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宋時風韻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章 與士大夫論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8章 與士大夫論道

“卿家對佛老有些偏見?”既然某方面的窺視欲滿足,另方面的好奇升起,聯想到李易對佛門的苛刻,趙昀是相當有探討興趣的。

“陛下,貧道並非偏見,而是撥亂反正。”李易回憶後世對這位天子的評價,似乎是推崇道門,可惜受到整個政治氛圍影響,儒門掌控朝廷對道門表尊實抑。

“這倒是有趣。”趙昀可不容易糊弄,笑眯眯看著李易,既然是說學問,那就沒有嚴肅氣氛。

“昌黎先生的諫迎佛骨表”李易並沒有多言,只是把前唐大儒韓愈抬出來,意思表達非常明確。

鄭性之、餘天賜眼皮子一跳,這篇上表明確指出,佛不過是蠻夷浮屠,皇帝佞佛就會像梁武帝那樣不得好死,不應該把佛門捧上去,相反要限制其發展。

干係到大儒韓愈,他們可不好說話,總不能說儒家先賢說的不對。相反,他們是推崇佛門不假,卻大多是利用統治天下,對韓愈的錚錚風骨相當佩服。

不過,餘天賜還是覺得李易太孟浪,區區小道士就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談,還引用孔門大儒的典故,實在有些投機取巧,當下慢吞吞地道:“佛門能大興,總歸有他的道理,凡事不能一概而論,佛法也可解釋道德經。”

喬行簡設了個套套,還是流傳的佛道源流爭辯,李易翻個白眼,壓根就不進圈套,正色道:“道德經乃聖人之作,豈能用沙門浮屠來比,要說能想通的話,儒門倒是可以。”

鄭性之嘴角上翹,他是和南霽雲經常接觸,對李易的觀點也有所瞭解,這小子肯定是要坑人了,貌似喬行簡還不錯。

喬行簡是抬舉佛門不假,卻僅僅是利用而已,本質上說他是程朱一脈的大儒,非常反感道門說孔子求道的典故,很不悅地道:“相互印證也是尋常。”

李易自然明白喬行簡意圖,分明把儒門分離出來,撇清和道門的關係,自然不能讓其得逞,沉聲道:“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這話,喬行簡和鄭性之都能聽明白,李易在說上古三代沒有文字,大道流行世風很好,春秋時代就亂套了,周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互相征伐不休**裸第,弱肉強食,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希望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建立“大同世界”,經過不斷地發展儒家橫空出世。這就是說,大道被人們拋棄,天下就亂套了,只能用仁義來約束世人,聰明人越來越多,各種大奸大偽的人也出現。無論怎樣去說,老子當先提出的仁義,還引出了儒家傳承的核心理念,這是儒門子弟不能迴避的。

“何為大道?”

“大道是變化無方、潤物無聲的,不著痕跡間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這就是大道。”

“儒能尚賢。”餘天賜見趙昀有了興趣,急忙插話打亂對話,笑話,官家本來就對道門感興趣,要真被你蠱惑了,那還不知能做出怎樣事,李易這個人太鋒芒畢露了。

李易明白餘天賜點出的是儒家經典,似乎和老莊相悖,卻被歷代統治者推崇,選用賢德嘛!哪個君王不熱心?至少在丹青史冊上能有美譽。

不過,按照老子的觀點,選賢能並非最理想的社會,不尚賢、民不爭的的社會更好,先秦戰亂不休,正處於時代的變革時期,諸侯國想要生存發展,就必須選用賢能之人,這就讓各種學說紛紛雄起,各領風騷數十年。

就像是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趙國平原君門客公孫龍的白馬論,說是白馬非馬。把馬與白馬兩者完全割裂開來,並加以絕對化,最後達到否認個別只承認一般,使一般脫離個別獨立存在,把抽象的概念當成脫離具體事物的精神實體。

按照他的看法就是我曰,連七八糟的學說層出不窮,白馬非馬?難道白馬不是馬是你二大爺,真是信口雌黃。不過,能博取眼球的就是人才,這些人才以奇談抬高身份,才拿出真正的底蘊實現生平抱負,那才是真正的才略。

按照後世的說法,尚賢那就是不出事孔繁森,出事王寶森,關鍵牽扯到利益的爭奪,老子的樸素思想很明確,不尚賢,使民不爭就是頂級智慧,說出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說白了,餘天賜站在孔儒的立場上,尚賢理解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李易確認為富貴如煙雲。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李易有些痛心疾首地道。當然,他並不認為人們不接受教育是對的,卻從另外的絕對去看,關鍵是你怎樣去培養自己的思想。

孔聖人主張仁義,讀書人也都講仁義,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人多了去了,前唐的白居易和先朝的朱熹,哪個不是為了女色不擇手段。

可見,仁義首先是個名聲,能不能付諸行動華為大德,就得看人心善惡了,聖與智就更不用說了,高智商人總是少他們耍心眼騙下面的人,智商比他們低的人絕對吃虧,無論是接沒接受過教育,在特定的環境下你不可能佔便宜。

不要不服氣,這就是**裸的現實,階級固化的先決條件,不以任何人的意願為轉移。

他稍加沉吟,又淡淡地說道:“南華真人的胠篋,可道盡一切,還望相公多讀讀。”

有些話是不能隨意說的,胠篋是莊子的名作,盜亦有道、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都是出自其中,正所謂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也就是說不要追求虛名,才能長治久安。

“難道太乙宮妙虛之名,不也是小小流傳臨安。”餘天賜見李易引用道家先賢典故,妹妹擊中要害,讓他不好進行辯駁,好不容易抓到機會立即反擊,你不是說不求名嘛!

鄭性之頗為感慨,無論怎樣說李易都是俊傑,哪怕是輸給餘天賜也無妨,今天之後必然聲名鵲起。

李易臉色毫無表情,心中卻緊張的計較,餘天賜的反擊非同小可,搞不好自己會灰頭土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