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9章,我這是為民謀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9章,我這是為民謀利

翌日早朝,百官進了太和殿的時候才發現太子朱厚照竟然非常難得的來上早朝了。

儘管太子還很年幼,但作為弘治皇帝唯一的兒子,同時又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大明帝國的繼承人,他是可以上朝的。

當然畢竟還小,上不上朝全看他的心情了,心情好就來上朝聽一聽大臣們講廢話,心情不好直接在太子府睡懶覺也沒人可以管。

不過今年朱厚照來上早朝了,因為昨天晚上錦衣衛探子向弘治皇帝這邊彙報了一個重要的事情,朝中江南籍貫的官員昨晚大聚會,似乎好像在商量著什麼事情。

故而昨晚上弘治皇帝和朱厚照父子兩個也是關起門來商量了許久,用腳指頭也能夠猜到這些人在商量什麼事情了。

一件事肯定是開海的事情,他們還會想辦法阻止開海,即便是這事情已經成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他們也會想辦法去阻止,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海貿的利潤丟失的。

第二件事情肯定是就長蘆鹽場的事情了。

自己所創辦的長蘆鹽場嚴重的損害了鹽商集團的利益,而鹽商是徽商的主要勢力,也是江南士紳集團的經濟基礎,關係重大,牽連太大了。

他們昨晚密謀,今天肯定是會向弘治皇帝發難的,朱厚照也是很想提前過來感受下群情激憤、波濤洶湧的感覺。

謝遷、吳寬、周宣、熊翀等人看看處在最前面的太子朱厚照,忍不住微微皺眉,這太子竟然來上朝了,還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小黃門扯開嗓子宣佈新一天早朝的開始。

話音剛剛落下,立即就有很多的大臣站出來,當然了,這站出來的肯定都是小弟了,品級不高,多是翰林院的翰林、六科給事中、御史言官之類的。

用這些人來發難是最合適的,一方面這些人是清流、有風言奏事的權力,另外一方面也無關緊要,很難牽連到背後的這些大佬們。

歷史上明末的黨爭基本上都是如此,靠著御史言官、清流什麼的來攻擊敵對勢力的大佬,將對方給扳倒了,再將自己一方的人給弄上去。

“陛下,臣有事啟奏!”

“海禁是我大明之祖制,從太祖皇帝開始都實行海禁,嚴厲禁止私人出海,私自捕魚,此乃國本,陛下開海禁就是動搖國本和祖制,這必然會導致本末倒置、國本動搖,國將不國啊!”

“陛下,海禁一開,人心思變,到時候大量的百姓出海捕魚、經商,土地無人耕種,人口流逝,而且沿海地區倭寇、海盜肆虐,到時候必然會讓海盜、倭寇更加的猖獗,荼毒沿海百姓啊!”

“陛下,海禁萬萬不可開啊!”

“拖網捕魚太過於傷天害理、鯨魚乃海中神物,大肆捕殺的話必定會觸動海中龍王,龍王一怒,我大明以後必將風雨飄搖啊!”

一個又一個大臣不斷的炸出來,開始向弘治皇帝開炮。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盯著海禁的事情不放,明明昨天弘治皇帝已經定下來的時候,到了今天,他們又開始炮轟了,又是祖制、又是國本的,還扯上海盜、倭寇,龍王,同時也是對弘治皇帝恐嚇起來。

什麼國本動搖、社稷動盪、風雨飄搖等等,換成以前的話,弘治皇帝絕對要被他們忽悠的給一愣、一愣,什麼都會信他們的。

聽到這些大臣們發難,弘治皇帝臉色非常的難看。

十多年了,一直都是如此。

弘治皇帝想要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的重要原因就體現出來了。

換成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無法將自己的意志給貫徹下去。

弘治皇帝身為天子,他的意志無法貫徹下去,甚至於連這朝堂之上,昨天才下的旨意,今天這些大臣就齊刷刷的站出來反對,要弘治皇帝收回旨意。

這些大臣按理說應該是來貫徹和執行天子旨意的,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天子的意思去辦,去想辦法實現天子的想法。

然而現在卻是反過來了,天子的意志遭到這些大臣們的反對。

開海禁也好、徵商稅也罷,鞏固邊防等等,這些真正利國利民的大事,他們都反對,因為這損耗了他們的利益。

只有那些符合他們利益的政策和決策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援,但這樣的政策往往都對大明帝國和大明的百姓毫無益處。

朱厚照冷眼旁觀,默默的看著,聽著。

歷史上的大明帝國不滅亡都難啊,有這樣的一群大臣,你指望天子能夠做出什麼事情來?

