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章,弘治皇帝的怒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章,弘治皇帝的怒火

京城,當天色剛矇矇亮的時候,大明的天子、朝中的大臣們已經在太和殿這裡開始上早朝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太監鴨公一般尖銳的聲音迴盪在大殿內,很快就有大臣站立出來。

“陛下,臣有事啟奏!”

站出來說話的是督查院右督御史戴珊。

“准奏!”

弘治皇帝看向戴珊。

“陛下,今年入夏以來,北直隸、山西兩地至今四月未雨,山東、河南、陝西也多地乾旱,赤地千里,饑荒肆虐、民不聊生、餓殍滿地、易子而食。”

“臣剛剛從山西返回京城,所過之處,白骨露於野、百姓骨瘦嶙峋、面黃肌瘦、沿途樹皮被啃食一空,有饑民採山中白石充飢以至肚子大如十月懷胎;有賣兒賣女者,一人只能換取不到三十斤的糧食;盜匪四起、作奸犯科者不計其數,流民如潮滾滾湧向京城!”

“臣請陛下憐憫百姓,下令賑災!”

戴珊說的時候眼睛之中都帶著淚水,只有親自去災區走一走才能夠真正的感受什麼是饑荒,什麼是餓殍滿地、易子而食、路有白骨。

他是真的看到了,也是真的怕了,那些饑民、災民猶如鬼一樣,雙眼放光、骨瘦嶙峋、大著肚子、拼命的搶奪一切能夠吃的東西,看人的時候那眼神就如同虎狼一樣,讓人不寒而慄、

“朕不是已經下令各地開倉賑災,搭棚施粥了嗎?”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一個月前的時候,弘治皇帝就下令了,減免災區各地今年的稅賦,同時也是下令各地官府開倉賑災,也從朝廷各地的糧倉裡面調集了大量的糧食到各地去賑災。

可是現在,你竟然告訴朕,說災荒不僅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陛下,臣所過之處,從未看到有州縣官府向百姓施粥,也從未看到有開倉賑災之舉!”

戴珊連忙說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什麼?”

弘治皇帝一聽,直接就從椅子上站起來了。

原本在弘治皇帝看來,出現災荒並不是什麼大事,因為朝廷每年都會有地方出現災荒,只要減免稅賦、開倉賑災,幫助老百姓緩過去就可以了,到了來年的時候,新的糧食收穫了,到時候一切都會迴歸正常。

歷史上出現的無數次災荒也都是這樣度過的,朝廷雖然沒有銀子,但還是有糧食的,多地官倉裡面囤積的糧食還是很多的。

弘治皇帝勤儉節約、不喜歡鋪張浪費,別的沒有,糧食還是積攢了很多的。

可是現在,明明自己已經下令賑災,下令各地開倉放糧,下令搭棚施粥,戴珊竟然說沒有看到任何州縣官府施粥。

“陛下,臣不僅僅沒有看到任何州縣施粥、賑災,而且據臣所知,還有不法奸商,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原本不過幾文錢一斤的糧食,現在都已經漲到了幾十文一斤,賣兒賣女也不過只能夠換取幾十斤糧食而已。”

“也有地主豪強趁機巧取豪奪,農民為了活命,不得不賤賣手中的土地,原本價值二三兩銀子一畝的土地,現在也只能夠換取幾十斤糧食而已。”

戴珊義憤填膺的將一個大窟窿給捅了出來。

“劉健~”

弘治皇帝聽完,頓時就看向內閣首輔劉健,以為都是喊劉愛卿,這次直接就喊名字了。

“臣在!”

已經七十多歲的劉健有些顫抖的站了出來。

“為什麼內閣遞上來的奏疏當中沒有提到這些事情?”

弘治皇帝看向劉健,鐵著臉問道。

“陛下,臣也不知,內閣這邊也沒有收到相關的奏疏。”

劉健也是直接就將責任推到下面去。

事實上,內閣這邊確實是沒有收到相關的奏疏,因為底下的這些官員們早就已經串通好了,將此事給蓋住,大家悶聲發大財就可以了。

反正天子在京城皇宮裡面,他哪裡會知道災區的事情,哪裡能夠看到災區的慘像,即便是有風聲到了天子這裡,朝著的大臣們隨便忽悠一下也就過去了。

以往也都是怎麼做的,反正每次有會災荒的時候,各級官員們都可以吃的飽飽的。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朝廷調撥銀子就層層貪墨賑災的銀子,如果朝廷沒銀子,只是調撥糧食的話,那就轉手將這些糧食賣給那些糧商。

到時候即便是出了什麼事情,也可以將責任推到這些糧商的身上,隨便找幾個替死鬼出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大家該賺的銀子還是一分都不能少。

這風調雨順的年景裡面可能還沒有怎麼好賺錢,因為大明的稅收少,各級官府過手的銀子、糧食都是有限的,這饑荒之年就一樣了,朝廷會撥款、撥糧,有糧食就可以輕鬆的大賺一筆,大發橫財。

“內閣也沒有收到奏疏?”

