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長蘆鹽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4章,長蘆鹽場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天津北邊沿海的灘塗地這裡,伴隨著冬天的到來,寒風呼嘯、海風肆虐,海邊這邊的人就更少了,家家戶戶幾乎都躲在家裡面,在熬冬,期待著寒冷的冬天早點過去。

然而此時此刻,在長蘆鹽場的幾大鹽田這裡能夠看到大量的人在忙碌著。

這些人忙著在海邊修建鹽田,將原本的灘塗地改造成一塊塊方方正正、星羅棋佈的鹽田。

朱厚照、楊廷和、王華、劉忠和負責長蘆鹽場的管事鄧豐年來到鹽田這裡。

朱厚照看著眼前這些灘塗地,這些海邊的鹽鹼地、灘塗地根本就是沒人要的土地,去年的時候朱厚照就已經開始在這裡了佈局了,讓楊逢秋在渤海灣大肆的買地,不僅僅買下了半個天津,更是將渤海邊的這些鹽鹼地、灘塗地都給買下來了。

普通上好的田地要幾兩銀子一畝地,而這些鹽鹼地和灘塗地十畝地都不需要一兩銀子,當初買地的時候,還讓本地的這些士紳、地主們好一頓嘲笑,覺得是傻子才會去買這些鹽鹼地、灘塗地。

鹽鹼地和灘塗地既不能種糧食又沒辦法養育,除了能夠挖一些殺蟲、蟶子、螃蟹之外就沒有任何的作用了,即便是海邊人都嫌棄這些土地,很多甚至於不需要買,因為這些地根本就是無主的土地。

買下了這些鹽鹼地、灘塗地,朱厚照也並沒有急著去曬鹽,而是先僱傭了大量的人手對這些鹽鹼地和灘塗地進行改制,將這些鹽鹼地、灘塗地改造成鹽田,同時也是讓鄧豐年這邊去摸索曬鹽法。

當然了,朱厚照之所以沒有急著去搞鹽出來,主要也是擔心一下子出動鹽商集團的利益而遭到強烈的反對和打壓。

當時自己還沒有幹出什麼成績出來,弘治皇帝也還沒有完全的聽自己,當時他更相信的還是那些文臣。

一旦自己弄出了曬鹽法能夠大規模、高效的產鹽,觸動了鹽商集團的利益,這些文官們向弘治皇帝上書,弘治皇帝腦袋一昏,最終便宜的還是那些鹽商集團了。

不要覺得這不可能,被忽悠瘸了的弘治皇帝是幹得出這樣的事情來,太過於信任那些文官了,而自己又沒有主見,沒有想法和遠見。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弘治皇帝也看清楚了這些文官的真面目,更相信自己這個兒子的話,也是全力的支援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現在將這個曬鹽法弄出來,將長蘆鹽場給辦起來是沒有什麼太多的後顧之憂,頂多也就是遭到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遭到鹽商集團的反對。

但這種反對對於自己來說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不痛不癢,自己是大明的太子,可不怕這些人的反對,只要弘治皇帝支援自己就足夠了。

而且曬鹽法一出,這鹽的產量可以飆升,鹽的價格可以大大地降低,還可以打擊鹽商集團,大家靠鹽起家的徽商、江南士紳集團。

這對於平衡朝局也是非常重要的,還可以將鹽的利益從這些鹽商集團的手中慢慢的轉移到自己的手中來。

只有自己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財富才可以更好的去治理大明,更好的去影響大明,而不是像現在弘治皇帝這般窩囊,國庫空虛之下,什麼事情都幹不成。

“殿下,這鹽場為何如此的奇怪?”

“為什麼看不到灶戶?”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劉忠看著眼前的鹽田,再看看旁邊一棟棟鋼筋水泥修建起來的房屋,這和他以前所看過的鹽場有著巨大的區別。

大明現在的鹽場都是依靠灶戶煮鹽來獲得鹽,故而鹽場這裡那是有一臺臺灶臺日夜不停的煮鹽,灶戶們累死累活的吃不飽穿不暖,世代都是鹽場裡面的奴隸。

最終卻是便宜了管鹽的各級官員、官吏以及養肥了那些鹽商,甚至於可以說整個大明的統治階層都從現在大明的鹽政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弘治皇帝時常大規模的賞賜鹽引給權貴大臣,將鹽引當成了金銀去用,完全不顧鹽引濫發逐漸導致鹽政崩壞的事實。

