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1章,文官們的束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1章,文官們的束縛

京城太和殿內。

“神機1師的將士已經到了山西,再過幾天就可以到京城了。”

“這犒賞之事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拿出一個章程出來?”

“你們不是說要確認這功勞是否屬實嗎?”

“兩萬顆韃子的人頭都擺在哪裡呢,大家不都看到了嗎?”

弘治皇帝掃視群臣,他變得越來越霸氣了,已經看不到以前那種軟弱的樣子了,縱然是面對群情激憤的大臣,他都能夠強硬無比,不僅僅不退步,而且還要得寸進尺。

“陛下,神機1師未經兵部私自調離駐地,且神機1師並未在我大明兵部的名冊之上,縱然有功,也不能賞賜。”

“否則以後我大明其它的軍隊豈不是會紛紛消費神機1師,隨意調動,擅自行動,這國本動搖、國將不國、社稷動盪、生靈塗炭。”

有大臣一聽,也是立即站出來反對,始終揪著神機1師沒有經過兵部同意就調動,太子沒有經過兵部同意就編練神機1師這件事情不放。

“神機1師是朕同意太子編練的,也是朕授權去邊境抗敵的。”

“這奉旨行事,什麼叫擅自行動,什麼叫隨意行動?”

弘治皇帝冷笑道:“更何況現在,兵部已經不具有調兵遣將之權,以後兵事由五軍都督府負責,不需要經過兵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者說了,這斬殺兩萬賊寇,今年賊寇不敢南下,邊軍軍民可以好好的過個大年,這怎麼就是國本動搖,社稷動盪了?”

“難道非要說韃子在邊關地區燒殺搶掠、百姓水深火熱才是國泰民安嗎?”

弘治皇帝的聲音迴盪在太和殿內,讓在場的文官們一個個臉色變得陰沉起來,至於朝中的武將勳貴們一個個都是滿臉笑容。

弘治皇帝總算是想起他們這些武將勳貴來了,將兵權收歸五軍都督府,這以後更加倚重他們這些武將勳貴,他們也總算是可以在這朝堂上出出聲了,不至於處處被這些文官們給死死地壓制著。

“陛下,調兵遣將經過兵部這是祖制,萬萬不可改啊!”

“是啊,陛下,祖制一動,社稷動盪,風雨飄搖、民不聊生啊?”

“陛下,臣死諫,還請陛下收回旨意!”

一個又一個大臣紛紛站出來,有的一本正經,有的哭天搶地,有的拼死拼活的樣子,一個比一個能演,一個比一個會演。

“哼!”

“祖制,那條祖制說天子調兵要經過你們同意了?”

“還有這和社稷動盪、民不聊生有什麼關係?”

弘治皇帝冷哼一聲說道,對於這些大臣是越來越不滿了。

太子說的不錯,這些人只不過是天子治理國家的工具罷了,但是現在,這工具開始噬主了,不僅僅要控制主人,而且還拼了命的吸食百姓的血液,讓大明變得積貧積弱。

天子、朝廷和百姓都非常的窮,唯獨他們這些士紳、商人、大家族一個比一個富,猶如大明身上的寄生蟲一般,一個個膘肥體壯還不滿足,還要將大明帶向深淵。

自己現在只是要收回軍權而已,這工具就開始拼了命的反噬了,不聽話,不好用了,不順手了。

還說什麼民不聊生、社稷動盪的話來恐嚇自己,還以為自己是以前那個眼睛瞎、耳朵聾的泥塑木雕皇帝啊。

“關於神機1師犒賞的事情必須這兩天拿出章程來,否則朕就自己下旨了。”

弘治皇帝霸氣的說道。

“陛下,自古窮兵黷武、好戰必亡啊!”

“還請陛下收回編練新軍的旨意!”

“是啊,陛下,我大明國庫本就空虛,入不敷出,再編練新軍,而且這新軍耗費頗具,朝廷根本就無力支撐啊!”

