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劉辯,雄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白波黃巾討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白波黃巾討平

這次朝廷官軍討伐白波黃巾,較歷史上已發生了很大改變,主要體現在時間、人員以及討伐力度。

在歷史上,中年五年時涼州叛軍已攻入三輔,圍攻陳倉,於是朝廷急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各率兩萬軍隊救援陳倉。

那次可沒有張讓、趙忠等人捐贈近四億錢充為軍費,朝廷也沒有事先徵募新軍,皇甫嵩與董卓完全就是去救火的,理所當然不敵王國、韓遂、馬騰十幾二十萬叛軍。

因此皇甫嵩決定固守陳倉,以逸待勞。

事實證明皇甫嵩的判斷並沒有錯,後涼州叛軍圍攻陳倉長達八十日卻無法攻克,軍隊疲憊,只得退兵,皇甫嵩趁機下令追擊,連戰連勝,斬首萬餘,就連叛軍首領王國也在敗軍之後不久病死。

順便一說,董卓兩次判斷失誤,建議未被皇甫嵩採納,因此後來見皇甫嵩重創叛軍,董卓又是羞慚又是忌恨,因此才會在入主雒陽之後故意揶揄皇甫嵩,所幸皇甫嵩也是個能屈能伸的丈夫,並未在言語上攻擊董卓,因此董卓也沒把他家怎麼樣,反倒是皇甫嵩日後受司徒王允之命,抄了董卓一家,將董卓家眷全部殺死。

然而,皇甫嵩在判斷精確的情況下,卻沒有考慮到另一股威脅,即白波黃巾。

因董卓被調去涼州長達四個月,白波黃巾在河東愈發猖獗,像這次一樣先是擊敗董卓的女婿牛輔,然後攻向河內,試圖從河內渡河,攻至河南。

朝廷本應調兵征討,奈何恰巧碰到靈帝病重,大將軍何進在袁紹的建議下欲鏟盡宦官,扶外甥劉辯登基,為此秘密召董卓回京,換而言之,此時的朝廷以及董卓,都顧不上白波黃巾,以至於白波黃巾趁機攻略河南東部以及東郡、陳留,聲勢大為壯大。

等到董卓徹底控制朝廷,白波黃巾已成氣候。

再加上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生怕白波黃巾與關東諸侯聯合,斷他後路,遂決定棄守雒陽,撤往長安。

簡單地說,歷史上白波黃巾之所以能成氣候,恰巧是抓住了朝廷疲弱、首尾不能兼顧,且身為河東太守的董卓又被調往涼州的真空期,但這次,涼州、三輔有皇甫嵩、朱儁、張溫三人坐鎮,每一方都在抓緊時間訓練新軍,三方合計兵力多達十餘萬,又有劉備、曹操、孫堅等勐將為用,王國、韓遂、馬騰再能耐,也無法像歷史上那般令朝廷驚恐。

再說河東這邊,又有丁原取代董卓任太守,聯合中郎將孟益與新調河內的太守王匡,逮住白波黃巾一通窮追勐打,白波黃巾根本沒辦法像歷史那樣趁機壯大,反而被逼回了老巢白波谷。

六月十三日,丁原、孟益、王匡三人再次率軍至白波谷外,當著谷內白波黃巾的面處死在戰場上俘虜的賊卒,並朝谷內喊話,意思大抵就是:戰前投降的賊卒仍可得到赦免,但若是在戰場上抓到,通通處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番威脅恐嚇,令山谷內的白波黃巾士氣低迷,陸續有賊眾趁夜逃奔官軍投降。

丁原、孟益、王匡三人也不毀諾,將這些賊卒編入丁原麾下,給他們食物,又命他們在山谷前喊話勸降。

有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藏匿於山谷的白波黃巾無疑開始動搖了,有大量的賊卒趁機逃離,或逃亡,或投降官軍,鄭泰、張奉、韓暹等人無法禁止。