“你們呢?”

“朕不相信你們所有人都沒有收到相關的訊息,沒有收到相關的地方奏疏?”

弘治皇帝雙目瞪大,接著目光掃向群臣,整個人猶如一頭憤怒的雄獅,一股無名之火從深處湧現出來,勢必要燒紅這大明的朝堂。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群臣頓時就默不作聲,事實上有很多的官員都已經收到了相關的奏疏,也是知道真正的情況。

但是大家對此也並不是很關心,反正又不是自己吃不上飯、餓肚子,再說了饑荒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大明朝每年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災荒、每年都有地方需要賑災,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

只要流民沒有揭竿而起、只要流民沒有影響到京城這邊的太平盛世、歌舞昇平,只要天子不去折騰,他們這些當官的也是懶得去管,舒舒服服的喝喝茶、發財不香嗎?

非得要自己給自己找事情做,到時候天子讓去賑災或者是徹查此事的話,到時候就有的忙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災區是能去的地方嗎?

盜匪四起、流民如潮,那些災民餓的都會吃人了,誰敢去啊?

“陛下,可能情況並沒有戴大人所說的那麼嚴重,如果真的有那麼嚴重的話,下面早就已經有奏疏上來了。”

這時有大臣站出來反駁戴珊。

“戴大人可能至少剛好路過了最為嚴重的區域,所以才會覺得災情嚴重,可能其它地方不會如此嚴重。”

“這少數區域災情嚴重,可能是各地方官員尸位素餐、又官商勾結、貪墨朝廷賑災的糧食,臣以為當嚴厲懲處這些區域的官員,以儆效尤!”

“陛下,臣也以為災情不至於那麼嚴重,否則早就應該有大量的奏疏上來了。”

“自古以來總是有少不了一些貪贓枉法之人,對於這些大發國難財的奸商、貪官,臣以為理應徹查,殺一儆百!”

謝遷站出來表示支援。

意思其實很明確了,這肯定是下面一些地方的官員貪汙了賑災的糧食,還官商勾結所導致的,並不是所有的災區都是如此。

“陛下,謝公所言有理!”

“臣等附議!”

一個個大臣都站出來表態,其實這也是一直以來的操作了。

即便是這種事情被人給捅出來了,捅到了天子這裡了,也不過是找出一些倒黴鬼、替罪羊出來頂罪,還可以藉此機會來打擊敵對之人。

所有的一切在朝中這些大臣們的眼裡都可以操作和利用的,利用好了不僅僅可以打擊政敵,讓自己平步青雲,而且還可以籠絡人心、大發其財。

“李東陽、戴珊~”

弘治皇帝臉色稍稍緩和,想了想也是覺得有道理,如果各地都這樣的話,各地的奏疏早就如同雪花一般的飛來了。

“臣在!”

兩人齊聲的回道。

“朕命你二人為欽差大臣,戴珊前往山西各地視察災情,負責山西的賑災事宜,李東陽前往北直隸各地視察災情。”

“如有奸商、貪官汙吏大發國難財,朕允許你們先斬後奏!”

弘治皇帝看看李東陽和戴珊,想了想也是任命這兩人為欽差前往山西和北直隸各地視察災情、賑濟災民。

“臣尊重!”

戴珊和李東陽連忙領旨,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他們對於大明朝的情況當然是要比弘治皇帝更清楚的很,下面的這些官員,十個有九個九都是屁股不乾淨的。

就靠朝廷所發的那點俸祿,根本就不足以養家湖口,貪汙幾乎是大明官場的一個普遍現象了,上至朝中諸公,下至各級官員、小吏,幾乎都是一樣。

平時小貪、有災荒的時候就可以大貪、特貪,還可以官商勾結,大發國難財,也就只有天子是被矇在鼓裡面的,朝中的大臣們都清醒的很,也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下了早朝,弘治皇帝面色凝重的將錦衣衛都指揮使牟斌和掌管東廠的蕭敬叫了面前。

“你們兩個,立即派遣廠衛的人到山西、北直隸各地去,將災情的詳細情況給朕調查清楚,有哪些官員貪贓枉法、官商勾結、大發國難財,都給朕調查清楚,朕要知道真實的情況!”

“是!”

兩人一聽,頓時就齊聲的回道。

天可憐見,弘治皇帝這個傻子終於知道用他們廠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