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章,北方大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章,北方大旱

“三個月都沒有下雨了?”

朱厚照一聽,仔細的回憶下,似乎好像確實是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

“劉瑾!”

“公子!”

塔讀@

聽到朱厚照的話,劉瑾也是連忙恭敬的彎腰聽令。

“立即派人回京城去問清楚,看看各地的旱情。”

“是,公子!”

劉瑾連忙點頭,隨即也是對這一個小太監吩咐起來,讓他趕緊去處理此事。

“楊逢秋!”

“公子!”

楊逢秋也是連忙聽令。

“你立即派人去購買糧食,儘可能的在天津和京城多囤積一些糧食,越多越好,到時候本公子有用。”

“是!”

楊逢秋一聽,連忙回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同時也是很奇怪,難道公子要發國難財?

想要趁著大旱出現大饑荒的時候來哄抬糧價,從中大賺一筆?

想到這裡的時候,楊逢秋也是連忙直搖頭。

從目前來說朱厚照雖然愛財,但一直都表現的非常君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絕對不會想著去發這種國難財的,也只有那些奸商才會趁機哄抬糧食價格,大發國難財的。

“殿下,難道你還想發國難財不成?”

這邊楊廷和聽到朱厚照的話,卻是顯得非常氣憤的說道。

你好歹也是一個太子,這大明的儲君,難道還要做那些奸商才能夠幹得出來的事情?

“我肯定是不會去發國難財。”

“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這手中有糧,心中就不慌,到時候如果真的出現大饑荒的話,我手中的糧食就可以派上用場,用來賑災什麼的。”

朱厚照看了看楊廷和,我像是發國難財的奸商嗎?

這窮苦百姓身上有什麼油水值得我朱厚照去搜刮的?

我一直以來都是賺有錢人的錢,可從來沒有想著從老百姓身上搜刮油水的。

“原來如此,是我誤會殿下了。”

楊廷和一聽,頓時就鬆口氣。

“我好歹也是這大明的太子!”

朱厚照撇撇嘴,目光再看向眼前的田野。

因為幾個月沒有下月,非常的乾旱,麥田都已經龜裂、麥子都已經枯黃,再看看這天空,恐怕這一次真的是要絕收了。

只是不知道這範圍有多大,如果僅僅只是北直隸的話,影響還不會太大,怕就怕整個北方地區都出現大旱,那到時候就糟糕了,整個北方都會出現大饑荒、到時候流民四起,搞不好還會有大量的農民起義。

大明的這片土地就是如此,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幾乎很少有風調雨順的時候。

不是南澇北旱就是北澇南旱,再加上蝗蟲什麼的,幾乎每年都會有災荒的出現。

最怕的是南澇北旱,南方的自然條件還不錯,出現洪澇、乾旱什麼影響都不會太大,但是北方地區就不一樣了。

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已經相當的惡劣,自身的調節能力很差,一旦乾旱,幾乎都會造成大饑荒。

再加上現在是弘治十五年,算算時間,小冰河期也是差不多已經快要到來,小冰河時候的天氣非常的極端、反常,有時候六月都會霜降,冬天又寒冷無比。

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也是跟明中後期的小冰河期有很大的影響,幾乎是連年災荒,朝廷賑災都賑不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災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還是人禍。

趁機大發國難財的黑心糧商絕對首屈一指,一旦出現饑荒的時候,他們就會直接大幅度的囤積居奇、哄抬糧價。

平時幾文錢一斤的糧食,他們可以直接賣到幾十文、甚至於上百文一斤,更有甚者依靠手中的糧食做起了人口買賣的生意。

僅僅只是用很少的糧食就可以換走別的兒女、老婆,然後將這些人轉手就進了青樓妓院,這裡面的利潤可比賣糧食高不知道多少倍。

更有一些大商人,甚至於為了自己賺錢,還會阻礙朝廷的賑災,組織強盜搶奪朝廷的賑災糧食、銀子等等。

總之,災荒一旦出現,各種各樣的牛鬼蛇神、人頭馬面就會湧現出來興風作浪,讓整個局勢變得更加糟糕。

朱厚照自己現在手中有了大量的銀子,閒著沒用的銀子,自然是要大量的囤積糧食,一旦到時候出現災荒了。

自己也可以靠著手中的糧食去賑災。

嗯,朱厚照都已經想好了,到時候還可以以工代賑,剛好自己要大估摸的修建港口、碼頭、道路、房屋等等。

還有著水泥廠、海事學院、造船廠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這平時可是很不好招人的。

小農思想的束縛下,大家可不太相信這些工廠什麼的,更願意相信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覺得什麼事情都不如種地重要。

“唉!”

