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章 解決辦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2章 解決辦法

之後沒用幾天,兩淮商會送來了糧。

河南地界不屬兩淮商會的勢力範圍,從當地直接買糧肯定吃不開。

唯一的辦法,只能從兩淮買上,再運送至河南。

一來二去,耗費了不少路程,且還不能加價售賣。

雖不至於賠,但也賺不了多少。

之所以走這一趟,還是朱允熥的原因。

朱允熥呈了陳敬宗的情,在商隊到達後,遣了於實親自迎接。

之後,請商隊的幾個領隊吃了頓飯。

酒足飯飽,隨之擺開場子,開始了賣糧。

因來賣糧純粹是為幫朱允熥,也不打算往這兒擴張生意,所以只在三縣城中的鬧市區支了個露天的攤子。

值得一提的是,兩淮商會開始以平價賣糧後,支在各縣的災棚仍舊沒有第一時間撤走。

有人或許因摳門,不願花錢去買糧。

但基於災棚饅頭的品質,大部分繼續吃災棚的,終究還是因手頭拮据。

大明立國近三十年,在很多人看來,老朱是是個窮兵黷武的暴君。

但三十年時間,老朱也出臺了不少有利於百姓休養生息的政令,大明百姓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日子並沒有想象中的艱難。

絕大部分人還是不至於手頭拮据到,連飯都吃不起的。

因而,即便是有那些摳門的人冒領,守在災棚下面等著官府賞飯吃的人也並沒多少。

三縣大部分人,還是都排到了的兩淮商會的流動糧車下面。

有官府的保駕護航,再加上朱允熥的雷霆手段,當地的一些糧商對兩淮商會這外來的神,倒也沒敢有過分的舉動。

反而在瞅著三縣百姓陸續從兩淮商會買走糧外,開始漸漸的開賣了自己倉庫的。

高價賣是不可能了,可若低價也不賣,那他們囤積起來的糧,怕只能在倉庫發黴。

對於這些糧商的主動賣糧,朱允熥樂得高興,至於他們是否曾打算囤積居奇,高價賣糧,朱允熥不打算追究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淮商會在河南人脈畢竟有限,若把三縣的糧食一直擔負起來,也有些力不存心,有那些糧商參與,當然再好不過。

進行到現在,三縣因蝗災所引起的一些問題,基本上都已經解決了。

沒有這些問題的掣肘,三縣即便還沒達到眾志成城,卻也不至於再因各自各式各樣的需求而南轅北轍,各自為政了。

有了共同的目標,至少能把勁使到一塊。

在城中百姓不在為糧發愁,城外農戶陸續收到被官府借出糧的時候。

朱允熥帶了些護衛,領著鄧一寧,喬晉燾,崔和生,以及舞陽知縣楊心如,視察在了三縣的農田之上。

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

農為百業之首,農事一旦出問題,其他百業都要受影響。

蝗災肆虐,天下燥熱,卻也還得盡一切努力,把糧食的損失降到最低。

朱允熥帶著涼帽,穿著汗衫,走遍了三縣面積最大產量最好的幾處農田。

“葉縣和舞陽蝗災最甚,南召相對來說要輕一些。”

老朱給了他兩個縣,而且還是最嚴重的兩個。

不知是不知道,還是故意為之的。

“不過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三縣必定都會有大幅度的減產,收糧之後能養活了各縣百姓都會不易。”

“在向皇爺爺呈稟時,我會把三縣情況如實稟報,請皇爺爺能對三縣的農稅酌情減免的。”

稅收高了,百姓交不上來,那就需要當地官員派人連番催促了。

稅都收不上來,要他這個官幹啥。

在百姓無力交稅,朝廷酌情減免,真正受益的是百姓不假,當地官員也能跟著沾些光的。

因而,朱允熥開口後,還沒成行的時候,鄧一寧幾人便第一時間向朱允熥表達了感謝。

有朱允熥這位皇孫幫著說話,總好過他們自個兒找朝廷進言要來的更好一些。

“朝廷用錢的地方多,我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功,你們也別抱太大希望。”

朝廷正在八次北征,用錢的地方確實不少,不提前說明,鄧一寧幾個承了他的情,最後沒落成,還以為是老朱不近人情呢。

“蝗災實在太多了,在我們之前,你們可曾做過哪些滅蝗的事情?”

