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全面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追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追隨

《半斤八兩》已經確定在1月16日上映,這個訊息早在11月就被嘉禾放了出來,意思很簡單:我們的王牌要上場了,行人最好自己識趣避開,不然被撞死了,可別怪我們沒提醒。

這種玩法很囂張,但各個公司急忙調整自家大作的上映檔期,連邵氏都主動避開了元旦檔期,整個香港沒人敢與許氏三兄弟硬碰硬。

當然了,這個年代的香港也不注重元旦檔期,這個時間點一直都沒什麼競爭。

方夢華給了羅峰這樣一個沒人在意和敢要的檔期,當然不好要太多分成。

再說了,這是放長線釣大魚,方夢華阿姨心裡更在意蕭炎和吳邪。

羅峰雖然很酷,但對她這個年紀的女人來說,還是蕭炎和吳邪這樣的陽光男孩和小嫩肉更符合口味。

最後雙方達成的口頭協議讓羅峰還算滿意,方夢華給他留下1月16日至1月9日的兩週檔期,總共兩週上映時間,第一周他能拿5成票房,第二周拿四成票房。

邵氏這邊只管放映,如果首周票房不好,邵氏第二周有權提前終止放映。

這個票房分成要領一些人情,方夢華雖然是為了示好蕭炎,給得檔期也不算好,但能給他大公司的票房分成待遇,還是給足了面子。

方夢華還問了點羅峰電影的事情,當得知總投資才10萬港幣後,她連詳細情況都不再打聽了。

她本就對非喜劇、愛情、武俠、動作片不看好,羅峰要是土豪一樣砸上個百八十萬,那她覺得還有希望。

但一聽才10萬投資,心裡覺得羅峰這部所謂的懸疑片,第一周能有個二十萬票房就不錯了,搞不好一個星期就十幾萬的票房,那第二個星期也就不用再放了。

羅峰沒有告訴他,這十幾萬塊大部分都用在了租借機器和購買高檔膠捲上,演員方面幾乎沒花錢,這方面的投入都不如那十幾個從佳藝調來的劇組人員。

70年代,香港電影公司為了省錢,半數還在使用16毫米膠片拍攝電影,還有一小部分使用超16毫米,真正使用5毫米膠捲拍攝的電影可能都不到一半。

羅峰這種使用頂級5毫米攝影機,外加使用定製黑白膠捲的另類,全世界都不多見。

這種定製膠捲的成本比一般5毫米的彩色膠捲都要貴上許多,他是提前半個多月就向柯達訂購了一批,不然現買根本就買不到。

但除了一週租借價格就高達四萬港幣的攝影機,以及昂貴的黑白膠捲外,整部電影實在找不出其它需要花錢的地方了。

他和吳邪都沒有片酬,女主角選擇了鄭裕嶺,但她的全部戲份一天就能拍完,片酬只有五百元港幣。

此外,羅峰就不需要什麼演員了,需要時隨便從佳藝喊來幾個綠葉客串一下,片酬根本不用談,拍完發張五十元的紅包就算很厚道了。

整部電影,基本靠一臺攝像機,一個袖珍燈光組就能完成拍攝。

羅峰已經把黃嶽泰調過來,再調一兩個燈光師、道具、場記、劇務就行了,整個劇組最多時也就十來個人,所有場景都是借用藝員和員工的家來完成拍攝,拍完後同樣給張紅包就完事了。

諾蘭同志拍了一年才拍完,那是因為沒錢+每週只能拍幾小時。

羅峰早就已經把分鏡頭劇本全都完成,照著圖文並茂的劇本拍起來,速度堪比粵語長片。

今天來見方夢華時,他就已經拍完了自己的戲份,最遲10號前就可以完成拍攝,再用幾天時間完成剪輯和後期制作,16號上映完全沒問題。

方夢華給得檔期算是很趕,好在這部電影本身只有70分鐘時長,大部分又都是獨角戲和二人轉,只要兩人演技過關,一天就能拍出許多戲份,三五天就拍完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也不能再耽誤,營銷階段現在就得開始了。

這個時代,港臺的電影營銷還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有錢上報紙打個廣告,沒錢刷幾張海報就完事了。

