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逍遙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1152章:取捨之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52章:取捨之間

此後蒙古發兵兩次攻打,尤其是第三次元朝發江淮、江西、湖廣三行省的元朝、漢南軍,以及雲南兵、海外四州黎兵,分道入侵越南。張文虎等跟隨大軍從海路運糧七十萬石。設定徵交趾行尚書省,奧魯赤為平章事,烏馬兒、樊楫總領政事,受鎮南王節制。這一次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都準備極為充足,從第二日開始攻佔,可結果安南禁軍守衛泠涇關,興德侯瓘將兵逆戰,用毒箭射擊元朝軍,元朝軍死傷甚重,退到武高關。二十八日,判首上位仁德侯璇在多某灣與元朝軍對戰,元朝軍再次失敗,安南軍俘獲敵軍四十人及舟船武器等。

戰事以元朝三次侵越失敗,此後元世祖仍不希望就此終止對越戰爭。第二年,元世祖仍打算向越南派兵,但因時間倉卒而未能繼續。越南陳朝取得勝利後,隨即派出使者入元,請求按前例向元朝朝貢。元世祖亦無心戀戰,應允和議,雙方便恢復過往的宗藩關係。雖然元世祖在去世前有意以越南國王不肯來朝為口實,再度興兵侵越,但剛好因他的去世而計劃終止,此後元朝多有進攻,卻是得不償失……?“

“看來,這安南果然是塊不祥之地啊,朕雖心有不甘,但眼下的局面讓朕不得不放棄?“朱瞻基在心頭默默盤算了一番,當年成祖應安南陳氏之邀,不得不出兵安南,此後一時心動,便佔領了安南,依著張輔強有力的軍事才能,四次出兵,滅了胡氏,打擊了陳氏,才一舉將安南納入了大明版圖。

當時成祖為取得安南的百姓支援,聲稱為了回應當地官吏耆老“原復古郡縣”的請求,便將之改名“交趾” ,依照明朝中國的行政區劃模式,設定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接著,明廷在交址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個縣,以及五個直隸布政司的州,分轄二十九縣,在要地則設十一衛、三所,一市舶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了更好的治理安南,明成祖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先是交址人口,採取與中國相同的黃冊制度來辦理。官府把交址人丁的姓名、年齡和籍貫,記載到簿冊,並按這些資料,製成證件,由人丁持有,以備官府查核。若發現某人的證件與簿冊所載不符,便須抓去當兵。

明人官府的薄冊,會登記交址境內每一裡(在鄉村,則設立裡甲制,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十戶為一甲,裡有里長,甲有甲首)、一坊(城市)及一廂(城郊)的所有丁數及田數。孤寡殘疾者則另用稱為“畸零”的簿冊來登記。這些簿冊又會在卷首繪畫地圖。簿冊編制完畢後,即抄成一式四份,一份黃色封面的交到中央戶部,其餘三份封面為青色,交給交址承宣布政使司及各府、縣儲存。每十年更新田丁的數目,這樣保證了安南的人口數目,便於收取賦稅。

第二點是在賦稅經濟上,因為安南偏於南方,又是剛剛臣服,所以在統治之初,朝廷對交趾採行多項稅務及賦役制度。負責徵收的官員,在府州縣有稅課司、河泊所副使等,另外有本場局使副等名目,永樂十二年,明廷規定交址每畝田徵粟五升,植桑沙每畝徵絲一兩,每一斤絲徵絹一匹。明政府又設鹽稅,交趾人民每月煮鹽若干,送交提舉司收藏,待承宣布政使司檢驗後,才可發賣。若私煮或私賣,則會被判罪。可以說這方面還是手下留情了,當然了,也不是一點好處也沒有,在開取交趾資源,運回中國。凡是金銀礦產,都設官督民開採。在山林地區,令人民尋找象牙、犀角。在海濱地區,令人民到下海採集珍珠。

另外,土產如胡椒、香料,以及珍禽異獸如鹿、象、龜、雀、猿、蛇等,都大肆搜刮,以帶回中國,這些東西都是稀有的東西,對於充實皇宮,為鄭和下西洋帶來了不好好處,但比起大明的投入又算不得什麼。

第三點從文教上,從永樂五年,朝廷就在交趾開設學校,訪求有在儒學、醫術、僧道方面有才能的,都委以官職,並使之教授有關才藝。而在交趾人的學習課程方面,明廷把中國儒家典籍中的《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等書頒發給各州縣做讀本,並派僧道傳佈佛教、道教。