朝中的權貴、大臣們也是往往會想方設法的弄到廉價的鹽引來,然後轉手賣給商人也好,自己命人販鹽也罷,總之過手就可以大賺一筆。

甚至於連地方的那些王爺,一個個也都從中大賺特賺,有的王爺壟斷一地的鹽買賣,低買高賣,老百姓沒辦法之下也只能夠忍受高價的鹽。

整個大明的統治階層都在向鹽場吸血,而鹽場則是不斷的壓榨之下灶戶,讓他們拼了命日夜不停的煮鹽、熬鹽,很多的灶戶眼睛都被燻瞎了,世代都被殘酷的剝削,成為了大明真正最底層、最悲催的存在。

灶戶、疍戶、馬戶、軍戶、樂戶、丐戶等等,都是這個時代大明最悲慘的人,時代都被戶籍制度所深深的束縛,從出生那天起就是賤籍。

可以說這個制度禍害無窮,戶籍制度不僅僅禍害了大明的百姓,讓整個大明朝縱然是在仁宣之治的時候都有大量的農民起義。

同時戶籍制度也是害死了大明朝皇室子孫,太醫院的太醫們時代都是太醫,這醫術嘛是一代不如一代,不知道醫死了多少老朱家的子孫。

從這一點來說,朱元璋制定這些戶籍制度的時候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當然看不到灶戶了,因為在這裡是沒有低賤的灶戶,所有在這裡工作的人都是鹽場的員工,他們每月零工錢,按時上工下工,不想在鹽場做事了隨時都可以走人。”

朱厚照笑了笑說道。

“殿下,這沒有灶戶,這鹽場怎麼產鹽?”

王華、劉忠、楊廷和一聽,頓時就好奇的問道。

“當然是曬鹽了,看到這些鹽田沒有,等漲潮的時候,開啟堤壩的缺口來,海水就會進入鹽田,然後鹽田這裡依靠風吹日曬就可以將海水裡面的鹽給曬出來了。”

朱厚照笑著介紹其曬鹽法來。

曬鹽就是將海水曬成鹽的過程。

曬鹽時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步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還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曬鹽一般要經過建灘、整灘、納潮、制滷、測滷、結晶和撈鹽歸坨七套工序。

建灘是指在平坦的沿海荒灘上,按一定的灘池數建造,池埂一般高約半尺,建成一個個方形池,面積從上到下每個方池邊長一般為八步(每步五尺),灘池由上而下逐個挖低,落差一般為3寸,上下池之間開有池門,用以向下流水。

底池下築坨臺,俗稱鹽坨,以備儲鹽,灘池周圍挖二面或三面大溝,俗稱鹽溝,以備納潮儲水,向海一面的溝堤,開一水門,設閘以備啟閉,其外再開一潮溝,直通於海,用以引潮入溝,備鹽溝納潮用。

鹽灘建成後,還要整灘,將池內泥土挖松,晾乾,再放入海水泡稀,鹽工赤腳在池內將池踩勻,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後將池內海水排出晾乾,用石墩壓實壓平。

灘池周圍的大鹽溝挖成後,漲潮時即可開水閘納潮引海水到鹽池曬鹽。

“這曬鹽呢有很多的好處,一個是不用耗費柴火去燒煮,另外一個優點就是產量大,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它比傳統的煮鹽要更加高效、更加快速,產量更大的多。”

“當然這曬出來的鹽還是粗鹽,質量很一般,所以一般還需要再經過過濾雜質、點滷的過程,儘可能的將雜質祛除之後就可以得到上好的食鹽了。”

朱厚照很是自信的介紹起這個曬鹽法來。

事實上曬鹽法在宋朝的時候就有,只是一直以來技術都不成熟,所以沒辦法得到推廣,鹽場這邊一直也都還是用煮鹽的辦法來獲取鹽。

歷史上一直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曬鹽的技術才逐漸的摸索成熟,開始大規模的普及開來,逐漸的取代了傳統的煮鹽法,成為了最主要的獲取海鹽的辦法。

“殿下,這曬鹽要曬到什麼時候才可以曬出鹽來啊?”

聽著朱厚照的介紹,再看看眼前的鹽田,劉忠微微傻眼,還可以這樣製鹽?

如果真的可以這樣的話,那以後這鹽鹼地、灘塗地都會成為寶貝疙瘩啊,那些鹽商、權貴們豈不是會將這鹽鹼地、灘塗地都給佔光了。

“哈哈,有太陽的話,不需要太久就可以曬出來鹽來的,別看現在是冬天,它一樣可以出鹽,要是到夏天的時候,這產量還會大幅度的提高。”

朱厚照笑著說道,顯得非常自信。

“殿下,這鹽關係重大,到時候訊息傳回京城的話,恐怕朝中的大臣必然向陛下大肆的彈劾殿下了,肯定會說陛下與民爭利了。”

楊廷和看著眼前的鹽田,眉頭緊皺,他很清楚的知道鹽關係重大,關係的利益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便是太子殿下插手其中,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作者題外話】:三章奉上,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