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3章,武裝到牙齒的騎兵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3章,武裝到牙齒的騎兵師

朱厚照新編的幾個神機師都是緊連在一起的,朱厚照也是偷偷的去神機2師、3師、4師、5師這邊看了看,訓練的都熱火朝天。

新式神機師的待遇好,普通士兵每月五兩銀子的餉銀,這絕對是妥妥的高薪了,再加上包吃包住,每月有四天假期,每年還有兩月的假期,這待遇遠超現在的明軍。

所以不僅僅吸引了大量京營的青壯報名參軍,而且在天津和京城兩地招兵也是非常的順利,很多士兵都還是朱厚照麾下產業裡面的青壯以及家裡面的兄弟來參軍的。

否則的話,朱厚照即便是想要編練新軍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人願意去當兵,當什麼破落的軍戶。

當然,新式神機師的士兵都是不入軍戶的,他們只需要當五年的兵,五年之後看表現,如果表現優異可以提幹就繼續在軍營裡面留下來當軍官,如果表現不行就直接退役。

這是類似於後世義務兵役制的制度了,都有退役制度。

退役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個時期大明的軍戶們根本就沒有退役之說,甚至於可以說世世代代都的軍戶,爺爺是軍戶,兒子也是軍戶,孫子還是軍戶。

無論是邊軍也好、京營也罷,很多都是老弱病殘,因為他們沒有退役一說,實在是不行了,那也是子承父業的繼續去當軍戶、當兵。

再加上大明軍戶制度的腐敗、糜爛,導致的結果就是大明無論是邊軍還是京營,老弱病殘一大堆的,軍戶們紛紛逃逸,出現大量的空缺,曾經橫掃天下的明軍很快就徹底的廢了,不堪一戰。

這也是土木堡之變,大明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土木堡之變時,明軍的戰鬥力早已經不是朱棣時期可以五出漠北的強軍了。

要不然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大明軍隊怎麼會一下子就打不過瓦剌人?

當時明軍的兵力數量足足有幾十萬人,然而土木堡一戰,三十多萬明軍幾乎被殺的乾乾淨淨。

如果是朱棣時期五出漠北的明軍,當時即便是指揮不力,恐怕也不至於說遭遇如此的慘敗。

歸根結底還是軍戶制度出了問題,出了大問題。

軍戶制度下,短短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明軍就徹底的廢了,邊軍廢了、京營也是廢了,軍戶更是廢了,早已經不堪一擊了。

後世的史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軍戶制度是導致大明軍隊戰鬥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軍戶制度下,所有的一切都被軍戶制度給限制的死死地,明軍沒有辦法得到青壯來不斷的更新換代,擁有新鮮的血液,軍戶們也是被戶籍制度死死地限制,世代都沒有希望,逐漸的被軍戶的軍官給剝削、壓榨。

最終結果就是導致整個大明軍力的徹底崩潰,毫無戰鬥力,面對被朱棣打的逃遁漠北的北方草原遊牧部族都無比的被動,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也是朱元璋這個缺乏長遠目光的人所埋下的巨大禍患。

基於這一點,朱厚照在編練新軍的時候就已經設定了退役制度,效仿後世的軍制,五年退役,定期不斷的更換新鮮的血液,這樣才能夠保證在軍中都是青壯有力的士兵。

朱厚照也就是現在還沒有成為大明的天子,否則後期的還會從大明全國各地區徵兵,要從整個大明徵兵,徵身強體壯的青壯,同時再將所有人都給分開,這樣才可以防止某地的人太多,從而把控軍隊的事情。

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是喜歡在一地徵兵,進而形成了諸如青州兵、淮西兵、秦兵之類的,其實這是很好的一個現象。

很容易在後期慢慢的形成地域性的小團隊,這對於軍隊的建設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後世徵兵為什麼是全國性徵兵的每個省、每個縣的名額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說在一地一下子就徵很多兵。

這裡面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朱厚照不斷的思索著,軍事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這不僅僅關係著以後自己能否徹底掌握大權的事情,更是關係到了以後大明能否縱橫天下的大事。

大明想要掃蕩寰宇,對外擴張和殖民,那就必須要打造出一支強盛的軍隊出來,縱橫天下的大軍,並且要從制度上保證它能夠一直延續和強大下去。

而不是和大明的軍戶制度一樣,僅僅只是強盛一時,接著很快就徹底的腐朽不堪了。

“殿下,騎兵師到了!”