對交趾的讀書人,明廷在佔領之初便致力招攬。如在永樂年農曆六月癸卯,明成祖向交址總兵官張輔等下令,將該地“懷才抱德、山林隱逸、明經能文、博學有才、賢良方正、孝弟力田、聰明正直、廉能幹濟、練達吏事、精通書算、明習兵法、武藝智謀、容貌魁偉、語言便利、膂力勇敢、yin陽術數、醫藥方脈之人,悉心訪求,以禮送赴京擢用。”

後來更制定了歲貢生進入國子監的措施:起初規定府學每年兩名入選,州學每兩年三名入選,縣學每年一名入選。後來改為:府學每年一名入選,州學每三年兩名入選,縣學每兩年一名入選。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府州縣地方官員負責,安排生員在入選後第二年的農曆正月一日進京朝覲。至於入選為歲貢生進入國子監的條件,則是“不拘入學年月淺深,擇有學行者”。這樣做,從根本上,就是想讓安南人被大明先進的文化所同化,為此成祖花費了不少心思,如今看來效果並不大。

除以上三個方面外,為了便於管理安南,明廷聽從總兵官張輔的建議,從廣西欽州地區至東關城(今越南河內)一帶,建立驛站系統。於是,明政府於東關城至慈山府嘉林縣(今越南北寧省嘉平縣)設定馬驛;另外,明政府又在至靈縣(在越南清化省)、東潮縣(在越南海陽省)而到與欽州接壤的萬寧府,設定水驛,以便公文傳遞,更被說禮教方面的沒少花心思,可效果並不見得好,整個永樂一朝,安南就反叛不斷,各種游擊戰此起彼伏,讓人頭疼的同時也無可奈何,明成祖在時,仗著威嚴,加上大明處於盛世,還能打這場消耗戰。

可到了永樂後期,朝廷疏通運河、鞏固遼東、寶船出海、遷都北京、出兵蒙古、編修《永樂大典》哪一樣都要花大把大把的銀子,若不是洪武時候,三十年的休養生息,大明還真禁不起折騰,這種後果到了永樂後期,越發明顯了出來,大明在安南連年征戰,彷彿陷入了一個無底深淵,大明的將士每年更是在死傷無數,因為戰事,加上民心未得歸順,真正能收取的賦稅少得可憐,反而是每年要花費大量的內需,年復一年,從永樂五年起,就不曾斷過,這種大消耗,無疑是加重了大明百姓的負擔,惹得百姓大大不滿,終於爆發了唐賽兒白蓮教叛亂,大大削弱了大明的國力。

朱瞻基思索了一番,心裡也漸漸明朗了起來,雖說這幾年,父王與自己一直致力於休養生息,大明實力有所恢復,但這幾年北方的蒙古實力大增,讓他不得不防,再者前些年藩王留下的禍端,也大大阻礙了大明前進的步伐,可以說,眼下的大明還真禁不住長期的戰事。

可明白這是一回事,要怎麼做又是一回事,楊士奇、楊榮、楊溥所說的話兒,固然是極有道理,可身為帝王子孫,祖宗打下的江山,卻在自己手中丟棄,這個事實多少讓他感到有些難看,這不是關乎一個聲名的問題,而是一個守成的問題,能不能守住祖宗打下的江山,同樣也是考驗子孫的一大難題。

朱瞻基一時猶豫不決,群臣看得清清楚楚,此時誰也沒說話,大殿一片安寧,但人人的目光卻是盯著朱瞻基。

楊崢有些心急,他已經看出來了,對於安南朱瞻基只是厭煩哪裡沒完沒了的戰事,並非想就此放棄,若能就此平定,作為一代明君,這樣開疆擴土的機會,是斷然不會輕易放棄的。

明白了這一點,他想了想覺得自己內心深處醞釀的那個想法是時候該說出來了,略一沉吟走上前抱拳道:“皇上,微臣還有話要說?“

此時謹身殿內,因為三楊表了態,文武百官不好多說什麼,只等著皇帝下決定,因此殿內十分的安靜,楊崢這一聲呼喊,立即吸引力眾人的注意力,紛紛抬起目光看了過去。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的疑惑,楊崢毫不在意,故意將身子挺了挺,看著朱瞻基道:“皇上,安南只能攻,不能退?”

朱瞻基正有些猶豫不決,聽了楊崢這話兒,雙眼一臉,他素來知道楊崢鬼主意多,聽他口吻似胸有成竹,心道:“也好,朕就聽聽你怎麼說?”

“楊愛卿此話怎講?”朱瞻基掃了他一眼淡淡的問。

群臣此時也因楊崢這句話兒,開始議論了起來,原先安靜的謹身殿內立即變的熱鬧起來。

^^^^^^^^^^^^^^^^^^^^^^^^^^^^^^^^^^^^^^^^^^^^^

第三更,請圍觀,請訂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