“陛下,軍事學院切不可開啊!”

大臣們一個個急了,頓時又開始苦口婆心的勸說起弘治皇帝來。

犒賞神機1師不是什麼大事,自古以來有功者賞,這是歷朝歷代的規矩了,尤其還是立下的軍功,這就更加的過硬了。

大明朝在這方面也是必須要賞賜的,只要天子能夠答應群臣的條件、向群臣妥協,賞賜神機1師完全沒有問題,大大的賞賜都是可以的。

現在大家最怕的是什麼?

一個是天子要收回軍權,以後可能會倒向武將勳貴集團,讓他們這些文官集團不受重視,其次就是怕天子好戰。

這以後倚重武將勳貴集團,再加上這次又打了勝仗,天子以後好戰,可能會不斷的對外用兵,這對於大明朝廷來說負擔更重,而且會讓更多的武將冒頭成為新的勳貴。

更可怕的是還要成立這個軍事學院。

一直以來文官為什麼可以慢慢的壓倒武將勳貴,那是因為有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讓文官集團始終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的屹立在朝堂上。

但是武將勳貴集團就不一樣了,除了開國的時候有大量的武將勳貴集團之外,等到和平了,朝廷不對外用兵了,這些武將勳貴就逐漸的荒廢下來,而且沒有新鮮的血液不斷的頂替老的血液,長久下來,自然而然也就都不過文官集團了。

可是現在,一旦開設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和天津海軍學院,用文官的方式來對付文官,用魔法來對付魔法。

這學院可以源源不斷的培育出大量的軍事人才,而且這上過學的軍事人才可比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粗鄙猛將要更厲害的多,以後想要鬥贏他們來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同樣不斷的有新鮮的血液注入軍隊,這大明的武將勳貴就會和朝中的文臣一樣了,可以源源不斷的湧現出新的人才出來。

這才是文官們最怕的地方,最怕武將勳貴集團也和他們一樣,有成熟的培養體系,有軍事學院系統的學習和成長。

“編練新軍、開設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的事情一定,費用也不用國庫這邊出,由朕的內帑來出,你們就不需要操心了。”

弘治皇帝才不會理會他們,現在他更相信自己的兒子。

因為如同朱厚照所說的,大明這個公司倒下了,老朱家的人沒有什麼好果子吃,這大明的百姓沒有什麼好果子吃,唯獨這些士紳、文官、儒家的人他們沒有什麼影響,他們還可以繼續換一個主子,繼續過舒舒服服的日子。

所以大明天子真正的利益階層從來都不是這些士紳、士大夫階層,而是和最底層的百姓一個階層,與他們的命運休慼與共。

自己要做的事情只要對得起這大明的百姓就可以了,始終圍繞著這一點來做事就不會迷茫,也不會不知所措,更不會受這些文官們的影響了。

現在大明內憂外患,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如果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等待大明的只有溫水煮青蛙,慢慢的走向滑坡,走向死亡,走向毀滅。

“陛下,萬萬不可啊!”

“是啊,陛下,自古謀朝篡位者多是武將勳貴和外戚,陛下如此的器重武將勳貴集團,恐將給大明招來巨大的禍患啊!”

“陛下,韃子也好、女真,倭寇、海盜也罷,這不過是癬疥之疾,不足為慮,然一旦讓武人得勢,到時候可就有改天換地之危啊!”

“.....”

一個又一個大臣再次紛紛站立出來,也都是盯著以往歷朝歷代武將、勳貴、外戚改朝換代的事情不放。

這也是一直以來歷朝歷代君主們更器重文官的原因之一。

打天下時需要武將勳貴,這治天下了還是要倚重這些文官,又要防備武將勳貴們謀朝篡位,故而一直以來,總體的局勢就是文官們的權勢越來越大,到了大明朝的時候,已經完全的徹底的將武將勳貴集團給打死了。

至於外戚,大明朝的外戚就更不算什麼了,頂多也就是壽寧侯、建昌伯這樣的囂張跋扈一些,至於說改朝換代的話,根本就不可能了。

但對於現在的大明朝來說,那是國難思良將!

