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4章 掌控西太平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4章 掌控西太平洋

當中國神策軍殺入金三角,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僱傭軍進行了激烈抵抗,不過最終還是打不過,被全部消滅。

中國徹底掌控了金三角,東印度公司的最後財源也被徹底切斷,很快瓦解,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倫敦的帕爾姆斯頓政府失去了東印度公司的財力支援,自由派面對保守派和王室的聯合攻擊,反擊相當無力。

建元3971年二月四日公元1871年3月8日,英國首相帕爾姆斯頓宣佈解散內閣,同時辭職,英國議會臨時召開選舉,保守派上臺,保守派掌門本傑明當選首相,並採取新政。

本傑明迅速透過法國政府駐華公使,向中國理藩院轉達停戰議和請求,並將責任推給帕爾姆斯頓政府,同時收回對華宣戰通告並向中國皇帝李衛國道歉,希望繼續維繫中英友好和平,儘快結束戰爭狀態。

李衛國也知道跟英國爭奪世界霸權並非一朝一夕或者一次兩次戰爭就可以完成的,跟英國全面戰爭並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目前中國國力不斷上升,增幅遠超英國,即便不用戰爭方式,未來十幾二十年也將全面超越英國。

對於任何國家而言,戰爭都只是最後不得已才會使用的手段,既然英國政府再次提出求和,那麼李衛國也會順水推舟結束這場戰爭。

當然,李衛國也不會便宜了英國人,想要結束戰爭,必須得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行。

針對這點,李衛國令禮部尚書周馥和理藩院主事張佩綸二人負責跟英國人談判,攫取戰爭紅利。

英國亞洲艦隊全軍覆沒,這對英國海軍乃至整個英國的打擊是巨大的,所以本傑明新政府上臺後,既不能刺激中國。還得安撫英國民眾。

所以,剛上臺的本傑明也並不比帕爾姆斯頓好過多少。

但本傑明還是很有能力的,他故意炒作媒體,將戰爭責任都推給了帕爾姆斯頓。於是乎,無知的英國民眾頓時把怒火都撒到了帕爾姆斯頓身上,沒過幾天,帕爾姆斯頓自殺,但本傑明還是無情的給他扣上了畏罪自殺名頭。

利用帕爾姆斯頓轉移了英國民眾的憤怒,隨後本傑明便開始跟中國談判,希望儘快釋放英國海軍戰俘。但又不能太丟大英帝國的臉面。

經過三個月的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達成了一致。

中英兩國一致同意第四次雅片戰爭英國稱第四次商業戰爭是一個巨大的誤會,罪魁禍首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及其雅片販子黨羽,兩國將共同對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及全世界的雅片商實施制裁,徹底消滅雅片貿易,拯救全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

於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及全世界的雅片販子成了犧牲品,而英國政府則找到了最合理的臺階下,好歹保留了一些顏面。

全世界人民對於雅片自然深惡痛絕。所以中英兩國這次談判以懲治東印度公司這個世界頭號雅片販子為開端,自然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好感。就連英國人也相信了這次戰爭的罪魁禍首是東印度公司,而忽視了中英兩國爭奪世界霸權的根本矛盾問題。

有了這個良好的談判開端,本傑明在英國的政治壓力頓時減輕很多。英國人不再指責本傑明屈膝求和了,反而贊成本傑明為人類做了一件大好事,畢竟雅片貿易毒害的不僅僅是其他國家,英國也深受其害。因為自古以來都是有錢人才用得起雅片,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雅片越是氾濫。後世的美國和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中英兩國在馬尼拉簽署了馬尼拉條約。

1,英國宣佈放棄航行自由權,今後在中國及其藩國領土延伸十二海裡的領海基線,以及兩海里專屬經濟區內,不得出現英國戰艦,英國戰艦想要透過必須提前知會中國政府得到允許後才能透過,否則視為戰爭挑釁。

