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5章,大明早報第一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5章,大明早報第一期

京城南郊緊鄰著天工紡織廠、魯班機械廠、琉璃廠的一大片土地全部都是太子朱厚照的土地,並且一直以來朱厚照都在囤地。

京城的土地,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虧本的。

現在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土地的真正價值,故而京城土地價格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於因為京城的權貴們需要資金去擴大產能,建更多的工廠,辦更多的產業,很多權貴都在大規模的拋售土地,導致京城的土地價格甚至於比起以前來還要更低一些。

朱厚照就趁機大肆的購買這些土地,銀子放在銀庫裡面是一點作用都沒有,朱厚照的原則就是讓銀子不斷的流轉起來。

創辦新軍、辦新的產業、擴大產能、在京城、天津、淞滬、廣州等地大規模的買地,去年一年朱厚照賺了三千萬兩銀子,手中的銀子多到根本用不完,買地就很好的一個選擇。

現在整個京城周圍的土地,有七八成的土地都已經是朱厚照的土地了。

有了大量的土地,朱厚照就可以對這些土地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建設,劃分工廠區、居民區、生活區、休閒區、高校區等等。

先修通一條條的水泥馬路,然後再來不斷的建設。

現在京津地區工廠猶如雨後春筍一般的湧現出來,未來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在天工紡織廠的旁邊,一個名為‘大明早報’的工廠也是掛牌開工了。

此時此刻,大明早報這裡,朱厚照、楊廷和、王華、劉忠、楊逢秋幾人正一個人拿著一份最新的大明早報,仔細的看了起來。

朱厚照仔細的看看眼前的大明早報,和後世的報紙差不多大小,但只有兩張紙,排版上也是採用了後世的排版方式,從左到右、橫著排列,這一點和這個時代還是有所不同的。

這個時代的書寫基本上都是從右到左,然後是豎著排列的,這種方式主要是因為古時候紙張沒有出現之前,是使用竹簡來記錄文字的,竹簡是豎著的,所以是這樣的一種方式,也就一直延續下來。

在看看頭版,最上面清楚的寫著今天的日期,大明弘治十六年二月十二,同時還有四個大字寫著‘大明早報’。

接下來就是主要報道的一些內容,標題是用大字、粗字來凸顯,讓人一下子就能夠看到。

就如同眼前第一版最重要的報道的事情,大捷,全殲草原賊寇、活抓韃靼小王子。

仔細的看看這些內容,不同於這個時代主要的書寫方式和習慣。

這個時期寫文章、寫書什麼的,基本上都是文縐縐的,並且講究辭藻華麗、文采飛揚、引經據典等等,同時一篇文章下來,沒有一個標點符合。

這需要閱讀者本身又一定的水平才能夠讀懂裡面的內容,同時分清楚句段,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看不懂這些書籍內容的。

但眼前的報紙就不一樣了,根據朱厚照的要求,語言用的是白話文,儘量的平白直,不堆砌辭藻、也不講究什麼文采,最重要的是將事情的起因經過詳細的報道清楚,並且還引入了一些標點符合。

逗號、句號、感嘆號等,儘管數量不如後世多,但也足以將文章給分割出來,偏於普通人去看,去聽懂。

“殿下,這報紙為何如此的奇怪?”

王華拿著手中的報紙,這無論怎麼看都覺得別捏,從坐往右看,又是橫著看,這和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有著巨大的衝突。

還有就是這報紙上面的內容,寫的實在是太通俗易懂了,一點文采都看不到,沒有引經據典,也沒有華麗的辭藻,用的話還都是白話,這讓飽學之士看起來就覺得沒有什麼營養了。

但好在這報道的內容,詳細的講述了大明新軍將士在偏頭關這裡和十二萬草原韃子血戰的事情。

寫的非常詳細,是大明早報這邊的記者詳細的採訪了眾多新軍將士之後寫出來的,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看完之後都覺得自己熱血沸騰,彷佛置身於偏頭關的戰場上一樣。

“是啊,殿下!”