眼看著己方大勢已去,首領鄭泰決定向河西——也就是左馮翊突圍,畢竟看當前的情況,他們肯定是沒辦法像歷史上那樣向東擴張了,只能向西,再考慮到目前三輔,張溫坐鎮京兆,皇甫嵩坐鎮右扶風,唯獨左馮翊局勢相對寬鬆,這或許能帶給他白波黃巾轉機。

但張奉、韓暹、李樂、胡才幾人卻沒有鄭泰那般的樂觀,都感覺前途渺茫。

待張奉回到住處將鄭泰的決定與部下一說,他部將徐晃勸道:“既大勢已去,何不投降官軍?一旦等到冠軍攻入山谷,將軍再想降對面也不答應了。”

這話說得張奉猶豫不決,倒不是怕死,畢竟敢落草為寇的,絕非良順,多是亡命之徒,亡命之徒不怕死,就怕死得毫無意思——倘若官軍能收編他們,給予他們一些好的待遇,那他們為何要去尋死?

思忖片刻後,張奉將心底的顧慮告訴了徐晃:“就怕官軍出爾反爾,誘殺我等。”

不得不說他的考慮也在理,畢竟官軍寬恕那些賊卒,可不代表會寬恕他楊奉等叛軍的頭目。

於是徐晃便對楊奉道:“不若我先去與官軍接觸,若官軍殺我,將軍便與鄭泰等人向左馮翊突圍。”

楊奉點頭答應。

當晚,徐晃趁夜色潛出山谷,主動投向官軍,正好與張遼撞見。

徐晃乃張奉麾下將領,作戰勇勐,這段時間多與張遼、張楊打過照面,張遼自然認得他,遂在解除其兵器後,將其帶到丁原跟前。

丁原也認得徐晃,知道徐晃是叛軍中一員驍將,見其趁夜前來投降,心中頗喜,態度十分客氣,向徐晃做出許諾,只要徐晃真心投降,他便授予徐晃別部司馬的官職。

徐晃本來就有投誠之意,又見丁原態度和藹,心中疑慮頓消,立刻抱拳而拜,旋即道出了楊奉也想投降的真相。

丁原大為驚喜,畢竟楊奉乃鄭泰麾下的大將,白波黃巾眾頭目之一,若楊奉投降他官軍,豈不是能重創賊軍的士氣?

於是丁原命徐晃回去告訴楊奉,若楊奉願意歸降,他便舉薦楊奉為河東尉。

甚至於,為了說服楊奉,他特意告訴徐晃,他的靠山乃是河南尹何苗,大將軍何進的兄弟,太子的舅舅。

這話一出,別說徐晃被鎮住了,待他回去告訴楊奉,楊奉也被鎮住了,此時他們才知道丁原居然有這等人脈。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投降!

於是楊奉一邊命徐晃調集麾下部曲離開山谷,投降官軍,一邊偷偷派人請來韓暹、李樂、胡才幾人,可惜徐晃調動麾下部曲的動靜被鄭泰發現,使鄭泰立刻意識到楊奉、韓暹、李樂、胡才幾人中有人投靠官軍,慌忙下令全軍突圍,向左馮翊突圍。

此舉可謂是打亂了張奉的安排,別說韓暹幾人心慌,楊奉自己也慌了,生怕丁原產生誤會,慌忙去投奔丁原。

韓暹、李樂、胡才幾人,則紛紛逃亡左馮翊,畢竟,只要楊奉能在丁原麾下站住腳,他們日後也可以再投降官軍。

而另一邊,楊奉、徐晃慌忙去投奔丁原,解釋經過,丁原倒也有責怪,依舊接納二人為自己部下,只是惋惜走脫了鄭泰這個白波黃巾的首領。

楊奉趁機說道:“府君莫急,我此前與韓暹、李樂、胡才幾人敘說投奔官軍之事,他幾人已被我說服,只是被鄭泰發覺,攪了此事,待日出之後,我可以派人去聯絡韓暹幾人,叫他們來投奔府君。”

