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篡位將軍的白月光(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85、第 85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5、第 85 章

雲京的春日比漠北早得多, 三月裡, 雲京人已經換上了薄薄的春衫。

院子裡, 謝寶珠一身青色簡單衫裙,袖子細窄, 裙襬只到腳踝。

她才拿起石桌上的斗笠,外面有人進來了。

進來的中年人頜下有須, 身上穿著寶藍底菖蒲紋繭綢長衫,身後還有小廝拎著大食盒。神態氣質, 看起來像個富戶老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看到謝寶珠一身打扮, 笑問:““郡主,要去下地啊?”

“八伯,又亂叫。”謝寶珠眼睛彎起來,“每天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呢, 都出苗了。”

被稱作八伯的中年人笑眯眯地說:“去吧,去吧, 要帶人啊。”

“好。”謝寶珠道, “二丫跟著我呢。”

二丫就站在謝寶珠身旁, 是個十分粗壯有力的婢女。這樣的, 從前想進壽王府當個燒火丫頭都進不去。

中年人心中暗歎。

聽見聲音,正房的窗戶開啟,一個白胖子露出臉:“八八, 你來啦。”

時人常以出生年月做小名甚至大號,都是常見的。中年人是八月八號那天出生的,小名便叫八八。

他看過去, 嘆道:“又胖了,少吃些。”

這大胖子便是壽王。

自事變之後,謝寶珠覺得雲京城不安全,便叫家人長住在西山的別苑裡。事實證明,她做的很對。

黃允恭的人肆無忌憚,常在雲京騷擾那些富戶甚至勳貴人家,很多人遭了殃。

壽王一家戰戰兢兢地躲在別苑不回雲京,一直躲到了李固攻下雲京。

李固雖未入城,卻下令圈禁謝氏皇族。具體執行這個事的,當然是掃尾雲京的李衛風。

壽王一家雖然躲在西山別苑,但各種補給還是要靠人來運送。李衛風的人按著名單搜捕謝氏族人,查到壽王府的時候,下人供出了他們的行蹤。

壽王一家人便被從西山別苑帶走,一同圈禁在了此處。

此處原是因戰火而拋荒了的一個村子,現在改名為“謝家村”,用於安置謝氏皇族。

周圍的田地也按著人口分派給了各家各戶,除此之外,這些皇族還有月例可以領取,便不種地,也能活得下去。這些皇族宗室哪知道怎麼種地,幸而有人統一管理安排,大多數人便按著指示將地租給了佃戶。

壽王家的地也佃出去了,只謝寶珠留了一小塊,自己侍弄。

壽王因曾是親王,月例比旁的人家高些,過得也比別人好些。能穿得起綢衫,家裡從附近村子裡僱了一二丫鬟,兩三僕役。

比起真正的老百姓,其實已經好太多了。

但對於曾經享受過世間富貴的壽王,這種鄉下富戶的生活,太讓人悲傷抑鬱。

他心裡難受,又無事可做,成日裡便一直吃一直吃。漸漸的,就把自己從一個美大叔,吃成了一個圓滾滾的大胖子。

邱八八是壽王的奶兄弟,大趙亡國之前,他是壽王府的大管家。

他嘆道:“少吃些啊。”從前的壽王多麼注意養生,注意保養身材啊。

壽王道:“不吃還能做什麼呢?你帶了什麼來?”

邱八八道:“你愛吃的,陳記的點心。”

壽王道:“太好啦,快拿來。”

邱八八嘆氣:“唉。”

謝寶珠聽著他們二人叨叨,戴上了斗笠。

她這斗笠是平笠,圓圓一片,中間有孔。從頭上戴下來,正好露出髮髻,用簪子一別便固定了。

兩邊耳朵的位置各有一個小鉤子,謝寶珠將一塊細麻布掛上去,再抬頭,便只能看到一雙眼睛,遮住了姣好的面孔。

壽王喊她:“別太遠啊。二丫,看著她,要是出汗了趕緊擦,別叫她著涼。”

二丫粗聲粗氣地應了。

謝寶珠扛起鋤頭:“我去了。”帶著二丫出門去了。

壽王喊:“日頭大了就回來,你不禁曬的。”

