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劉辯,雄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討涼州叛軍程序(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四章:討涼州叛軍程序(二)

向北過渭水,往冀縣北偏西方向行軍約六十餘裡,便可抵達平襄。

雖說漢陽郡的郡治在冀縣,但平襄卻是戰略要地,它西連蘭幹、東連成紀,只有收復此城,朝廷軍隊才有可能將涼州的叛軍阻隔在漢陽郡;反之,若平襄在叛軍手中,那麼叛軍完全可以一面抗拒冀縣,一面向三輔進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說目前皇甫嵩就駐軍在與漢陽郡接壤的三輔之一——右扶風,就是防著叛軍突襲三輔,但考慮到皇甫嵩麾下也沒多少軍隊,就算有也是以剛徵募的新軍居多,朱儁自然希望能早日收復平襄。

雖說就算朝廷軍收復了平襄,叛軍也可以從漢陽郡北部的安定郡繞路襲擊右扶風,但那畢竟是要繞路,更何況之前朱儁以及皇甫嵩就已分別派人與安定太守蘇則取得聯系,命蘇則於郡內多處設置障礙,叛軍想要從安定郡突破,也不是那麼容易。

八月十一日晌午,董卓率領一萬兩千河東軍抵達平襄城下。

在下令軍隊原地歇整時,董卓帶著李儒與幾名將領遠遠窺視平襄城,見平襄城城牆修得頗高,董卓麾下將領徐榮不解問道:“此等堅城,卻不知是如何落到叛軍手中,”

董卓摸著鬍鬚說道:“聽傅南容所言,據說是城內羌胡殺死城內令吏,投了叛軍。”

“真該死!”

徐榮罵了一句。

此時,李儒嘆息道:“軍中並無攻城器械,倘若強攻此等堅城,怕是軍卒要犧牲不少……”

話音剛落,不遠處有一名年輕將領開口道:“軍師何必嘆息?某原為先鋒,一通鼓便能攻上城牆!”

董卓轉頭一看,原來是他麾下都尉華雄,歡喜道:“好,那就由你擔任先鋒。”

“遵命!”華雄大喜過望。

雖說董卓任命華雄擔任先鋒,但中軍將一職,董卓還是交給了徐榮。

不同於大喜過望的華雄,徐榮為人嚴肅,但看外表就給人一種穩重可靠的感覺。

攻城之前,董卓想到了朱儁的囑咐,一拍腦袋道:“我差點忘了,文優(李儒),先派人去投降。”

李儒不解道:“涼州叛軍總體勢大,城內叛軍必不會投降,何必多此一舉?”

董卓搖搖頭解釋道:“朱公偉對我言,若城內叛軍戰前不肯投降,那麼此戰我軍便不必留下活口。”

李儒一驚,隨即驚訝道:“聽說朝廷這次下了決心,我原本還不信,如今看來……”

“應該說是陛下下了決心。”董卓帶著幾分調侃說道。

也是,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他也不敢相信那位當今天子竟捨得拿出整整四億錢來討賊。

不得不說,此事令朝中群臣皆大感意外。

不多時,李儒派去的人回來了,稟告董卓道:“大人,城內不肯降。”

“好。”

董卓也不意外,點點頭說道:“看來今日大殺一番了……攻城!”

一聲令下,早已做好攻城準備的徐榮立刻下令各軍攻城,而擔任先鋒的華雄更是身先士卒攻上了城牆,帶著數十名河東卒與數倍於他的叛軍廝殺,硬生生在城牆上站穩了腳跟,使得後續的河東卒能源源不斷地攻上城牆。

雖然期間河東卒多有戰死,但總體而言,還是董卓軍佔據上風。

旋即,但聽轟隆一聲巨響,隨著華雄奮勇殺死守門的叛軍、開啟城門,徐榮毫不猶豫地揮軍殺入城內。

“投降!”

“我等願意歸降!”

見大勢已去,城內的叛軍紛紛跪地求降。

可惜董卓麾下河東軍的將士們已經得到了‘此戰不留俘虜’的命令,毫不猶豫舉起手中的兵器,朝著那些跪地求饒的叛軍砍了下去。

等到董卓進城時,城內的叛軍幾乎都已被屠殺殆盡,只剩下一些投賊的當地人,慌張逃回了各自家中。

察覺到此事,別部司馬張濟向董卓稟道:“大人,有兵卒上報,殘餘的叛卒有人潛逃至城內民宅中,多半是當地人,不知如何處置?”

“找出來,殺!”董卓沉聲說道:“此戰不留俘虜!”

“遵命!”

