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章,廠衛就是天子的眼睛和耳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章,廠衛就是天子的眼睛和耳朵

“這是真的?”

弘治皇帝聽完,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太相信。

“當然是真的,不信的話,父皇你明天下午的時候悄悄的來我琉璃閣,到時候你就知道我絕對沒有騙你。”

朱厚照非常肯定的說道。

“嗯!”

弘治皇帝點點頭,他一向都是極其信任那些文官們的,也都相信這些文官們都是清廉的,都是正直的,現在看來,自己的信任是喂了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父皇,其實有些事情,我不知道啊該不該說。”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繼續給他洗腦。

“有什麼不能說的,現在就我們一家三口在。”

“就是啊,我們一家人,有什麼就說什麼。”

弘治皇帝和張皇後接連開口說道。

“父皇,其實要想知道這些大臣們的情況,不能只是簡單的看他們上朝時候的樣子,更多的還是應該要知道他們下朝之後的樣子。”

“太祖皇帝為什麼要設定錦衣衛和東廠,還不是為了能夠知曉天下之事,掌握天下百官們的一舉一動。”

“這廠衛就相當於是我們皇家的眼睛和耳朵,也相當於是我們手中的利劍,只有充分的用好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我們才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這大明上下的情況,而不是簡單的只看看奏疏,聽一聽朝臣們在哪裡吹什麼盛世、中興。”

“這手中的利劍更是無比的重要,我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說起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來。

弘治皇帝過分的信任和依賴文官,從而自廢武功,不僅僅將爺爺明憲宗所成立的西廠給廢了,而且還將東廠和錦衣衛馬放南山,毫無存在感、也沒有重視和利用起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弘治皇帝基本上成了睜眼瞎,對於大明朝上下的情況瞭解的極少,對於大臣們真實的情況也是瞭解的很少。

在弘治皇帝看來,這滿朝的大臣都是正直、賢能之士、都是忠心耿耿之輩,都是為國為民的大臣。

然而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縱然是內閣首輔劉健,這個百官之首,他的屁股也是不乾淨的,不知道收了老鄉劉宇多少銀子,將這個劉宇給推薦起來,成為了三邊總制,在邊境地區大肆的倒賣馬匹、鐵器、糧食等等。

這並不是朱厚照汙衊他,而是有著明確歷史記載的事情,這就足以說明這大明朝的官場早已經腐敗不堪。

身為天子,你如果一味的信任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也沒有自己的耳目,被賣了都還會覺得他們好。

朱厚照的話讓弘治皇帝震耳發聵。

“手中的利劍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

弘治皇帝的腦海中迴盪著朱厚照的話,沉思許久也是鄭重的點點頭表示了贊同。

“照兒,你說的有理。”

“你比父皇強多了,當年父皇登基是什麼都不懂,也都什麼都聽他們的,所以才會有了今日之局面。”

弘治皇帝這一刻開始反思,反思自己十五年來的所作所為,這一刻他不得不承認朱厚照所說的是對的。

自己對於朝中大臣瞭解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父皇,這就是我為什麼無比有憂慮未來的原因了。”

“自古以來身為帝王,講究是平衡,文武官員的平衡,內廷和外庭的平衡,各種權力的平衡。”

“而現在我們大明朝的局勢,武將勳貴集團徹底的崩潰,文官集團一家獨大,這本身來說就已經失去了文武平靜。”

“如果這內外再失去平衡的話,到時候這些文官集團就可以一手遮天,誰也無法制約他們,一旦到了那種地步。”

“到時候即便是天子做出有違文官集團利益的事情,恐怕他們也是會不介意換一個新天子的。”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繼續給他洗腦。

最後一句話說完的時候,弘治皇帝和張皇後都忍不住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這他們應該是不敢的吧?”

張皇後都有些嚇的花容失色了。

“有什麼不敢的。”

“自古以來到了一個朝代的中後期,宮廷亂象不知道有多少,被殺、被廢的天子還少嗎?”

朱厚照笑了笑說道。

弘治皇帝聽完沉默不語,熟讀歷史的他當然是知道這些的,歷史上往往一個朝代的中後期開始,各種各樣死亡的天子不要太多,權臣、太監、後宮太後什麼的都是殺天子的主要兇手。

“照兒,這應該不至於吧。”

弘治皇帝想了想還是有些天真的說道。

“父皇,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如果天子不能掌握權力,甚至於連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都無法掌控的話,那就難說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的話,這以後朝野的上下也都將為他們的利益而服務。”

“而文官們是什麼?”

