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章,何謂天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章,何謂天子

說到改土歸流,朱厚照就想到了遼東的女真。

遼東的女真一直以來也是反反覆覆,表面上臣服大明,接受大明的官職,利用大明官職名正言順的統治吞併周圍的其它部族,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

同時另外一個方面對大明朝廷這邊也是反覆無常,明朝的朝貢政策縮減後,建州部落大為不滿。

塔讀@

於是,董山就糾集了建州女真,以及部分海西女真部落,大約1.5萬人,開始對遼東地區發動了侵犯,他們到了遼東就瘋狂搶劫,包括人和牲畜。

明朝派遣使者來質問,他們則立馬表示臣服,也就是“陽為效順,陰為抄掠”,表面臣服,背地裡卻是依然我行我素的肆無忌憚劫掠。

以至於歷史上明朝兩次發動了對遼東女真的‘犁庭掃穴’打擊,但也都未能根本性的解決遼東女真問題,最終明朝後期的時候坐大,更是最終入主中原。

說到底這其實也是一直以來對少數部族採取的政策上存在的問題。

邊疆地區的少數部族當實力弱小的時候就臣服朝廷,等到自身實力強大了,又開始反覆無常,等到中原王朝日漸式微的時候,他們甚至於還想著入主中原。

歷史上一次次的反覆用血的教訓在驗證這一點。

遼東女真的問題,也是朱厚照自己以後所要面對的問題,所以朱厚照才會這樣提出來。

“你說的很對,不僅僅是西南的土司,這遼東的女真也是一樣的。”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鄭重的點點頭。

遼東的女真經過了成化帝的打擊,現在相對較老實一些,但也時常劫掠遼東邊民。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只是如果真的想要和你所說的一樣,實行改土歸流,並且還普及王化、教化的話,這需要大量的錢財,也需要足夠強大的精銳軍隊才行。”

“而我們大明朝廷國庫空虛、軍備廢弛,軍戶糜爛,已經拿不出什麼錢糧來改土歸流,也沒有足夠強大的精銳軍隊來鎮壓這些少數部族。”

接著弘治皇帝也是無奈的感嘆一聲,忍不住的直搖頭。

一股的深深的無力感籠罩弘治皇帝,讓他縱然是有心治國,卻也無能為力。

“父皇,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去搞錢的原因了。”

“在我看來,天子、天子,那應該是一言九鼎、言出法隨,天子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意志,要徹底的灌輸到整個國家的上下。”

朱厚照看著無力的弘治皇帝,想了想對著身邊的這些太監什麼揮揮手,讓他們下去,自己要給弘治皇帝洗洗腦。

有些話不能讓外人知道,只能父子兩個知道。

這些太監看了看朱厚照,再看看弘治皇帝,見弘治皇帝也揮手,也是全部都退了出去。

“父皇,你現在雖然是皇帝、是天子,但是很多時候都有心無力。”

“比如想要重整軍備,一個是沒錢,一個是朝廷上的文官們反對,他們害怕武將勳貴們重新站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沒錢又想著開徵商稅,但是又遭到無數大臣的強烈反對,一個個都告訴你一旦開徵商稅會民不聊生、苛捐雜稅壓垮百姓等等。”

“最終問題又回到了沒錢的問題上,沒錢什麼事情都幹不成,想要開徵商稅又遭到反對,其它的稅收卻是越來越少,國庫越來越空虛,最終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局勢糜爛,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朱厚照看看門外,想要看看有沒有太監在監聽自己父子兩個談話。

這大明朝的宮廷其實也是跟篩子一樣透風,皇帝昨天晚上臨幸那個妃子,用了什麼姿勢第二天滿京城都會知道。

“確實是如此,父皇是有心去做很多的事情,但也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無奈的點點頭。

“父皇,我現在管理天工紡織廠和魯班機械廠,我就可以一言九鼎。”

“因為工廠的管理是我任命的,財政是我掌控的,工人的工資也是我發的,任何不聽話、不服從我意志的人,我隨時都可以讓他們滾蛋。”

“在我看來,這管理一個國家也應該差不多都是如此,這官員的任命權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財政大權也應該掌握自己的手中,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可以讓不聽話的人隨時滾蛋的權力,也就是要掌握軍權。”

“唯有如此,這所有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才能夠從皇宮裡面一直貫徹到整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裡面去。”

“否則下面的這些人,他們根本就不會在乎你說什麼、做什麼,這聖旨出了京城就跟廢紙沒有什麼區別,再好的制度和政策如果得不到執行,也是一紙空文。”

“甚至於下面的這些人,還會想著過來限制你的權力來擴大他們的權力。”

“就比如這軍權,太祖、成祖的時候,調兵譴將何須經過兵部?”

