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上

新書求收藏推薦票,拜託拜託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謝謝了

雲南,昆明。

昆明城為方形略扁,東門名威和門,百姓們通常把它叫做大東門;東北門名為永清門,被叫做小東門;北門名為保順門,俗稱就是北門,北面的北門街因此得名,在北門街盡頭圓通山西北門口;西南門名為洪潤門,俗稱小西門;西門名為廣遠門,則被叫做大西門;南邊的正南門名為麗正門,俗稱近日樓或是大南門,不過,近日樓也就是這二十年的叫法。據昆明縣誌記載:各門均有樓,分別為殷春壁光拓邊康阜眺京近日。

明代昆明城牆,環城有河,可行舟船。外通重關,跨隘衢市,城外街道寬一丈有餘,分為三道,行走其道,視人而分,仕官行左,商族行右,王公貴人行中,等級分明。明代磚城的城區面積約有三平方公里,城內衙署官邸寺廟黔寧王府巡按察院都察院市政司署提刑按察司等就集中在四五條緊鄰的街道邊上。

而三十年前,農民大西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將軍入滇,以聯明抗清為號。孫可望毀昆陽呈貢二城,大興土木築宮室於五華山,一時豪華,被稱之為秦王宮。不久後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兵敗,孫可望將其迎至貴州,受閹宦挑唆,欲禪代朱由榔。朱由榔召李定國人護衛。自貴州安定入昆明。以貢院為行官。昆明成為南明最後一個政治中心,先前被稱之為滇都。隨後孫可望降清,反戈一擊,但是被李定國擊敗,朱由榔便移駐五華山,以秦王宮為皇宮,築宮於五華,稱做萬壽宮。

這幾人的大興土木。最終便宜的都是吳三桂。吳三桂大軍將這些南明勢力一一橫掃,最終開始割據雲南,受爵平西親王,吳三桂進入雲南之後,再次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宮室,益廣其址,繚以重垣,俯以傑閣,極土木之盛,一時紅亭碧沼。曲折依泉,傑閣豐堂。參差因岫,冠以巍闕,繚以雕牆,橫廣數十裡。卉木之奇,運自兩粵;器玩之麗。購自八閩;而管絲錦綺,以及書畫之屬,則必取之三吳,細載不絕,以從園園之好。

吳三桂正式在湖南嶽陽稱帝,暫定昆明為都,待大軍北上一統天下之後再議定國都之所。國號為大周,建元昭武,同時大肆封賞部下。至於遠在雲南被他安置在平西王府的傀儡小孩皇帝據說是原大明桂王朱常灜的孫子朱慈瑞則被他選擇性遺忘了,最終還是方光琛提起,於是吳三桂封了朱慈瑞一個安樂王,讓他安穩的做一個安樂王爺。

吳三桂不在乎這個傀儡小皇帝朱慈瑞,不代表別人不在乎。耿精忠就這個問題很早就和姚啟聖以及李光地幾人商議過,聽聞吳三桂稱帝,他立馬就派遣人手前往昆明,暗中將這朱慈瑞帶到自己這邊。原本是但是自己這樣做會提早和吳三桂撕破臉,但是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吳三桂的已經稱帝,自己是打著光復大明的旗號的,因此必然不會在跟著吳三桂的腳步,那麼暗中營救這朱慈瑞卻是最上上的選擇。

昆明城也算是守備森嚴,畢竟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坐鎮在這裡,不過畢竟這裡是最南邊遠離戰場,守備森嚴那也算相對來講的,對於被派遣而來的行動隊的戰士們來講,這可是比他們福州差遠了。昆明這裡,很早以前就安插了釘子進來了,最開始還要從耿精忠組建情報部的時候開始說起。既然自己的敵人總共就清廷以及吳三桂兩個,佈置暗子又怎麼可能就考慮京城一邊

七年的時間,不說昆明城處處有暗子,但各處要隘以及要害部門的確是佈置了。在平西王府,不對,應該說是周王府內,算是最多,人數達到了二十個,做什麼的都由,最高的一個已經成為了採辦處的一個管事,進出王府十分方便。朱慈瑞這邊本來關注的人就不多,周王府內也沒人將朱慈瑞當回事,每日只是按時送飯送菜而已,實際上與坐牢無異。朱慈瑞迪境遇其實就連東漢末年的漢獻帝也不如,好歹人家還能像模像樣的坐在朝堂之上,他卻連邊都摸不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說這朱慈瑞到底是不是真的桂王子孫呢這還真就是,吳三桂原本殺了朱由榔心理還是有些愧疚的,對於一些其他的明皇子孫並沒有徹底的斬盡殺絕,這朱慈瑞作為桂王旁支,一直生活在雲南,也是在他眼皮子地下的一位。話說吳三桂殺死朱由榔的時候,這朱慈瑞還沒有出生。朱慈瑞今年才十一歲,其父卻是早在五年前病死。

昆明城內的暗子在配合行動隊很順利的接走了朱慈瑞,同時昆明城內的暗子也被撤走了一半,其他的則更加的深入沉寂下去,等待上頭的再次召喚。而在行動隊帶著朱慈瑞離開昆明之後,隔了兩天,周王府內才發現了異常朱慈瑞不見了。這件事情非同小可,王府內的嚇人立即將事情稟報給吳世璠,吳世璠也立即下令封鎖城門,但是這個時候那裡還來得及,朱慈瑞以及行動隊的戰士早走遠了。在吳世璠的命令下,吳軍兵卒將城內犁地一般的過了一遍,但是連個影子都沒看著,只得灰溜溜的回去覆命,起的吳世璠連連摔了七八個名貴花瓶。沒辦法,他在繼續下令下面誇大搜尋範圍的同時,也只得如實將事情稟報給吳三桂。

.........................................................................................................................