邱八八進了房裡,開啟食盒,取出點心給壽王。

壽王吃得眉開眼笑。

“從前吃多了,也不覺得如何。”他嘴上沾著點心屑,道,“如今再吃,才覺得他家做的真是好,若論酥皮細餡,再沒有比過他家的。可恨我們出去都要報備登記,他家偏又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陳記是雲京最好的點心鋪子,他家的點心專供貴人府邸,少量放到店裡賣,去的晚了,便沒了。

從前壽王府是他家的專供大客戶,現在想吃一回,卻難。

壽王吃得開心,問:“你怎麼樣,管家位子保住沒有?”

“保住了。”邱八八道,“新主母想用她陪嫁的人替了我,大人不許。現在大人另置了新宅,我們都跟著過去了,府裡全留給主母了。”

壽王說:“趕上她做主母,你也倒黴。好在你這新東主還拎得清。”

邱八八道:“是,看著不靠譜,其實是心裡很拎得清的人。唉,也是倒黴。”

邱八八又道:“郡主的身體是越來越好了。”

壽王說:“別亂叫了,想我們掉腦袋啊?”

邱八八說:“唉。老是忘記改口。”

壽王道:“你看她現在臉色多好啊。要讓她母親知道,不知道怎麼想。以前天天把她按在屋裡不許出來,丫鬟僕婦照看得多麼精心,成日裡卻病懨懨的。現在可好,她天天扛著鋤頭下地,身子竟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唉……”

他又問:“城裡現在怎樣,我哥現在怎樣?”

“還那樣。”邱八八說,“聽說不太愛吃飯,總是煉丹。太……三郎成日裡喝酒,酩酊大醉的。”

“真是身在福中不惜福。”壽王不開心地說,“他們逍遙侯府的供養比我們好得多啦,我聽說他們那裡吃用都很好,我都想過去和他們一起住了,大虎只不許。”

邱八八道:“娘咧!你別!聽郡……聽大虎的!”

謝家村連著周圍的地,有個範圍,出入道路上設了崗,有兵丁把守。謝家人若想走出這個範圍,須得報備、登記,去哪裡、見誰、做什麼、幾時回。若有人去了不回,便要株連許多人。

謝寶珠走出了村子,碰到了巡村的士兵,她打招呼:“趙大哥、羅大哥!”

兵丁們笑著跟她打招呼:“謝大娘。”

有人道:“謝大娘,後日驛使要來了,我想寫封家信,下午去找你可中?”

謝寶珠說:“中。”

兵丁們都笑起來。因“中”是他們家鄉土話,並非是雲京官話,謝寶珠故意的。

待她走過去,兵丁們嘰咕:“到底長什麼樣子啊,好看不好看?”

“咋能不好看,肯定好看的。”

“你又看過?”

“我雖沒看過,也猜得出來。”

“哎,真想看看,聽說以前是郡主呢。可惜老戴著面巾。”這人又道:“要不然,咱假裝不小心,把她面巾扯下來看看?”

“不要吧,謝大娘身子弱,不是咱老家那些女娘,比我還厲害,嚇著她怎麼辦?”

“滾,欺負弱女子算什麼玩意,老子揍死你!”

謝寶珠走到了地頭,先杵著鋤頭喘了一會兒。

“大娘今天比昨天強些,一口氣走到這裡了。”二丫喜道。

謝寶珠自己也高興,接過二丫遞過來的布巾擦了擦汗。望著四周田壟,黃色泥土見萌出的小苗,覺得心情格外舒暢。

“從前天天被按在屋裡讓我躺著休息,再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一天。”她感慨。

二丫吐槽:“大娘從前過的那是人過的日子嗎?哪有人不跑不跳的?身子不好,正合該多動。大娘要生在我們村裡,早被養得活蹦亂跳了。”

謝寶珠失笑,她道:“二丫,你不知道的,從前有人給我看相,說我活不過二十五的。”

“呸呸呸!二十五這不是就快了嗎?大娘別胡說!”

“是啊,快了呢。”謝寶珠問,“二丫,你覺得我能活過二十五嗎?”

