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逍遙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2664章:天孫為織碧雲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64章:天孫為織碧雲裳

富陽江之魚,富陽山之茶。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採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昊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魚胡不生別縣,茶胡不生別都。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魚始無。山難摧,江難枯,我民不可蘇!這首詩廣為流傳,弄得百姓大罵劉寧,科道的言官御史更是紛紛上奏摺,指稱劉寧進貢各色,在各地方需索財物,騷擾為害,應參奏者奏請究治,應拿問者徑自拿問”。就連首輔大人也過問了這事兒,一時之間劉寧成了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總算是宣宗還顧念他的幾分情誼,重重責罰了一番後,仍舊留在宮中,恰好宣宗迎回來了二皇子母子,宮中除了金英、海濤、王振等幾個會伺候人的太監之外,最能伺候人就屬劉寧了,最後是她親自求了張太后發了話,將其撥給了吳妃的寢宮做了伺候太監,那些外臣才沒繼續在這事兒上追究,這件事才漸漸平息了,對於這份活命之恩,劉寧自是十分感激,雖說是吳妃的人,但對於孫皇后的吩咐還是十分聽從的,這次她暗中慫恿他出去開了這家青樓,要銀子給銀子,要權勢給權勢,除了想借用青樓傳播二皇子真龍入府的傳聞來離間宣宗父子感情的目的之外,最大的應由是將吳妃拉入其中,多年宮中生涯告訴她,單靠這點傳言,宣宗有些疑心,只怕疑心也不大過幾日也就散了,可有吳妃參與就不同了,皇帝或許不在意流言蜚語,但絕不會不在乎身邊的人謀劃皇位,從古至今,沒有那個皇帝會對此視而不見的,而世間最沒有什麼比皇帝的疑心更讓人感到害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員安排上就決不能是自己的人,一方面她不能將自己牽扯了進去,另一方面沒有什麼比自己府的太監更有說服力,所以算來算去劉寧是最合適的人選,這事兒她當然不好出面,所以她將這一切交給了王先生去了處理了,這個近年來最受皇上信任的太監著實有些手段,不過去了一日的功夫,竟讓劉寧滿口答應了,這有點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同時也讓她越發看重眼前的這個怎麼看都不出眾的太監。