丁原大喜,點頭答應。

日出後,丁原命張遼、張楊率軍入白波谷,掃蕩谷內殘餘的賊卒,順便接管賊子搶掠得來的錢糧,而楊奉則帶著徐晃,率部曲追到河岸,派心腹聯絡韓暹、李樂、胡才幾人。

鑑於丁原昨晚在張奉的勸說下並未派遣追兵,韓暹、李樂、胡才三人在突圍之後也不急著渡河,就在汾陰一帶遊蕩,看看楊奉會不會來找他們。

如今見楊奉果真前來,於是三人便跟著楊奉去投奔丁原。

唯獨鄭泰率人渡河逃往左馮翊。

半日後,丁原見楊奉領著韓暹、李樂、胡才三人前來投降,倒也沒毀約,命幾人約束麾下部曲,又編入己方麾下,旋即便向朝廷上奏,敘說白波黃巾已討平一事。

奏章送到漢宮崇德殿,依然還是劉辯率先看到。

當他得知楊奉、韓暹、李樂、胡才幾人,尤其是徐晃都投降了丁原之後,他亦感覺有些奇妙,畢竟在歷史上,楊奉是被董卓的女婿牛輔擊敗,順勢投奔了牛輔,直到董卓身死,李傕、郭汜二人寇犯雒陽,楊奉又一度倒向獻帝,護送獻帝返回雒陽。

當時韓暹、李樂、胡才幾人,也被楊奉請來截擊李傕、郭汜的追兵,沒想到這次,楊奉、徐晃卻成為了丁原的部下。

他將這份奏章遞給盧植過目,盧植雖欣喜於丁原討平了白波黃巾,卻也擔心楊奉、韓暹、李樂幾人惡習難改。

這話與劉辯不謀而合,畢竟這些個自私自利的傢伙確實不是什麼好人,尤其是李樂,在護送獻帝過程中先是逼迫獻帝授予他麾下賊眾官職,後來又反叛,試圖奪回獻帝,十足一個缺智短謀的投機者。

不過以劉辯現如今的眼界來看,這些人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大不了等這些人犯事時一殺了之唄。

待此事傳開,何進、何苗、袁紹皆大為欣喜,何苗當即為丁原表功表奏,封費鄉侯,而何進與袁紹則急奏靈帝,請靈帝再派孟益赴汝南平葛陂黃巾。

驃騎將軍董重立刻就跳出來,稱丁原雖重創了白波黃巾,卻未能除盡賊軍,抓到賊首鄭泰,請奏靈帝下令丁原、孟益率軍越境,赴左馮翊追擊鄭泰殘餘,總之就是不讓朝廷出兵征討葛陂黃巾。

雙方在靈帝跟前爭吵辯論,最終被心煩意亂的靈帝斥退。

待雙方離開後,靈帝問張讓道:“董重是在謀劃對付袁氏?”

“是。”張讓點頭。

靈帝又問:“是誰在給董重獻策?……以董重的能力,朕不覺得他能想出這等計策。”

是您的兒子……

張讓哪敢說實話,訕笑道:“老臣也不大清楚。”

靈帝點點頭,隨即便下令孟益率軍赴左馮翊,追擊白波黃巾首領鄭泰。

事後張讓將這件事告訴劉辯,劉辯啞然失笑。

如他所料,猜到了其中利害的靈帝,也暗助了董重一把。

六月下旬,葛陂黃巾寇犯汝南,攻打郡縣,搶掠那些不與袁氏親善的士族,訊息傳到雒陽,驃騎將軍董重大喜過往,趁機彈劾袁氏勾結葛陂黃巾,圖謀不軌,靈帝也裝模作樣地發了一通火,喚來司空袁隗質問了一番。

袁隗、袁基、袁紹、袁術百口莫辯,只能決定派人親赴汝南,以剿滅葛陂黃巾證明他袁氏的清白。

問題是派誰?

袁基?袁紹?

還是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