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篡位將軍的白月光(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136、第 13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6、第 136 章

李固告訴謝玉璋:“景山捎了兩封信回來, 一封給你, 一封已經給了楊侍中了。”

謝玉璋當著李固的面拆了信, 一目十行地看完,道:“果然二哥哥也急了。他說, 給舅舅的信裡讓舅舅去林府提親呢。行了,舅舅知道就行了, 剩下就是楊家的事了。”

李固打量她眉眼,問:“這幾天都在做什麼?”

謝玉璋道:“在教妹妹騎馬呢。等她再學一陣子, 我就帶她騎馬上街去, 等她騎得好了,我帶她去打獵。”

謝玉璋與李固閒聊,時常會提到她這個妹妹。李固知她對姐妹十分愛護,不止姐妹, 還有林諮的妹妹林氏,甚至她對他的妃嬪們, 也都十分理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身邊女子, 都儘量善待, 便是李珍珍做了那樣的事, 她也都能寬宥。

倘若李固不知道她在漠北都經歷過些什麼,或許覺得這樣理所當然,女子本就該溫良恭儉讓。但李固知道她都經歷過什麼, 知道她甚至親手殺夫。則謝玉璋現在還能在心底保持的這份柔軟,便格外難能而可貴了。

這是得靠著極豁達的胸襟才能堅持得下去的,否則光是那些殺人的戾氣積攢到心底, 都能讓一個人變得面目全非了。

這一點,李固深深地懂。

他聽著謝玉璋娓娓講述她府裡的事,嘉佑學騎馬,丫丫牛牛淘氣……都是些平時他根本不會關注的生活瑣事,被她講出來就變得很有意思,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他看著她一雙雪白的手捏著銀勺將鹽輕輕灑入沸水裡。動作輕柔,指如蘭花。

李固在吃喝方面並不講究,尤其是喝茶,常作牛飲。這是他們西北將領頗為雲京文人所笑的一點。

即便是紫宸宮裡,李固也是令內侍直接將茶煎好,他自己酌量加鹽,牛飲而盡,只為解渴。

可謝玉璋一月三旬皆要來他這裡,被他扣在紫宸殿裡。兩個人總不能大眼瞪小眼,總得找話說,找事做。謝玉璋便叫內侍備了茶具,她親自給李固煎茶。

水滾了起來,第二沸。謝玉璋用勺子舀出一勺沸水,置於一旁。用竹夾攪動沸水,輕輕添入茶末。

她的手指纖細秀美,無論是握竹夾,還是捏銀勺,都賞心悅目。李固很喜歡看她烹茶。

第三沸了,謝玉璋把剛才那一勺水倒了回去,開水停沸,生成了泡沫。謝玉璋去掉水膜,將茶分了兩盞。她伸出手去拿茶盞。

一縷秀髮從鬢邊垂落。

李固一直凝視著她,看到那一縷碎髮,便伸出手去。

謝玉璋端起茶盞抬頭的時候,李固的手剛好伸到了她臉頰邊,謝玉璋屏住了呼吸。

時間彷彿凝滯,但其實只是兩個人的手都停在那裡。

那隻手分明就是在她死前想要挑起帳幔的那一隻,那繭子的形狀都是一模一樣的。

可眼前的這個皇帝,卻再不是那個只會杵在路中央的男人了。

李固的手在頓了一瞬後,繼續向前,將那一縷碎發給她別到了耳後。隨即,他便收回了手,並沒有碰觸她的臉頰或肌膚。

但謝玉璋明白,李固已經明白劃下道來——他和她之間怎麼相處,以後是他說了算。

他的確是個君子,不會強迫她,但卻也容不得謝玉璋再拿捏他了。

謝玉璋的手也只頓了一瞬,在李固收手的時候便將那盞茶放到了他面前,微笑:“陛下,趁熱的時候,茶湯最鹹香,茶末最柔嫩。”

李固看著她面不改色的微笑,“嗯”了一聲,端起茶盞。

心中,微微地失落。

謝玉璋騎著馬回到公主府,門子上的人迎上來,稟報道:”殿下,袁令被京兆府喚去了。”

謝玉璋微訝:“京兆府?”

