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章,奇怪的軍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1章,奇怪的軍隊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大明九邊重鎮寧夏鎮這裡,三邊總制秦紘、李端澄此時此刻正忙的焦頭爛耳,韃子已經連續猛攻寧夏諸邊關,狼煙四起、烽火連天。

要不是因為今年有水泥重新的將這些城關、長城、關隘等等重新的修葺、加固、加高的話,韃子早就已經殺進來了。

但是隨著寒冬臘月的到來,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寒風呼呼的直響,大雪下個不停,這讓扣關的韃子們更加的心急如焚。

因為如果再打不進來的話,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就真的要餓死。

這些草原人習慣了走到哪裡搶到哪裡,在邊關各處扣關均以失敗告終,士氣低迷的同時,隨軍攜帶的牛羊也是已經所剩無幾了。

再加上這天寒地凍,大量的牛羊凍死、餓死,這更加劇了草原韃靼人的急躁的心情。

韃靼小王子以及草原各部落的首領們迫切的想要開啟缺口殺進大明,然後在大明這邊肆意的燒殺搶掠。

唯有如此才能夠重振低迷的士氣,同時獲得大軍所需要的糧食,也可以劫掠到草原人所需要的糧食、鹽巴、茶葉、鐵器等等。

“報!”

“榆林有韃子扣關請求支援!”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報!”

“魚河有韃子扣關,猛攻三日,請求支援!”

一聲聲急報也是讓秦紘、李端澄兩人坐立難安,看著寧夏、延綏的邊關防禦圖,整個人都愁眉苦臉。

“朝廷的援軍還沒有到嗎?”

一把年紀的秦紘皺著眉頭,寧夏、延綏告急,他已經多次向朝廷這邊請求增兵,但是現在朝中的大佬們一個個人人自危,都在擔心著錦衣衛和東廠徹查工部、兵部的事情,大量的工部、兵部官員被關進了北鎮撫司,以至於現在根本就沒辦法有效的傳遞邊關的事情。

更何況,即便是傳到了朝中這裡,朝中的這些大佬們也不會重視邊關的事情,多半是會任由這些韃子在邊關地區搶掠一番然後滿載而歸而結束。

對於朝中的這些文官們來說,邊關地區的事情其實是無關緊要的,既不影響他們的前途,又不會影響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

和韃子硬抗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一旦損兵折將,到時候就要有人來背鍋,一旦打贏的話,到時候還會讓天子慢慢變得好戰、尚武起來。

他們可不希望出現一個好武、好戰的天子,最喜歡的還是弘治皇帝這樣的皇帝,至於說邊關的事情,讓這些韃子們搶夠了,他們自然而然也就回草原了,反正年年都是如此,沒必要和韃子死磕的。

也只有秦紘、李端澄他們這些邊關的官員才知道邊關的艱難,這一次能夠抵擋到現在,那都是還是因為弘治皇帝在山西這邊查抄了大量的銀子、糧食,給邊關的將士們發放了拖欠已久的餉銀、補充了足夠的糧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有水泥,有了水泥這個神器重新修葺了破敗的城關、長城,這才能夠一直死死地擋住韃子的進攻。

缺少這些因素的話,估計著這邊關早就被韃子開啟了,甚至於可以說,邊關這邊是乾脆就看著韃子進來,任由韃子燒殺搶掠。

“恐怕是沒有援軍了。”

“天子在查幾年前的事情,沒想到那時竟然是從內帑拿出了五十萬兩銀子出來打造軍械,可是到了我們邊關的時候,那些軍械根本就不能用。”

李端澄搖搖頭,顯得很氣憤的說道。

雖然他也是文官,但是作為邊關的統帥,他太清楚邊關的重要性了,邊軍不行的話,也就只能夠任由韃子燒殺搶掠。

在邊關多年,他是硬生生的看著原本繁榮、熱鬧的邊關變成了如今蕭條、毫無人煙、百里無雞鳴的局面,這邊關地區不知道荒廢了多少的田地。

明太祖制定納糧開中以充邊關的政策,商人們為了鹽引也是不得不大力組織人手在邊關地區開墾良田、定居下來,進而逐漸的在邊關地區形成了一個個繁華的城鎮,鞏固充實、開發了邊關地區。

然而到了弘治朝,自從弘治皇帝登基以來,他重新文官集團,同時又大肆毫無節制的賞賜鹽引給大明朝的那些王爺、外戚、勳貴、大臣等等,導致鹽引制度逐漸趨於崩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辛辛苦苦運糧到邊關的商人即便是有鹽引也是很難從鹽場裡面提到鹽,因為鹽引太多了,需要排隊,那些王爺、外戚、勳貴、大臣們往往都是優先提鹽的。