二丫悍然道:“你每天跟我下地,肯定能!”

春風吹拂著細麻的面巾,謝寶珠美麗的鳳眼笑得彎彎。

“嗯。”她說,“我也覺得能。”

大江天塹橫貫東西,將中原大地分了南北。

如今,大穆朝雄踞北方半壁江山,李固的敵人,都縮到大江以南去了。

江岸南邊的幾股勢力,自然禁絕糧食北運。但亡命的走私商人,什麼時候都不缺。

謝玉璋分裂汗國的時候,陳良志打通了江南岸的秘密商路。

那些糧食秘密地運到了江北岸,極大地緩解了北方的糧食危機。

當然有人因此掉了腦袋,但也有人因此牟取了暴利。只要有暴利在,江南岸糧倉無數的豪族,便敢於鋌而走險。

汗國分裂的訊息送到了雲京,和這訊息一道來的,是來自草原的秘密信使。

“秘使?” 李固批著奏摺,眼睛也不抬,問,“誰派來的?”

職方司官員答道:“來人不肯說,非要面見陛下,但他帶著信物。”

李固“哦”了一聲,蘸了蘸墨:“是什麼?”

職方司官員道:“是一柄匕首,說是陛下昔年所贈。”

吧嗒一聲,一大滴墨滴到了奏章上,汙了一片。

李固終於抬眼。

職方司官員道:“駐守北境的何將軍是您身邊出來的人,識得那匕首,說的確是陛下從前身邊之物,故不敢怠慢,八百裡加急將人押來了雲京。”

李固問:“匕首呢?”

職方司官員雙手呈上一隻匣子。

胡進已經快步走過去,開啟了匣子,從裡面取出了那柄匕首。

看到那柄昔年十分熟悉的匕首,胡進的感受真是複雜。昔年,那匕首送出去,裝匕首的匣子還是他跑了一整條街挑出來的呢。

胡進轉身將匕首呈上,放在了御案之上。

李固盯著那柄烏黑的匕首。

那魚皮鞘已經有些破舊了,顯是常常戴在身邊,才會這樣。該換個新鞘了。

李固伸手拿起那柄匕首,“唰”地抽出,一片寒意便撲面而來。刀鋒未鈍,打磨得很好,邊沿像兩條雪線鋥亮。

李固把匕首還鞘,站起來:“人在哪裡?”

李固親至職方司衙門見了那信使。

那個男人見到李固,驚喜交加,給他行了大禮:“將軍!”

又改口:“陛下!”

李固仔細看了他的臉,準確地喚出了他的名字:“李阿大。”

要是福春在此,李勇和他一定很有共同語言——皇帝居然還記得他的名字!

這當口,李勇可決不敢說什麼“咱叫李勇”,他立刻點頭如搗蒜地認下了“李阿大”這個土裡土氣的鄉下人名字:“是,是,陛下還記得俺!”

“李阿大”這名字一喚,連“俺”都帶出來了。

李固盯著他問:“她可有書信?”

“有!”李勇道,“在小人的衣領裡!”

李勇當場脫成個光膀子,胡進拿了他的中衣,割開衣領,取出了謝玉璋的信。

李固捏著那紙,沒開啟,先問:“她好嗎?”

來了。

李勇抬起眼。

“殿下很好,她說,如果陛下問起,便讓小人告訴陛下,她現在有錢,有人,有刀,可自保。”李勇道。

李固道:“如果?”

“嗯嗯!”李勇點頭搓手,“殿下說,經年不見,物是人非,如果陛下不問,叫我也不必再提。”

他的表情又憨又侷促,把一個第一次見到皇帝這麼大人物的土包子詮釋得淋漓盡致,並憑著天生的細緻觀察力,捕捉到了皇帝眼中飛快閃過的情緒波動。

許多年後李勇回想起來,他這輩子飆演技的頂峰,大概就是這一天,在皇帝面前。

【李勇,他必會問我。】

【你這般告訴他,說是我說……】

【說完這個,再告訴他,我說如果他不問……】

【李勇,這個事,咱們的人裡面,只有你能辦得了。】

【用什麼語氣,擺什麼表情,你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