他們的滅蝗方式若是有效,順著繼續往下,總比重新開拓要省功夫。

四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最後,還是鄧一寧做了回應。

“在乾旱的時候,幾縣便組織了求雨,蝗災來臨,也求了八蠟廟。”

“求助神靈,或許沒啥用,但百姓相信,是萬般無奈下的唯一辦法,由官府領導,也能讓百姓集聚信心。”

“除此之外,官府也號召了百姓自行滅蝗捕蝗,但奈何蝗蟲太多,又一滴雨沒下過,到現在越來越多。”

“臣專研過唐姚崇的焚瘞滅蝗,蒸蝗蟲而食之,臣還曾蒸食過,實在難以下嚥。”

“臣原本打算把姚崇的焚瘞滅蝗推廣下去,由各縣衙役親自出動,帶著百姓去滅蝗。”

“誰知糧價攀升,各縣均因此所累,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各縣的精力全都放在了這上面,哪還有多餘的精力滅蝗。”

“既然現在各縣相關的這些問題都已經解決了,臣以為是時候把焚瘞滅蝗提上日程了,有官府主導,總好過百姓獨自出動要好很多的。”

鄧一寧能提出這些,說明對滅蝗的問題上,的確是做過一番考慮的。

“鄧知府所言不全無道理,但你有一部分說錯了,蝗蟲並不難吃,要能製作好了,那可是上等的寶物。”

“到時候哪還用不必官府領導滅蝗,百姓自行出動怕都不夠抓的。”

鄧一寧做了極大的心裡建設,才吃掉了一隻蝗蟲。

朱允熥他一個皇孫,吃過個蝗蟲嗎?

沒經過現場試驗,不信也是正常。

朱允熥笑了笑,招呼身後於實,把帶好的東西全都拿出來。

“走了這麼久,幾位想必也累了,我們找個陰涼處,現場尋食填填肚子,之後談一下滅蝗抓蝗的其他方案。”

朱允熥有建議,鄧一寧四人當然不能反對。

五人很快落座,陳集領了軍卒出動,片刻功夫抓來了一盆蝗蟲。

之後,先下沸水鍋。

隨後撈出,去頭、肢、翅、內臟,同鹽水一起入鍋,文火煮段時間撈出瀝水。

最後,油鍋燒至四成熱,投入蝗蟲。

陳集一氣呵成,於實在旁邊,配合的天衣無縫。

大概半個時辰,幾疊金黃酥脆的美食便已經成型。

朱允熥夾起一隻,放在嘴裡嘎嘣嘎嘣嚼了幾下後,隨之又抿了口酒。

“非常不錯,幾位儘管嘗。”

難吃不難吃的,朱允熥都吃了。

他們再有不願,也得動快子了。

鄧一寧先行動,率先拿起了快子。

小心翼翼放於嘴中,經舌頭也牙齒磨合後,鄧一寧眼睛都亮了。

“是挺好吃,酥酥脆脆的。”

鄧一寧表態,其餘三人不再遲疑。

當三人都吃進嘴裡後,和鄧一寧的表現基本差不多。

全都是大吃一驚,根本沒想到害人至甚的蝗蟲,做成美食之後,盡能這麼好吃。

“幾位感覺如何?”

“不錯,非常不錯。”

四人大快朵頤,壓根不用朱允熥邀請了。

“要是對外推廣,百姓能否接受?”

他費勁吧啦做了這麼多,就是為這結果。

“肯定能。”

“就這東西,不管誰吃到,都得說聲好的。”

得到四人表態,朱允熥這才又開口。

“要是讓你們,各去自己縣中宣傳,號召於百姓捕蝗滅蝗,你們可否能辦?”

由各縣父母官出動,然後親自品嚐,多多少少還是能起些帶動作用。

朱允熥定方式,他們只依命行事,且還是沒什麼難度的事情。

事情辦好了,於他們各自都有利,若是沒辦好,自由朱允熥承擔責任。

不管從哪方面說,都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臣聽殿下的。”

四人起身站起,拱手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