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勝者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11、第 12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第 12 章

不出三日,原本那不知怎麼傳出來的“王家祖上有德,竟是連這般大災都能護得子孫無恙”的留言,就被先帝的仁慈壓了下去,順帶著,先帝對當今的磨礪期許,也跟著那先帝對老臣仁慈優容、連帶得對老臣遺孤都另眼相看特意護著的傳言一道兒風傳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這先帝對當今如何如何磨礪期許,說來本也是不需民間風傳的,只是事有湊巧,當今在先帝諸子中,非嫡又非長,得以繼承帝位,說來很有一番故事――

先帝自少年時就隨其父征戰天下,雖少年青年乃至中年時的大多數時候都在各處顛簸征戰中度過,但也並沒有妨礙他納美人生孩子,直至其駕崩,共與后妃生育二十九子三十八女,活到先帝創立大慶朝的有十一子十七女,當今皇帝在其中排行第三,又不是元后所出,不過因他稚齡之中生母就亡故了,他幼年時養在元後跟前七年多,身份比起一般庶出兄弟,倒也有些兒不同。

這大慶朝的第一任太子,自然是元後所出的嫡長子,那位據說很是風光霽月溫文和氣,待兄弟們也極好,兄弟們,包括當今這位被先帝笑嗔過“是頭狼崽子”的,因元後慈愛、長兄友娣,對他也算服氣。可是世事難得十全十美,當今那位嫡長兄做了不足一年的太子,就因幼年時於戰亂中顛簸流離失於調養導致的弱症沒了,好在尚且留下嫡子一個、庶子庶女各三,後來又有個良娣診出懷了個遺腹子。

其時當今已經奉命駐守北疆,聞言雖也悲痛,更為元后可惜,但他奉旨戍邊,無旨就是長兄過世也不能回京奔喪,又因為元后雖然失去了僅存的嫡子,好在三個嫡女裡頭還有一個在世,雖那位公主因各種緣故,與當今並不親厚,待元後卻極孝順,其兒女亦得元後歡心,且又有嫡長兄留下的兒女就正養於元後宮中,當今也就不很憂慮,不過是每年必命嫡妻回京住上三五月,以孝順養母膝下罷了。

可誰知,先帝元后憐愛幼孫,都特特將他們留在中宮養活了,卻還是養不活。一個個的,先是被立為皇太孫不過半年的嫡長孫、然後是三個庶孫,竟是接二連三地沒了,只剩下一個庶女,還算幸運地躲過那場奪去她兩個庶出兄弟性命的疫症。

元后為此大病一場,只是還有一個孫女兒,又有一個懷著遺腹子的先太子良娣在,到底是掙了過來。幸而那良娣也沒辜負她和先帝的期望,果然生下了一子,雖說是庶子,就是先帝對元後再敬重也不好立刻再立皇太孫,卻總還欣慰著,不管最終如何,那孩子總逃不了起碼一個王爵,也能為嫡長子承繼一份香火。

可誰知,大慶未立時,先帝諸子那是一個同心協力,成年了但沒能熬到大慶朝成立的那九位皇子,可都是為了先帝的大業、其他兄弟的安危血戰到底的,偏偏這天下大定,正該齊心協力建造太平盛世的時候,這些皇子反而各有算盤起來。

雖說沒拿到太子逝世是否是哪家故意推波助瀾甚至落井下石的,但那讓先帝和元後欣慰不已的遺腹子,三歲上頭就被驗出不是太子所遺,而是那良娣和先帝貴妃所出、現存諸子中排行第二的義王私通而育的!而那皇太孫和其他三個庶孫兩個庶孫女,亡故的緣由也很耐人琢磨,雖義王不承認他有對兄長遺孤下手,但那良娣手上卻並不乾淨,就是失了嫡長子的太子妃,手段也很是讓先帝和元後失望。