韃靼人、女真人、倭寇、海盜、西南的土司,還有大明境內各地多如牛毛的山賊、土匪等等,這些都需要大明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蕩平。

否則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的話,大明將慢慢的被毫光所有的國運,最終養寇為患,自食惡果,再過上幾十年的時間,等到小冰河期完全到來的時候。

農民起義連綿不絕、真正內憂外患的時候,大明朝就根本沒救了,那時候才是真的回天乏術了。

現在的大明朝還是有救的,即便是這些文官集團也還沒有到黨派橫行、黨爭不斷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官員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大明更好,只是治國的理念上,他們始終堅持著自己儒家文官的那一套東西。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此事已定,無需再議!”

“這馬上要過年了,聽說京城外面的工廠都在放年假,朕覺得諸位大臣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也很累、也很辛苦。”

“這以後也是應該放年假的什麼的,過年期間放假10天,從二十七開始到正月初七,大年初一大家也不用給朕拜年了,大家自己在家陪陪父母、盡盡孝,享受下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退朝!”

弘治皇帝看看群臣,決定給大家放個年假,讓大家分開一段時間,彼此冷靜一下,免得天天上朝都是這些破事。

一天天什麼正事都不做,就是死犟著要跟自己作對。

犒賞神機1師他們反對、收回兵權他們反對、編練新軍、開始軍事學院他們反對,自己就好像是他們手中的傀儡一般。

除了按照他們的意思去做事不會遭到他們的反對之外,自己做任何的事情在他們眼中都是出格的,都是要遭到強烈反對的,無形之中的這些束縛,讓弘治皇帝深深的體會到了朱厚照所說的限制皇權。

沒錯,這些大臣們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限制皇權,處處盯著皇帝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任何不符合他們心中木偶天子的地方都會遭到這些大臣們的上書勸說。

什麼天子坐要坐的筆直,這樣才有天子的威儀,什麼天子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宣宗這樣的有為帝王只是喜歡玩蛐蛐就被黑的半死。

至於這些大明們自己喜歡逛妓院、喝花酒、喜歡納小妾、喜歡養小鳥什麼的等等,這些愛好就無關緊要了,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理的。

其實天子玩下蛐蛐真的很重要嗎?

一點都不重要,玩蛐蛐並不影響什麼,只是這些文官們想要借題發揮,以此來限制天子,增加自己的影響了罷了。

是人都會有自己的喜好,也會有自己休閒的方式,有人喜好看看花花草草,有人喜歡看戲什麼的,本身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放在天子身上,這些文官們就會死命的去攻訐,死命的拿來做文章,如此才顯得自己是正直大臣,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什麼的。

這還僅僅只是一方面,總是在無形之中,這些大臣們總是透過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限制皇權,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將天子變成泥塑木雕的皇帝,變成垂拱而治的天子。

這樣才是他們最喜歡的天子,最理想的天子,大權掌握在他們這些正直的文官們手中,這大明上下的利益都任由他們隨意的吃飽喝足,卻是很少有大臣能夠真正的說為了大明、為了大明的百姓而著想的。

韃子喜歡劫掠不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去搶就是了,搶夠了自然就回去了;倭寇也不足為慮,不過是東南沿海一代騷擾罷了,大不了讓沿海的百姓不下海、不要生活就是了,反正也影響不到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朝中大臣。

至於這大明的公司倒閉了對他們影響也不大,他們可以立即跪倒新主子的腳下去,穿上新的官府,還不是一樣可以繼續過好日子。

反正幾千年來孔家的人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也都是有樣學樣罷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群臣看著弘治皇帝離開,絲毫沒有放年假的喜悅,天子連大年初一拜年的活動都取消了,這是要離他們這些正直之臣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