章激動地站了起來:

周易!

曾經孤身入國子監,說服了國子監的所有人,上至祭酒,下到學生,接受白話文。

曾經為了賺錢,經營了南京城最大,甚至可能說是全國最大的書籍印刷廠,出版小說,暢銷南京,行銷全國。

曾經日常在秦淮河畔的行院、勾欄瓦舍廝混,總喜歡聽講書唱曲。

曾經在御賜的周家莊園中國,推行義學,惠及百姓。

更重要的是,周易曾經有著讓天下的人,都吃飽的理想。

周易,就是大明朝推行《大誥》的最佳人選!

朱元章笑了:

“傳咱的旨意,速速令周易金殿,咱要叫他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