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孫兒支援皇爺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7章 孫兒支援皇爺爺

棋沒下贏,浪費了時間不說,最後還是得乖乖地抄書。

就這樣,朱允熥挑燈夜戰苦哈哈地埋頭抄書,老朱和朱標卻就朱允熥提供的五子棋下法對弈的不亦可乎。

不知過了多久,蔣瓛行色匆匆出現。

“臣從虎威營接收灑傳單之人三十有二,之後經審訊又緝拿同夥五百六十八人,而這些人無一例外,均為方孝孺的徒子徒孫。”

“據他們所言,他們之所以處心積慮敗壞陛下名聲,又試圖構陷太孫,無不都是想以此方式為方孝孺正名。”

對於這一結果,雖並沒有在意料之外,但在剛剛聽聞之後,仍還把老朱氣的不輕。

“書生誤國,還敢誹謗天子,離間皇家骨肉,真是該死。”

“不是說咱是殘暴不仁的昏君,咱就讓他們看看何為殘暴,黃齊方流放的九族該為誅殺,不管行至何處,全部就地誅殺。”

“還有,方孝孺徒子徒孫不是想要給他正名嗎,凡方派弟子全都格殺,統統都去陰曹地府正去吧。”

老朱氣哼哼下令,很快被朱標攔了下來。

“父皇,請三思。”

“方孝孺在讀書人中地位頗高,追隨他的讀書人很多,要把方派弟子全部涵蓋,牽連必然甚廣啊。”

老朱殺人動輒數萬,還怕個啥甚廣。

“咱用不著三思,就這些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留著他們將來必不過是憑空捏造構陷忠良的奸詐之徒,現在殺了他們省的將來禍國殃民了。”

“蔣瓛,你錦衣衛馬上行動,按咱的旨意全力執行,不得有誤。”

錦衣衛效忠於天子,老朱有令自要執行。

不等朱標再多說,蔣瓛已退了出去。

“父皇殺了方派弟子,恐難堵讀書人悠悠之口,更何況方派弟子並非全是參與之人,全部誅殺未免籠統了些,還需仔細篩選以參與之人定罪即可。”

朱標跪倒在地,還欲再勸幾句。

“雖未參與必也是知情之人,既已知情卻不尋檢舉揭發,其心和參與之人又有何異?”

“這事就這麼定了,等咱死了你想咋處置再咋處置去,咱還活一天就輪不到你來做主。”

老朱不容置疑的話一出,朱標還真沒辦法再勸了,低著腦袋,幾度欲言又止。

旁邊不遠處,朱允熥雖一直在批閱奏章,但具體發生了什麼,他還是聽進了耳中的。

“皇爺爺。”

朱允熥剛喊一聲,老朱便扭過了身。

“你更不用多說,咱死了也輪不著你。”

老朱語氣冰冷,朱允熥卻微微一笑,道:“孫兒是想說皇爺爺決策英明,這樣的處置堪為上上之策。”

老朱這是不知道歷史上,建文三傻忽悠朱允炆都幹了些啥。

要是知道了,就憑建文三傻做的那些事情,殺他個十次八次的都不為過。

朱棣靖難成功,和老朱當初血洗武將有一定的關係,但不過只是其次。

最主要的,不還是削藩之策的失誤,給了朱棣起兵靖難的絕佳藉口。

當初,既然你削藩已經撕破了臉面,幹嘛不想直接把朱棣弄死。

當了那啥還想那啥,典型的讀書人思維。

最關鍵的是,即便不殺朱棣,在靖難期間仍有一百種方法贏得戰場的主導權。

徐輝祖幾次請戰,卻始終不敢用,偏偏把李景隆那種草包推到了前面。

五十萬大軍,不到四年的時間,便全都被揮霍一空。

徐輝祖是朱棣小舅子不假,但李景隆何嘗不是朱棣從小到大的玩伴。

碰到永樂大帝這樣的雄主,徐輝祖領兵並不見得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至少不會在短短四年便一敗塗地。

