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之帝王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行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 行軍

草原是匈奴人的地盤,匈奴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匈奴騎兵個個擅長馬術,如果不是裝備太差,憑藉他們弓馬嫻熟的優勢,或許在數量相等的情況下,有機會勝過秦軍。

匈奴太子冒頓的騎兵部隊,數量龐大,更是匈奴中的精銳,不僅如此,近戰裝備上來講,他的部隊和普通的匈奴勇士所用的青銅短刀、短劍沒什麼兩樣。但弓箭,在這個時期,大多數匈奴戰士使用的弓箭,箭矢多為骨制,少有青銅或鐵製作的,所以說面對裝備精良的秦軍時,匈奴人的箭法超群又能如何,不射中面門這樣的地方,連秦軍的皮甲都無法破防。而冒頓,為了提升麾下部隊的戰鬥力,花費了大量資源從大秦邊境“走私”購置了大量裝備,這些裝備雖說比之秦軍的還差了些,但已經足以讓他生出強大的自信。

根據手下的稟報,冒頓知曉了秦軍所在的位置。

在故意耽擱了幾天後,他也終於率領自己的軍隊去完成“父親”的命令了。

冒頓從不認為以多欺少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當然這也是所有統帥必須掌握的要點,付出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才是關鍵。

秦軍有兩千餘名騎兵,至於數千後勤,則戰力一般,不值一提。

但這次,冒頓帶領的部隊,是他所有的部下,數量超過一萬。

說實話,冒頓現在的心情還算不錯,畢竟是他第一次正式面對秦軍。匈奴人對秦國人的恨甚至比六國遺民對秦國的恨還要強烈,是的,如果不是蒙恬手下的三十萬大軍,現在的他們還坐擁河南之地,有著屬於自己的城池房屋。

“秦皇嬴政,確實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能夠統一中原是他的本事,不過我不會認為自己不如你,總有一天,我會率領狼族的勇士,馬踏中原!”

---------

“不好了,秦將軍,剛才接到探子傳來的訊息,匈奴太子冒頓,率領兵馬正朝著我們這個方向而來,數量超過一萬。”

另一邊,秦良玉正在大帳內和諸將以及隨行軍師商量下一步該往何處,便有人突然闖進來,打斷了他們。

“你說什麼?”原本諸將見有人突然闖入,皆一臉不悅,有甚者正準備開口要將這人立即處死,卻沒想到聽到了這麼個訊息。

英姿颯爽的秦良玉眉頭不由一皺,不過並沒有驚慌失措的樣子,雖說有料到頭曼一定會派兵來對付他們,卻沒想到竟然派出了自己的兒子,還有一萬多的大軍。她倒是不大清楚匈奴單于和其兒子不得不說的往事。

正好在前兩天,她收到了蒙恬大將軍傳來的密信,這個訊息暫時還只有她自己知道,同時裡面也包含了皇帝陛下的命令。

信中提到,皇帝陛下親自下令,命令公子餘武手下的典韋,率五千名大秦甲士,增援秦良玉,北擊匈奴,希望他們可以做出一番成績,建立功勳。

這五千名甲士並非大秦鐵騎,而是步兵,同時個個配有秦弩。

戰國時期,秦國能夠橫掃六國而統一天下,其中秦弩可謂是功不可沒。

五千張秦弩一起發射,射上兩輪,即使對方有上萬名騎兵,那也絕對吃不消。

“敵方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大概還要多久能到這裡?”秦良玉平靜的問出了現在最關鍵的問題。

“不到兩百裡的路程,他們行軍速度很快,僅需一日半的時間便能到這裡。”這名普通小兵回答秦良玉問題時渾身發抖,他自是知道諸位將軍在議事,可軍情緊急不得不闖進來報告。剛才他抬了一下頭,看到了幾名將軍看自己的表情都不好看,一臉煞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秦良玉心中思索一陣,匈奴人倍道急行,一日可行進百五十裡,若是自己同樣背道急行,一日百里即可,典韋的援軍距離這裡應該同樣有兩百餘里,但他不知道冒頓的具體訊息,所以行軍速度不會快,以日行三十裡算,應該能在與冒頓遭遇前兩軍匯合。

思索過後,秦良玉便下達了全軍全速撤退的命令。

----------

一日半後,

“嗯?秦軍竟然撤退了,看這樣子,應該是前天才撤退的。”

望著前方秦軍撤退後遺留的痕跡,冒頓有些驚訝。

“看來秦軍是得知了太子您出兵的訊息,所以提前逃跑了,不過這樣也說明了他們沒有勇氣和我們正面對抗。”

“是啊,秦軍也是一些無能之輩,知道要面對的是太子您,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啦。”

“太子,我們現在怎麼辦?要追嗎?”

冒頓思考片刻後,堅定說道:“追,當然要追,他們有後勤部隊的拖累,就算日夜兼程也跑不了多遠,我們保持日前的速度,也就一日,就能見到他們的蹤跡。”

第二天,

經過了兩日的行軍撤退,在昨日日落之前,秦良玉已經成功與皇帝陛下點名要求的典韋匯合。兩支隊伍合在一起,可戰人數近八千,足以和冒頓一萬騎兵一戰。

不過秦良玉卻下令對眾人道:“我們繼續撤退,按照原來的速度,適當可以放慢一些。同時也要將援軍來時的痕跡清除。此外,生火時所用的灶不要增多,一定要按照我們之前的數量。”

戰國中期,有過一著名戰役,後人將之稱為“圍魏救趙”。

這場戰役也是當時鬼谷縱橫的兩位之間的較量,當時孫臏就用了一計,名為“增兵減灶”。

如今秦良玉得到援兵,卻按照原來士兵數量吃飯所用灶的數量,就是借鑑了孫臏的那一計策。

冒頓的追兵在見到這個生火做飯用的灶時,其實心中有一絲不安,總感覺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但卻有說不出是哪裡。

又過了一天後,

終於在當天臨近中午的時候,一路急行軍的匈奴騎兵追上了一路“逃跑”的秦軍。兩軍既然相遇,也就都默契的停止了再行軍,相隔數里,按兵不動,似是養精蓄銳,時刻準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