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章 周培公到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章 周培公到來

新書求收藏推薦票,拜託拜託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謝謝了

泗州城始建於北周,隋朝時毀於戰亂,唐代重新興建。由於泗州城地處淮河下游,汴河之口,為中原區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衝,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加之漕運事業日漸興旺,泗州城所傍的汴河對岸又建設了一座新城,新城的發展更快,其規模逐漸超過老城區。明代,兩城之間的城牆拆除,使兩城合二為一,為防水害,將唐宋時建築的土城撤去,更以磚石,成為一座大城。

馬尾軍佔領了江南省背部幾府已經接近一月,敵方業已寧靜,近半個月的時間都相對比較清閒,有一部分反對的勢力也已經被徹底鎮壓,可以說,凡是和原先清廷關係密切且死忠與清廷的,馬尾軍毫不客氣,直接抄家處斬,當然,對於那些清流且名望較大的,那就不能亂動了。但這個時候,馬尾軍也不再清閒,因為周培公帶著大軍就趕到這邊來了。

泗州城,就是馬尾軍抵擋清軍的前站,必須死守住泗州城,將清軍的四萬大軍擋在淮河北岸,不能讓其長驅直入抵達金陵,否則馬尾軍大部隊正在與勒爾錦大軍作戰,有周培公加進去壓力就太大了。

泗州城這裡也是個好位置,宋代,泗州城已十分繁華,歷史上稱為賓士馬驟無間時,加之景色秀麗,朝廷政要文人墨客無不慕名前來。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明代。泗州城城中船舶如流,店鋪林立,商賈蟻集,更為繁盛,其鼎盛的原因除了經濟原因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政治背景,即朱元璋的祖陵建其北側,每年的各類祭祀活動使泗州城成為朱明王朝的行宮。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由於古泗州城是一座歷史悠久古蹟眾多的名城古鎮,加之古泗州城曾是千百年來著名的佛教聖地,全國五大名剎之一的僧伽塔就建在泗州城內也就是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形既僧伽大師,使泗州古城成為聞名全國的名州古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後世歷史上泗州城在世共計九百四十五年,曾設治四處,其中以在盱眙境內的時間最長。後世歷史上在七年後,由於黃河奪淮,便會使其沉淪澤國,成為中國的龐貝城之謎。北宋以前,淮河乃是一條清水河下游河口段河床深闊。入海口在漣水雲梯關,潮波可達盱眙以上。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一一六九9年。樓鑰北行日錄記載:至洪澤,過瀆頭,舟膠候潮,潮應,乘風過歐家渡。山海經內東經指出:淮水入海淮浦。

從東漢建安年間公元二二零年至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一一九四年,黃河大規模南泛奪淮之前,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洪澤湖地區大小諸湖並存而又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一一九四年,黃河奪淮河下游入海,因為黃河是一條多沙河流,隨著大量的黃水入淮,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泥沙,使黃淮匯流處的清口以上河段水位抬高,導致淮水下洩受阻,致使洪澤窪地積水擴大,富陵萬家泥墩破釜白水塘等大小諸湖蕩逐漸連成一片,匯成一個較大的湖泊。這是洪澤湖形成的開始階段。據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成書的淮安府志附圖可以看出,當時淮河下遊湖群雖已開始匯聚拓展,但是湖區淮湖運並存的形勢依然存在。

黃河對淮河的影響加劇,洪澤湖形成加快,是從明朝中期開始的,明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年,劉大夏主持治河時,堵塞黃陵岡,修築太行堤,截斷黃水北流各泛道,逼黃水南泛,主要走汴泗睢泗渦河入淮,使黃河泥沙在淮河下游淤積日益加重。到了明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河道總理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淮河和運河。到隆慶四年一五七零年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歷經十八年,才全面完成從鄭州以下至蘇北雲梯關一線黃河兩岸提防。黃河兩岸提防形成以後,正如行水金鑑卷三十九所說: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

