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逍遙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1483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83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太監又應了聲,便轉身去了。

看著老太監漸漸消失的身影,想著大牢裡那個陪伴了自己十餘年的良師益友重要要以最慘烈的方式死在自己手中之時,心有還是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這種滋味他說不上來,但絕不是歡喜,輕鬆,心頭甚至還有幾分落寞的味道,幾分愧疚之色。

他望著窗外漸漸落下了黃昏,重重嘆了聲,自言自語地道:“你不能怪朕,朕也不想這樣的,可你不死,這滿朝文武百官就不是朕的,朕的子孫就不能安寧,為了朕的江山,你必須要死!“說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他的雙眼已滿是殺氣。

外面的一切喧鬧除了那幾聲千年難得聽到鼓聲傳了進去外,在這天字號的牢房裡,就再也聽不到其他的任何聲音了,一盞孤燈下,阮鷹在弓著身子,靠在一塊木板上寫著什麼,木板不大,但以幾塊磚頭架上,倒也能勉強當一書桌用用,書桌的右側的窗臺上,放上了筆墨紙硯,這窗臺這兩日裡,牢頭讓人開出來的,雖然不大,但能透透風,倒也不錯,每天黃昏時分,落日的餘暉,會透過前面的小山丘照射進來,讓他感受難得的溫暖,除此之外,還能看到外面的山丘,聽到風聲,甚至偶爾幾隻不知名的鳥兒飛過,帶來的嘰嘰喳喳的聲響,這一切讓他感到滿足。

當然了,除了這些得意改善外,還有就是書籍,飲食的改變,自從黎利走後,也不是交代了什麼,總之從第二日,他的飲食不再是每天兩個窩窩頭,喝的也不是發黴發臭的冷水,而是熱饅頭,熱稀飯,偶爾還能吃上一塊兩塊的肉片,倒也讓他感到有些意外,除此之外,就是書籍上的不限制,筆墨紙硯,便是油燈也大了幾分,讓他由衷的感到滿意,當然了,他能一步一步走到今日這一步,能領導天下讀書人,見識還是有的,他並沒有奢望著皇帝能放他出去,那一日與黎利的會面,自己的命運,他早已從對方的言語看出一日,與自己的這位老朋友,他比旁人多了幾分瞭解,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

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這些都是他成就今日霸業的優點,但缺點也十分的明顯,性子猜疑,骨子裡透著自卑,做事情心狠手辣,所以從黎利決議相信自己與大明勾結的那一刻,他就能遇見自己的結局,所以把這當做生命最後的享受。

當然了,他也沒因為這點好處,就安逸下來,仍讀書不斷,這些時日,不知是因身處在牢房之中,少了幾分俗物的纏繞,一心誦讀聖賢書,與往日看不到,得不到的體會,竟在這牢房之中,越發看得真切。

而在眾多的聖賢書中,唯獨對老子《道德經》多有體會,這本洋洋灑灑的五千字的文章,的確是包羅萬象,生與死,功名利祿,在這五千言語的包羅下,顯得微不足道,透過不斷的誦讀,體會,短短數月的功夫,他胸襟為之開闊了不少,最初的那點不甘早已風輕雲淡了,誠如老子所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人始出於世而生,最終入於地而死。屬於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屬於短命而亡的人佔十分之三;有些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據說,善於養生之人,陸上行走,不會遇到惡犀猛虎,從軍也不被武器傷害。犀牛無處投角,老虎無處伸爪,武器利刃也無縫可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域。

生存或死亡,這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問題嗎?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有人有時說:是,有時說:不是。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的人,本身可能就有些問題。在一些人看來,確是如此。另一些人看來,也不盡然。不管怎樣,老子是不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的。因為出生入死。老子是宿命的,人有天命,有人命。有天命之人無死地,有人命之人則不然。若生生之厚,雖人生,亦動之死地。生既是死,死既是生,既如此,自己又何必執著與這片刻的生死。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