僕人道:“是,說是有樁案子涉及到咱們公主府了,請袁令過去詢問。”

謝玉璋道:“他帶人了嗎?”

僕人道:“殿下放心,袁令特意帶了八個護衛。”這是他們在漠北養成的習慣,有事必得有人,必得有刀。

謝玉璋放下心來:“那就行。”

在府裡等了一個時辰,袁聿回來了。

謝玉璋問:“怎麼回事?”

袁聿道:“殿下可還記得秋娘。”

那個時候大家準備回中原,有聰明的鄰居帶了秋娘到公主大帳前求助。秋娘那額頭一片血,是在爹孃氈房外磕頭磕得。磕出了血,她的生身父母也不肯將二十頭羊的聘禮還給婆家,將她換回來。

她嫁的是胡人,若父母不換,此生就要留在漠北了。

謝玉璋當時站在大帳的臺階上,氣得手腳都發涼。

後來一紙契約書按了紅手印,秋娘從此成了謝玉璋的人。

謝玉璋問:“她不是在莊子上嗎?”

秋娘已經十九了,年紀大了,又沒受過訓導,謝玉璋身邊沒她的位置。好在她十分勤勞能幹,回來的路上,袁聿安排她去照顧那些傷兵。她十分盡心盡力,袁聿看在眼裡,到了雲京後,把她安置在了莊子上。

袁聿答道:“秋娘被她爹孃賣了。”

謝玉璋勃然大怒!

“什麼狗東西,敢賣我的人!”她怒道。

袁聿道:“殿下息怒。”

袁聿慢慢講來。

謝玉璋的衛隊,有些傷殘士兵,缺胳膊斷腿這種。有家人的,自有其家人照料。但還有一些是單身漢,無人照料。

這些人現在被謝玉璋養在莊子上。秋娘被安排去照料他們飲食,從公主府拿月錢。

“前些日子,秋娘的兄弟前幾日來找她,說是她母親病重,想見她最後一面。秋娘便去了,一去許多日。大家原想著她要侍疾,便沒多想。她前兩日跑回來了,旁人問起她母親病情,她只說痊癒了,旁的什麼也不說。萬沒想到,她兄弟把她騙回去,夥同父母把她給嫁了。”

一個女子若是沒有丈夫,孃家的父母兄弟或者是婆家的公婆叔伯,都有權利把她“嫁”了。有時候,這“嫁”也可以等同於“賣”。

回到京畿,謝玉璋便遣散眾人。那些離開的人,都領到了安家錢,那筆錢足夠一家人尋個地方安定下來了。秋娘的父母和弟弟也領了錢離開了,並沒有隨著眾人一起繼續跟隨謝玉璋。

孰料秋娘的弟弟當年離開雲京的時候還年少,如今回來,一下子便被雲京的繁華迷了眼。像他這種一看就知道是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的,很快就被人盯上,被人引著去賭錢,一發不可收拾,把家裡的錢都輸光了,還欠了一大筆賭債。

秋娘爹孃沒辦法,把兒媳婦賣了還債,依然是不夠,便打起秋娘的主意。他們將秋娘騙回家,將她也“發嫁”了。

秋娘反抗不成,到了新“家”佯裝柔順,趁著對方不注意,偷著跑回了公主的莊子。只她覺得羞恥,閉口不提這幾天發生的事。

但她那“夫”家卻不幹,一紙訴狀將秋娘爹孃告到了京兆府。

京兆府的差役去了莊子上,秋娘自陳自己早在漠北就已經賣身給了永寧公主,她那爹孃原是沒資格發嫁她的。

京兆府這才喚了袁聿去問話。

袁聿道:“已經跟京兆府說清楚了,明日開堂審理。”

謝玉璋道:“好,那咱們便明日瞧著!”

