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8章 不認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8章 不認可?

伴隨著樂隊的雅樂樂章,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下,老朱和朱標乘坐肩輿,一路被抬進了奉天殿。

肩輿剛一放下,朱標便率先站起。

之後,很快轉身又扶起老朱,在殿中屬二人的位置之上落座。

等父子二人坐定,四名禮官這才引導著朱允熥進入了奉天門。

隨著朱允熥的出現,文武百官的猜測得到印證,一個個嘴巴張得老大,眼珠子都不會打轉了。

而朱允熥一身太孫冕服,鵷動鸞飛,意氣風發,步伐穩健有力,跟在四名禮官身後,目不斜視,壓根就沒給文武百官一多餘的眼神。

沒用多長時間,在鼓樂齊鳴聲中,朱允熥便走過鋪了紅毯的青磚,在丹陛的拜位前停了下來。

“鞠躬!”

早等候多時的贊禮官,一左一後站在朱允熥身後,扯著嗓子高喊一聲。

這些流程,朱允熥聽禮官講過,聽的時候是有些頭大,但當實際操作下來的時候,儘管有些懵,倒也不至於出錯。

跟隨著贊禮官的引導,朱允熥衝奉天殿裡的老朱和朱標行了執手禮。

一拜起身,再拜起身。

禮節完成,奉天殿的承製官跪向老朱承接了聖旨。

這道聖旨翰林院早就著手在擬,刪刪減減,連續改了好幾次,直到昨天才最終敲定。

手捧聖旨,承製官站在奉天殿門前,高聲唱言,喊道:“有制。”

在當下這種場面中,所有流程都必須嚴絲合縫地銜接。

一旦有絲毫差錯,必被冠之以不是祥召,往後稍微有些啥事,必都被歸之於此上。

成天有群人在你身邊烏鴉嘴咒你,好事也得變成了壞事。

朱允熥注意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只豎起耳朵聽著贊禮官的引導。

還在幸運的是,並不需他獨自記住這些流程,只要跟著贊禮官引導就行。

須臾之後,贊禮官回應,喊道:“跪!”

聽到聲音,朱允熥隨之撩起衣袍跪下去。

在朱允熥身後,一同跪下的還有文武百官,侍衛樂師。

聖旨宣讀,當然要跪。

在所有人跪好後,宣制官開啟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託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

太子標之子允熥,日表英奇,天資粹美,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

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孫,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拜!”

隨著聖旨合上,贊立官當即高喊。

“再拜!”

行了謝禮,便接了旨。

承製官站在殿西,很快朗聲回奏,喊道:“傳制畢。”

行進到此,只是完成了第一套流程。

之後,在贊禮官引導下,再一次鞠躬,又行了一遍執手禮。

等所有步驟結束,贊禮官很快又喊了聲,道:“行冊禮。”

行冊禮,顧名思義,由皇帝授寶冊。

有了寶冊在手,才可坐實身份。

“皇太孫請。”

引禮官帶領,朱允熥緊隨。

太孫同於太子,由奉天殿東門進入。

踏進大殿,內贊官換掉引禮官,帶著朱允熥在老朱面前的拜位前站立。

“跪!”

隨著內贊官一聲喊,朱允熥再次拜下。

旁邊,捧冊官在御桉前跪下,捧起預備好的寶冊,鄭重交給讀冊寶官。

“讀冊。”

