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劉辯,雄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漢陽之戰(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漢陽之戰(三)

五日後,因關羽派騎兵傳遞訊息,言及漢陽之戰,劉備率麾下四千河南軍急行,迅速抵達冀縣。

得知訊息,傅燮攜關羽、張飛、趙芳出城相迎。

關羽對傅燮介紹道:“這位便是我兄,河南尉劉玄德。兄長,這位便是傅南容、傅太守。”

此時傅燮已從關羽、張飛的口中得知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又是尚書盧植的門生、史侯劉辯的師兄,不顧他的官職尚在劉備之上,搶先行禮:“某見過劉都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備趕忙扶住傅燮,驚呼道:“傅太守為何行此大禮?”

傅燮笑著說道:“此番多虧了劉都尉兩位結義兄弟,否則傅某難逃一死。”

劉備也知道發生了什麼,搖頭道:“傅太守正直守節,誓死不屈從叛賊,備深感敬佩,我弟及時救助,乃上天不欲傅太守這等忠臣冤死,此乃天命。”

雙方寒暄客套幾句,旋即傅燮便將劉備請入城內,劉備麾下四千河南軍,亦一併進城駐紮。

此時冀縣城內,除原有士卒外,新添步弓手四千、騎兵約一千二百餘,總算是有了與叛軍一戰之力。

在傅燮於城內設宴為劉備接風時,他問劉備道:“我聽關司馬言,今朝廷皇甫、張溫、朱儁三位大人共同討賊,朱中郎將擔任前線主帥,不知中郎將現在何處?”

劉備想了想回答道:“先前我至陳倉時,據訊息稱中郎將剛至長安,估計到達漢陽還得有一陣子。”

說罷,他見傅燮面露擔憂之色,又問道:“莫非叛軍有什麼異動?”

傅燮點點頭,一臉憂愁道:“當日得趙校尉、關司馬與張司馬及時來援,暫時驚退叛軍,然這幾日叛軍又有進兵跡象,若中郎將不能率大軍及時來援,恐……”

劉備恍然大悟,旋即與屯騎校尉趙芳交換了一個眼神,見後者搖頭,他便猜到趙芳還並未將此番朝廷出兵討賊的具體兵力告訴傅燮。

於是他委婉對傅燮說道:“朱中郎將所率大半兵力,其實已經在此,朱中郎將麾下,只剩步兵、射聲二營,尚不足兩千人。”

傅燮一怔,臉上露出駭然之色,見此,劉備便將朝廷對皇甫嵩、張溫、朱儁三人的安排告知傅燮:“……朝廷欲撥四億錢,命三位中郎將各自於漢陽、三輔、長安徵募兵卒,先抵抗叛軍攻勢,待叛軍勢弱,再一併出擊。”

傅燮這才釋然,待仔細聽完劉備的講述後,驚訝說道:“以十三州人力、武力攻一州,不惜十年、二十年,這是何等的大氣!……這是盧尚書的建議?”

“其實是史侯的建議。”劉備笑著說道:“傅太守上奏朝廷的奏章,據說史侯是第一個看到的,正是他在殿上據理力爭,挫敗了想要招安王國、韓遂、馬騰等人的董重,終使陛下下定決心征討叛軍。”

傅燮也不糾結他的奏章為何是史侯率先看到,聞言感慨道:“若非史侯,我不得復生。”

劉備、趙芳二人笑而不語。

他倆一個腦袋上貼著‘史侯’的標籤,一個是大將軍何進的人,目前自然是一個陣營的,眼見傅燮對那位史侯心存感激,自然也樂見其成。

隨後,三人又商議對付城外叛軍的策略,劉備遵照劉辯當日對朝廷提出的建議,對傅燮說道:“暫時不宜與叛軍大規模作戰,只需派小股精銳騷擾叛軍,我弟雲長、益德頗有勇力,可令他們率河南騎騷擾偷襲叛軍,我與趙校尉協助太守募兵,操練軍卒。”

傅燮連連點頭。

於是從這一日起,關羽與張飛便各率約二百五十名河南騎,在漢陽郡境內遊蕩,專門襲擊落單的小股叛軍。

若遇到佔了鄉村的叛軍,且叛軍兵力較多,便呼喚趙芳的屯騎騎兵。

幾日下來,王國損失了許多人手,這令他憤恨不已。

他喚來麾下羌人將領李倉,命後者率五百羌騎去追擊。

不知該說這李倉好運還是不好運,總之不到半日,他就發現了關羽那隊騎兵的行蹤,趁著關羽襲擊一處叛軍據點時趕了過去。

當河南騎中的斥候將訊息稟告關羽時,關羽很鎮定地問道:“對方有多少人馬?”

斥候回答道:“約有五百騎。”

己方只有二百五十騎,對面卻有五百騎,這能打麼?

當然能打!

關羽麾下的河南騎士紛紛求戰,在他們看來,他們有關羽這位猛將在,縱使以一敵二又如何?

但關羽卻搖了搖頭說道:“如此,即便能勝,我亦難逃軍法處置。”

莫非是關羽心懼了?

當然不可能,其實上關羽也認為能打,並且自信能贏,奈何他與張飛帶兵出戰前,劉備曾反覆叮囑他們,若遇叛軍人數超過他們,便要求他們暫時逼退,否則軍令處置。

關羽為人倨傲,不畏強權,但兄長的話卻不敢不聽,於是他便率領麾下騎兵暫時撤退。

沒想到李倉瞧見關羽撤離,心下卻得意起來,死死追著不放,這讓關羽心下頓時火起:鑑於我兄的嚴令,我姑且饒你一命,想不到你竟不識好歹,還敢追擊?!