如數量不大的時候,倒也問題不大,關鍵是弘治皇帝賞賜的數量實在是太大了,每次賞賜給壽寧侯、建昌伯兄弟兩個的鹽引都是幾十萬引的賞賜。

還有大明朝這些王爺們,一個個都在向弘治皇帝哭窮,弘治皇帝對這些宗親又好的不行,心軟的很,動不動就是大肆賞賜鹽引,賞賜某地的稅收給這些王爺。

另外朝中的武將勳貴、大臣們,那也是一個個都在弘治皇帝面前裝窮,弘治皇帝也是被騙的不要、不要的,這鹽引也是一波接一波的賞賜下去。

這鹽引就跟大明朝的寶鈔一樣,嚴重過度的濫發,最終導致鹽引制度難以維持下去了,不得不該納糧開中為納銀開中。

結果就是邊關地區一下子就彷彿失去了活水、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了,再加上弘治朝對邊關的不重視,韃子年年扣關、年年犯邊劫掠。

這邊關地區的百姓那是能逃就逃,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邊關局勢已經糜爛不堪,再也沒有了以前繁榮熱鬧的場面了。

荒廢的田地太多了,再加上邊關將士糧食難以維繫的情況下,秦紘、李端澄他們都不得不帶領邊關的將士自己開墾田地種植糧食以滿足自身的需求。

在邊關多年,可謂是見證了大明邊關的興衰了。

“報!”

“有一支自稱是大明神機1師的軍隊前來支援,他們手持天子旨意和太子印信!”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時,有人急匆匆的前來稟報道。

“大明神機1師?”

秦紘和李端澄一聽,頓時就一頭霧水,首先就是他們沒有收到上級有相關的檔案,其次就是這個編號也太奇怪了。

要知道一直以來明軍的編號都是什麼軍、什麼營、什麼衛之類的,這神機1師的編號,這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既然是來支援的,而且還有天子的旨意以及太子的印信,他們兩個也是不得不重視,急匆匆的來到外面。

只見軍營之外,一支軍隊排列的整整齊齊、星羅棋佈、橫排豎直,人數不算太多,僅僅只有幾千人的樣子,但是這氣勢就好像是千軍萬馬一般,一股不同於邊軍的氣質迎面而來。

此外就是這些人竟然身穿統一的綠色軍服,背上揹著揹包、扛著長長長槍一樣的東西,還真是一支非常奇怪的軍隊。

“好奇怪的軍隊啊!”

秦紘和李端澄互相看了看。

“單單是這氣勢來看,倒像是一支強軍。”

塔讀@

李端澄覺得眼前這支軍隊似乎好像並不簡單的樣子。

“這是長矛兵嗎?”

“可是他們手中的長矛又很奇怪,看起來像是什麼管子一樣的東西。”

兩人很是奇怪,走的越近也是看的越清楚。

這個什麼大明神機1師的人實在是太奇怪了,這揹包、武器,還有這統一整齊佇列,還有這些人一個個身體強壯、人高馬大的,怎麼看都和大明的軍隊是不一樣的。

“我叫秦紘,是這寧夏、延綏的三邊總制!”

秦紘來到大明1師隊伍的前列,看著眼前的眾人開口說道。

聽到秦紘的話,霍雷、衛言、楊大山、趙三娃、嶽雲五人一板一眼的站立出來,整齊的在秦紘面前站立,然後齊刷刷的向秦紘、李端澄行軍禮。

秦紘、李端澄看著五人行軍禮,也是微微張大了自己的嘴巴,這是什麼鬼?

“報告!”

“大明神機1師奉命前來報道,協同作戰、打擊賊寇!”

霍雷和衛言被諸侯暫時任命為神機1師的代師長和代副師長,霍雷從懷中掏出了弘治皇帝的旨意,也是掏出了太子朱厚照的印信。

秦紘和李端澄仔細的看了看,可以確定是真的,是弘治皇帝的印璽,上面太子的印信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按照大明一貫的慣例,這軍隊的調動必需要經過兵部這邊加蓋授權才可以,眼前這支神機1師的檔案上沒有兵部加蓋的印信。

“這上面為何沒有兵部加蓋的印信?”

秦紘看了看,然後皺著眉頭問道。

“因為我們大明神機1師只效忠大明天子,是當今太子殿下一手建立,我們也只聽天子和太子的排程!”

霍雷非常果斷、霸氣的回道。

“這?”

秦紘、李端澄一聽,頓時就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這天子難道是要收回軍權嗎?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這以後排程軍隊什麼的都不需要經過兵部了嗎?

這天子是要造反了嗎?

竟然調兵都不經過兵部,這是要壞了一直以來的軍制啊。

震驚歸震驚,但正缺人手的秦紘、李端澄也是馬上安排神機1師去支援現在壓力最大的榆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