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長路漫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長路漫漫

清晨,劉旭上路了,一路往東,往登州去!

和劉旭一起的兩個人,一個叫奚華仁,一個叫陸風,兩人都是州衙一等捕頭。劉旭在州衙做文吏跟隨刑名師爺洪慶處理刑名事宜時,和他們也都打過不少交道。二人武藝高強,在州衙一眾捕快中是出了名的,且二人都是寇準心腹。

劉旭知道寇準派他們這兩個武藝高強的捕頭跟隨自己,存了愛護自己的心意。

劉旭這次去登州為掩人耳目扮作行商,奚華仁和陸風二人自是扮作夥計。

登州距離青州有五百多裡,三人自是不可能步行前往。他們坐的是青州徐家車馬行的長途載人大車。當然他們還有一種選擇就是騎馬,但大宋馬匹奇缺,若是他們三個行商騎馬,太扎眼了,他們三人的任務可是要去暗訪的。

再說劉旭的馬術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雖有所長進,但還是很一般。在城內騎一下太平馬還可以,若是長途跋涉,劉旭還真有點望而生畏。騎馬雖快,但五百裡下來,怕也累的夠嗆,再說馬也得餵養收拾,費用也太高。所以此時的人們長途出行,一般都是乘坐車馬行的大車。

劉旭乘坐的大車是青州城內最大的車馬行——徐家車馬行的。

徐家車馬行的大車結實穩重,便於遠行,有專門載貨的和專門載人的兩種,其分號遍佈京東東路七州一府一軍三十八個縣。大車可在分號修理、維護或換乘,甚是便利。

在大宋,富貴人家的車駕一般只在城中使用,或者去城池附近,很少有跑遠途的,因為跑長途對車駕的損壞太大了,而且也不實用。有車駕的人家,若長途遠行,也大都是乘坐車馬行的車駕。因為即便那大富人家不怕損壞,捨得用自家車駕跑遠途,可是萬一半路上出了故障,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也是一個難題。再說那些富貴人家的車駕大都是用於城中代步,講求的是舒適寬敞,並不適合長途遠行,其車駕的結實耐用程度,也遠不大車行的大車。

劉旭和奚華仁、陸風乘坐的這輛馬車的車廂是大號的,要是滿載的話可以坐十二個人,不過劉旭他們所坐的這輛大車,出青州時只載了八個人。

除了劉旭三人,車內還有兩個姑娘,年紀大一些的大概有十七八歲的樣子,身穿一身緊袖斜襟圓裾翠色衫子,柳眉杏眼、明眸皓齒,甚是美麗。不過劉旭卻發現她雖面上看起來文靜溫婉,但其雙目卻時不時的透出一股勃勃英氣。至於那個小一些的姑娘,大約有十五六歲的模樣,身穿一襲鵝黃褙子,甜甜面容,長得也是秀美。兩個姑娘靠在車廂最裡面,甚是文靜,很少說話,只是偶爾兩人低聲輕語幾句。

而另外三個顯然是一家三口,一對年紀不算大夫妻,領著一個約莫四五歲的男娃。夫妻二人肩上,各自揹著一個褡褳,那漢子還帶著一個大包袱。這對夫妻顯然是淳樸的老實人,也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樣。劉旭上車時,和他們點頭示意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交流。

至於那兩個姑娘,劉旭一個年少青年,自是不好隨意去搭訕。劉旭也只是在上車時,微笑著點頭示意一下,算是打過招呼了。

劉旭一行出青州,一路向東。

青州的附郭縣益都縣南部和西部大部分都是山區,而北部和東部則是一馬平川,沃野千里。

五月的時節,麥子已經長得很高了,而這時,天也已經開始熱起來了,正是麥子需要鋤草、澆水的農忙時候。大車行走的大路兩旁、一望無際的田野裡,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劉旭望著這一片安定、忙碌的景象,想起河西的戰亂和蜀地之亂事,再想想自己要去暗訪的登州海盜襲城事,不禁嘆道: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的戰亂,要是都如此時此地般安安穩穩的過生活,該有多好啊!

