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東宮美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3章

事後想想, 沈晰稍稍有那麼一點點挫敗——因為他想到那個封號的時候真的很滿意, 沾沾自喜地覺得她肯定也會喜歡, 都告訴禮部了!

從前的禮部尚書是三弟的黨羽, 已經被他換了下去, 如今的尚書是從東宮官中調任過來的。乍聞這個封號時尚書還愣了一下, 然後遲疑著跟他說晰曦同音, 恐怕不太好,得避諱一下。

他跟禮部尚書說:“貴妃與朕之間沒什麼可避諱的。”

結果沒想到楚怡不喜歡qaq……

於是第二天,沈晰不得不再把禮部的人叫來, 跟他們說:“貴妃不喜歡那個封號,再議吧。”

禮部:“……”

皇上這是讓貴妃給……駁了?沒聽說過嬪妃敢駁封號的!這個封號還“恰好”和皇上的名字同音,個中深意耐人尋味, 貴妃這都敢說不要, 膽子很大啊!

但總之,貴妃說了不要, 那就不要。

又過幾日, 新君辦了登基大典, 給已故的母親、先帝的元後追尊了諡號。又尊還在世的先帝繼後為母后皇太后, 養母舒皇貴妃為聖母皇太后, 其餘一眾庶母也各有尊位, 搬去寧壽宮,騰出後宮。

緊跟著便是大封六宮的事,封號的問題再拖是不行了。是以沈晰在登基大典當晚, 拉著楚怡加班加點地討論了起來。

楚怡:“……你先睡覺好吧!”她悲憫地看著沈晰的黑眼圈, 一看就知道登基大典很累人,“這事不急,我沒有封號也成!要不就用曦,仔細想想這字也挺好的,你那個‘沈晰的貴妃’的寓意我喜歡!”

但沈晰一邊哈欠連天一邊摟著她說:“不行,別湊合,這一定下來旁人都要這麼叫你,非選個你喜歡的不可。”

楚怡:“……”

沈晰強打精神:“‘麗’好不好?誇你生得美……”剛說完自己又搖頭,“算了,俗。”

楚怡:“……”

他又道:“‘華’呢?光彩照人。”

楚怡:“……”

熹、麗、華……他是不是也看過她想的那個宮鬥劇?!

好在他自己又搖了頭:“也不好,仔細想來跟你氣質不符。”說著又陷入沉思。

這次他沉思的時間稍稍長了一點兒,而後眼睛一亮:“‘珍’呢?珍珠的珍,珍而重之。”

楚怡心裡打了個哆嗦,心道這是要被扔井裡的命啊!

然後她神情複雜地打量了他好幾眼,心想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平行宇宙讓一切都有了定數,無形中固化了大家的思維模式,各種封號都必須在各個宇宙中出現一遍才行?!

不然他咋想來想去,都是這些在另一個世界頗有“典故”的呢。

她便沉吟了一下:“那用‘婉’怎麼樣?溫婉的那個婉。”

沈晰:“?”

楚怡神情很嚴肅,她歷史學得不行,但她出於好奇查過一下乾隆皇帝禪位後都有哪些嬪妃還活著。

其中這位婉貴妃壽數最長,活了九十二歲!別說在古代,就是在二十一世紀這都算高壽!

壽數長、位份高,再加上有孩子,那在宮裡基本就是手握“頤養天年svip卡”了。

再說蹭一下隔壁宇宙乾隆皇帝的熱度寓意也好——乾隆皇帝自己也命很長啊!她希望沈晰也命長!

楚怡一邊覺得自己封建迷信得沒邊兒了,一邊覺得這一套邏輯十分嚴密,自己機智過人。

然而沈晰咂著嘴打量了她幾眼:“愛妃啊……”

“嗯?”

“不是朕不給你面子,但你覺得自己溫婉,可實在有點不要臉了啊……”

“……哼!”楚怡美目一瞪,裹住被子一翻身不理他了!

背後傳來笑聲,她只當沒聽見。過了會兒,他開始扒她的被子:“別生氣別生氣,給我蓋一點。”

“腳邊不是還有一床!”她氣鼓鼓。

他置若罔聞,繼續扒她裹在身上的。

在他的鍥而不捨之下,她終於被逗笑了,翻回去把被子展開勻給他一半,兩個人一起暖暖和和地睡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日後,新帝大封六宮的聖旨頒佈。封太子妃趙氏為皇后、側妃楚氏為婉貴妃;良娣雲氏為和妃、良娣徐氏為靜嬪;寶林廖氏為恪嬪、寶林史氏為欣嬪。

往下,原本和廖氏史氏一樣同為太子寶林且資歷更老的黃氏和羅氏只封了貴人。最晚進東宮的一批中,祝氏也封了貴人,朱氏、鄭氏封的常在。

另外還有先前託關系求到楚怡面前的妾侍白氏,也封了常在。

旨意一下,宮中眾人津津樂道:“拔高了封的,好像都是和貴妃娘娘走得近的。”

“可不,就連只去永壽宮求了幾句的白氏都封了常在了。”

但除此之外,還有件事更耐人尋味。

——與祝貴人、朱常在、鄭常在一併進宮的孫氏,就是杭州孫家出來的那一位,只封了答應。

從東宮跟出來的“老人兒”只封個答應,從開國算到今天都是少見的,她又是那樣的門楣,新帝的這個舉動引得滿朝譁然。

人人都說,皇上這是要動孫家了。

東宮之中,從上到下都在風風火火地忙著搬家。這次冊封,大家失意也好、得意也罷,封的位份總算都還說得過去。像黃氏羅氏這樣的雖然覺得在從前位份相同的史氏廖氏面前有點抬不起頭,但畢竟失寵這麼多年,能封個貴人也算還可以。

在眾人的襯托之下,孫氏那邊顯得格外寂寥。

答應的位份實在是太低了,連先前正經名分都沒有的白氏都比不過。宮中的傳言更令孫氏忐忑不安,她甚至在想,自己先前散出的那些對貴妃不利的傳言,皇上是不是知道了?