內贊官喊出一聲,讀冊寶官開始宣讀。

洋洋灑灑,一個字沒頓,全部宣讀完畢,差不多兩盞茶過去。

大典每項流程都有吉時,寶冊的宣讀不能緩,不能快。

他這兒超了誤了,是會耽誤後面流程的。

哪怕沒有鐘錶,讀冊寶官都能把時間把握的都分秒不差。

讀冊結束之後,讀冊寶官又把手中之冊復交於朱標手裡。

經由朱標,冊正式頒給朱允熥。

最後這步流程本是由丞相完成的,但在胡惟庸桉爆發後,老朱便廢了丞相一職。

現在的內閣的作用,還只相當於老朱的私人秘書,自然沒辦法讓大明後期所謂的內閣首輔,充當丞相來給朱允熥授冊的。

接了冊,朱允熥遞於旁邊充任捧冊內侍的於實。

之後,還有寶。

寶的流程,和冊一樣。

不過,雖不用讀冊,一套流程結束,還是用了不到一盞茶。

接了寶,朱允熥轉身遞於了寶內使。

這小太監和於實年紀差不多,按他這個年齡要走正常路肯定沒辦法擔負這麼重要的事情的。

是老朱覺著朱允熥冊立了太孫,身邊只留於實一個照顧的內伺有些太過寒酸了些,便又精挑細選去了幾個。

這內伺叫孫前。

五年前進的宮,進宮後被魏良仁挑中,一直帶在身邊培養。

老朱要給朱允熥物色內伺,魏良仁便向老朱舉薦了他。

經老朱慧眼篩選,不僅留下了他,還讓他做做了冊立大典的寶內使。

接了冊和寶,之後朱允熥又在內贊官的唱令聲中先後出圭、俯伏、平身。

一系列流程結束,於實捧冊,孫前捧寶先行,朱允熥後面隨行。

出了奉天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於實和孫前將冊、寶分別放入冊寶亭匣中。

裝好之後,朱允熥在丹陛下鞠躬,鄭重四拜,算是完成了第一套流程。

緊接著,內使舁冊,寶亭前行,伴隨著典雅地鼓樂,莊重的儀仗,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之下,冊寶被送入東宮。

東宮同存兩份冊寶,絕對是史無前例。

存放安置之處,是早就準備好的。

抬回東宮,安置好後,朱允熥又在禮官引導下,去了坤寧宮。

馬皇後病逝,老朱至此再未立後,馬皇後的牌位自然也就一直供奉在坤寧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所有陳設均和馬皇後在的時候一模一樣,不僅如此,還常會有人定期打掃。

老朱在思妻情深之時,還會再來坤寧宮坐坐。

把人趕走,在馬皇後牌位之前,一坐就是一夜。

因老朱與馬皇後的亢儷情深,也是基於馬皇後在時,對朱允熥疼愛至甚。

即便馬皇後已經故去,在冊立後拜謁皇后的流程也就並沒有省去。

到了坤寧宮,便有人把朱允熥引到了馬皇後的牌位前。

對馬皇後的瞭解,除了後世史書的一些記載外,就是當下人們口耳相傳的傳頌了。

馬皇後病逝的時候,原主才不過四歲,記憶倒是有了,但也僅限於一些記憶深刻的吃喝拉撒。

別人說的賢良啥的,倒是一點兒印象都沒有,那時候的原主不過一個小屁孩,哪顧得操心這些事情。

在他的記憶中,馬皇後就只是一慈祥的老太太。

“皇奶奶,皇爺爺冊立孫兒太孫了,孫兒會勤勉上進,擔起江山社稷的擔子,並和父親一同照顧好皇爺爺的,您就放心吧。”

雖說文武百官都被攔在了坤寧宮外,但在朱允熥身後還有引禮的禮官的,肯定要謹言慎行,注意言行舉止的。

簡單說了聚集,便在禮官引導下,一拜再拜。

叩頭起身,燭光搖曳,剛上的香也便的更亮了。

“娘娘應了,娘娘應了!”

旁邊內伺激動高喊,馬皇後能夠顯靈,那便說明馬皇後魂魄依在,而守在坤寧宮的他們,地位自然也就攀升了。

引禮官本就是第一次操辦這樣的大典,主持拜謁牌位更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一時之間也是有些拿捏不了的。

好在朱允熥反應及時,很快重新拜下,又把剛才的流程做了一遍。

“皇奶奶的意思,孫兒都明白了,皇奶奶只管放心,孫兒會常來看皇奶奶的。”

這次拜謁後,香燭倒都正常,再沒有特別的變化。

一次是應了,要再有一次,說不準就得被人懷疑,是馬皇後不認可他這太孫了。

人云亦云的,他這太孫還咋當。

“孫兒走了。”

拜謁起身,朱允熥離開坤寧宮。

從坤寧宮出來,朱允熥又回了東宮。

冊立太子,只拜謁皇后,他冊立的太孫,當然得把太子妃涵蓋在內。

畢竟,沒有他娘,又哪來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