尤其是天子從小都是受這些文官們的教育、洗腦長大的,那就更難了。

弘治皇帝就是這樣的一個天子,從小被洗腦了,信任文官,放任文官集團做大,逐漸的尾大不掉,文武徹底失去了平衡。

“以後我的孩子絕對不能讓這些文官們去一手教導和洗腦,讓這些文官們洗腦洗下去,最終還是會回到原點的。”

朱厚照心裡面都已經想到了以後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去了。

“也不知道歷史上朱厚照到底是為什麼沒有子嗣的,到底是因為縱慾過度導致失去了生育能力,還是說太早就被身邊的官宦給帶壞了的緣故,又或者說是身邊這些太監下藥導致的?”

朱厚照腦海中迅速的思索著,而朝堂上,一個又一個大臣不斷的站出來抨擊弘治皇帝開海禁的政策,絲毫沒有給弘治皇帝面子的意思和打算,一個個都恨不得直接走到弘治皇帝的面前給弘治皇帝吐口水,用口水來淹死弘治皇帝。

“都講完了?”

弘治皇帝一直面無表情,一直等他們講,足足等了半個時辰,等他們講完了這才開口說道:“你們講完了,朕也講一講。”

“開海之事朕已經當著無數百姓的面承諾了,此事無需再議,你們身為臣子,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開海之事給辦好了,辦的漂漂亮亮的。”

“朕已經決定了,在山東青島、南直隸南京、淞滬、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廣東廣州六地設定對外貿易口岸和港口,允許民間出海經商,但需要在包括天津在內的七處制定口岸港口就那些申報、繳納關稅。”

“同時全面開放海禁,允許我大明百姓自由出海捕魚!”

弘治皇帝非常霸氣的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已經決定了再開放六個港口口岸,允許出海貿易,全面開放海禁,允許百姓出海捕魚。

“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

“陛下~”

弘治皇帝的話剛剛落下,群臣頓時就再次一個個齊聲的喊了出來,一個個都急了,真的著急了,尤其是江南海商集團的代表,那更是急的要死。

原本想著弘治皇帝即便是承諾開海,也應該會和大家商量下,這拖一拖、緩一緩什麼的,說不定幾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到時候誰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故呢。

拖字訣絕對是官場裡面最重要的一招。

可誰知道弘治皇帝一夜之間就已經決定了,今天更是直接就宣佈了結果,根本沒有跟大臣們商量此事。

這讓很多的大臣都心生不滿,無論如何,這件事情至少是要和大家商量一下的。

“陛下,海禁乃是祖制,是國本!”

“一旦開海禁,祖制國本動搖,我大明必將風雨飄搖、社稷動盪啊!”

“陛下,東南沿海倭寇、海盜肆虐,一旦開海,到時候必然會滋生海盜,也會讓倭寇更加猖獗肆虐,迅速壯大,據時將危及我大明各地啊!”

“陛下,關稅之事玩玩不可,橫徵暴斂之下,民不聊生,百姓窮苦,非江山社稷之福啊!”

“陛下,此等大事理應和朝中諸公相商,未經過商量,請恕臣等無法聽從!”