黃河失去了在淮北平原多股泛流這一天然沉沙池,四分之三的泥沙帶到了下游河道和河口淤積,在黃淮運交匯的清口一帶河身不斷抬高。黃河河床高於淮河,黃強淮弱。淮水在清口受阻,下洩不暢,逐漸在洪澤湖一帶聚集,湖面越來越寬闊,高家堰原來的土堤就成為山陽今淮安高寶地區的防洪屏障。在明嘉靖後期和隆慶時期,河患頻繁,不斷在徐邳睢一線決口。洪水橫流,加劇淮河負擔,每到汛期,淮河水位抬高,常常在高家堰一帶決口,不斷衝擊運河淮揚和裡下河地區,災害連年不絕。

隨著清口淤積,淮水下洩困難,湖內蓄水量增加,靠原來矮殘高家堰土堤,已不能阻擋水東侵決溢為害。為此,萬曆六年一五七八年,潘季馴第三次出任總河時,提出蓄清刷黃治河方針,在武家墩以南,越城以北,在原有高家堰土堤基礎上,築了六十裡的土堤,切斷湖周汊流,抬高洪澤湖水位,使其專出清口刷黃,淮黃合流入海。這時的洪澤湖不僅起著淮河防洪作用,而且變成了攔蓄淮水與濟運治黃聯絡起來了。使洪澤湖開始成為淮河下游的一個大型水庫。

到了現在,黃淮下游入海水道淤墊嚴重,黃水從清口倒灌洪澤湖。現在的淮河河身由原深六 到十三米淤淺到一到三米。 清口與爛泥淺盡淤,洪澤湖底漸成平陸高家堰石工原一丈多高,已淤漫三尺,天然減水壩過水終年不斷。共衝出九道河。歷史上在三年後會出任河督的靳輔。會奉行潘季馴蓄清刷黃。蓄水濟運政策,同時還會利用洪澤湖替黃河分洪,實施減黃助清辦法。從碭山毛城鋪至睢寧龍虎山沿黃等處建造四十座減水壩,當黃河暴漲,分水南下入湖,以加大洪澤湖水量,抬高洪澤湖水位,增強御黃能力。

也就是靳輔。主持挑浚清口,開挖張福口等五道引河;接著又培修高家堰堤岸,堵塞各決口,從周橋向南至翟壩接築土堤二十五裡。到了一六八零年之時也就是六年多之後,會在高家堰洪澤湖大堤上建立了六座減水壩。到那時,洪澤湖大堤就會基本定型,北起淮陰老壩頭,南至洪澤縣蔣壩鎮,全長六十公裡。歷史上就是透過靳輔的系統整治,使洪澤湖進一步擴大。使洪澤湖成為一座大型人工湖。也正是由於此,洪澤湖的水位被大幅度抬高。泗州城被淹沒也就不可避免

此刻,午時初刻,抬頭卻不見陽光,似要下雨卻天空明亮,雨也下不下來。就在長淮鎮西北不遠,周培公乘坐在高高的元戎車上,前方是他高大的大纛旗,後方不遠,則是杆高達二十米的望杆車,然後又是一輛一輛的大鼓車。他望向窗外,透過身旁矯健的護衛營騎士,若隱若現出自己步營士兵的身影。他們正大踏步的行進,雖然個個走得汗流滿面,不過仍然士氣高昂,持著武器的手,絲毫不見顫抖。

雖說清軍身上的盔甲不重,但全副下來,差不多也有三十斤左右,分攤到全身後,感覺並不是很輕鬆。尤其還是長途緊急行軍,幾十裡路走來,這辛勞可想而知。不過這些親衛到底還是周培公親自訓練出來的精銳,一路還是堅持下來,看他們神情堅毅,只是大步行進,各部的撫慰官不時在旁大聲鼓動,每次得到的,都是中氣十足的呼應。

