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9章,初代資本家們的年終盤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9章,初代資本家們的年終盤點

當朱厚照麾下的工廠在準備著放年假、放年終獎、看大戲的時候,張氏紡織廠這裡卻是依然忙了不停。

張氏紡織廠是現在大明最大的紡織廠。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佔地面積非常的大,有上萬臺新式的紡織機,僱傭了幾萬名工人,並且規模還在一直不停的擴張,還在新修廠房、宿舍、食堂等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時此刻,張氏紡織廠的廠長辦公室裡面,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正在進行年終盤點,仔細的算一算自己家在弘治十五年到底賺了多少銀子。

“不算不知道啊,一算嚇一跳啊。”

“今年我們家差不多賺了一百多萬兩銀子!”

建昌伯張延齡看著賬目,整個人也都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以前的時候,他們兄弟兩個主要是靠強取豪奪、搶奪民田、又或者是去找張皇後、弘治皇帝哭窮,不要臉的要賞賜、要鹽引,靠這些來發家致富。

但佃租的收益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收上來的還都是糧食,不是真金白銀,至於賞賜和鹽引什麼的,兩三年才會賞賜一次,換算下來其實也就是幾萬兩銀子的事情。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們兄弟兩個跟著太子屁股後面搞這個紡織廠,算下來,這一年竟然賺了一百多萬兩銀子。

“有沒有算錯啊,有一百多萬了銀子?”

聽到自己弟弟的話,壽寧侯張鶴齡頓時就放下了手上的茶葉,趕緊說道。

儘管也是知道這個紡織廠很賺錢,但一直沒有好好的去算一算,故而到底有多賺錢,他心裡面也是沒底的。

這年底了,也是讓賬房這邊仔細的算清楚了,沒想到竟然賺了上百萬兩銀子。

上百萬兩銀子啊!

這可不是幾萬兩,也不是十幾萬兩,而是上百萬兩銀子。

在這個白銀黃金還沒有大規模流入大明的時代,這銀子可是非常值錢的,要知道大明朝廷現在一年收到的稅銀都還不到三百萬兩銀子。

“不會錯的,確實是賺了上百萬兩銀子。”

“我們上萬臺機器、幾萬工人,今年還算賺的少了,因為我們一直在買機器、建廠房,這方面的開支佔了很大一部分。”

“到明年我們就可以不用再擴大廠房和產能了,到時候我們一年可以賺兩三百萬兩銀子。”

張延齡鄭重的點點頭說道:“真的是沒想到啊,這紡織廠竟然如此的賺錢!”

“今年總算是可以過個好年了!”

“哈哈,今年確實是可以過個好年了!”

張鶴齡也是高興的大笑道:“以後我們就不去找皇帝要鹽引什麼的了,省的那朝中的大臣一個個都不斷的彈劾我們。”

“賞賜的那點鹽引我們現在根本就看不上了,這地以後也不要去佔了,佔點地被人罵的半死,一年就收點糧食,值不了幾個錢。”

“我們要賺錢就要緊跟著太子,紡織廠、水泥廠、造船廠、捕魚船、鋼鐵廠的建起來,以後害怕沒銀子?”

張鶴齡現在竟然也是大氣起來。

以前的時候,他可不是這樣的,以前為了一點地都和長寧伯周彧家打起來了,這長寧伯周彧可是太皇太后周太後的孃家,周太後對弘治皇帝有養育之恩,弘治皇帝一直都念著這個恩情,對周太後敬重的很。

張氏兄弟惹人嫌的地方就在於此,拎不清輕重、貪得無厭,囂張跋扈、目無王法,就沒有這兩兄弟不敢做的事情,連在宮中玷汙宮女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也就是弘治皇帝這個怕老婆又軟弱,又被大臣們從小教導著要寬厚仁慈,換成任何一個皇帝,他們兄弟兩個早死了。

“哥,水泥廠這邊也還可以,雖然只有幾個月,但也給我們賺了幾萬兩銀子了。”