“他們是士紳、是大地主、是大家族、是商人,他們並不是老百姓,他們也不會在意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不好。”

“更不會關心大明朝是興盛還是衰亡,即便是改朝換代了,他們也不過是重新再跪到新皇帝的面前而已,因為無論是誰當皇帝,終究還是離不開這些人來治理國家。”

“但是我們就不一樣了,這大明朝的老百姓如果過不下去了,我們朱家的江山就會風雨動搖,一旦改朝換代的話,我們老朱家可就沒有什麼好果子了,還不知道要死多少皇室宗親。”

朱厚照也是無語了,自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弘治皇帝是如此的天真,這也就難怪歷史上他被文官忽悠瘸了。

以至於從弘治朝開始,文官集團一家獨大,徹底的完全掌控朝野上下,最終慢慢的又形成黨爭,最終徹底的葬送了大明的江山,而且後面幾個帝王的死都無比的蹊蹺,充滿了詭異波瀾。

聽到這裡弘治皇帝的臉色就鐵青、鐵青的很是難看,腦海中也是在思索著朱厚照的話。

“父皇,每次有大臣提到開徵商稅的時候,是不是會遭到群臣們的強烈反對?”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想了想問道。

“嗯,每次都會。”

弘治皇帝點點頭。

“他們是不是說一旦開徵商稅就會民不聊生、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讓百姓水深火熱?”

朱厚照笑了,繼續問道。

“是的,還說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是亡於稅賦過重,百姓民不聊生。”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

“父皇,還記得我跟你所說的白子黑子的故事吧。”

朱厚照笑了,繼續說道:“這天下的土地都是在慢慢的集中、兼併到那些士紳、官員、大地主、商人們的手中。”

“他們往往又都是免稅的,不用交稅,而朝廷需要錢來維持運轉,這稅收就轉移到少數交稅的百姓身上,這豈能稅賦不重?”

“而且這商稅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經商的都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官員、是士紳、是那些大家族之類的,他們控制著我們大明各行各業的買賣,開徵商稅就是直接動搖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會強烈的反對。”

“如果商稅都無法徵收到,土地又繼續兼併和集中到少數的士紳、地主手中,這大明朝將只會更加的缺錢,稅賦將會更多的轉移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大明就真的沒得救了,神仙來了也救不活。”

“因為有錢的人不僅僅不用交稅,而且還拼了命的搶佔更多交稅的土地,他們做著各種各樣賺錢的買賣,卻是一文錢的稅都不用交。”

“沒錢的廣大窮苦百姓,他們不僅僅承擔越來越沉重的稅收,而且還要被這些奸商、官僚、士紳們拼命的壓榨,以鹽來說,父皇您知道市場這一斤要多少錢?”

朱厚照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

弘治皇帝聽著朱厚照的話,內心之中是無比的震撼,整個人的世界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朱厚照所說的話,和一直以來他所受到的教育、接觸到的事情是完全相反的,大臣們只是告訴弘治皇帝,天子只要垂拱而治、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親賢臣遠小人什麼的,這自然而然就可以興盛、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太平盛世什麼的。

“父皇,這鹽即便是在我們京城這裡,也都要幾十文錢一斤,在少數一些偏遠地區,一斤鹽甚至於可以賣到幾百文。”

“可是你知道那些鹽商從鹽場提鹽出來的成本是多少嗎?”

“他們幾乎可以不用花一文錢就可以從鹽場裡面大規模的提鹽出來,轉手就是暴利,而朝廷收不到稅、百姓吃著昂貴的鹽、鹽場裡面的灶戶日夜煮鹽都無法滿足那些鹽商、官吏們的貪婪胃口。”

“而這僅僅只是我們大明朝的一個縮影而已,長此以往,我大明朝還能夠有多少的氣數?”

朱厚照見弘治皇帝回答不上來,也嘆著氣說道。

“這...這!”

弘治皇帝一下子就徹底的沉默下來,徹底的無話可說,腦海中都是迴盪著朱厚照所說的話,整個人的臉色無比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