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宋時風韻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1章 忽悠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1章 忽悠人

“陳學士,成@都府剛剛經歷賊子叛亂,官舍損毀不小,陳學士的衙門暫設制置使司衙門,不知可否?”李易嘴上客氣,但行動上一點也不客氣。

四川制置使和川陝宣撫使是他一人兼任,自然是合署辦公,實際上川陝宣撫使就是個虛職,陳隆之是制置副使,自來與正使沒有隸屬關係,按制應該分衙,他卻藉口讓陳隆之在制置使司辦公,有就近監督的味道。

陳隆之何嘗不知,卻是有苦說不出,李易說的是,成@都府的變亂比夔州還有大,殺的人也遠遠超過。

夔州是還未曾發動,他的部隊尚未完全參戰,就被王孝仁、李慶血腥鎮壓,卻沒有殘殺士卒,成@都這邊可是都打進位制置使司衙門了,連李易也參加了戰鬥,可見戰鬥之激烈。

他很惋惜沒有對方拿下李易,但這話僅能在肚裡說說,如今沒有實力與李易平等對話,看是他被王孝仁護送來到成@都府,其實也就是個囚徒而已,所部將士全被解除武裝。

李易毫不在意陳隆之感官,更不關心這廝會怎樣去想,他又不是多愁善感的書生,今個是帶有強烈目的性的,需要對方傳播出去某種資訊,當下淡淡地道:“那些賊子,都是虜人留下的餘孽,若被他們得逞,蜀川將又被屠戮一空,卻不知兩府怎樣說。”

陳隆之怔了怔神,想到數年前,李易救下整個成@都乃至蜀川的事蹟,路上也有所見聞,當真是百業興旺,生民可以做到安居樂業,相比慘淡的荊湖、江南和兩浙各路,要好了不知多少籌,心下有點吃味地道:“虜人實在可恨。”

沒辦法,他雖知倒這些人都是正兒八經地擁趙派,或許有私心,但那又能怎樣,誰無私心?又不能毫無表示,只得把話抬到蒙古人身上。

可惜,他對某些深層次的東西依舊不能體會,如果李易選擇維護他們的利益,大家就算有矛盾,也不會那麼激烈地爆發出來,至少規模不會那麼大,沒有那麼快發生。

李易悠然地笑了笑,對旁邊傲然而坐的王孝仁道:“二哥,陳學士所言極是。”

王孝仁面色冷然,捻鬚頷首,僅是‘哼’了聲,顯然對陳隆之並不感冒,畢竟兩人剛剛生死搏殺過,要不是他率先動手,恐怕夔州就要淪陷,當然還有別的某些緣由。

在官職上,四川制置使司判官,同樣也是川陝宣撫司的宣撫判官,說白了比都統制級別還高,卻要比制置副使要低些,陳隆之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大臣,哼聲顯然極為無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隆之心下惱怒,恨不得把王孝仁當場斬殺,但他還是硬生生忍下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何況他失敗在對方手裡,那殘酷的殺戮也讓他心寒。

想想當時的情況,他做的實在有點太露骨了,按照王孝仁的說法就是,如果他當日沒有暴露動兵的殺機,對方絕不會率先動手,只能是引而不發。

如果有如果的話,孟璟觀兵夔門外,他再有時間協調那些大族,就算不可能拿下整個夔州路,也絕不會淪落到今天局面想想實在有些悔恨不已。

李易倒是沒有失禮,很客氣地道:“北方戰雲密佈,不知陳學士有何良策退敵?”

陳隆之對蜀川前方兩眼一抹黑,哪裡知道軍情如何,臉色稍顯尷尬地道:“下官初來乍到,軍情不明,不好下定論。”

李易點了點頭,玩味地道:“陳學士過謙,當年陳學士也是與虜人血戰過,不得已才撤出蜀川,對蜀川大局應該瞭解一二。如今,虜人貴酋闊端舉兵即將再犯,我軍兵微將寡,前方大感吃力,此戰勝敗尚不可知。”

陳隆之一怔,隨口道:“難道虜人。。。學士曾擊敗虜人二十餘萬大軍,區區數萬人何足道。”他隱隱感到有點不對,謹慎地應著李易。

李易輕輕嘆息,道沉痛地:“那時虜人聲勢浩大,卻外強中乾。。。戰爭,總是充滿偶然性,想必陳學士知道。此番闊端親自上陣,虜軍雖少卻集結蒙古、回鶻、吐蕃精銳,我們可以說壓力相當大。”

陳隆之不認為李易有妄言,更沒必要在軍情上隱瞞,闊端坐鎮涼州,節制河西和吐蕃等處,必然會抽調各處精銳,何況其本身有數千蒙古族馬軍,並不多卻非常難纏。

他自動替李易腦補,不禁道:“制閫所言極是,虜人來勢洶洶,的確不好應付,不過蜀川大軍兵多將廣。。。。。。”

這傢伙不傻,李易淡淡笑道:“我部主動出擊,佔據整個鞏州,雖取得一定主動,卻兵力不敷使用。”

話說到這裡,陳隆之和呼王孝仁都明白了,二人面色各異,某人暗自腹誹忽悠人,某人卻真正的頭疼了,難怪李慶擊敗孟璟就退兵了。

“陳學士所部兩千餘猛士,正堪大用。”

陳隆之心下暗罵李易,坑人也不是這麼坑法,他就這點兵馬,還被解除了武裝。要全部送上前線,姑且不說他成了光桿將軍,那兩千餘人落在李易手中,還能有活路?鐵定的被當成炮灰的存在。

但是,李易的理由很充足,前方需要兵力,作為宣撫使兼制置使,他是有權調動川陝任何一支武裝。

王孝仁看了眼發愁的陳隆之,玩味地笑道:“是啊!兩千人雖不多,卻都是久經軍旅的士卒,比那些新丁強上許多,可做萬人用。”

陳隆之不動聲色,心下卻急速盤算得失,他相信李易能幹出出格的事,不然也不會出川擊潰孟璟大軍,但又心有不甘,沒有兩千部下,他將徹底成為附庸。

李易並未催促,反倒是玩味地看著陳隆之,他並不想再殺戮朝廷大臣,至少不想對陳隆之下手,但兩千人始終是個禍患,把他們打亂編入軍中,不僅除去禍患,還能充實力量,一舉兩得。

王孝仁充滿快意地笑了,道:“陳學士,軍情緊急,斷不能半分有誤。”

陳隆之瞥了眼呼延信,臉色頓時落下,沉聲道:“制閫,分撥一千五百兵馬北上,可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