孫皇后的心思王振自然知道,他甚至很熱衷去湊成這件事,這麼做只因他心裡明白,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他的利益與孫皇后是一致的,確保太子的地位牢不可破,唯有這樣她才有權傾後宮的可能,而他才有施展心頭的抱負的可能,因此儘管他認為這個計謀並不高明,但他還是去做了,劉寧這個人不識字,但為人貪婪,在江南不過幾個月的功夫,便弄得天怒人怨,當時最狠的並不是陳循《蘇民困以保安地方事疏》,這位老老大人雖痛恨劉寧的所作所為,但針對的卻是整個太監,這樣一來說服力就小得多了,皇帝就算要責罰,那也是整個皇宮的太監,所以形勢看似不利,實則有利,反而是科道的奏章來得更厲害,這些人平日裡幹的就是巡按地方,監督州縣,考課官吏,糾劾違法行為,整肅風紀的事情,鬥爭經驗十分的豐富,加上這幫傢伙平日裡最看不上就是太監,礙於皇帝的約束,一直不到什麼毛病,此番劉寧在江南惹得天怒人怨,還不趁機狠很上奏,御史張楷更是在奏摺裡對劉寧在江南的所作所為用了最具殺傷力的言辭,什麼中使狼戾,棍黨橫行……江浙之間,不勝其擾。……夫江南諸府縣,雖深山窮谷,何處無河,何處無水道?雖窮鄉僻塢,亦何處無土著,何處無交易?今不論內外,盡欲責令官兵搜刮隱稅,此說一行,將舉留都之府縣,舉各府縣之河埠,細及米鹽雞豕,粗及柴炭蔬果之類,一買一賣,無物不稅,無處不稅,無人不稅,自是縣無寧村,村無寧家,內外騷動,貧富並擾,流毒播虐,寧有紀極,此開闢以來所未有之暴也!……中官藉此輩為爪牙,此輩又藉各土棍為羽翼。凡十室之村,三家之屋,有土著即有土棍,有土棍即有藉土商名色以吞噬鄉曲者,是梟獍連袂,而戎莽接踵也,民尚得安枕而臥者!……在皇上之意,以為徵商稅,乃所以蘇小民,不知奏內土著、土商,正所謂小民,民與商其實無兩。……而況上取一,下取二,官取一,群棍又取二,利則歸下,怨則歸上……人窮則亂,恐斬竿揭木之變,不旋踵起也。此奏摺一出,科道言官紛紛響應,一時之間殺劉寧之聲滔滔不絕,劉寧哪裡見過這等陣仗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當即就去尋大太監金英,這位老狐狸一看言官擺明了是用劉寧在江南的所作所為來痛擊宦官勢力,早年的內閣首輔集體痛下殺手的一幕還歷歷在目,這個慣於見風使舵的老滑頭,剛剛得到宣宗的讚揚,才取代了海濤做了司禮監頭號太監,自然不想這個時候引起群臣的攻擊,當即不予理會,求助無門的劉寧只好試著來尋王振幫忙了,這個王先生在宮中官兒不大,但學問高,為人最是聰明,又是太子的東宮官,無論是人脈上還是威望上比起金英只高不底,尋他幫忙是最合適不過了,只是礙於兩人平日裡沒什麼交際,加上同在司禮監或多或少有些妒忌的心思,本來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思,卻不想王先生竟是一口答應幫忙,要說王先生就是讀書多,想出的主意就是好,他早已看出,這幫言官這次接著劉寧的機會,有意打壓宮中宦官的氣勢,但他們忘記了,這些官宦說到底都是皇上跟前的人,就是劉寧去往江南,那也是奉皇命去的,所作所為有三分皇帝的影子在,言官在奏摺裡說什麼與地痞為羽翼,結成毒網,逞兇肆虐於江南的江河水道之上,商人階層,民怨沸騰,這罵的可不是太監而是皇上,鑑於這一點,王先生只讓劉寧入宮大哭一場。

要說這劉寧還真有哭的理由,在空中唯唯諾諾了多年,好不容易被皇上外派為採辦太監,難得風光一回,只不過是趁機為皇上採辦了一些江南的好東西,非得被這幫挨千刀的言官說成了採藥江南,橫索貨寶,痛箠吏民,吳越大被其害。真真的往死裡罵啊,想起這些頓時覺得委屈無比,匍匐在宣宗腳下大哭起來。還真別說王先生這一招還真管用,宣宗雖痛恨他的所作所為,但到底是在他身旁伺候多年的老人了,那份感情還在,加上文官在這件事上不依不饒,毫不留情面的辱罵,恨不得殺之而後快,讓皇帝也對文官此番目的有些懷疑,最終給讓他逃過了這一劫,下達的旨意上也只是說他擅自而為,罪惡深重,本當顯戮。念系竽考付託,效勞日久,故從寬著降奉御,著其伺候吳妃府上伺候,經過這一事,劉寧對這位比自己後入宮的王先生佩服萬分,常說自己這條命是他的,只要他想要,隨時都可以拿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先生當然不會要了他這條老命,只是讓他抽空出了幾趟皇宮,然後在紅袖街上開了一家還算不錯的青樓而已,上次去了江南,他也並非光顧著去為朝廷,為皇上撈取江南的好東西了,那些上了檔次的酒家,勾欄他也是去了不少,從中學了不少東西,所以經營一家青樓他自信還是可以辦得到,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不過半年的功夫他親手打造的小樓,取自陸放翁的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之句,在短短半年的功夫,從籍籍無名一躍成了力壓一品居、紅袖招等百年老字號,可以說這比他做了多年的太監還要有成就感,他識字不多,所求的也不多,無非是一點錢財而已,讀書人千里做官兒只為財,他答應經營這家青樓,同樣是為了一個財字,半年的功夫竟足足讓他賺了上萬兩白銀,對此他王先生從最初的佩服,到如今是經驗了,但凡王先生讓做的,他都一口答應,甚至問都懶得去問了,就好比這次王先生託人送來捎來口信,讓其當紅歌姬說些宮中的傳聞,身為宮中的老太監,與宮中的規矩極為熟悉,宮中的秘密傳聞可不少,卻極少有傳出來的,可他明知如此會壞了規矩,可他還是讓人照辦了,對於那些來往的文人墨客,士農工商最歡喜的還不是宮中的那點事,起先他還有些忐忑,可說了幾日倒也沒覺得不妥之處,反而是那些喜好宮中流言蜚語的士農工商每日總要來坐一坐聽一聽,從先生讓人送來口信的那一日開始,連著五日,小樓人滿為患,銀子十足十的賺了不少,著實讓他歡喜了一陣,就是這幾日當值他也常常心情愉悅,偶爾碰上了王先生沒少道謝。