偏偏她還一出院門就碰上一張正經過旁邊小道的生面孔,也是宮妃裝束,只能是白常在。

孫氏一時從頭尷尬到腳,屈膝福了福:“白常在萬福。”

“哎……”白氏也有點尷尬,她是真的不認識這位是誰。

身邊剛差來的宮女倒很靈巧,上前一屈膝,口道“孫答應安”,白氏釋然一笑,便也頷了頷首:“孫答應。”

雙方見完禮,白氏便行色匆匆地走了。這三兩日大家都會很忙,尤其是她這樣沉寂已久突然晉位的,除卻搬家還要面對大家的道賀。

而孫氏,註定會清閒很多。

後宮安頓下來後不幾日,楚怡見到了楚成。楚成奉旨進了戶部,沈映進了兵部歷練。

當然,雖然都是進六部,但沈映當下的官職和楚成是沒法比的。不過說起此事時,楚成還是一臉欣然:“他啊,書讀得不少,又是宗親,日後官位還有得升。混出點名堂,封侯封王也都可能。”

楚怡感覺有點微妙,因為楚成說這話的時候,神情比自己得了高官厚祿還高興。

楚成跟著又說:“我和沈映馬上要一道去杭州辦個差,皇上赦了娘和弟弟,只好勞你幫著安頓。”

“他們要出來了?!”楚怡心頭一陣喜悅。

雖然她和這個“娘”跟“弟弟”都不算太熟,但現下,她已經對這個世界很有歸屬感了。有了歸屬感,家人團聚就成了一樁好事,感情也平添了幾分。

楚怡便立刻叫了周明進來,兄妹兩個你一言我一語的吩咐了一通。等相關事宜安排妥當,楚怡又後知後覺地注意到了楚成提到的“杭州”。

去杭州辦差,而且是楚成和沈映一道去,也就是戶部和兵部都去了人……

“皇上要辦孫家了?”她問。

楚成點頭:“是,其實先帝就已對孫家大有不滿,只是礙於一些緣故不便動手。”

而沈晰,一登基走了這一步,戶部去只是查稅還沒什麼,兵部跟著一道過去,大約是以備不時之需,要斬草除根了。

“聽說宮裡有位孫氏,你少跟她走動。”楚成溫聲叮囑她,“她背後捅過你刀子。”

“我知道我知道!”楚怡連連點頭,“皇上也跟我說過了,你放心吧,我準定沒事!”

楚成離京後不久,他們的母親楚顧氏與弟弟楚齊便出了大牢。楚怡拿這幾年的積蓄在京中給他們置了宅子和僕婢,沈晰知道後添了一筆,只叮囑她不能跟外人說,賬面上也得走她永壽宮的賬。

另外他還差了太醫過去伺候,二人在大牢中關了多年,身子自都不大好,他囑咐太醫說:“養好了再讓他們來見貴妃,省得貴妃難過。”

楚怡還真有點急著想見他們,但聽說這些事後就做了罷,不想辜負他的好心。

如此過了月餘,三月中旬時,宮中春暖花開。在太醫進宮回過話後,楚怡便開始籌備見家人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安排了一堆,連家宴的選單都親自修改了好幾遍才定下,好不容易忙完了,外面卻傳來了哭聲。

“怎麼了?”楚怡頭疼地往外張望,但隔著窗紙看不太清楚,只能隱約瞧見殿門外跪著個人。

青玉也不知是出了什麼事,挑簾出去叫了個外頭的宦官進來回話,那宦官稟說:“是孫答應在外頭。皇上剛辦了孫家,她去養心殿求情未成,就闖到了咱們這邊來。”

“糊塗東西!”青玉鎖眉斥他,“養心殿容不得她鬧,咱們永壽宮就隨她折騰了嗎?還不趕緊擋出去,這樣哭哭啼啼擾得娘娘都沒法休息。”

那宦官趕忙磕頭:“娘娘容稟,下奴們早就要擋,可孫答應一副若被轟出去便要撞死在永壽宮外的架勢,下奴們也……擔待不起啊!”

“竟然來這套……”楚怡翻了一記白眼。

她對這種道德綁架的行為真的生不出同情心。

然後她扯了個懶腰,跟面前的宦官說:“走,你們幫我把她擋住。”

說罷自己就起了身,提步往外走。

青玉一愣:“娘娘去哪兒?”

“她不是在養心殿鬧不起來嗎?”楚怡打量了青玉兩眼,“那我去養心殿午睡啊!”

青玉:“……”

楚怡想的其實是去養心殿午睡一下,順便陪沈晰說說話,讓他放鬆放鬆。這月餘來他都太累了,從先帝喪儀到孫家的事都是大事,另外還有先帝嬪妃的安置問題等一系列家事要他操心,她便總想見縫插針地勸他歇歇。

但她實在說得太言簡意賅了,宮人們當然想不到她的這些“深意”。一時之間,殿中的宮人都神情複雜地低下了頭,心說您可真是愈發有寵妃的膽識!

楚怡懶洋洋地打著哈欠走出殿門,孫氏看見她的瞬間面色一震,便要撲上來。兩旁的宦官趕緊將她拉住,楚怡避了一避,徑直向宮門走。

“貴妃娘娘!”孫氏嘶聲大喊,“貴妃娘娘,求您發發善心,救救臣妾的孃家吧!”

楚怡停下了腳。