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長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觀止堂的新變化——種子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 觀止堂的新變化——種子站

皇城,金鑾殿。

朱元章看著回來覆命的朱允炆,詢問著在周易處看到了些什麼。

朱允炆和朱元章說了他的所見所聞。

最後,還向朱元章說了,周易期望能夠上殿參見朱元章。

朱元章看著朱允炆,心中有些不快,對朱允炆的評價更加低了。

這件事情,若是朱元章去周易處。

要麼用武力、要麼用誠懇、要麼用金錢,總之,一定要打動周易,從周易處把改良種子的方法拿到手中再說。

若是用盡了所有辦法,還是不能夠讓這個技術為他所用。

不妨選擇毀掉這個技術,讓他也不至於為別人所用。

這才是一個君王應該有的判斷。

而朱允炆所作的一切,都是合乎禮法,十分符合儒家道德規範的。

雖然是有些小心思,但總體上還是守規矩的。

但一個優秀的皇帝,一定不會是一個守規矩的皇帝。

只有能夠突破別人不敢突破的底線,才能夠得到別人所不能得到的成果。

當然了,也可能得到更大的危害。

至於是成果還是危害,這個便是考驗皇帝的決策和執行能力了。

朱元章又問朱允炆,周易所說的雜交育種技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朱允炆也和方才的錦衣衛密探一樣,給朱元章比劃了一下操作的大概流程。

至於每一步到底為什麼操作,朱允炆坦誠地向朱元章說,他也不知道。

朱元章無奈,只得再次邀請周易,來到金殿之中,進行召對。

不多時,周易穿著平民的服飾,走進了金鑾殿中。

朱元章看著周易身上穿著的平民服飾,開口溫和責怪道:

“周易,你是朝廷的禮部侍郎,為何不著官服上殿?”

周易心中翻了一個白眼兒。

有事兒禮部侍郎,無事平民百姓是吧?

周易心中雖然吐槽,但嘴上還是裝著誠惶誠恐的樣子,向朱元章說道:

“草民惶恐。”

朱元章哼了一聲,突然想到了大約二十年之前,朱元章召見周易,周易也是這樣的回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時候,朱標和周易年紀相彷,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

一轉眼間,時過境遷。

朱標已經下葬多年了、

朱元章想到朱標、想到馬皇後,看著周易的目光不由得溫柔了幾分,問道:

“這所謂雜交育種的技術,到底是何道理?”

周易對待朱元章,可不會像對待朱允炆一樣,力求深入淺出:

“陛下可聽說過。

馬和驢能夠生育出來一種動物。

兼具馬和驢的幾項優點?”

朱元章點了點頭,這不就是騾子嗎。

騾子,朱元章還是聽說過的,馬和驢的串子。

周易點了點頭,並向朱元章說。

種子雜交,表示類似於馬和驢生騾子。

但和馬和驢生騾子不同。

雜交,便是要把不同品種水稻雜交之後,挑選出來向積極方向變化的品種。

朱元章聽著周易的解釋,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很淺顯的比喻,朱元章當然明白。

朱元章想到,他一聽就明白的事情。

怎麼皇太孫朱允炆不能夠進行領悟。

怎麼說,皇太孫朱元章也是在大明朝頂級才子。

傾力教導下的佼佼者。

朱允炆看著朱元章責備中又帶著幾分換新弱智兒童一樣的眼神。

心中十分苦澀:天可憐見,方才在周家莊園,水田邊的時候,周易可不是這麼講的!

朱元章輕咳一聲,道:

“如此,便能夠將糧食產量提高兩成?”

周易點了點頭,緊接著又搖了搖頭:

“陛下您知道,馬和驢產生的後代,騾子是不能生育的。”

雜交水稻的種子,也是這樣的。

雜交水稻生產出來的糧食,雖然也能夠進行煮飯。

但卻很難種在地裡面,再生長出來糧食。

如果想要能夠種植這種作物,必須要用專門製作的種子。”

朱元章聽著周易詳細講述了雜交水稻的故事。

朱元章不由得感嘆起來。

周易父親的好運氣,是大明的運氣!

雜交水稻和動物雜交不同。

若是兩個不同的動物,廝混在一起。

總有機緣巧合。

最終產生了新的物種。

但是植物之間,很少有一個植物和另一個植物之間,自然而然“雜交”在一起的情況。

周易父親宛如天才般的想法,不會是在上天提示下,得到的技藝。

而且,水稻的雜交,是真的可行,可以真正提高產量的。

可是……

朱元章想到了方才周易所說的一些事情。

眉頭緊鎖,周易所說的雜交水稻。

方才說,這種水稻是無法作為種子,在下一年繼續耕種。

只能依靠周易提供的種子,才能種植出來這種“雜交水稻”。

可是,這種將種子分發的方式。

雖然有著糧食產量的增幅,但培育的速度,大概會跟不上,整個大明的使用!

也就是說,周易所說的糧食增收兩成,雖然看起來很美好。

但實際中,達到的效果,要是狠狠地打折扣的。

周易似乎是看出了朱元章的顧慮,輕聲說道:

“能多讓一個人吃飽飯就好”

朱元章一愣,心裡面安定了幾分。

這種雜交水稻,雖然不會立刻改變大明朝所有人的生活。

但只要有一個一個又一個的人,在換上了雜交水稻之後。

提升了產量。

在豐年屯糧。

在饑荒的時候消耗存糧。

苟活下去。

如此這樣,便是有推行的必要的。

周易得寸進尺,又道:

“還請陛下在全國各地,設立“種子站”。

草民願意提供種子,請陛下把這些種子,發放到所有大明百姓的手中。”

朱元章聽了周易所說,並沒有點頭答應。

而是反問道:

“你可是在全國各地,經營著一家觀止堂。

作為啟蒙和醫學之中,那便在觀止堂中設立一個“種子站”。

為大明的百姓,發放種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