只是這位幫了大忙的王先生每次也只是淡淡笑了笑,還說了幾句莫名其妙的話,意思是日後莫要恨他才好,劉寧雖覺得這王先生有些怪異,但也沒有深究,每次碰上了一如既往的說些感激的話,後來王先生也不知是習慣了,還是坦然了,倒也陪著說了些不疼不癢的話兒,再到後來,王先生似忙碌了,難得看上一次,即便是碰上了,也只是點頭便匆匆離去,大半年的功夫,劉寧幾乎就沒有與王先生說聲一句話,難免讓他感到有些遺憾,再往後就連面都不曾見到了,偶爾想來,越發覺得王先生仙風道骨,不同凡響,對其敬仰之情越發重了幾分。

王振思索著這一切,嘴角慢慢洋溢起幾分笑容來,與自己這半年的安排,雖談不上完美無缺,但絕對算得上上佳的表現,若非孫皇后弄了這麼一個蹩腳的計謀,以為他本事會更加完美才是,只可惜這事兒由不得他,眼看孫皇后還期待著他的應答,這才收起了心神,略微沉吟了片刻,才緩緩開口說道:“前朝到是有這麼一個人?”

“是誰?”孫皇后喜道。

王振道:“唐明皇李隆基!”

當年太平公主為了除掉太子李隆基,在彗星之事上借題發揮,指使術士向李旦進言:“彗星出現標誌著除舊佈新,而位於天市垣內的帝座星、心前星均有變化,這一切都預示著皇太子將要成為天子。”她本意是指太子將會篡位,想藉此挑撥李旦與李隆基的父子關系,引起李旦的猜忌之心。但李旦卻認為這是天意讓他禪位太子,決定“傳德避災”。太平公主及其黨羽見弄巧成拙,又極力勸諫,認為李旦不可禪位。李旦卻道:“中宗年間,奸佞擅權,上天多次示警。我當時就曾請中宗擇立賢子,以避災禍,結果惹得中宗不悅。我為此憂懼數日,寢食難安。難道說,我能勸說中宗禪位,而臨到自己該禪位的時候,卻反而做不到嗎?”李隆基聽聞訊息,連忙入宮,叩頭力辭。李旦道:“社稷能夠安定,我能夠登基,都是你的功勞。如今帝座星有災異出現,我傳位給你,是希望能轉禍為福,你又何必有所疑慮。”李隆基仍極力推辭。李旦又道:“你若是一個孝子,就當接受禪位。難道非要等我死了,方肯在柩前即位嗎?”李隆基只得答應,流涕而出。這事兒一直廣為流傳,民間說書的,文武百官嘲笑的多不勝數,所以孫皇后即便是在深宮,對於這件事兒還是知道一二的,聞言試探的問:“先生是說,皇上他會效仿唐睿宗會因天相讓位二皇子?”

王振搖了搖頭道:“軍國大事豈可兒戲,當今聖上聰明睿智不輸當朝太祖皇帝,豈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娘娘別忘了,二皇子可不是李隆基!”

孫皇后一聽這話暗暗松了一口氣,她此番的所作所為可不是為了讓宣宗讓位給二皇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