如此接二連三的打擊,先帝也罷了,失子之痛他嘗過許多次,又到底是打小兒在血雨刀光裡頭歷練出來的,雖太子身份與其他諸子不同,到底痛一回也熬過了,只元後形銷骨立,恰好當時的四皇子燕王爺,現在的皇帝陛下,在成婚近十載之後終於有了孩子,且還是嫡長子,先帝想著這孫子乃是出自趙氏大姓的燕王妃嫡出,四子燕王又很是在元後跟前養了幾年,且北疆雖說歷練人,到底不利於幼兒生長,便下旨將那孩子立為世子,又接回宮中,由元後撫養。

如此,倒也為元後延了三年有餘的壽命。

只可惜,元後半生隨先帝征戰天下,過得本就艱難,後來又是接二連三的喪子喪孫,到底將心血熬幹,燕王世子雖乖巧可愛,也還是留不住她。

此後,先帝為元後守孝一年,又將後位再虛懸兩年,到底立了戚貴妃為繼後,連帶著當時最小的皇子平王也成了嫡子。那幾年,戚氏如何為自家嫡子謀劃,原本與戚氏同為貴妃、甚至還憑藉著因其所出義王乃是太子之後先帝存活諸子中最年長者很是佔了上風的齊貴妃,如何不甘,宮中其他諸妃嬪並其他諸王公主們如何謀算等事,且皆不提。

卻說又兩年,平王成年後,並沒有如繼後所期待那般,像先太子那樣留在京中,反而是隨其各位庶出兄長例,為先帝領兵戍邊。倒是燕王世子,因其聰慧可愛,在元後逝世後,並沒有隨來為元後奔喪的燕王回北疆,也沒有隨燕王妃住到京中燕王府上,卻被先帝從中宮接到身邊親自撫養。這位世子雖不比皇太孫,但如此待遇,卻也是皇孫之中第一人,要說沒人謀算於他,也實在不可能。只是先帝經過了皇太孫並其他太子庶子等事,看待諸子公主甚至妃妾們的眼光已然不同,那燕王世子又是在雖說識字不多、卻是連先帝身邊最得看重的謀士張先生都贊過有大智慧的元後身邊長成的,心中自有丘壑,因此在宮中七年,倒也是有驚無險,甚至因為聰慧果決,還讓先帝最終下定決心,以燕王為儲。

至先帝病時,因各處疆域大多穩定,十一子中倒召了八子回京侍疾的,燕王自然也在其中。只是巧得很,繼後嫡子戍守的西南邊境卻略有不穩,也就沒得詔令歸京。從先帝臥病到亡故那一年裡頭,後宮前朝何等風起雲湧,實不少不足為外人提的隱秘之事。偏偏先帝雖屬意燕王,卻不曾正經立儲,直到彌留之際才親口許他皇位,但因那時是病情忽然加重,連御醫都沒預料到的,先帝不說沒能及時詔回其他三子,就連在京的八子,也沒有個個在跟前的。是以燕王繼位雖自覺無甚不妥,可有些事情涉及先帝尊嚴故,當今也不好與人明言,就連那幾個知情人,也都要竭力封口了,也就耐不住心有不甘的先帝嬪妃並諸王公主們的存心詆譭,就是宗室大臣裡頭也沒少那心裡犯嘀咕嘴裡暗唸叨的。

而今又巧,偏他登基不久就有這樣百年難逢的大地動,原先被他那登基不足三月就從十一個削減成六個、且這六個還有三個圈在京城王府中、兩個雖在封地卻被被去了領兵之職、只餘一個依然領兵戍邊的雷霆手段所穩住的局面,又有些暗流洶湧,甚至連那穆家不得人心、人心卻在王家的傳言都有,當今雖說對皇位的來歷心知肚明,又哪裡能對王家毫無芥蒂?

好在王子騰識相,不過三天,就弄出那樣逆轉乾坤的傳言,饒是當今血戰沙場將近二十年,於神鬼天命之說並不在意,也不得不承認有那明晃晃兩座間斷地動大半個月、卻依然毫髮無傷據說連葉子都沒比平時多掉落半片的王家府邸在,那樣的留言,確實很能安撫人心。

沒看連義王都不敢叫囂,只乖乖留在府中為先帝抄經了嗎?

王子騰,還真有那麼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