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賈政奮鬥史最新章節列表 > 18、男人眼光當放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男人眼光當放寬

王夫人的提議自然讓所有人都無視了,只是等郭侍郎、史s幾個回家後,賈家分家的小小風波很快就被郭夫人、史夫人知道了,然後沒有半點意外地傳了出去。不過傳出去的後果是陳雙喜也沒有料到的――他成為了廣大男同胞可憐的物件。雖然陳雙喜覺得有些對不起王夫人,但是當工部的同僚們因為同情而對他的態度軟和了許多後,他也沒有聖母地去替王夫人辯白,畢竟王夫人貪財也是事實的。

現在元春沒有進宮,賈家也分家了,只要賈赦不和賈珍攪合在一起,榮府這一支是不會有大的危險了。所以陳雙喜現在一心想的,是怎麼幹些實事,這樣才有外放的資本的。也巧,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卻是入冬以來遼東一代大雪,遼東入京的官道驛站因雪災坍塌的不少,官道也斷絕了幾日。工部接到了命令,要派人出京去主持官道驛站的休憩工作,以防北邊的胡人作亂而朝廷卻不能及時得到訊息。

一聽工部尚書韓重這樣說了,哪怕是平日裡很“積極”的官員們也低垂下了頭,這大冬天的,誰願意出京去吹北風受凍?陳雙喜一看眾多同僚這樣,心中高興沒人和自己爭了,才想出列開口,卻見一人已經開口了,卻是都水司的郎中卓遵出聲了。陳雙喜等卓遵說完了,也忙出列對著韓重微一躬身開口道:“大人,卑職不才,願意隨著卓大人一道出京北上領此任務。”

韓重看所有的下屬都這樣,本來很生氣的,現在看卓遵和陳雙喜開口了,心中一喜,有這兩人出面了,事情也就能交代下去了。雖然其中一個是從來沒幹過實事的“賈政”,但是卓遵是個能幹的,再讓幾個人跟著,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的。果然,分了家後,賈政就知道上進了,果然分家是好事啊!就是娶了個不懂事的老婆……

韓重拍了拍了陳雙喜的肩膀,又勉勵了兩人幾句後才道:“此次修葺的事兒皇上很重視的,隨行的還有北鎮撫司的人同行,而且皇上的意思,鎮撫司的人是作為協理的,所以卓大人、賈大人大可以放心辦差。差事完了,本官一定上表皇上為兩位大人請功。”

“不敢,卑職一定盡心盡力辦好差事,絕對不丟大人和咱們工部的臉面。”陳雙喜看卓遵謙遜,自然也跟著打官腔的,當然打得比原主賈政好光溜得多了。

韓重也不給陳雙喜拉仇恨值,只是讓工部眾人好生幹活後便離開了。而其他人雖然有點糾結半點本事沒有的賈政能得到差事,但是想到了他已經算不得侯門老爺,又有一個不咋的的老婆,且這個差事也不是個美差,也就沒人說陳雙喜的酸話了,倒是又幾個為人不錯的,還出言提點了他幾句。不過眾人卻不怎麼去理卓遵,讓陳雙喜心中微微一動。

出了工部班房時,陳雙喜特地磨蹭了一會兒,看見卓遵要離開了,才匆匆跟了上去。只是出了宮門,陳雙喜才發覺卓遵是個窮官,真正的窮――無車無轎,只能吹著北風步行回家。

“卓大人,請留步。”陳雙喜喊住卓遵,見他頓住步子了,才抱拳道:“卓大人,此次出京辦差,乃是存周第一次領差事,還需要卓大人多多提攜才是。”

卓遵素來看不慣陳雙喜這樣出身的偏偏半點本事沒有的人,他正在煩惱著,賈政這個草包怎麼就想著領這個差事的?他肯定是想沾自己的光,套點功勞在頭上的。所以他寧願一個人出京去,也比和草包一起去的好。他仰頭看向陳雙喜,眼中頗為不屑:“不敢,卓某出身寒微,哪裡敢提攜賈大人?倒是賈大人你出身侯門,何必委屈自己這個時節出京呢?若是有了三病兩痛的,還真是不好說呢。我看賈大人還是和韓尚書推了差事的好。”

陳雙喜馬上確定了面前的人是個仇富,不,仇官二代的傢伙。可惜他既然已經打定主意了,哪怕這個卓遵再看不起賈政,他也不會改變主意的。而且他相信只要和自己接觸了,知道他是真的想乾點實事的,這個卓遵一定會改變對自己的態度的。當即抱拳道:“卓大人,想必你也聽過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從前的賈某確實無能了些,但是如今賈某已經打定主意要上進了,賈某說的話句句發自肺腑,卓大人大可拭目以待的。”