在董卓的命令下,河東軍的將士們踹開城內的民宅,挨家挨戶搜尋叛卒的蹤跡,但凡身上的帶傷的、有血跡的,不論漢羌胡氐或匈奴,通通拖到屋外格殺。

最開始,大部分河東軍士卒還是老老實實按照傷勢、血跡等痕跡搜捕逃逸的叛卒,可漸漸地,難免就有人作惡,比如趁機搶掠財物,或看到到美貌女子,見色起意。

期間若有人反抗,這些作惡的河東卒便假以‘逃逸叛卒’的名義將其格殺。

而對此,董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過問。

他可不似盧植、皇甫嵩等人,縱容麾下軍卒時而的惡行,便是他一貫籠絡軍心的手段。

畢竟除此之外,他也沒有多餘的錢財來賞賜部下。

在董卓的縱容下,平襄城內一片混亂,許多無辜之人慘遭牽連,尤其是家中有些錢財的,或者妻女貌美的,更是遭了禍事。

甚至於,董卓的侄子董璜也趁機帶一隊衛士去搶掠,而且專挑城內那些大戶人家。

直到搶無可搶,麾下將士也發洩地差不多了,董卓這才下令清掃戰場,命士卒收拾屍體,將他們統一搬到城外,挖一個深坑掩埋。

隨即,董卓便派人回冀縣向朱儁覆命,傳達收復平襄的訊息。

朱儁哪知道董卓縱容部下在平襄做下種種惡行,見董卓收復平襄,大為高興,命董卓暫時駐軍平襄,謹防叛軍復來奪城。

可這會兒,王國、韓遂、馬騰等人尚未就對朝廷兵馬展開攻擊一事達成意見,就連韓遂也被朱儁之前那份討賊檄文給嚇到了,誤以為朝廷從其他十二州調來了十幾、二十萬軍隊,暫時做觀望之態,想看看漢室朝廷究竟調來多少軍隊,哪敢立刻就進攻對漢陽郡。

於是此後數日,董卓軍駐紮在平襄無所事事。

俗話說得好,嘗過一次甜頭,難免念念不忘,董卓麾下的河東軍在主將的縱容下大多都在平襄城內搶掠了不少財物,有了這一次,自然會想要第二次。

這不,名為李傕的司馬就私下對董璜建議:“有軍卒打探得知,城外附近多有羌胡、匈奴的居地,王國率叛軍攻入漢陽時,當地羌胡與匈奴大多前去投奔,既然他們投賊,何不攻滅?”

董璜仗著乃是董卓的侄子,在平襄一仗中搶得最多,雖然主動獻給了叔父許多,但依舊留下不少,聽到李傕這話,不免有些心動。

於是他對董卓說道:“叔父,我聽說城外有不少羌胡、匈奴的居地,這些人的父兄、同鄉昔日大多都投奔王國,留著他們恐是禍害,不如儘早攻滅。”

“呵。”董卓笑了一下,並無反應。

董璜頓時會意,當即帶著與他關係親近的華雄、李傕、郭汜等人率軍出城,攻向那幾處羌胡、匈奴的居地。

不可否認,平襄縣一帶的羌胡、匈奴居住,當日確實有不少當地羌胡與匈奴投奔王國,反叛漢室,可投賊的早就投賊了,剩下的這些,都是不願反叛的。

然而董璜卻不管這些,率麾下河東將士攻入當地羌胡、匈奴的村莊,搶掠女人與財物,男人則通通殺死,假稱叛軍。

時關羽與張飛也已得知董卓軍收復了平襄縣,奉朱儁之命率河南騎在附近遊蕩,以便發現叛軍復奪平襄的跡象時時好提前通知董卓。

這一日,關羽正率二百餘騎河南騎兵在平襄附近遊蕩,忽然看到平襄城外有火光,心下大為驚疑,忙率騎兵朝著火光處而去。

還未靠近,關羽便隱約聽到有一群女子的哭聲。

他趕緊快馬加鞭率眾騎士趕到那村莊,卻震驚看到有一夥河東軍強行將村內的女子拉到城外,而另一夥河東軍則在村內燒殺搶掠。

“住手!”他厲聲喝道。

此時村外的河東軍中,便有司馬李傕,他聽到有馬蹄之響,轉過頭來,便看到關羽率領二百餘河南騎疾馳而來。

他心下暗叫不妙。

要知道朱儁為董卓接風的那場宴席他也在場,他自然知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後臺硬,他招惹不起,因此趕忙主動迎上前,對關羽解釋道:“此乃匈奴人居地,昔日王國攻入漢陽時,當地匈奴人多有投奔,我等恐這些匈奴人亦投叛軍,故而引軍來攻。”

關羽環視了一眼那些悲哭的女子,又見附近的河東軍懷中都塞地鼓鼓囊囊,他心下又哪裡還會不明白。

他怒聲罵道:“投賊的匈奴,早便已投賊,這些分明就是良順之民,你等屠戮良民,搶掠財物與女子,與叛軍何異?!”

他正罵著,遠處快步走來都尉華雄,手持劍鞘目視關羽冷聲道:“關雲長,太守大人敬你兄與史侯同門,不欲與你等結怨,卻不是懼了你等,我勸你識相,休要插手我河東軍之事,速速離去……”

關羽聞言眯了眯眼道:“若某不願識相呢?”

華雄鏘地一聲抽出利劍,冷笑道:“你且看看我劍利否?”

關羽雙目一眯,殺心頓起,握緊偃月刀冷笑道:“你劍利,我的刀未嘗不利!”

聽到這話,附近的河東軍紛紛舉起兵器,幾乎同時,關羽身後二百餘河南騎亦紛紛舉起弩具,或拔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