當然,這些只是基於朱允炆和朱棣交戰雙方而言的。

不管是於國還是於民,戰爭的長時間膠著都不是啥好事。

四年結束靖難,反而更有好處。

而且,永樂大帝的能力,比朱允炆不知要強上多少。

只不過,永樂大帝後代差了點,一個比一個奇葩罷了。

朱允熥開口,老朱和朱標統統瞅去。

“讀書人迂腐,只處置參與之人,其他的人未免就不會再掀起亂子,與其經常為這個事情煩惱,還不如一下把所有麻煩都解決了。”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正如老朱所說,這些方派弟子雖沒參與,就不見得不是知情之人。

既是知情,是沒來得及參與,還是本不願參與,這可就不好說了。

“別以為你拍了咱的馬屁,就不用再抄書了。”

老朱推翻棋盤,沒了再對弈的心思。

“孫兒所言句句肺腑。”

就老朱那臭脾氣,哪是拍馬屁能解決的。

“再給他加一節。”

老朱二話不說,抬手招呼朱標。

“皇爺爺。”

“為啥啊?”

朱允熥苦大仇深,一頭的霧水。

他這明明是為老朱說話,即便是要罰他抄書,那也得是由朱標罰啊。

“加兩節。”

老朱不做辯解,又加了一句。

“別啊,皇爺爺。”

就現在這些,他全部抄完都得大半夜了,再加上兩節,還要字跡工整,他全部抄完還睡不睡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加三節。”

“皇爺爺...”

“加五節。”

“得,孫兒不說了,孫兒去抄。”

再這麼說下去,他今天晚上真沒得睡了。

重新坐回自己位置,朱允熥只得苦哈哈地繼續埋頭苦幹。

有他這麼倒黴嗎?

不過多說了幾句話,便給自己多了這麼多的負擔。

安排了抄寫的內容,朱標便回了東宮。

反正沒啥事可幹,不必非得留下了。

更何況,父子剛才意見沒統一,這麼強行留下,大眼瞪小眼的,也沒啥意思。

在朱標走了後,屋裡只剩了老朱。

老朱帶著朱允熥送的靉靆,手裡捧著本書,正讀的津津有味。

除了偶爾翻書的聲音外,整個屋裡落針可聞。

不知過了多久,朱允熥率先打破寂寞。

“皇爺爺,時辰不早了,您回去睡吧。”

老朱翻了書頁,頭都沒抬。

“咱回去睡了,你就好偷懶了?”

什麼人嘛。

他好心好意的,還被當驢肝肺了。

“皇爺爺這話說可就太傷孫兒的心了,孫兒去鳳陽的時候,又沒人看著不也完成父親安排的抄的書了嗎?”

朱允熥解釋了句,老朱沒再多說。

“咱還不瞌睡,你安心抄你的。”

既如此,朱允熥不再多勸了。

人年紀大了,睡眠本就少。

就在朱允熥剛沉浸其中,安心抄書的時候,老朱拉了椅子坐在了他對面。

“皇爺爺,孫兒沒偷懶。”

他要麼不抄,要抄了就不會湖弄。

憑朱標細微卓著的本事,他要是湖弄了,肯定會罰的更重的。

“你剛才所說,有幾分真幾分假?”

朱允熥微微停頓,很快理解老朱說的啥。

“皇爺爺說的是方派讀書人的事兒?”

老朱不置可否,看來說對了。

“孫兒說的都是真的,孫兒真的以為皇爺爺的處置並無不妥。”

“若不這樣處置,必會於國不寧,於民不安,他們自詡心憂社稷,其實又有多少人是發自肺腑這樣想的。”

“孫兒不否認有讀書人是有橫渠四句中的大志,也會有人有陸秀夫文天祥的風骨,但這畢竟只是少數。”

“很多人不過還都是凡夫俗子,他們或成名或成利,假借讀書人的外衣謀取著自己的私利,”

“黃齊方三人他們難道沒看出老二能力的欠缺,說他們是維護祖宗禮法,但孫兒的身份不比老二的正統?”

“但他們至始至終,一直都在堅定不移的站在老二這邊,這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和老二捆綁在一起,早不知道何時,他們的初心就已經偏頗了。”

“而方派的那些讀書人,又有幾人真是在為方孝孺正名,他們要真想正名就不該散步莫須有的東西構陷於孫兒。”

“他們大部分的用意,不過是想藉此機會,來達到自身揚名立萬的目的,一個敢挑戰天子權威的,這樣的人即便不能中舉,也會成為讀書人尊崇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