明白了這個道理,阮鷹徹底放了下來,這些日子,他便一心一意的誦讀詩書,當然了誦得最多的還是那本《貞觀政要》,這倒不是他對於這本書有多大的好感,實在是這本書的好處太多,整本書以“隨事載錄”而成,以君道、政體、任賢、納諫、君臣鑑戒等為篇目,主要內容包括治國方針、選賢任能、精簡機構、申明法制、崇尚儒術、評論歷史得失等方面,同時強調統治者的自身修養,如敬賢納諫、謙遜謹慎、防止奢惰等,對於一個治國者來說,這不失為一本教科書,尤其是整本書,以史為載,從總結唐太宗治國施政經驗,告誡當今皇上的意圖出發,將君臣問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為君之道、任賢納諫、君臣鑑戒、教戒太子、道德倫理、正身修德、崇尚儒術、固本寬刑、征伐安邊、善始慎終等一系列專題內容歸類排列,可以說是一本富有啟迪的書籍,如開卷的第一篇《君道》中,首先探討了為君之道。他列舉唐太宗的言論說明:要想當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須先正自身。把安民與修養自身當作為君的兩個要素,對於君主的個人修養,書中以唐太宗為例,說明清心寡慾和虛心納諫是相當重要的。做到這兩點,是唐太宗成功的關鍵,從歷代統治者的施政實踐上看,這兩條對於政權安危具有普遍意義。

除此之外,書中對人才使用問題也多有論述,如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賢的事蹟。唐太宗對用人有較深刻的認識,他一再強調“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對於人才,他提出了必須具有高尚品德,能夠克己恭儉,正直廉潔等要求。為此,他不但採取了一系列選拔人才的措施,而且非常重視對官員的考核和賞罰。

透過唐太宗的努力,一批人才集中於初唐政壇,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大批人才的出現,也在鞏固封建政權,組織民眾生產,安定民眾生活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正是君明臣賢,上下一心,才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所謂 “大廈雲構,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知賢用賢一直是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視的問題,唐太宗君臣相得的實踐,為此提供了一個成功的佐證,因此對於治理一個國家,這本書可謂是少不得,他如今誦讀這本書,倒不是做個開國之君,而是鑑於自身的經歷,以及眼下大黎朝剛剛建立,身為臣子,自要為這個新的朝代添磚加瓦,但從那一方面出手,他還是著實有些猶豫了,身為丞相他的長處是統領群臣,將一件件的政務落實處理好,這個他自信能做得到,但如今身在牢房之中,再想往日的政務,頗有幾分不切實際,一番思索後,覺得還是從這本《貞觀政要》開始,畢竟這上面都是治國的道理,或能參透一二,讓人呈送給皇帝,對自己也算是個交代,對黎家不負自己當年一路追隨,也算是做了一個臣子該做的事情。

明確了方向,這大半月來,他先是苦讀,再結合這二十年來,自己對安南的所見所謂,以及平日裡處理的政務上,加以體會,倒也得出了一番不同的見解,如《卷九,論征戰》的一番話兒他就甚是贊同,珍奇的玩物和浮華的技巧就像是使國家敗亡的刀斧,珠玉的擺設和華麗的服飾就像是使人心惑亂的毒酒。為妾發現陛下的衣服和玩物應有盡有,而且千姿百態、變化多端。

別人進獻的奇珍異寶玲瓏剔透,猶如神仙製造的一般。雖說競求華麗為時俗所難免,實際上卻敗壞了淳樸的社會風尚。要知道漆器並不是產生叛離的東西,夏桀加以製造卻導致了民心離叛,玉杯也不是招災惹禍的東西,商紂加以使用卻導致了國敗身亡。

^^^^^^^^^^^^^^^^^^^^^^^^^^^^^^^^^^^^^^^^^^^^^^^^^^^^^^^^^

第三更了,不多說了,咱很有節操的,諸位還等什麼呢,月票,訂閱都送上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