陳雙喜抱拳後,便上了賈家等在不遠處的轎子,留下神色詫異的卓遵。

陳雙喜回到家中,將自己要出京辦差的訊息首先告訴給了元春,這姑娘是真的為父親擔心,眼眶立刻就紅了:“老爺,這樣的天氣北上辦差,真是太辛苦了……”

“傻丫頭,父親我這般年紀了,若是再不好生辦差立點功勞,豈不是一輩子沒有了升遷的機會了?就是外放也不可能了。雖然辛苦,卻也不是什麼危險的差事。我現在不放心的是,我走後家中的事情。”陳雙喜對元春這個便宜女兒的感官是複雜的,他覺得這丫頭本質上還是不錯的,但是被她祖母和母親養得有些笨了,就像原著中,省親的時候當著一堆太監宮女的面兒,說被送進了那“不得見人的地方”,還有下旨讓寶玉和姑娘們一起住進大觀園的主意等等,半點也不像是在宮中混過得人說的。當然了,現在就他這個便宜父親,養正回來還是很有可能的。

“我現在最擔心的事情,是我這一去大概有三個月左右,等開春二月才能回來,咱們家初初分了出來單過,若是我不在了,老太太和你母親定會想法子讓兩府一起過年的,你給我記住了,一定不能答應兩府一起過年。我稍後會和你伯父說一聲的,既然分家了,過年祭祀還是分開來的好,你大哥不在,就讓璉兒領著寶玉去。其二就是趙姨娘快要生了,趙姨娘這個人再不著調,但是她肚子裡的孩子是的弟弟或者妹妹,雖然不同母,但是同父,所以我將趙姨娘和孩子交給你看著了,說句實話,你母親我還真不放心。”

陳雙喜說完,元春的臉色變了,又是尷尬又是羞惱,想到母親的憔悴,她神色為難小聲地道:“父親,母親其實也是有苦衷的,她也是為了大哥、我和寶玉的,而且她至今還在佛堂裡反思,也知道錯了。”

陳雙喜搖了搖頭,嚴聲道:“你不必替她說好話了,她是什麼樣的人,我還不知道嗎?總之家中的事兒我都交代你了,周嬤嬤教習過諸多的大家姑娘,為父還是託了人花了好多功夫才請到她的,家中的事如何打理,你不懂的就去請教她一番。”

元春看父親這樣強調了,只能心懷忐忑地答應了。至於陳雙喜,則是去了賈赦那邊通氣了,當然了,還要給賈母請安,順便告訴她自己出京辦差了。自然賈赦先是不詫異不解,其後是勸阻,見弟弟主意已定了,便不再勸慰了,當然對於兩家分開過年的提議,他也沒有堅持反對,其後,兄弟倆便一起去了賈母處。

賈母正抱著寶玉在說笑,兩邊還坐著兩個小丫頭,迎春和探春。

陳雙喜對賈母行禮的時候,一雙眼睛只瞪著四歲多的賈寶玉,等自己回來了,寶玉一定要抱回去養。現在抱回去,自己不在家,誰也扛不住賈母的。

賈母聽說陳雙喜要出京了,只說了一句“知道了”,就繼續和小孫子孫女玩鬧,弄得陳雙喜和賈赦都很沒意思。

陳雙喜並不在意賈母的態度,只是離開的時候對賈赦道:“大哥,我看迎春也不小了,快七歲了吧。我聽說其他公侯府邸的姑娘們,六歲大的時候就無論嫡庶,都開始讀書學女紅針線什麼的,迎春這樣整天的玩笑可不是好事呢,以後說親怕是不大好。”

賈赦當然想結一門顯貴的親家,當即對陳雙喜表示感謝了,表示一定讓迎春好好學習,不再讓她整天在賈母前面“玩”了。兄弟倆這般對話,自然又將賈母氣得不輕的。

兩日後,陳雙喜帶著幾套保暖的衣裳,帶著兩個能幹的小廝,和卓遵以及工部有名頭的工匠以及鎮撫司的二十來個官兵出了京,恰巧這一日,林如海、賈敏夫妻給賈政的書信到了京,當然賈珠也有書信送回來,其他的事情不表,三封書信都說了同一件大喜事兒,那就是賈敏又有喜了,林如何和賈敏都歡喜地忘乎所以了。所以當陳雙喜三個月後回京看到書信時,除了賈府裡頭的事兒外,自己要添一個小外甥的事兒也讓他是又喜又愁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