他心生一計,率騎兵急行埋伏於一處樹林後,待等李倉追來,他突然殺出,單人匹馬先斬了李倉,李倉麾下的羌人心駭,被關羽率領的河南騎殺了個大敗。

事後劉備得知,自然重責了關羽,關羽默然不語,毫無辯解之意,倒是關羽麾下的河南騎頗有些為關羽道不平。

反觀王國那邊,更是驚怒,又派一名羌將梁齊率騎兵去追擊關羽與張飛。

這一次,這梁齊撞見了張飛,張飛二話不說率二百五十騎將梁齊五百騎給擊破了,梁齊本人也被張飛斬殺。

當劉備事後責怪張飛時,張飛睜著眼睛辯解道:“那賊將撞見俺,竟不投降,還敢率眾攻來,俺便將其斬殺,於眾騎士一同將賊軍擊破,俺有什麼錯?”

劉備瞅著張飛這混人說不出話來。

此事傳到關羽耳中,關二爺一手捋髯,恍然大悟,感慨竟從三弟那邊學到了一招。

於是從那日起,關羽也不在拘泥於襲擊人數與他相仿的叛軍,只要他判斷能勝,縱使對方人數是他們的兩倍、三倍,他也敢襲擊,反正就是先給主將一刀的事——主將一死,餘眾還有什麼鬥志可言?

如此短短幾日間,關羽、張飛便立功無數,漢陽太守傅燮愈發驚歎:“兩位司馬竟如此兇猛!”

也難怪他驚歎,畢竟關羽與張飛這幾日單憑五百騎,就擊破了叛軍不下五千人次,斬首過千騎,效率委實驚人。

沒過幾日,叛軍就記住了他倆的容貌,知道朝廷官軍那邊有兩員猛將招惹不得,一個赤面長髯,一個豹頭環眼。

王國急召前酒泉太后黃衍商議:“今朝廷派來的官軍中,有一個赤面將、一個黑麵將在外逞兇,率區區數百騎兵多番襲擊我小股軍隊,我前後派數千騎士去追擊,不想皆被其所破,李倉、梁齊等人亦皆被其所斬,如之奈何?”

黃衍深思道:“官軍兵少,是故借此舉削弱我軍,與其跟他糾纏,不如攻打冀縣,只要攻破冀縣,漢陽便在將軍手中。”

王國深以為然,次日便以合眾將軍的名義,率麾下叛軍與黃衍一同攻打冀縣。

可惜此時冀縣新增了劉備四千河南卒,傅燮也從城內徵募了一千軍卒,再加上民兵,單守城士卒就有將近五千五百人,雖說新卒與民兵的作戰能力低下,但劉備的河南卒那可是經歷過黃巾之亂的老卒,縱使叛軍有多達兩三萬人之眾,一時之間竟也攻不下來。

等到叛軍三通鼓攻不下冀縣,劉備與趙芳趁機殺出,又有關羽、關羽襲擊叛軍的側翼,叛軍明明佔著人數優勢,稀裡糊塗竟吃了敗仗。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仗中張飛惦記著取王國的首級,一出場便率麾下騎兵直奔王國所在的本陣而去,嚇得王國棄軍而逃,這才逃過一劫,以至於張飛罵罵咧咧地回到了軍中。

反而是有意將王國首級讓給張飛的關羽,湊巧撞見了前酒泉太守黃衍,二話不說將對方斬了,拎著首級回去見傅燮,讓傅燮感慨不已,想不到黃衍前一陣子還進城勸他投降,今日就被關羽這位猛將給斬了。

差不多五月下旬,右中郎將朱儁與參軍事孫堅,率步兵、射聲兩營共同約一千五百人抵達冀縣。

傅燮、劉備、趙芳率眾人出城相迎。

在為朱儁安排的接風宴中,傅燮表奏了劉備、趙芳、關羽、張飛幾人的功勞,在朱儁大為讚歎之餘,亦讓孫堅頗為羨慕。

沒辦法,誰讓劉備有人脈,可以直接率領河南軍出征,而他卻要從無到有、從訓練軍卒開始呢。

稱讚之餘,朱儁又授予劉備、孫堅各五千人的新軍編制,命二人各自於漢陽境內徵募軍卒,所需軍餉、錢糧,皆扣在朝廷那四億錢的討賊軍費上。

漢陽太守傅燮,也被朱儁授予徵兵一萬的權力。

暴兵!暴兵!暴兵!

這就是朱儁到冀縣所做的第一件事。

至於第二件事,便是公佈朝廷發下的討逆檄文,收王國、韓遂、馬騰等人的家眷,並參與叛亂的各軍將領、頭目,不論漢、羌、胡、氐、匈奴,全部處死。

他沉聲對麾下眾將道:“朝廷有令、史侯有言,叛國謀反者,罪在不赦,凡參與叛亂者,除非戰前主動歸順,否則此後不予投降,待破敵之時,其家眷亦要問罪!”

漢陽太守傅燮雖驚喜於朝廷決定討賊,卻也沒想到朝廷這次剿賊的力度居然到如此程度,聞言駭然道:“若拒絕招降納順,又牽連其家眷,恐賊軍上下互保,一時難以擊破。”

朱儁的性格十分贊同朝廷與史侯這次的決定,聞言搖頭說道:“涼州久叛,羌胡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反反覆覆,久為國家之害。今海內一統,四方太平,正好借討伐王國、韓遂、馬騰之便,徹底解決羌胡之害,使涼州再不復叛!……如史侯所言,寧願此戰持續十年,耗費無數,亦要讓天下知道朝廷平叛的決心與意志!”

說罷,他下令公佈檄文。

數日後,王國、韓遂、馬騰等人紛紛得知檄文,心下駭然。

他們意識到,漢室朝廷這次是要動真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