“說到底,這就是皇權和相權之間的博弈,皇權退一分,相權就會進一分,到了最後的時候,這天下也就不是天子說了算的了,而是下面這些龐大的官僚集團說了算。”

朱厚照看看自己的這個被文官忽悠瘸了的便宜皇帝老子,也是繼續說道。

弘治皇帝一味的信任文官,寵信文官,什麼都聽文官的,以至於弘治朝之後,文官集團迅速的做大。

自己爺爺成化帝開了西廠,加強廠衛的力量,其實就是加強皇權,但弘治皇帝傻乎乎的就直接給廢了,還將廠衛馬放南山,這等於是自廢眼睛和耳朵。

沒有了廠衛的力量,天子哪裡知道底下這些百官們做的那些勾當和見不得人的事情,還都以為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正直之輩,眾正盈野呢。

弘治皇帝仔細的聽著朱厚照的話,整個人也是陷入了深思,臉色都變得無比難看,仔細的想想自己這十五年的皇帝生涯。

還真的是跟朱厚照所說的一模一樣,自己三番五次想要開徵商稅,但都以失敗告終,面對大明朝的局勢,也只能夠做一些小修小補什麼的,根本就沒辦法從根源上去解決大明朝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句沒錢就將弘治皇帝所有的想法給懟回去了。

“父皇,我們大明朝真的沒錢?”

“當然不是,也只是朝廷沒錢而已,事實上我們大明朝的那些商人、士紳一個個都有錢的很,像江淮地區的鹽商,一個個都富甲天下,隨便一個都能夠拿出幾百萬兩的銀子出來。”

“還有那些士紳,一個個家裡面都有萬頃良田,並且土地越來越多,關鍵是他們還都不用交稅,我大明的國庫豈能不空?”

“朝中的大臣為什麼又都反對開徵商稅?因為這從根本上觸及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一個個都和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開徵商稅就會開徵到他們的頭上。”

“他們在朝野上強烈反對,即便是朝廷透過了開徵商稅的政策,但如果沒有一個能堅定執行下去的體系,最終也是會一樣的,根本就很難從下面徵收到銀子。”

“就好像這個鹽政一樣,所有人都知道這鹽商非常有錢,也都知道老百姓吃著昂貴的鹽,朝廷收不到多少鹽稅。”

“可是又能怎麼樣?”

“縱然是天子也無法改變鹽政的局勢,因為從上至下都是他們的人,都是聽他們的話,而不是聽父皇您的話。”

朱厚照繼續說道。

弘治皇帝聽到這裡,頓時臉色就更加的難看了。

“唉,照兒,父皇是不是很失敗?”

弘治皇帝一陣無力的說道。

“父皇,這不是你的錯,因為你從小就長在深宮,又是接受他們的教育,所以從小就深信這些,並沒有真正自己去深入的思索過這些問題。”

“其實有時候,我覺得父皇你還是經常出宮去走走,微服私訪下,多看看底層百姓的生活,多去京城聽一聽那些百姓們所討論的事情,我想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這段時間我天天出宮,和底層的那些百姓、工匠們在一起接觸久了,我就能夠更多的看到百姓的疾苦,也是會去思索一些問題。”

“所以我才憂慮,憂慮著未來,憂慮著大明的未來。”

朱厚照搖搖頭說道。

其實不能怪弘治皇帝,真的不能怪,他從小就是長於深宮,能夠知道多少,再加上又是儒家文官們教育長大的,自然而然就被洗腦了,相信他們。

換成任何一個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也未必能夠做得多好,這也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了,尤其是到了中後期,總是出現少年天子、幼年天子的時候,這基本上也是意味著一個朝代的氣數盡了。

“照兒,你比父皇強多了,父皇很欣慰。”

“你有什麼想做就放開手腳去做,父皇能夠為你做的事情就是儘可能的給你鋪好路,讓你能夠更好的手握權柄。”

弘治皇帝眼睛陡然睜開,眼中閃爍著光芒,今日父子談心,也是讓他真正看清楚了很多的東西,也意識到自己接下來要去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