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7章,全面開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7章,全面開海

弘治皇帝看看周圍的普通百姓,再聽一聽他們所說的話。

到了此時此刻他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明白了老百姓的艱難,正如朱厚照所說,普通的百姓所求不過一日三餐,片瓦遮身,有禦寒的衣物,除此之外要求的很少、很少。

然而就是如此簡單的要求往往都無法實現,辛苦勞作一年都難得幾頓飽餐,冬天的時候全家都要忍飢挨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看這些老百姓,大多數都非常的瘦弱,反觀朝中的這些大臣,大腹便便者眾多,肥頭大耳者不在少數。

大臣們位居廟堂之高,當然是不用為吃食煩惱,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一句得罪龍王爺就要禁止捕魚,反正他們吃不吃海魚是無所謂的,也影響不到他們的收入地位。

可是對於大明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有沒有海魚的影響就非常的巨大。

就如同眼下,饑荒其實並沒有完全的過去,要等到今年的新糧上市的時候饑荒才算是過去了,這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如果不是天津這邊有源源不斷的便宜海魚販賣到京津各地去,現在的糧價能夠穩住嗎?

毫無疑問肯定是無法穩住的,大明的這些糧商,一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只要有可能他們恨不得將糧食當金子去賣的。

正是有天津這邊每天捕撈上百萬斤的海魚,廉價的海魚肉衝擊市場,讓大明的百姓能夠填飽肚子,這些奸商們才沒辦法去抬高糧價。

還有眼前的鯨魚,捕一頭鯨魚相當於上千頭肥豬、上百頭牛,足以讓幾萬人飽飽吃上一頓,還可以養活大量的捕鯨人,這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結果一句得罪龍王爺就要禁止。

想到這裡,弘治皇帝微微眯眼睛,接著又迅速的思索起來,這些人難道就真的不知道海洋捕撈業對大明的重要性?

很顯然不是,謝遷他們這些人一樣知道,一樣也是可以看到海洋捕撈業對大明的重要性,只要在整個大明推廣開來,足以養活上千萬大明人,還可以帶動幾十萬、上百萬人的就業,有維持生計的工作。

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他們很清楚這一點。

但為什麼要反對呢?

“海商集團!”

弘治皇帝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想到了朱厚照寫信給自己提到海商集團。

東南沿海地區的海商集團,依靠走私貿易,對外的海洋貿易,賺取了極其龐大的利潤,然後再用這些利潤來大辦私塾和教育,培養自己的族人考科舉、透過聯姻、資助同鄉等來向著朝廷滲透。

如今看來,這些海商集團已經開始成氣候了,朝堂之上為他們說話的人很多,連謝遷這樣的閣老都能夠睜著眼睛說瞎話。

“還有徽商、鹽商~”

想到這裡,弘治皇帝眉毛微微皺起。

江南這邊的徽商、鹽商、海商勢力極其的強大,江南出身的官員幾乎都成為了這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了,彼此之間早已經盤根錯節,休慼與共了。

“當年就不該改了開中法!”

很快弘治皇帝就想到了開中法,當年在戶部尚書葉淇的主導下,自己改了開中法,將納糧開中改為了納銀開中,這讓江南地區的徽商和鹽商集團迅速的發展壯大,實力膨脹極其的迅速。

“還好,現在改變還來得及,如果真的再過上幾十年的時間,恐怕到時候就真的會拿這些徽商、鹽商、海商們沒有什麼辦法了。”

“利國利民的政策朝中的這些大臣本應該大力支持的,他們應該站在全大明的角度來考慮政策和制度。”

“但是現在正如照兒所說,一個個都已經成為了少數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了,徽商、鹽商、海商。”

“也好,這一次想必你們肯定會借長蘆鹽場的事情發難,正好將江南這邊給好好的收拾一頓,狠狠的,整飭一番江南的這些徽商、鹽商和海商,還有打擊一番江南出身的這些官員,讓他們明白,他們到底該忠於誰!”

弘治皇帝的內心之中已經起了殺意,濃濃的殺意。

他當皇帝十六年了,還從未像今天這般想要大開殺戒。

劉健、李東陽似乎感覺到了弘治皇帝的變化,忍不住微微看過去,頓時就心驚肉跳起來,眼前的弘治皇帝大變樣子了,不再是以前性格軟弱、好忽悠的傻天子了。

“諸位!”