2,英國承諾不會私自跟中國藩國建立外交和軍事聯絡。

3,英國皇家海軍退出東亞海域七洲洋海域,承認中國海軍對西太平洋的絕對影響力,即勢力範圍。

4,英國承認中國對菲律賓群島以及婆羅洲的軍事佔領,承認菲律賓群島及婆羅洲為中國海外領地。

5,中國允許英國在不侵犯中國宗主國主權和法律的前提下,同中國各藩屬國進行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

6,中國允許英國在菲律賓群島以及婆羅洲進行正當合法貿易,保護英國公民合法權益。

7,中國取消對英國的特殊藥品出口限制。

8,中國和英國相互承認各自國家公民的科技發明成果,並確保相關專利權有效。

9,中英兩國同意在未來五年內,雙方貿易額翻一番,並逐步降低關稅。

10,中英兩國建立軍事電報熱線,在爆發衝突時,雙方軍隊應保持剋制,交給軍事電報熱線委員會裁決。

11,中英兩國一致同意升級目前外交關係,由公使級升級為最高級別的大使級,並建立雙方最高領導人互訪機制,以便增進中英兩國關係。

12,自條約簽署後即日生效,中國應釋放被俘英方人員。英國需向中國支付英方被俘人員的生活醫藥管理費。

這十二條的簽訂,標誌著中英第四次雅片戰爭結束了。

這是一場短暫而迅速的戰爭,中英兩國戰後迅速握手言和,速度之快,頓時驚呆了全世界的小夥伴們。

美國華爾街報率先批文:說打就打,說和就和,中英兩國的戰爭就跟小孩子吵架和過家家一樣

俄國著名軍事專家坐客報社時也發牢騷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英兩國每隔五年就打一架,比俄國和土耳其打架還勤快。最令人費解的是,中英兩國打完之後,經濟貿易迅速恢復,一點都不受影響,這跟俄國和土耳其幾百年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又大大不同,面對這種匪夷所思的情況。我也是醉了,無力吐槽。

法事家莫得將軍則對法蘭西報社表示: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英國人很清楚損失了亞洲艦隊等於損失了大英帝國一半的海上力量,再跟中國戰爭下去絕對沒有好處。同時,歐洲大陸上崛起的德意志帝國對英國來說是迫在眉睫的威脅,而中國畢竟離著萬里之遙,還不能威脅英國本土和海外殖民地。

英國報紙自然要進行辯論,他們需要照顧英國人的情緒,所以刊登的評論員文章都是在給英國人打氣。

該死的克勞斯指揮無能葬送了亞洲艦隊,但大英帝國海軍是最優秀的。我們並不是向中國屈服。而是暫時在積蓄力量,因為我們不能讓海軍游泳去中國打仗,所以我們暫時先讓中國人高興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大英帝國海軍將會大量建造更加先進的戰艦,下一個五年,將是中國海軍全軍覆沒。

英法美俄等歐洲強國只關心中英議和這件事,卻都集體忽略中英馬尼拉條約中的第四條和第六條。

英國承認了菲律賓群島和婆羅洲歸中國,這意味著什麼所有強國都很清楚,意味著中英兩國私相授受。根本不顧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感受,直接將他們的殖民地讓給了中國,並保證英國在菲律賓和婆羅洲的利益。各國列強都不幫西班牙和荷蘭說話,這表明他們都忌憚英國和中國。也從側面證明了對中國崛起的某種認可。

實際上,英國也是故意轉移中國的擴張方向,英國人不去搶奪西班牙和荷蘭的殖民地,卻也不想讓中國去搶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中國引導去搶其他國家的殖民地。

英國的這種想法,中國自然笑納,這便是中英馬尼拉條約的暗箱操作。犧牲弱國利益來滿足中英兩國間的利益平衡,緩緩中英兩國的矛盾。

這本就是大國強國的一項手段,所以歐美列強都心知肚明,沒有人會去同情弱國。在他們眼中,西班牙和荷蘭顯然就是衰落的帝國,不欺負他們欺負誰。

西班牙憤怒了,抗議中國和英國私相授受,同英國斷交,向中國宣戰。

不過,西班牙只是宣而不戰,因為西班牙軍隊顯然沒有那個力量去收復菲律賓。這只不過是西班牙政府保衛帝國最後尊嚴的一種手段罷了。

對於荷蘭而言,他們更加不敢吭聲了,對外只是辯解婆羅洲本就是蘭芳國領土,歸還中國是應該的。實際上,如果不是荷蘭當局第一時間把整個婆羅洲貢獻給中國,那麼他的荷屬東印度群島估計也沒了。因為跟西班牙比起來,現在的荷蘭軍力更弱。