這時,劉瑾小聲的提醒道。

“嗯!”

朱厚照點點頭,下了馬車朝騎兵師的軍營走去。

此時此刻,騎兵師內,騎兵1師和騎兵2師的人正在訓練,巨大的操場上大量的戰馬在不斷來回的衝刺、士兵們手持新式的馬刀不斷的砍殺假人、稻草人之類的訓練目標。

同時在其它的操場上,騎兵師的人排列的整整齊齊,正在不斷的訓練列隊、排隊、轉向等等。

這些枯燥的訓練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很容易就掌握,也好像和戰鬥並沒有什麼關係,但事實上,這種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這訓練的是士兵的服從性、紀律性和組織性,不斷反覆、不斷、日復一日的這種訓練,讓士兵學會服從,能夠快速的組織起來、同時擁有較高的紀律性。

朱厚照仔細的看著騎兵師的訓練。

騎兵師是朱厚照準備用來和草原人決戰的重要利器。

草原騎兵來去如風,進可攻退可守,想要真正的對付草原騎兵那就一定要用騎兵對付騎兵。

火槍兵的話只能用來防守,如果騎兵不進攻你,火槍兵也不可能靠兩條腿去追上騎兵的。

關於這點,朱厚照相信草原人很快就會明白,也會清楚火槍兵的弱點,只要不傻乎乎的和榆林關一戰一樣去對著排列好的火槍兵衝鋒,其實根本就不用害怕火槍兵,也不會說一戰就損失兩萬多人了。

所以朱厚照估計著接下來草原人的入侵方面,一定是會避開大明的火槍兵,到時候大明依然會拿草原人沒有辦法。

能對付騎兵的只有騎兵!

所以大明必須要訓練出一支屬於自己的強大騎兵隊伍出來。

好在去年榆林關一戰,神機1師繳獲了大量的戰馬,再加上從大明各地抽掉戰馬出來,也總算是湊出了眼前的兩個騎兵師。

眼前的騎兵師,人人全身穿著精鐵打造的鎧甲、腰間陪著馬刀,北上揹著弓箭,簡直就是武裝到了牙齒。

來自後世的朱厚照對於騎兵作戰自然也是知道一些。

騎兵作戰首重裝備!

騎兵之間的廝殺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技巧,也沒有什麼太多花裡花俏的東西,無非就是戰馬、鎧甲、刀和弓箭這四樣東西。

戰馬,大明的戰馬暫時來說是比不過草原人的戰馬,但鎧甲、馬刀和弓箭這三樣東西是不能比人差的。

尤其是鎧甲!

這東西在騎兵作戰當中非常的重要,古代冷兵器戰場上,有鎧甲和沒有鎧甲是有著巨大的差距。

李世民縱橫天下的玄甲軍就是最有名的例子,這是一支僅僅只有幾千人的全身重甲的軍隊,它足以在正面摧毀幾萬人的普通軍隊。

這一切都是依賴於他們身上所穿的鎧甲。

古代家裡面持有兵器弓箭都不算事情,但是如果家裡面有幾副鎧甲的話,那就可以和謀反劃上等號了,由此可見鎧甲的重要性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騎兵對戰上,有鎧甲和沒有鎧甲就更加的重要了,往往彼此互相砍一刀,沒有鎧甲的幾乎難逃一死,而有鎧甲的可能屁事沒有。

鎧甲非常的重要,同樣的它的造價也是極其的高昂。

古代冶煉技術不過關,想要製造鎧甲就需要用到上等的精鐵不斷的反覆去捶打,最後形成一片片鋼片,再將鋼片來製造成鎧甲。

一副上好的鎧甲往往需要上百兩銀子的造價,甚至於花幾百兩、上千兩銀子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對於朱厚照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密雲鋼鐵廠這邊冶煉出來的鋼鐵直接就可以達到精鐵的標準,再經過特殊技術的冶煉,使用各種機床、機械來鍛造、製造鎧甲。