“這報紙也太奇怪了一些,看起來很是不習慣,還有請的人水平也太一般了,寫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太直白了。”

劉忠也是跟著直搖頭說道。

“這報紙雖然寫的很一般,但倒也是非常的新穎,報道各種各樣的國家大事、奇聞軼事,也是很不錯的,讓人不出門也能知天下事。”

楊廷和仔細的看看這個報紙,雖然僅僅只有兩張紙,但報道的內容卻是非常的豐富。

除了用大篇幅報道偏頭關的大勝之外,還報道了大明天子、太子以及文武百官大肆祭祀的事情,昭告天下,大明一雪前恥。

另外就是還報道了不少關係國計民生的事情,比如京廣公路經過了差不多兩個月的討論、規劃之後,現在也是正式開工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從京城南郊這邊開始往南修建,將會從北直隸下河南,到湖廣轉江西、最終從贛州下廣東抵達最終的廣州。

報紙上面詳細的寫清楚了這個規劃路線,所要經過的州府、縣城,同時也是寫清楚了,京廣公路由工部這邊負責規劃和督建、銀子則是由太子這邊出資。

太子每年拿出300萬兩銀子出來,預計花十年的時間修通這條溝通南北的水泥公路,同時要求公路所經過的沿途各地官府以徭役的形式徵調百姓協助修路、提前徵收土地等等。

除了報道京廣公路之外,也是報道了北方各地食鹽價格大幅度下跌的事情,以前五六十文錢一斤的鹽,現在最多不會超過三十文。

至於功勞自然是歸屬太子殿下所創辦的長蘆鹽場,同時也報道了錦衣衛這邊大規模打擊地方豪強劣紳肆意霸佔一地食鹽買賣,壟斷食鹽、高價售賣的事情。

看到這裡的時候,楊廷和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一下子就意識到了朱厚照為什麼要創辦這個大明早報了,本來錦衣衛打擊這些地方豪強劣紳的事情在朝堂上也是反應非常的激烈,有大量的官員彈劾東廠濫用職權,干涉地方事務,荼毒地方縉紳。

但是經過這個大明早報這樣一報道的話,性質就變了。

變成了是這些土豪劣紳壟斷一地食鹽買賣,不顧百姓死活,大肆透過食鹽謀利,而錦衣衛打擊這些土豪劣紳就變成了正義之舉了。

因為透過打擊這些土豪劣紳,各地的食鹽價格不斷的下降,百姓能夠吃得上更便宜的食鹽,受惠的是百姓。

至於這其中鹽的利益最終到了誰的嘴巴裡面,老百姓並不關心這個,只要鹽的價格降低了,大家有實惠了,其它的事情也就不重要了。

很顯然,手中的這個報紙它並不是表面如此的簡單,它絕對是可以引導和掌握輿論的東西。

“太子也太妖孽了!”

“他哪裡想到的這些東西,竟然知道創辦這樣的東西出來,這以後話語權可就掌握在太子的手中了。”

楊廷和的內心之中也是不得不再次對朱厚照刮目相看了,實在是太妖孽了。

看看這個報紙,裡面報道了很多的事情。

有天津港口這邊隨著捕魚船的增多,捕獲的海魚大增,海魚的價格出現了下跌的趨勢。

有報道因為京津地區的紡織廠遍地開花,導致棉花價格的上漲,布匹價格的下跌。

還有報道了這一次韃子南下劫掠的地區,到處殘垣斷壁、屍橫遍野,描繪了韃子荼毒下大明百姓的悽慘一面。

也報道了南方浙江、南直隸這邊遭到倭寇、海盜侵擾的事情,倭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讓人同仇敵愾,恨不能殺盡倭寇。

儘管這個大明早報是第一次發現,但上面報道的內容很多、很豐富,涵蓋了大明方方面面的事情,國家大事、經濟、百姓生活等等。

“哈哈,報紙就是要如此,要透過報紙讓我們大明人足不出戶就可知天下大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厚照滿臉笑容的點點頭。

接著轉頭對楊逢秋說道:“讓你這邊招聘的報童招聘的怎麼樣了?”

“回公子,已經招聘了三十個報童,在天津這邊也是招聘了三十個報童,目前我們也是已經將五千份報紙運往了天津這邊。”

楊逢秋也是連忙回道。

“嗯。”

朱厚照滿意的點點頭,接著想了想說道:“走,看看這些報童去。”

說完也是帶頭往外面的一處空地這裡走去,空地這裡已經聚集了三十個報童,這些報童僅僅只有十二三歲的樣子,一個個穿著統一的著裝,揹著一個布包,裡面則是裝滿了報紙。

此時此刻這些報童正在學著賣力的吆喝。

“賣報!賣報!”

“大捷!大捷!”

“偏頭關大戰殲敵十二萬,活抓賊酋韃靼小王子!”

“大明威武,大明萬歲!”

這些報童一個個不斷的喊著,因為不識字,所以只能夠現在就將這些話給背下來,這樣去賣報紙的時候才不會忘記。

“不錯,不錯!”

“有點樣子了!”

朱厚照看著他們一個個賣力的學習吆喝,腦海中就已經出現了相應的畫面了。

【作者題外話】: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