一個又一個大臣站出來表態,甚至於直接就威脅起弘治皇帝來。

這事情他們不同意,他們不配合。

想要讓這些大臣們同意配合,那必須是要符合他們的利益才行,或者是要讓渡一部分利益給他們才可以。

現在弘治皇帝直接就自己決定了,沒有和大臣們商量,不僅僅讓江南的海商集團代表、鹽商集團代表們反對,連其他的大臣也覺得非常的不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竟一直以來弘治皇帝都是很尊重大家意見的,有什麼事情都是和他們商量著來的,這讓他們也是嘗到了真正最高權力的滋味。

現在弘治皇帝都不和他們商量了,他們自然是不爽了。

“朕不是和你們商量,而是正式的下旨意!”

“此事就這樣定下來了,戶部這邊儘管成立一個海關衙門,專門負責在各大通商口岸徵收進出口海關關稅。”

“同時制定出一個關稅的章程出來。”

弘治皇帝掃視一眼群臣,理都懶得理會。

不敢不配合是吧?

可以啊,直接滾蛋,有的是人想要當官。

“陛下!”

侶鍾一聽,頓時就覺得非常難辦了。

天子的聖旨要不要聽?

如果聽了,到時候就站到群臣的對立面去了,以後怎麼在朝中立足?

“怎麼?”

“這件事情很難辦嗎?”

弘治皇帝看看侶鍾問道。

“陛下,此事,是不是再和大家商量一二?”

侶鍾硬著頭皮說道。

“商量什麼?”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昨天大家也都在場,開海之事利國利民,不僅僅可以讓我大明百姓有更多的糧食,可以養活上千萬大明人,而且還可以為沿海百姓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於國於民都是好事。”

“昨天你們也都預設了,也都沒有人反對,難道都準備說話不算數了?”

弘治皇帝淡淡的說道。

“陛下!”

“開海之事還需再商量一二,更何況還要徵收關稅,橫徵暴斂只會讓百姓更加的困苦,民不聊生之下禍患四起啊!”

謝遷站出來說道。

他也是急了,這開海就算了,徵稅是萬萬不能的,會嚴重損害商人們的利益,這稅一旦開徵了,商人們就要少很多、很多的利潤了。

“是啊,陛下!”

“開海利國利民,但關稅萬萬不可徵收啊,苛捐雜稅只會讓百姓民不聊生啊!”

謝遷一站出來,其它的大臣頓時就著紛紛表態,這開海就開海吧,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海外走生意也好,但這稅是絕對不能收的。

“海外貿易獲利頗豐,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無法出海經商,能夠出海的都是商人,我大明自開國以來都以農為本,重農輕商,開徵關稅怎麼會讓百姓民不聊生?”

朱厚照站出來反駁道。

什麼民?

你要說多徵收糧食稅那確實是會落到百姓的頭上,但這個關稅嘛,幾乎和老百姓沒有什麼關係的。

出口的瓷器、絲綢、茶葉之類的東西,對老百姓生活根本沒有影響,至於從海外進口回來的東西,往往也是價格昂貴,老百姓也用不上。

這關稅其實就徵收到了商人的頭上,徵收到了那些權貴、士紳、大家族的頭上,從他們的嘴裡面弄出一部分的利益出來交給朝廷這邊。

這是一定要落實下去的,朝廷沒錢,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不能總指望著從內帑裡面出的,該徵的稅還是一樣要徵收的。

朱厚照的話讓謝遷、周宣、吳寬、熊翀等人一下子語塞,總不能說老百姓不算民,只有他們這些縉紳才算民吧。

“太子殿下!”

“臣聽聞您在天津長蘆地區興建了一個大鹽場,可有此事?”

熊翀看看太子,想了想轉移話題到鹽政上來。

“沒錯,我是建了一個長蘆鹽場,規模也很大。”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爽快的承認了,果然和自己所預料的一樣,無法就是這兩件動搖他們利益的事情。

“陛下,臣彈劾太子,太子身為國之儲君,不好好學習為君治國之道,卻是行商賈之事,與民爭利,實在是有損儲君之威。”

“臣請陛下罰收太子產業,還利於民!”

熊翀見朱厚照爽快的答應了,果斷就向弘治皇帝這邊彈劾起朱厚照來。

“誰說這是與民爭利?”

“悄悄相反,我這是為民謀利!為國為民!”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氣憤的反駁道。

【作者題外話】: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