“明年再擴大規模,到時候算下來一年賺幾十萬兩銀子也是沒有問題的。”

“捕魚船我們現在只有五艘,算下來今年也是給我賺了兩萬多兩銀子了,明年可以再擴大規模,捕撈更多的海魚,還可以更賺錢,一年賺個二十萬兩銀子不是問題。”

“造船廠這個是虧本的買賣,投入太大了,師傅難找,我看還是算了吧。”

“倒是這個鋼鐵廠,聽說非常的賺錢,太子在密雲這邊的密雲鋼鐵廠,每次開爐都能夠出十幾萬斤的精鐵,一爐價值幾萬兩銀子,天天都有開爐,非常的賺錢。”

“明年我們也要去辦這個鋼鐵廠,這買賣可不能錯過。”

張鶴齡也是趕緊說道。

現在京城的人都知道太子非常會賺錢,這隨隨便便的弄個買賣出來,那都是日進萬金的,這跟著太子辦工廠的人也都嘗到了甜頭。

“造船廠還是要辦的,無非就是砸銀子的事情嘛,這辦起來了,以後我們就可以自己造船。”

“上次聽太子說了,我們大明的絲綢、瓷器運到極西之地去都可以和黃金等價,我看著以後開海也是必然的趨勢。”

“我們早點準備,以後自己可以造船,到時候還可以去海上做買賣。”

“以前我們兄弟兩個是又窮又沒路子,所以沒辦法才能夠囂張跋扈一些,強取豪奪,死皮賴臉的求賞賜什麼的。”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了發財的路子了,這以後就不用再去做那些丟人的事情了。”

張鶴齡相比起張延齡來,多少還是有點腦子的。

“行吧,反正佔那點地什麼的也沒有什麼收益,收點糧食值不了幾個錢。”

張延齡撇撇嘴說道:“聽說太子的工廠又是放年假、又是給獎勵、發東西的,我們要不要跟著學一學?”

“年終獎就算了,我們可不比太子,他家大業大敗家子一個,我們好不容易攢點家當可不能學他敗家。”

“年假也跟著放幾天,然後再給大家發點糧食什麼的意思下,反正家裡面糧倉裡面的糧食都快要發黴了,就當便宜工人了。”

張鶴齡心情不錯,盤點下來,一年賺了一百多萬兩銀子,所以人也是大方起來。

.....

三公紡織廠的一間會議室內,英國公的孫子張倫、定國公之孫徐光祚、成國公之子朱鳳坐在一起,正在仔細聽著手下的彙報下三公紡織廠、三公水泥廠的情況。

“...紡織廠截止目前盤點,今年盈利超過百萬兩銀子!”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紡織廠的賬房是徐家人,叫徐有年,此時拿著賬本向三個東家彙報起紡織廠的情況來。

“百萬兩銀子!”

張倫、徐光祚、朱鳳三人一聽,眼睛都忍不住微微瞪大。

“沒算錯吧?”

朱鳳連忙問道。

“有怎麼賺錢嗎?”

徐光祚也是跟著說道。

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三個國公彼此之間都是穿著一條褲子的,時代聯姻,早已經休慼與共、盤根錯節了。

這投資紡織廠、水泥廠也都是三家一起聯合起來投資的。

原本也只是聽說紡織廠非常的賺錢,所以也是跟著去辦這個紡織廠,嚐到甜頭之後級一發不可收拾了,不斷的擴大規模、擴大產能。

結果這年終盤點的時候,今年竟然賺了上百萬兩銀子!