這朱慈瑞還在前往金陵城的途中,不過不是直接直奔金陵,而是先往最近的馬尾軍的地盤廣東而去。然後經由廣州港口坐船前往金陵。在逃出昆明城之後。他們還得穿過廣西的地盤。這裡也還是吳三桂的勢力範圍,只有進了廣東,他們才能徹底放下心來。

耿精忠還不知道這些,這個時候他卻是老老實實的躺在摺疊式輪椅上由親衛推著在涼亭下納涼。

怎麼樣,大軍應該出了長江口了吧耿精忠吃了顆葡萄隨意的問道。

大都督,王司令帶著艦隊昨天下午出發,按照行程,這時候肯定是入海了。李光地也坐在一邊的石凳上。吐出一顆葡萄皮回道。距離耿精忠遭遇刺殺已經過去十天了,這十天時間,耿精忠就命令長江之上的幾支艦隊集結,同時還通知福建方面調來第四分艦隊以及第七分艦隊的部分戰艦準備提前進軍渤海灣,殺入天津,還以清廷顏色。

李光地姚啟聖等留守福建的馬尾軍重臣聽聞耿精忠遭到刺殺,命懸一線,個個都是被驚嚇的不得了。個個都想跑到金陵這邊來探望一下,但是福建方面事情也很多,最後還是李光地挑頭。帶著幾個人隨著艦隊抵達金陵。

娘的,清廷跟我玩陰的。咱就叫他知道知道咱的厲害。本來就預料到清廷失去江南後會採取一系列的動作,但是還真沒有料到直接就上來下三濫的手段。耿精忠很恨的說道。

勒爾錦以及周培公都完蛋了,清廷失去了江南稅賦重鎮,漕運被切斷,這可是傷及他們的命脈了,他們不急眼那就怪了,大都督您也是,天下重任寄於您一身,您怎麼能隨意的出門,而且還沒有做完全的保護你們這些親衛也是,不少號稱馬尾軍最精銳部隊嗎怎麼聽說在突發之時,個個就麻爪了看來你們訓練還是不夠,對於這種小規模的突發事件還是缺乏應變能力,沒有了領頭的古叔指揮,都不曉得該幹什麼了,從明兒開始,皇宮這邊守衛加強了幾倍,你們也有空多去訓練一下了,下次再出現這樣的事情,必定從重處置李光地越說越來氣,本來對著耿精忠的,轉頭開始對著幾個親衛發起火來。

唉,行了,我已經罰過他們了。再說這還是怪我,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可真是險啊,那家夥要是直奔我的腦袋去了,我可就真的要去見閻王了。那個蹶張弩的威力也真夠大的,我胸口這張可是半寸厚的合金板啊,居然能被穿透。雖然之時穿透了一丁點,但畢竟還是穿透了,差點沒震死我。

此番王司令領著海軍艦隊北去,絕對會領清廷後悔莫及的。迄今為止,除了上次大都督親自率軍征伐倭國,海軍部隊還沒有如此大規模出動過呢四支分艦隊加上五十幾艘海滄船,超過兩百艘戰艦封鎖渤海灣,並且封鎖住海河,清廷最後一點漕糧也會被斷絕了。三萬海軍將士並兩萬陸軍,想必天津必然是一股而下的,至於京城,重兵雲集,還是等等吧。李光地對五萬馬尾軍大軍北上並不擔心會失敗。王振邦接到的命令是,封鎖渤海灣與海河漕運,同時攻打天津城並守住天津。這就如同一枚匕首,狠狠地插入了清廷的咽喉,呵呵,到時候可是有好看了。

明建文二年也就是一四零零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這也是天津的來歷。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來又相繼增設了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清廷將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併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

我國古代的元明清三朝均建都於現在的北京,京城所消耗的糧草單靠北方出產是供不應求的,還必須南糧北調,而調運糧草最經濟和便利的運輸方式在當時只有水路。尤其在明朝永樂年代後,一方面解除禁海令,一方面大力開浚南北大運河,漕糧既有海運,又大多以河運為主了。但不管是海運或河運,每年數百萬擔的漕糧都必須經過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再進入北運河才能運達京城,這樣使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逐步形成為天津的航運港口,也為天津成為北方最大搜尋的商貿中心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將南方的特色文化帶到了北方,尤其是媽祖文化對天津城市和地方文化的持久影響,這在北方沿海城市中是絕無僅有的。

天津這樣重要,當然也是有不少的清兵駐守的,尤其是吳三桂與耿精忠相繼起兵之後,清廷也預料到了馬尾軍有可能從這裡進犯天津進而進犯京城,於是在天津大沽口再次加固了炮臺。

大沽口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津東南五十公裡海河入海口處,西北距北京城只有三百五十裡,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明永樂二年,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清順治皇帝置大沽協鎮營,康熙則在去年開始增建大沽南北炮臺炮位,置大炮五十餘尊,防兵兩千人。前番耿精忠拿下金陵城,於是康熙再次派重兵駐紮津沽,督辦防務,設防大沽,再次建炮臺十座,並在水底植叢樁以禦敵船。

大沽口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津東南五十公裡海河入海口處,西北距北京城只有三百五十裡,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明永樂二年,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清順治皇帝置大沽協鎮營,康熙則在去年開始增建大沽南北炮臺炮位,置大炮五十餘尊,防兵兩千人。前番耿精忠拿下金陵城,於是康熙再次派重兵駐紮津沽,督辦防務,設防大沽,再次建炮臺十座,並在水底植叢樁以禦敵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