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逍遙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1125章:天得一以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25章:天得一以清

到永樂二十二年甲辰科會試,因守繼母孝,又未赴試。期間,刻苦攻讀,信心更是大漲,今年年初便來參加參加會試、殿試,一舉奪魁,中狀元,此科主考為楊溥,副主考為曾(此字上部為”啟”,下部為”水”),馬愉終生視二人為恩師。這年,馬愉三十三歲。此科乃為宣德皇帝登基後的首次開科,俗稱龍飛榜。歷來科考,大多考試五經,即俗說的以五經取仕。

此次,朱瞻基下詔說:“自古制科,以得人為盛,願得忠孝士足矣。”故此科乃為制科取仕,為此宣德皇帝 出的制策是:“制曰:朕惟禮樂之道,原於天地,具於人心。所以治天下,國家之大器也。蓋以和神人以辨上下,以厚俗化,皆由於斯。故聖帝明王,鹹所重焉……。

爰及朕躬,獲承鴻緒,永惟海宇之廣,生齒之繁,化理之方,躬行為要。肆夙夜飭勵,恭己思道,罔敢怠寧。諸生學古有年,究於治理。夫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而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此盛治之致也。爰始行之,其事何先?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近世大儒又謂其本皆出於一。夫欲安上治民,移風易俗,不考其本可以施之,知禮樂之情能作,識禮樂之文能述,稽諸往古,疇其當之。

昔者,聖人製作之盛極於虞周,況以伯夷後、夔、周公為之輔。仲尼定萬世之制,何獨取其韶冕歟。夫禮樂之效,致人心之感,則道德一而風俗同;致氣和之 應,則膏露降而醴泉出。器車馬圖鳳凰麒麟之物畢至,亦理之所必臻歟。朕虛己圖治,冀聞至理,其悉陳之, 將親覽焉。”

馬愉得題後,傾其所學,上下古今侃侃而談,洋洋二千餘言,一氣呵成。宣德皇帝覽卷大喜,親 批為第一甲第一名,即狀元。這是明代開科以來第十八名狀元,也是江北第一位由制科考取狀元的人,一時聲名傳播整個北方,就是江南不少文人也聞其聲名,據說他的那篇狀元之文被大江南北傳唱,就是朝中不少大臣也是大加讚揚,所以在朝中呼聲極高。

第二人選竟是大名鼎鼎的寧王朱權,要說這寧王倒也是個合適人選,這位皇叔,多才多藝,自經子、九流、星曆、醫卜、黃老諸術皆具,且戲曲、歷史方面的著述頗豐,有《漢唐秘史》等書數十種,堪稱戲曲理論家和劇作家。所作雜劇今知有十二種,現存有《大羅天》、《私奔相如》兩種。作品和論著多表現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裝風流,群書有秘本,莫不刊佈之。

加上善古琴,編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譜》和北曲譜及評論專者《太和正音譜》。所製作得“中和”琴,號“飛瀑連珠”,是歷史上有所記載的曠世寶琴,被稱為明代第一琴。明代有“四王琴”之說,按其順序和年代的排列為:寧、衡、益、潞。“飛瀑連珠”傳世僅一張,制琴人署“雲庵道人”。

再者,寧王是名道教學者,修養極高,被改封南昌後,深感前途無望,即韜光養晦,託志衝舉,多與文人學士往來,寄情於戲曲、遊娛、著述、釋道,結交道家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友善,拜為師,研習道典,弘揚道教義理。朱權於南昌郊外構築精廬,曾於西山緱嶺建立道觀與陵墓,成祖朱棣賜額“南極長生宮”。所撰道教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也是極有聲名,可以說這次天狗食日事件中,寧王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朱瞻基對自己這位祖父輩的寧王多少有些忌諱,早些年請求改封南方。當他要求蘇州時,朱棣回答:“蘇州屬於畿內。”當他要求錢塘時,燕王則說:“先父將它賜給五弟,終無結果。建文帝無道,在錢塘封其弟為王,也未能享受。建寧、重慶、荊州、東昌都是好地,你隨意選擇吧。”

永樂元年二月,改封南昌,朱棣親自寫詩送行,命朱權以布政司為宮邸,建築規模毫無變更。不久,有人告發朱權用巫術害人,並且誹謗別人,成祖命人秘密查訪,未獲證據,於是停止追查此事。從此以後,朱權終日韜光養晦,並建造書齋一間,彈琴讀書於其間,因此,朱棣在位期間,朱權未遭禍患。

但朱棣駕駕崩後,仁宗皇帝登基時,寧王仗著是父輩,乃上書說南昌並非他的封國。仁宗回信說道:“南昌,叔父從先皇那裡受封已達二十餘年了,不是封國,那又是什麼呢?”