“不會錯的,這個賬我們反反覆覆的算了幾天,紡織廠這邊確實是賺到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水泥廠這邊雖然建立的時間短,但今年也是賺了差不多有十二萬兩銀子,明年再擴大規模的話,估計著水泥廠有是有希望能夠賺大幾十萬兩銀子,甚至於賺上百萬兩銀子也是有可能的。”

徐有年非常鄭重的說道。

在三位世子面前,他可是不敢說謊的。

本身來說他就是徐家的人,也是自己人,也沒必要說謊。

“沒想到啊,這紡織廠和水泥廠竟然如此賺錢。”

“難怪太子這邊非常大方的給那些工人又是發年終獎、又是發年貨、還放年假什麼的,這太子的這些產業,恐怕一年都要賺幾百萬兩銀子。”

朱鳳頓時就感嘆起來,自己這紡織廠、水泥廠都如此賺錢了,太子的紡織廠和水泥廠肯定就更賺錢了,估計著太子今年至少都賺了幾百萬兩銀子。

“幾百萬兩銀子都不止!”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聽說太子密雲的鋼鐵廠每天都可以賺幾萬兩銀子,一爐、一爐的鋼鐵出來,都是銀子。”

“明年,我們也要去辦鋼鐵廠,用那種新式的高爐鍊鋼。”

張倫一聽,頓時就笑著說道。

“有那麼賺錢嗎?”

“這每天都可以賺幾萬兩銀子?”

徐光祚一聽,也是傻眼了,一天幾萬兩銀子,即便是他們這些國公世子都無比的心動。

“不會錯的,我都已經打聽清楚了。”

“而且我爺爺南下的時候,太子都親口承諾了,以後會帶著我們幾家發財。”

張倫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我父親南下時也說過此事。”

“太子爺確實是親口說過,明年我們也是跟著去辦鋼鐵廠,太子爺答應的事情想必是不會反悔的。”

朱鳳也是跟著說道,朱輔去南方整頓水師,也是已經寫信回來詢問麾下產業的情況,也提到了此事。

“嗯,如果這個鋼鐵廠真的那麼賺錢的話,那以後可就不得了。”

徐光祚點點頭,想到以後每天可以賺幾萬兩銀子,這人都激動起來。

“太子殿下說了,只要我們以後緊跟太子殿下,以後賺錢的買賣絕對不會少了我們幾家。”

“現在來看,只要跟著太子去辦產業,這銀子就跟流水一樣的湧進來,相比之下,以前我們靠著那點田產、店租什麼的,一年根本就收不到幾個銀子。”

“以後太子還準備開海,去海外經商,到時候就更賺錢了,這絲綢、瓷器運到極西之地都可以和黃金等價。”

“我們當然是永遠跟著大明的天子,永遠忠於大明的天子了。”

“聽說太子給麾下的產業又是發年終獎、又是放年假的,我們要不要跟著學一學?”

“依我看啊,可以跟著學一學,這一年到尾的,也該給工人們放幾天假休息下,不過這個年終獎意思下就行了,再給大家發點東西過年,我們可沒有太子殿下財大氣粗。”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對,對,就這樣!”

.....

京城內閣首輔劉健的府邸內,劉健的書房裡面,劉傑正在向自己父親彙報自己家紡織廠、水泥廠的年終盤點情況。

“爹,沒想到這紡織廠和水泥廠竟然非常的賺錢,盤點下來,今年紡織廠賺了五十多萬兩銀子,水泥廠才兩個月的時間,也是賺了五萬兩銀子了。”

劉健有三個兒子,前面兩個兒子都早夭,唯獨三子劉傑現在還活著,但劉傑在科舉考試上毫無天賦,經營起工廠來倒是辦的紅紅火火、有聲有色的。

劉家的紡織廠規模大,效益不錯,算下來今年竟然賺了五十多萬兩銀子。

“賺了五十多萬兩銀子?”