朱厚照輕輕的嘆口氣。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是真的苦,豐收之年還好一點,家裡面多少有些糧食,面前能夠養家湖口。

可是一旦遇到災荒之年,幾乎都是餓殍滿地、賣兒賣女,甚至於嚴重的還易子而食,這絕對不是開玩笑,而是歷史上一次次真實發生的事情。

生產力太過於落後,土地兼併又太過於嚴重,資源的分配嚴重不均,再加上人禍,每次都災荒對於老百姓來說都是一次鬼門關。

如果朝廷賑災給力,老百姓還能夠勉強的過下去,挺到來年糧食收穫了,這個災荒就算是過去了。

一旦朝廷賑災不力,同時貪官汙吏貪汙賑災的糧食和銀子的話,那就民不聊生、烽煙四起了。

說到底還是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實在是太弱了,家裡面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餘糧來支撐到來年。

甚至於很多貧窮之家,到了現在都已經斷糧了,不得不向地主、士紳借糧度日,誰知道現在又遇上了大乾旱,等於一年白乾,這日子就更是不知道怎麼過下去了。

放在後世來說,如果僅僅只是吃喝的話,老百姓根本就不愁吃喝,幹一年都足夠吃上好幾年了。

再加上後世生產力發達,可以將災荒的影響降到最低,縱然是很多地方因為乾旱而絕收了,也不會什麼太大的影響,因為糧食充足,交通快速而便捷,能夠很輕鬆的應付下來。

這就更加充分的說明了生產力的重要性,也說明了科技的重要性。

後世十幾億人口都有吃有喝,現在大明頂多也就是一億多人口,然而出現災荒的時候,這大明就會變得無比動盪起來。

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

朱厚照很清楚自己要走的道路,絕對不是以前歷朝歷代走過的老路,想要拯救大明,想要讓炎黃子孫在以後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那就必須要走大航海的道路、要走資本主義和殖民時代的道路。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掠奪全球的財富、土地和資源,將炎黃子孫的種子播撒到全球各地去,而不是像現在這般被死死的束縛、限制在大明的這一畝三分地上面。

繼續騎上馬來到水泥廠這裡。

天津水泥廠現在的規模還很小,僅僅只是實驗性質的,一座煅燒水泥的高爐正在興建之中,水泥廠裡面的工人們也是在忙碌不停。

水泥的燒製其實不難,石灰石、黏土、鐵礦粉首先要研磨成粉,然後按照比例進行混合,接著送進高爐裡面煅燒,有1450度左右的溫度就足夠了。

煅燒之後就會變成熟料,熟料又需要經過研磨成粉,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粉進行細磨,按照比例進行混合,最終就可以得到水泥。

這是普通水泥的燒製方法和配方,如果還需要燒製特殊的水泥,則是新增一些混合材料,如礦渣、火山灰、煤粉、鋁礬土等等就可以燒製出各種各樣的特種水泥出來。

事實上歷史上最早的水泥出現的時間非常早,在18世紀的時候,早期的水泥就已經被人給無意中製造出來了。

後來水泥經過不斷的改進配方和生產工藝等等,最終大放異彩,成為了基建行業必不可少的神器。

現在自己提前200多年的時間就將這個水泥給弄出來,對於大明來說這東西就意義非凡了。

想象一下,當北方草原的騎兵和以往一樣想要南下劫掠的時候,陡然間發現以前破敗、低矮的邊防城牆一下子就變成了幾十米高的高大巍峨關隘的時候,那種絕望的神情,一定非常的有意思。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想到這裡,朱厚照都忍不住要笑了出來。

再看看眼前的水泥廠,規模還是太小了,才僅僅只有100多號員工,這顯然是不行的,必須要擴大規模。

而且還要讓大明的這些權貴、地主士紳等等也都加入到水泥行業的大軍之中來。

水泥這種東西,它註定了不會是什麼暴利的產品,朱厚照也不想靠水泥來賺什麼大錢,弄出這個東西來,純粹就是為方便接下來的基建。

當然順帶著也是可以帶一帶他們的這些權貴、地主士紳們往資本家的方向轉變,水泥廠、紡織廠都是一樣的,都是來帶節奏的東西。

一旦大家都參合進水泥的生產之中來,到時候這水泥的產量大增了,自然是要給水泥找銷售出路的。

修橋鋪路、港口、碼頭、水庫、堤壩、邊防等等肯定是少不了的,這大明的基建自然也就可以慢慢的搞起來。

【作者題外話】: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