弘治皇帝開口了,頓時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齊刷刷的看向弘治皇帝,靜靜的等待著弘治皇帝開金口。

“海洋捕撈利國利民,朝廷斷然是不會廢除的,並且接下來,我大明將逐步的開放更多港口、口岸,允許百姓下海捕魚、允許出海經商,讓沿海的百姓能夠靠海吃海,也讓我們大明的百姓能夠從海洋之中獲得更多的食物和財富!”

弘治皇帝的話一落下,也是讓劉健、李東陽、謝遷等群臣頓時就臉色微微一變,尤其是以謝遷為代表的江南籍官員,一個個更是臉色難看。

弘治皇帝當著文武百官以及成千上萬百姓的面,親口承諾會逐漸開放海禁,允許下海捕魚、允許出海經商,讓沿海百姓可以靠海吃海。

這意味著這個政策一定是會貫徹執行下去的,只要天子推行下去,再加上現在民意如此,朝中也有大量的官員支援,這個政策就不可能會廢掉。

這意味著開海禁已經成為了必然,誰也無法阻止。

海禁一旦開了,海商集團就不再具有壟斷對外貿易的優勢了,海貿的龐大利潤很快就會吸引無數人爭相加入,到時候海商集團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只能夠去賺點辛苦錢了。

其實捕魚不捕魚不是關鍵,真正重要的就是海貿了。

但開海捕魚必然會導致開海經商,所以他們才要反對開海捕魚,只是現在看來,開海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了。

“陛下聖明!”

身邊的大臣們一聽,也是紛紛齊聲的喊道。

還是有很多的官員是正直的,是願意為大明考慮,願意為大明的百姓說話,謀福祉的,並且在弘治朝,這樣的官員是很多的。

即便是江南籍貫出身的官員,其中也一樣有大量正直之臣,有為國為民、忠君愛國的大臣,開海利國利民,當然是要支援的。

“陛下聖明!”

周圍的老百姓一看,頓時也是跟著紛紛的跪下來高呼聖明。

同時一個個也是激動起來,接下來整個大明逐步的開放海禁,開放對外的貿易,那大有可為了。

尤其是去過天津這邊,看過拖網捕魚的人很清楚拖網捕魚的巨大優勢和產量,到時候推廣到大明各地去。

南方這邊也是有著巨大的市場,江南地區、浙江、福建、兩廣地區等等,這些地方統統都是可以捕魚的。

以現在的市場行情來看的話,捕魚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只要購買一艘捕魚船,很快就可以發家致富了。

“大家都起來吧。”

弘治皇帝笑著說道。

接著也是饒有興趣的圍繞著鯨魚轉了一圈,說道:“這捕一頭鯨魚就相當於是上千頭肥豬,上百頭大牛,這捕鯨可是了不得啊。”

“我大明有萬里海疆,從遼東到瓊州、廣西,這開放海禁之後,每年捕撈到幾百頭這樣的大鯨魚也是了不得咯,算下來都夠幾百萬人飽飽吃上一頓了。”

“父皇聖明!”

“這鯨魚啊,它全身都是寶,這鯨魚皮可以用來做靴子,非常的保暖又防水,這鯨油可以用來照明,明亮又持久而且還無色無味無煙。”

朱厚照也是連忙給自己父皇拍馬屁。

其實今天這個劇本也是朱厚照和弘治皇帝事先就安排好的。

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了開海,為了開大明的海禁。

現在僅僅只是開一個天津顯然是不行的,大明海疆萬里,只是一個天津顯然是不行的,如果是在朝堂上議事的話,想要開更多的港口很難、很難。

當初開一個天津都是強行開的,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並且到現在天津港其實也都沒有繁榮起來,只是在渤海之中捕魚而已。

所以今年,弘治十六年必須要初步的開海,朱厚照都已經和弘治皇帝商量好了,接下來要在山東的青島、江南的淞滬、福建的泉州、廣東的廣州開海,將這幾個港口開放為對外貿易的地方。

所有但對外的進出口貿易都要經過這幾個地方,設定海關,徵收進出口關稅,同時在整個大明的範圍內開放海洋捕撈,允許大明百姓下海捕魚,同時允許大明民間建立造船廠造船。

這樣做的好處有幾個,一個是開海禁打破海商集團的壟斷,將利益從他們的手中轉移到全大明的手中。

其次就是徵收海關關稅,充實大明國庫,解決大明財政問題,並且接下來開徵商稅做鋪墊和準備。

海關關稅都徵收了,再徵收商稅的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大家也都可以接受,只要有足夠的利潤,交點稅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尤其是當不交稅就要掉腦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