劉健一聽,頓時就微微一愣,原本也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去找個事情做,一直都說效益不錯,但具體賺了多少錢,他也是不知道的。

沒想到這年終盤點一下,竟然說賺了五十多萬兩銀子,這都讓他傻眼了。

他當內閣首輔,辛辛苦苦多年,做官一輩子,這下面官員的孝敬、冰敬、炭敬什麼的也是沒少收,但多年下來,積攢下來的銀子也不過三十多萬兩而已。

這劉傑跟風辦個工廠,竟然一年賺了五十多萬兩銀子,這讓他都不敢相信了。

“對,經過再三的盤點,確實是賺了五十多萬銀子。”

“明年我打算將規模再擴大一倍,到時候一年賺百萬兩銀子都不是問題。”

“另外水泥廠效益也是很不錯,明年再擴大規模,一年賺幾十萬兩銀子也不是問題。”

“還有聽說太子的鋼鐵廠很賺錢,採用新式的高爐鍊鋼非常高效,明年我也打算跟著辦個鋼鐵廠來。”

劉傑鄭重的點點頭,然後和劉健規劃起明年的計劃來。

劉健忍不住仔細的看看自己的這個小兒子,以前總覺得他不學無術,沒什麼出息,沒想到在方面竟然很有天賦。

當然真正讓劉健意外的是這個紡織廠、水泥廠什麼的,竟然如此的賺錢。

“看來以後是要少收點下面人的蕭敬了,免得被牽連進來。”

劉健心裡面思索著,現在自己家有賺錢的產業了,自己收的那點銀子時候好像就不算什麼了,反倒是容易讓自己惹一身騷。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找個時間,我去工廠裡面看看。”

同時劉健也是對劉傑吩咐起來,準備去自己家的工廠好好的看一看。

.....

內閣大臣謝遷的家中。

“今年我們家的紡織廠賺了四十多萬兩銀子?”

謝遷聽到自己兒子謝正彙報自家紡織廠的情況,也是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一個小小的紡織廠而已,一年賺了四十多萬兩銀子?

“沒有錯,經過了再三的盤點,而且這還是在京城這邊的紡織廠,我們家在浙江這邊的紡織廠還沒有訊息過來。”

“按照規模來算的話,只會比京城的工廠更賺錢,算下來的話,今年我們家單單是紡織廠就賺了上百萬兩銀子!”

謝正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真是讓人想不到啊,這小小的工廠,佔地不需要多少,也就是一些機器而已,竟然如此的賺錢,實在是想不到、想不到啊。”

謝遷聽完,也是連連搖頭,有些不敢相信。

儘管謝家是浙江餘姚的大戶人家,家裡面也是很有錢的,家有良田萬頃、家財萬貫,但一年賺上百萬兩銀子的事情,也是讓他非常的吃驚。

貌似一直以來,也只有那些販鹽的鹽商、走私的晉商、出海的海商才能夠如此的賺錢,普通的士紳,靠著一點土地、買賣什麼的,根本就不可能說一年賺上百萬兩銀子。

尤其是現在,白銀還沒有大規模流入大明的情況下,這銀子還是非常值錢的。

“父親,這主要是還是靠機器,機器的紡織速度非常快,效率極高,所以才能夠如此賺錢。”

“明年我打算再擴大規模,另外再辦跟著太子辦鋼鐵廠,去天津這邊購置一些捕魚船什麼的。”

謝正也是講起明年的規劃來,今年賺大錢了,也是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這種依靠工業化快速積累財富的速度,遠遠要比以前靠著收佃租、做點買賣來錢快的多。

工廠裡面的機器轉動來,紡織機的飛梭不斷轉動,銀子就如同流水一般滾滾的而來,這速度可比一年收一次的佃租來錢快太多、太多了。

任何人只要嘗到了這個甜頭,從此以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再也看不上收佃租的那點收益了。

花十萬兩銀子買幾萬畝田,一年下來收的都是糧食,值不了幾個錢,但用來辦工廠的話,這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布匹,那可都是銀子。

現在布匹非常的好賣,是紡織業的黃金期,只要有機器辦起工廠來都不會虧本,都是非常賺錢的。

現在大明朝中的這權貴、大臣,他們這些初代資本家也算是嘗到了甜頭,一個個都在計劃著明年擴大產能,賺更多銀子的事情。

卻是不知道一旦辦廠的人多了,到時候原材料吃緊、漲價,產品滯銷的時候,苦日子就來了。

不過那也是朱厚照所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