看他們精神抖擻的樣子,周培公心下欣慰,這才是自己親自帶出來的軍隊。其實開始出發時,周培公也想與他的士兵們步行,展現自己以身作則的一面。也有趁機活動活動,他也想看自己體力耐力有沒有下降的心思,自地位越高後,整天不是乘馬,就是坐車,連走路都越少了。不過他的部下卻是一陣苦勸,言大將軍還是安坐車內,沒有任何危險的苗頭,他們才好安心行軍作戰。又言以大將軍的身份,若與普通士兵一起步行,不免有失尊貴。

周培公只好作罷,這也是符合實際,高居上位者,只要不是過份奢侈,起居飲食越華貴大氣,部下越引以為榮。你若穿著起居寒酸,部下反覺得有損臉面。明顯例子,周培公的大纛旗,元戎車之華貴大氣穩壓其他清軍部隊後,全軍上下,從將領到士兵,個個感覺臉上有光。這個時代,平易近人,與士兵打成一片是不受歡迎的,部下跟著你搏殺奮鬥,還不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享受到這種尊榮麼

是推動人類前進的步伐,就像是馬尾軍當中,耿精忠也很少和普通士兵一起,只是清晰的列出戰士們想要升職所需要達到的標準,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爭取去吧。大軍行進時,一個個清軍夜不收不時奔來前往,傳遞來前方的戰報。煙塵滾滾,這時又有一個夜不收急速縱馬奔來,在元戎車旁緊急停下,他大聲稟報:稟大將軍,前面就是長淮鎮淮河渡口,不過在南岸一裡多處叛軍正在瘋狂挖掘壕溝。請大將軍示下

周培公立時看向車內的沙盤。他這輛四大馬拖拉的元戎車,外表堅固,據說是可防紅夷重炮,實際上是誇張了,馬尾軍的一發炮彈命中也照樣會報銷。不過內中寬闊舒適是肯定的,中間還擺放著沙盤,一面的內壁上,還掛著地圖。此時中營幾個要緊的贊畫,也居於元戎車之內。

這種元戎車臺高達三米,視野遼闊,防護也周到,實在是大將出行征戰,必備裝備。

叛軍在南岸一里掘壕,對我師不利啊。若各鎮渡河,兵馬不得施展,就成叛軍對我半渡而擊。南岸之地,至少需五里緩衝方可。周培公看了看沙盤,隨即又說道:若有十里最好。

緊接著,他銳利地盯著沙盤幾處要點,連續發出幾道命令:令,前軍所部協周培公快速架炮,清理對岸叛軍,輜重部隊抓緊時間搭建浮橋,大軍必須在今天太陽落山前打過河口。過河之後立即協守山嶺,南岸要點,務必不得有失

依情報,他知道淮河兩岸有幾處是有浮橋的,但是此刻這些浮橋己經全都被毀去,南岸的馬尾軍也不可能繼續讓這些浮橋存在著。淮河說寬不寬,但是寬此處度也有二百米,他們軍中隨軍帶來了三十門紅夷大炮,架在北岸,也足以掩護對岸。

當然,若是大軍過河,大炮同樣要推過岸去,不過若要擴大緩衝之地,需步騎炮相互配合。此時清軍後面還有大部隊沒有到達,若是清軍全數過河擴大戰果,有勢單力薄之慮。

周培公的命令,被部下飛快傳遞下去,派遣帥營的傳令兵,快速前往前線。看著地圖,周培公忽然問道:神機營的火炮,走到何地了

負責情報的將領叫佟波,佟波聽到後立時答道:哨騎回報,己經到達李家鎮,據此還有十里地。

周培公眉頭一皺,按神機營的速度,他們至少要一個時辰才能到達前線。而火炮不至,他們就沒辦法渡河,他可是知道馬尾軍的長處的,他們若是沒有紅衣大炮壓制馬尾軍的火力,連河邊都沒法靠近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