等他登基的時候,寧王沒少有所舉動,只是他礙於祖父輩,只要不太沒太出格,他睜只眼閉只眼罷了,但這次漢王一事,他竟多有干涉,讓朱瞻基大為不滿,故而對這位祖父輩的王爺,又多了幾分警惕,哪敢讓他展露頭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這兩位人選,他斟酌了一番,最後竟棄之不用,直接讓將此事給了楊崢,若是往日皇帝這麼直接,少不了有些人會嘀咕,但這一次出奇的沒人啃聲,一來,楊崢那兩篇狀元文章的餘熱還在,一些不服的官兒找來誦讀幾遍,也不得不說出一個好字,二來,人家是翰林學士,本身就是才子的象徵,再者人家在這次京城危機,自創陣法, 以三千臨時組建的軍隊,一舉挫敗韃子的一萬精銳,名聲早已響徹整個京城,文武全才,無人敢不服,就是往日那些嚼舌根的官兒,這次也是徹底服了。

這個結果倒是讓朱瞻基大為高興,當下不多想,隨手下了道旨意,讓楊崢速速寫來一篇《謝神文》來,如今已經過了三日,不曾見動靜,內閣才送上了這份奏摺來詢問。

朱瞻基放下硃筆,道:“王公公,楊大人這幾日可送來奏摺?“

王振道:“老奴昨日去過楊大人府上,見楊大人正與極為嬌妻商議該如何寫,今日不見動靜,看樣子是還沒謝好?”

朱瞻基哦了聲道:“這寫給上天看的詞兒,可不是那麼好寫,一時半會兒寫不好,倒也可以理解,你今日再去看看,告訴他這詞兒務必寫好,不可操之過急!”

王振應了聲。

朱瞻基放下奏摺,看了看天色,眼看黑壓壓的天空,籠罩在紫禁城上頭,心裡也不免有些擔心,但這種事情,可不是他這個皇帝能左右的,嘆了聲道:“擺駕坤寧宮?”

王振應了聲,立即對門外喝道:“皇帝去坤寧宮?”

坤寧宮名字出自《道德經》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貞。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貴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皇后的寢宮取自道德經中的,坤得一以寧這一句,故名坤寧宮,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寢宮名乾清宮。

自從皇帝不顧群臣反對,非得讓孫貴妃入住了坤寧宮,所以大明的坤寧正宮裡,住著兩個女人,皇后胡氏本就是個與世無爭的人,自從一年前那件鬧得沸沸揚揚的廢后事件後,她越發深入檢出了,除了每日去給太后張氏請安,終日就在佛堂裡誦佛唸經,這才一年的功夫,就將《楞嚴經》、《金剛經》、《心經》誦讀了遍,宮中甚至流傳說皇后因為廢后一事而心灰意冷,決議佛門,此事最初只是傳說,後來慢慢也就是成了真的。

這一年多,朱瞻基一來剛剛登基,忙於國事,難得有空閒,二來,一年前的那份約定,皇后與孫貴妃,誰能生出太子來,誰便可做皇后,因此這一年來,他幾乎不曾踏進皇后的寢宮,可以說內心深處早已做了計較。

但他畢竟不是一個狠心的人,況且皇后胡氏為人賢惠,也沒什麼過錯,受到這樣的待遇,的確說不過去,此時聽到了佛堂的木魚聲,內心深處竟生出一絲愧疚來,不知不覺的走了過去。

緊跟身後的王振看了一眼,心頭一動,又看了看四下無人,低聲道:“皇后娘娘,你可不要怪我,要怪就只能怪太皇太后不喜歡我了?你是太后喜歡的人,跟著你,我王振永無出頭之日?“

這事情要說起來,王振也是一把辛酸淚,他作為司禮監太監,平日裡對宮中的太皇太后,各位娘娘都是極力巴結,也是極力討好,其他娘娘倒是喜歡他的機靈,見風使舵,唯獨張太后對他橫豎看不上,時時找他去敲打了一番,弄得在這宮中,他見了張太后如同老鼠見了貓一樣,怕得厲害,卻也不可奈何,這事情讓他好生鬱悶了一陣,經過一番打聽後,他才明白了其中緣由,原來是自己一次無心之舉害了他。

^^^^^^^^^^^^^^^^^^^^^^^^^^^^^^^^^^^^^^^^^^^^^^

今晚就這麼多了,請見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