歐美各國議論紛紛,但他們有一點是猜對了,那就是英國依然不可能坐視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並奪取世界霸主地位。

儘管英國新首相本傑明看起來對華示好,可是真正瞭解他的人都清楚,本傑明的狠勁絕不比帕爾姆斯頓弱。

作為保守派的掌門人,本傑明在奪取首相和執政權利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保住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地位。

什麼叫保守派,不思進取不假,卻也不能丟掉現有的榮耀和財富。

榮耀,便是現在英國海軍是世界海洋幾百年的霸主,決不能讓中國搶走。

財富,四次商業戰爭雅片戰爭,除了第一場是英國獲勝之外,贏得了2100萬元的鉅額賠款。當時的元指的是墨西哥銀元,1840年的墨西哥銀元相當於清朝一庫平兩銀子,是當時道光政府財政收入198萬兩銀子的十倍,非常的狠,這時造成太平天國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英國妄圖毀滅中國的手段之一。

但之後的三次雅片戰爭,英國全輸了,而且輸的非常慘。前兩次英法聯軍共計損失五十萬軍隊,海軍損失很小,後一次主要戰爭在海上,英國亞洲艦隊全滅,直接經濟損失比前兩次還多,高達一億英鎊,因為海軍全部升級為鍛鐵製造的鐵甲艦了,製造成本高昂。

但真正的原因還有一條,那就是英鎊貶值了,罪魁禍首是違鈔。

來自中國的違鈔,大肆流入英國金融市場,嚴重破壞了英國貨幣經濟,造成英鎊貶值。

這一切,本傑明自然很清楚,但沒有證據,帕爾姆斯頓政府本打算用戰爭方式打敗中國,然後就違鈔一事追究中國罪行,可惜戰爭敗了,沒有人立即帕爾姆斯頓的苦心,但本傑明政府嘴上抹黑帕爾姆斯頓,心中卻在執行帕爾姆斯頓未走完的道路,那就是擴軍備戰,徹底制止來自中國的違鈔。

一方面本傑明政府發行新的英鎊紙幣,另一方面財政撥款向海軍傾斜,為此本傑明政府向英國乃至歐美各國財團大借款,在英國掀起了新一輪的造艦熱潮。

英國政府的動作,自然瞞不過中華神盾局,很快情報就傳回中國首都紫禁城。

李衛國立即召開御前會議,商討應對策略。

當然,關於違鈔一事,李衛國是矢口否認,文武百官當中很多人都猜到目前世界各國出現的違鈔跟亞投行有關,但亞投行是皇帝陛下的私人銀行,沒人敢指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況且,禍害歐美金融系統,破壞歐美經濟發展,這本身就附和中國的國家利益。再說了,李衛國用違鈔獲得的巨額利潤,大部分都投資國內經濟建設和軍事建設了,一聯想到這一點,更加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曝光了,大不了就打一架好了,哪怕跟全世界為敵又怎樣,只要是為了中國人自己好,對待外國人就算再黑點又何妨。

違鈔的事情李衛國自然會親自負責,因為除了他沒有人有那個把假幣做的跟真幣一樣的能力。

除此之外,文武百官所能議論的話題就只有軍事力量建設了。

針對英國大力發展海軍力量,誰都知道英國人這是不服,準備大搞海軍將來找中國海軍報仇。

所以,御前會議上,文武百官一致透過了海軍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未完待續。

:  明天就是愚人節了,也是新的一個月,除了給本書投票打賞之外,大家什麼都不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