羅峰則是近水樓臺,雖然他明明掛著射鵰導演的頭銜,實際上卻在拍自己的電影,還使用佳藝的人來拍自己的電影,這麼玩怎麼看都不是那麼合適。

但是佳藝這邊還真管不了他,何左之這個大老闆則是不想管。

其實不只是管不了,當聽到羅峰要在《碧血劍》的廣告階段播放自己的電影片花,廣告部除了管他索要一大筆廣告費外,出言拒絕是不可能的。

羅峰準備利用“佳視臺”八點檔這段收視率奇高的時間來宣傳他的電影,此外還要在報紙上進行全方位的推廣。

這部電影的製作費只有10萬塊出頭,但他卻打算在宣傳營銷上投入50萬,差不多是整部電影製作費用的5倍,還隨時準備再加錢。

佳藝電視臺很快收到了整整0萬廣告費,羅鋒不僅要求在1月8日-5日的八點檔期間播放他的0秒片花,每天還要至少輪播10次。

1月10號時,他要和吳邪登上佳藝週末的綜藝節目宣傳這部電影,電視臺的節目部必須提前準備好文案。

此外,他還準備拿出10萬塊在巴士、計程車和一些談好檔期的戲院門前大肆刊登海報。

不僅如此,他要在香港所有知名報紙和雜誌上刊登廣告,總之要一直花光剩下的0萬為止。

這種宣傳手法除了在電視上播片花比較出新外,其餘方式大家也都在用,但就連《半斤八兩》上映前也捨不得花這麼多錢去宣傳。

羅峰卻不在乎這些,反正他的電影在拍攝階段才花了10萬塊,那宣傳環節當然就要多花點。

他不覺得這些投資收不回來,現在香港隨便跟風拍點東西,只要有明星助陣,質量不是爛到令人髮指,想要收回成本不難。

這部《追隨》的素質絕對遠超《半斤八兩》,光是電影的敘事結構、拍攝技巧、剪輯手法上的差距,就註定了這是兩個時代的電影。

當然,如果要在40年後比較這兩部電影,那必須得算上時代進步所造成的因素,畢竟電影在各方面都是飛速發展的,0年的時間足以讓整個電影行業進入新的時代。

但現在大佬把九十年代末的佳作拿到七十年代末,這就等於用二戰的武器去打一戰,這要還打不贏,那簡直就是廢物了。

羅峰不光有把握打贏,他還有把握把這部電影變得更好。

諾蘭當年拍這部電影時,不光資金不足,演員的拍攝時間也難以協調,片中所有演員基本都是諾蘭的親戚好友,這些人可都不是專業演員。

所以,電影裡不少演員的演技不是很好,女主角的顏值更是捉雞,所有的動作戲看起來都很虛假,運鏡出色但鏡頭的質量不敢恭維,光線處理也很糟糕……

但也沒辦法,諾蘭當時沒有專業的攝影、燈光、道具、特技和動作人員,機器更是稀爛,這才造成片中的種種缺陷。

羅峰卻能輕鬆把這些問題解決,再加上對一些劇情上的BUG最佳化,如果說這部《追隨》在98年時只能得到最多7.5-8分的評價,那麼他這個76年的版本,絕對有資格拿到8.5-9分。

吳邪暫時延後了唱片公司的事情,先把全部精力放到這部電影上。

大佬雖然沒有給吳邪傳送太多表演知識,但有些人就是天生具有表演天賦,吳邪就是這樣的一個傢伙。

他拿著羅峰細緻到人物表情的分鏡頭劇本,很快就進入了狀態,經過第一天的適應期,兩人很快就能一個鏡頭拍到底,中間根本無需停頓。

黃嶽泰跟在兩人身邊扛著一部攝影機,回憶著羅峰劇本裡的鏡頭佈置,同樣很快進入了拍攝狀態,總能保持一個絕佳的攝影距離和走位,始終能給兩人拍出完美的角度和方位。

此人在運鏡能力和構圖能力上的天賦已經顯露出來,唯一不擅長的光線運用在這部黑白電影上也不算缺陷。

羅峰專門把黃嶽泰調來,就是看中他的運鏡能力。

在好萊塢,攝影師對整部電影的重要性僅次於導演,可以說,一部電影是否稱得上經典,一定是在開場幾分鐘的攝影方式上就能看到。

黃嶽泰就是一個絕對靠譜的攝影師,羅峰覺得他最適合這部電影,是因為《追隨》本身就有名字給你叫,整部電影必須營造出一種跟蹤的感覺,所以移動和搖晃的鏡頭比較多,拍攝角度也與一般電影不同,整部電影幾乎沒有擺定機位拍攝的時候,全程都是跟隨拍攝。

但巧合的是,這種拍攝方法正是黃嶽泰的特長,他在另一位面的作品裡,就很少擺定機位去拍攝,喜歡大量使用運動鏡頭,被同行稱為瘋狂的運動鏡頭使用者。

黃嶽泰看著自己肩上這臺昂貴的5毫米機器,心裡卻有幾個疑惑一直想問:為什麼羅峰明明有錢使用彩色膠捲,卻偏偏要使用這種過時的黑白膠捲呢?

最坑爹的是,這款黑白膠捲的價格已經超過一般的彩色膠捲了。

羅峰也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想的,但現在已經拍了這多,他也只能把後悔的想法壓下去,強行拿“個性”和“氛圍”來裝逼了。

這麼做當然是大佬的注意,而大佬純屬是先入為主而已。

當年諾蘭可不想用黑白膠捲,但他當時用的是16毫米的廉價機器,又沒錢佈置光源,很多場景只能在窗前拍攝,不然光線不足的場景,他那臺破攝像機只能拍到漆黑的一片。

然而光太亮了,他那臺破攝影機也撐不住,電影中可以見到窗外總是一片花白甚至連背景都過曝的畫面,如果是用彩色膠片的話,那直接就沒法看了。

羅峰當然不存在這個問題,他的電影畫面比原版強了太多,而且在大街上也不再是只有短到一秒不到的超短鏡頭,還永遠沒有對白。

諾蘭同學不是不想拍街上的畫面和長鏡頭,但使用業餘器材根本拍不了街上的鏡頭,更拍不了太長的鏡頭,否則沒有防抖產生的搖晃,街上嘈雜的聲音,以及那慘烈的曝光,估計直接就能讓觀眾產生劇烈不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錯,業餘裝置在街上拍出來的東西,基本只能聽到一片嘈雜的聲音。同時廉價機器導致的鏡頭搖晃也是個大問題。但這些問題羅峰不會有,他租來這麼貴的機器,買來那麼貴的膠捲,就是要避免這些問題。

就這樣,一支不到十人的袖珍攝製團隊,只用了五天時間就拍出了長達10分鐘的原片,1月8號居然就提前殺青了!

羅峰覺得這個原片時長差不多,這部電影不是用多機拍攝,一臺攝像機加上他的完整分鏡頭劇本,全程只需要按劇本來拍攝,根本不需要拍太多原片。

接下來,他只需要從這10分鐘裡剪出七八十分鐘左右的成片,再將其拆解的支離破碎,輔以倒敘和前後交叉的手法,一部羅式風格的處女作就誕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