當然劉旭也只是隨意感嘆一番,前世今生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劉旭,此時還沒有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車廂內劉旭和奚華仁、陸風聊著天,以打發路途中無聊的時間。

奚華仁和陸風作為寇準的心腹,自是知道劉旭是寇準的學生,也知道寇準對劉旭有多麼重視,再說劉旭雖年輕,但早已是青州第一次才子,以後劉旭的前程自是不可限量。二人只是一個小小捕快,與劉旭的距離差得甚多,他們當然要趁此機會跟劉旭搞好關系。

二人不但對劉旭言語中尊敬,而且行動上也是唯劉旭命是從。

劉旭為人隨和,又是那種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的人,眼見二人對自己尊重,劉旭對二人也是甚是和善客氣。三人隨意閒聊時,劉旭一口一個奚大哥,一口一個陸大哥叫著,並堅決不允許二人叫自己劉公子,讓他們叫自己叫二郎或是雲開就行了,二人自也是受寵若驚,三人自是相談甚歡。

大車過了巨洋水,就出了益都縣了,也就出了青州了,再往東便是濰州轄下的昌樂縣了。巨洋水也稱彌河,發源於其青州的臨朐縣沂山西麓,自南向北流經臨朐縣、益都縣、進壽光縣入渤海,是青州境內最大的河流。而大宋青州的益都縣和昌樂縣,正是以彌河為界河。

五月的彌河河面上碧波盪漾,河畔上楊柳清新,百花爭豔,甚是美麗。

五月裡的清晨和中午溫差還是很大的,當清晨的涼爽被中午的燥熱取代時,劉旭他們乘坐的大車到達了昌樂縣的徐氏車馬行分號。中午他們要在此歇腳,並看看有無從此地上車的旅客。

徐氏車馬行分號裡有歇腳的大車店,提供飯食和住宿,當然條件自是好不了哪裡去。劉旭進去看了一下飯食,不但粗糙難吃,而且價錢也不便宜,只是看著便沒食慾了,當下劉旭轉身出去,打算去找家酒樓吃飯。

劉旭出來時,看到那兩個姑娘從她們那小包袱內,掏出兩個炊餅,一人一個,兩人又跟店家要了一碗白開水,在大車旁就著那碗開水吃那乾巴巴的炊餅。

見到兩個漂亮姑娘竟如此清苦窘迫,劉旭不禁有些惻隱心動,有心請她們兩個出去上酒樓一起吃飯。不過劉旭隨即想到,自己跟人家無親無故,貿然相邀,怕人家誤會自己別有所圖,想想只得無奈搖頭作罷。

當下劉旭請奚華仁和陸風出去,在街上找了一家不錯的酒樓,大吃大喝一番。劉旭如今是雲門酒坊和天下鮮酒樓的大掌櫃,也算有錢人了,不但隨身帶著不少銀錢,而且隨身帶著一張五百貫的飛錢憑證。當然這飛錢是劉旭準備到了登州後,拿來購買合適的海鮮的。不過即便劉旭隨身所帶的銀錢,一路上吃喝也夠用了,自是不會在吃喝上苦了自己。

從昌樂縣分號並沒有上車的旅客,下午大車繼續趕路時,車廂內依舊是劉旭他們八個人。

春困秋乏,奚華仁和陸風中午喝了不少,有些乏了,靠著車廂壁小寐。劉旭倒是很精神,眼見二人睡了,不禁無聊,便跟那帶著妻兒的漢子閒聊了幾句。

一番閒聊,基本上都是劉旭問,那漢子答。原來那漢子叫黃大奎,是淄州鄒平縣人,是去濰州北海縣投奔自家三叔的。那漢子有些木訥,劉旭和他有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閒聊片刻,便已無話可說。

劉旭百無聊賴,便想跟兩個漂亮小姑娘聊聊天、扯扯閒篇,少年慕艾之心,人皆有之嘛。不過劉旭跟她們閒聊半晌兒,只問出她倆跟自己一樣,也是去登州的,別的就什麼也問不出了。劉旭問她們名字,她們只是紅著臉搖頭,不願說出。顯然兩個姑娘獨自出門,防備心思還是很重,不欲與人多說。

聊著沒勁,劉旭不禁無聊,也閉目假寐起來。

下午申時剛過半,離傍晚還有一段時間的的時候,大車到達了濰州,今晚大車上的眾人就在徐氏車馬行的濰州分號歇腳了。

從濰州再往前趕路得的話,即使到最近徐氏車馬行分號——昌邑縣分號,也距此還有四五十裡的路程,今晚是不能趕在城門關閉之前到了,讓眾人露宿野外自是不現實的,再說車馬行也有自己的規矩,就是晚上必須在自家分號歇腳。一是為了安全;二是到了分號,會有到地下車的客人,也有從此處分號上車的客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旭估計了一下,今天一天大約也就走了一百三四十裡路的樣子,不禁對這個年代的交通有些無奈。後世開車的話,估計也就一小時的時間就到了,而如今這個年代,卻要整整一天。

和劉旭同車的黃大奎一家三口,到了濰州就到地方了,因為濰州的附郭縣正是黃大奎要去北海縣。他們在付了剩餘的車馬費後,揹著包袱離去了。

劉旭在車馬行的大車店裡要了兩間上房,和奚華仁、陸風二人自去安頓。劉旭臨進去時,瞥了一眼那同車兩個小姐妹,見她們住的是大車店最便宜的客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