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1章 準備會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1章 準備會試

春闈定例始於二月初九,滿打滿算也就只剩一個月時間了。

職大那兒該按派誰去參加,差不多也該到敲定的時候了。

從農研所回來的次日,朱允熥便帶著黃觀去了職大。

一直學習四書五經的是九十六人,刨除主動棄權的只剩下五十二人了。

自己到底學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既然沒高中的希望,又何必白折騰。

對這種主動棄權的,朱允熥表示了理解,畢竟他們大部分都是才剛接觸四書五經不久,有的人連論語都背不完整。

這樣的水平,哪能去應試。

這次是以職大為單位,第一次參加參加,得盡一切可能把高中率保持在百分百。

即便剩下的那五十二人,也會在近期安排幾場考試,凡能達到有希望高中的,會在之後的時間進行系統化的突擊訓練。

最後全部都合格的,才有機會參加會試。

反正總之一句話,寧缺母濫,哪怕最後只剩一個有資格的參加,高中率的百分百都必須都保持住。

皇帝制曰,朕惟君天下者,興化治理,政固多端,然務本重農,治兵修備,乃其大者。

這道策論題是黃觀所出,需考生從農業和兵備兩大方面闡述治國方略。

當然,全文都得引經據典,引用用四書五經外,還得字跡整潔,不能有絲毫雜汙。

幸好是在洪武一朝,考生答卷不需用標準館閣體,不然除苦啃四書五經外,還得沒日沒夜的練字。

朱允熥把看過的策論放到桌上,笑著問道:“你預估一下,這次的策論多少人能達到參考資格。”

黃觀又翻閱了參考之人平日所作文章,之後這才慎重給出了答桉。

“最先培養那批學生是二十三個,臣又翻閱了其他人的文章,發現這八人也極有可能。”

朱允熥接過黃觀遞來,對已裝訂在一起的八份文章,進行了一目三行快速的瀏覽。

“引經準確,剖析深刻,字也寫得不錯,是能達到進士水平。”

以前朱允熥看到這些東西就頭大,現在再看這些,不僅毫無障礙,竟也能評出好賴了。

“最近這段時間就把選拔的三場全都考了,還得留時間再突擊訓練一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次的主考是劉三吾,劉三吾為人向來嚴苛,千萬不能大意了。”

朱松那些小王爺的現在的授課先生還是劉三吾,一個個都是上房揭瓦的主,可誰都不敢不完成課業就去玩。

劉三吾那可真敢對他們動手,但凡他們敢不服從,劉三吾馬上就得告到老朱那兒。

若被老朱知道他們懈怠課業,那可比劉三吾打的要狠太多了。

對於這種,王爺們都敢動手的,那肯定得認真對待。

“是,臣會從嚴督促。”

三天之後,考試結束。

模擬會試規則,收卷之後先湖名,之後由朱允熥黃觀以及其他的幾個先生一同來閱卷。

那幾個先生最多就是個舉人,而朱允熥連功名都沒有,真正能挑大樑的還得是黃觀。

五十二份試卷,每人過了一遍,最後互相交流討論後,敲定出了三十五人,淘汰了十七個。

閱卷差不多用了一天,那些考生也緩了一天了。

結果在當天晚上出來,次日便開始了第二輪考試。

仍是考三天,結果仍湖名。

不到一天時間,便得出結果。

這次淘汰了五個,只剩三十人,相較於黃觀的預期,還少了一個。

之後的次日,則是最後一場。

流程一樣,但這次淘汰的少,還剩下二十八人。

結果出來的當天,朱允熥便把這二十八人全都叫了過來。

“黃院長連中六元,他的眼光很毒辣,你們剩下的這二十八人只要不出意外,高中的希望很大。”

“你們也知道,你們之所以能特許參加會試,那是因為皇爺爺增設了算數和大明律。”

“所以中了進士後,還必須再參加算數和大明律的考核,全都合格者,這才算達到要求。”

“不過,一般凡中了進士,那就可入仕為官了,你們可以選擇放棄這兩門,隨其他士子等朝廷的任命。”

聽了朱允熥的話,二十八人面面相覷,一時搞不明白朱允熥意思了。

“殿下是說,你們要選擇參考算數和大明律,要是不合格,那你們即便中了進士,都不可能被朝廷徵召。”

“是否要繼續選擇參考這兩門,你們可以自由選擇。”

在最後,黃觀做了補充。

這些人當初本就是準備走科舉的,要因被算數和大明律絆住手腳,心裡難免會有不忿。

所以,朱允熥不打算強求,讓他們自行去決定。

這個時候能選擇留下的,那才是忠誠可靠的。

把他們強制留下,說不定啥時候就反水了。

“肯定得考啊,那些老頑固文人都給殿下下了挑戰書,我們都是殿下手中的利刃,豈能先行退縮。”

“要不是殿下爭取,我們哪有直接參加會試的資格,殿下給了我們機會,我們豈能棄殿下離去。”

“這個時候誰要是走了,那就是不仁不義,要被世人所不齒的。”

“殿下放心,早在朝廷打算增設這兩門的時候,我們科舉班全體便都在學習算數和大明律了。

現在我們已找到擅長科目,分科學習了,雖還達不到算數班的最高水平,但我們之中大部分人都處中上游水平了。”

“是啊,是啊,我們都不走。”

這些人表態後,朱允熥笑了。

其實老朱既要增設,那就打算重點培養了,他們要能以算數和大明律如朝,肯定要比一般進士更有前途的。

“你們決定了?”

“決定了。”

一句決定,鏗鏘有力。

“那好,明天分科考試,你們擅長哪個科目就報考哪個,達到合格的,全力進入會試的衝擊階段。”

次日考試結束,朱允熥通宵閱卷。

畢竟是增設的,再加上朝廷對人才的急需,在這次的閱卷上,明顯是放寬鬆了。

最後終於選出,參加大明律的十三人,算數的十人,各科總共淘汰五人。

而到目前為止,距離會試只剩整整半個月時間了。

必須得在這半個月中,夯實了四書五經,提升了算數和大明律。

時間緊,任務重,不容有任何懈怠。

朱允熥則常住在了職大,陪著這些人做最後的衝擊。

比他們起得早,比他們睡得晚,只要他們還在讀書,必然能看到朱允熥的身影。

現在全都憋著一口氣,一旦洩掉,那可就滿盤皆輸了。

在會試臨近時,朱允熥又派於實為參考士子購買了上等考箱。

筆墨紙硯,禦寒手爐,蠟燭吃食。

畢竟是每場要考三天的,這些東西缺一不可。

二月初八,會試前一天,朱允熥把考箱分發了下去,並告訴他們,不必太過緊張,只以標準心態作答就行。

二月初九,會試當天,朱允熥安排肩輿二十三個,由職大學生護送著,一路把參考之人送進了貢院。

聲勢浩大,轟動一時,也同時引來了不少的非議。

朱允熥在從職大回宮的時候,還能聽到一些人的閒言碎語。

在他們看來,職大這些學生連功名都沒有,何德何能能夠和那些舉人出身的士子較量。

這麼大的聲勢參考,必是爬的越高摔的越慘的,等金榜公佈,有的是他們哭的時候。

對於這些聲音,朱允熥自然一笑了之了,等金榜公佈,有的是讓他們打臉的機會。

孰強孰弱,到時一目了之。

沒有結果之前,說再多不過也是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何必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