這個案子明白清晰,第二日京兆府裡只用半個時辰不到就一拍驚堂木,判了原告勝訴,令秋娘父母弟弟退回聘禮。

三個人垂頭喪氣地走出府衙,準備回家。看熱鬧的人也漸散去。

街上卻忽然響起了馬蹄聲,因那聲疾,眾人都循聲望去。卻見一隊騎士疾馳過來,領頭之人腰肢纖細,英姿颯颯,不是別人,正是貌美冠雲京的永寧公主。

謝玉璋勒馬,抽箭,張弓。

在那一家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箭矢已如流星般射來,射穿了秋娘弟弟的小腿!

那弟弟嗷嗷痛叫,倒在地上打滾!旁觀眾人譁然!

衙役慌忙去報信,京兆府少尹聞訊趕了出來,皺眉看看府衙外的境況,一叉手:“敢問永寧殿下?何故傷人?”

謝玉璋道:“驚擾少尹了。本宮剛才手滑了。”

少尹:“……”

謝玉璋笑道:“少尹別惱,既是本宮的錯,本宮擔著。”

她道:“給他治!”

立即便有一個中年男子翻身下馬,他身上揹著藥箱,原來是個大夫。

幾個強壯護衛過去按住了秋娘弟弟,弟弟大恐:“你們做什麼!沒有王法了!”

大夫過去,朝他嘴裡塞了條軟木:“咬住!”

令公主護衛摁住他,當場剪斷箭桿,割開皮肉,取出剪頭,又上藥、縫合、包紮,一氣呵成。在漠北做慣了,雖半年沒做了,也沒手生。

圍觀百姓只見他嘁哩喀喳一頓操作,已經給那傷者的腿都包好了。只那人疼得全無血色,昏過去了。

秋娘爹孃見兒子無恙了,發一聲喊,開始嚎哭:“沒王法了!沒王法了!當街傷人哪!大人快救命!”

這“大人”卻是喊得少尹。

謝玉璋道:“大人只會判案,不會救命,大夫才會救命。你兒子的命沒事。”

少尹道:“咳,公主……”

謝玉璋道:“大人別擔心,既是本宮闖的禍,本宮自然擔當。”

她道:“給他賠。”

身邊侍女立即從腰間解下一個荷包扔在地上,鼓鼓的,砸在地上發出沉沉的悶響。

謝玉璋道:“剛才手滑,傷了你們兒子,現在本宮治也給治了,賠也給賠了,怎麼樣?可滿意否?”

兩夫婦撿起那荷包,面面相覷,點頭:“滿意,滿意。”

謝玉璋道:“滿意就行。別說本宮仗勢欺人。”

她說完,一夾馬肚,馬兒衝到了府衙前,謝玉璋鞭子揮下,劈頭蓋臉一頓抽。

街邊眾人又譁然。

少尹職責所在,只能阻攔:“公主,公主殿下,此處是京兆府衙!”

謝玉璋停下鞭子,道:“正是京兆府衙,本宮才來找少尹大人主持公道!”

她馬鞭一指地上滿頭血痕的兩人:“你們兩個!漠北八年,我是如何費盡心力保全大家!我給你們地種,我給你們牛羊!戰火起,我護著你們!只為了大家都是中原人,只為將來有一天能一起活著回雲京來!”

“你們二人無情無義,親生的女兒嫁給了胡人,只為了二十頭羊的聘禮,任她在門前磕得頭破血流,也不肯將她換回!要將她留在草原!爾等可配為人父母,可配被稱為爹孃?”

“爾等無情,本宮卻不能看我們中原女郎此生流落草原。你們的女兒你們不要,我要!”

“本宮花錢將她贖了回來!你們兩個亦在契書上畫押按了手印,言道從此秋娘生是本宮的人,死是本宮的鬼。誰給你們的膽子,敢將本宮的人略賣?”

“袁令,把我們的狀子呈給少尹大人!”

作者有話要說:  再次感謝。

明天恢復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