密雲兵工廠這邊製造鎧甲不僅僅質量非常的好,速度還非常的快,關鍵是這造價非常的低,成本低,造起來不會心疼。

而且這些鎧甲的重量非常的輕,利用精鐵和機器打造出來的鎧甲,它質量好,還非常的輕,不會給騎兵和戰馬造成太大的負重。

以前打造一副鎧甲需要大量的工匠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夠打造出來,花費上百兩銀子,而現在密雲兵工廠這邊利用朱厚照發明的各種機床、機械,再加上密雲鐵廠冶煉出來的上等精鐵。

密雲兵工廠這邊一天就可以生產上千副鎧甲出來,如果全力以赴的去生產的話,一天生產幾千副都不是問題。

成本上一副鎧甲的成本僅僅只有幾兩銀子,並且這鋼鐵廠、兵工廠都還是自己的產業,實際上的成本更小。

當然了,賣給大明軍隊的時候,這個價格報賬自然是要報幾十兩銀子,反正也是左手出,右手進的事情,但體現在賬面上必須要體現出數字來。

這樣以後朝中的文官們再說什麼經過兵部之類的話,到時候這個賬目報出去就要嚇死他們,看看大明的國庫能不能養得起。

除了鎧甲之外,就是騎兵手中的武器了,馬刀和弓箭!

以前大明騎兵所使用的武器並不統一,主要是因為兵器往往是需要士兵自備,各種各樣的,有的用長槍、有的用槊、還有的甚至於用大關刀之類的,各種各樣、五花八門。

實際作戰的時候,效果卻是非常一般,除了少數一些天賦異稟、力氣驚人的武將能夠發揮出這些武器的作用之外,大部分的普通士兵根本就不適合使用這些兵器。

反觀草原上的騎兵,他們的裝備實在是更加的簡單而實用。

就是彎刀和弓箭,幾乎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一把彎刀加弓箭,這是蒙古人縱橫世界的武器組合。

這種組合簡單而有效,尤其是彎刀,它非常利於騎兵的砍殺,而草原騎兵所使用的弓箭也都是簡單普通的弓箭,並不需要太強,講究輕便、靈活,利於馬上開箭。

事實證明,草原人的這一套組合簡單有效,是蒙古人能夠縱橫天下的最強依仗。

針對于于此,再結合後世對騎兵的研究,朱厚照也是將後世的馬刀給設計出來。

這種後世流行於世界騎兵的馬刀,它有著諸多的優點。

刀身輕便利於馬背上的砍殺,也不會過多的消耗體力,刀身狹長、略帶彎曲,刀鋒鋒利無比,再加上中間的血槽,這些設計特點,非常利於馬上作戰,利於騎兵之間的砍殺,是最適合騎兵的武器。

後世一戰、二戰的時候,全球幾乎所有的騎兵都是裝備這種馬刀,由此可見它的強大之處了。

弓箭上面的選擇,朱厚照選擇是相對簡單的牛角弓,這種弓的特點是射程遠、威力強、射擊簡單、利於馬背上射擊,同時製作材料簡單易得,對於士兵的要求比較低,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射擊訓練才能夠做到一定的精度。

而這一點,恰恰是新式騎兵師最不缺的,因為騎兵師每天吃飽了沒事做就是訓練,訓練起馬,訓練射箭、訓練砍殺,訓練馬背上射箭等等。

對於完全脫離生產專門訓練的軍隊來說,長時間的去訓練設計、訓練騎馬砍殺、射擊等等,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熟能生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草原上的騎兵可不是天生就會起馬射箭的,主要是因為他們在草原上每天騎馬放牧,射箭打獵慢慢的養成的。

而朱厚照相信,當一個人全身心的投入訓練當中,去磨練戰場上的殺戮技巧時,他很快就可以掌握諸多的技能。

眼前的這兩支騎兵師,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武裝到了牙齒的,就差給他們騎乘的戰馬也披上戰甲了。

【作者題外話】: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